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8章 兴师问罪

    御书房内,皇帝冷笑着看着下面站着的大臣。距事情发生到现在也不过半个时辰,偏偏这些人不仅知晓了,还一个两个都准备齐全的进了宫。看来,这皇宫里的探子不少,也许是时候清理一番了。而此番李珏并没有来,也许是为了避嫌,也许是为了其他。

    皇帝想着自己的事情没有说话,不代表这些大臣就会任由场面这么沉寂下去。李希此事一出,忧愁的有,高兴的有,摇摆不定的也有,朝臣皆是各有各的心思。

    见皇帝沉默不语,谢追那个直性子就忍受不了了。在他看来,虽是不相信盈缺能为后唐带来什么利益,但盈缺始终是后唐上下承认了的国师,杀害国师,就是伤了国之根本。再有,他本就是李珏的人,就算再怎么不变通,也知此时是打压李希的最好时机,他又怎会放过呢?

    故而,谢追上前一步,装作没有看到慕熙的沉默,直言道:“皇上,宫中出了此等事情,实是叫人措手不及。舒亲王身为我后唐的亲王,却是要杀害我后唐的国师,这于法不容啊!”

    事情还未调查,谢追就已然抢占先机坐实了李希的罪名。说他简单,怕是看错眼了……

    此话一出,皇帝还未说什么,丞相就先不干了。他与李希绑在一条船上,若是李希出了什么事,他丞相的位子迟早会被拉下马,虽然他现在对李希也颇有不满,但这也改变不了什么。几乎是谢追话音才落,丞相就立马跳出来,瞪着一双眼看着谢追,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

    “谢大人所言不妥,此事还未调查,谢大人却是急急的将罪名安在了舒亲王的头上,谢大人究竟是何居心!”

    见丞相发话了,他底下的门生以及舒亲王一党也立马开始声讨谢追,企图以此逼退谢追。然,谢追做了半辈子的官了,什么情况没遇到过?

    仿若没有听见丞相等人的言论,谢追仍是直直的看着皇帝,声音陡然变大:“皇上,国师乃是我后唐支柱,谋害国师,就是谋害我后唐,还请皇上定舒亲王的罪,给国师一个公道啊!”

    话里话外,谢追竟是将盈缺捧了起来。看来,为了打垮李希,谢追连原则都不要了呀!

    “哼!你们也未免太心急了些!朕还没问你们为何这么快就来了这御书房,你们倒逼起朕来了!在你们眼里,可还有朕这个皇帝?”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皇帝拔高了声音,将自己的愤怒毫不掩饰发摆在众人的面前。

    而他话里的意思,却是想要转移众人对此事的关注度。事实证明,皇帝的打算是要落空的,既然是打定了主意进宫来,众人又怎会这样轻易的被带偏呢?

    谢追先是告了罪,表明自己眼里一直都有皇帝,接着仍是说着李希的事情:“皇上,今日之事只怕早已传遍长安,若是不给出个交代,如何安抚长安百姓?一国国师被杀害,谁能料定明日不会有地位更高的人被刺杀?”

    这话虽是无礼至极,但却直直的说进了皇帝的心里。事情发生到现在,他一直怀疑的都是这件事的真实性,比较李希应该不会傻到光明正大的跑到皇宫来杀人,杀的还是国师,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而谢追的话却是给皇帝提了个醒,这后唐还有谁比国师的地位还高?不就是他这个皇帝吗?今日有人杀国师,保不准明日就会有人来杀他,回想起盈缺倒在血泊里的模样,皇帝没由来的打了一个寒战。

    不过,他也不是不理智的人,不会因为谢追这一番话就直接定了李希的罪。李希不比李齐,李齐本就荒唐,也没有大臣站在他那一边,处置他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李希不同,与他齐心的大臣不在少数,这么多年来也一直与李珏分庭抗礼。

    先不说处置他会引起朝臣们怎样的动荡,单单就说他若没了,李珏就一人独大,这样的场面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深深地看了谢追一眼,皇帝道:“此事还未查清,不便给舒亲王定罪。谢爱卿若是着急,不若拿出证据来,也好给众人一个交代。”

    这话就说得颇为可笑了,谢追能拿出什么证据?这事发生在皇宫,又是皇帝亲眼目睹,唯一的证据不就是皇帝吗?此话一出,太子一党都是心下不安,也许此次他们是白来了。

    被皇帝噎了回去,谢追眉头一皱,刚想说什么,却被丞相打断了。与太子一党正好相反,丞相此刻是十分开心的。皇帝能这样说,就说明他现在还不想动李希,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如此一来,丞相就再没了顾忌:“谢大人,皇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此事空口无凭,你若想定王爷的罪,还需拿出证据来!不然,就莫要多说话了!”

    丞相的表情颇为得意,斜着一双眼睛看着谢追,嘲笑的意味十足。谢追愤然,想要顶回去,却再次被人打断。而这次,说话的就是慕熙了:“丞相此言差矣,当时的情况想必许多人都看到了,何来的空口无凭?”

    第一次,慕熙在众人面前生生的打了皇帝的脸。此时皇帝只觉自己的脸火辣辣的疼,饶是与慕熙再有旧情,皇帝心里也很是不满:“慕卿,你想做什么!”

    虽是问句,但皇帝一点问的意思也没有,话里警告的意味十足。若是以往,慕熙定不会当众顶撞皇帝,他会选择迂回的方法。可是,自傅离走上了那条路,而慕棋也惨死于白莲教手中之后,慕熙就变了。

    现在,慕熙就想要快点扫清李珏登位的障碍,让他的宝贝女儿能够尽快得偿所愿,然后回到他们的身边。

    姑,慕熙双眼漠然的看着皇帝,淡淡道:“回皇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臣自是想要查明真相,给大臣们,给后唐百姓们一个交代!”

    话音落下,整个御书房都安静了,仿佛掉下一根针也能听到。众人眼里皆有着震惊,不管是己方还是敌对方抑或是中立之人。皇帝的眸色蓦地沉了下去,神情复杂极了。

    见此,众人以为皇帝必会因此责骂慕熙,担忧的担忧,看戏的看戏。然,皇帝的反应却是出乎了众人的意料。皇帝猛地放松了面容,语气有些无奈:“慕卿,今次朕不追究你的无礼之举。此事朕自由安排,你们就尽数回府去吧,莫要在留在宫里了!”

    如此明晃晃的赶人使得众人都是一愣,而皇帝对慕熙的宽容也是使丞相紧了紧拳头。狠狠地瞪了慕熙一眼,丞相不甘,正欲说话,皇帝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好了,慕卿留下,其余人都回去!莫要让朕说第三遍!”

    皇帝神色肃然,不容违抗。见此,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妥协了,而丞相也无法,只好咬牙离去。御书房门口,何嫔还站在那里,众人皆是当没看到这个人一样径直离去,而丞相却是给她使了个眼色。

    众人走后,皇帝看着面无表情的慕熙,无奈极了。刚想说点什么,外间的守卫便进来了:“启禀皇上,何嫔娘娘在外,说是有要紧事见皇上!”

    原是何嫔见众大臣都从御书房出来,以为事情谈完了,就迫切的让守卫为其通报。自然,守卫也以为里面的人走完了,故而才进来。当他看到慕熙还站在那里时,虽有犹豫,但依旧将事情说了。

    皇帝闻言,眉头狠狠一皱。他自然知道何嫔的来意,并不想见她,所以皇帝说道:“让她回去,没见太傅还在这里吗?再有,她一个后宫妇人,岂能到这里来!告诉她,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得到吩咐,守卫便立即出去了。将皇帝的话原原本本的转速给了何嫔,守卫便老实的站在门前,再不理会她。

    犹如晴天霹雳,何嫔此时已然不知该怎么办。皇帝的话颇为可笑,什么后宫妇人不能到御书房来,以前她还得宠时怎不见有这话?这一切,不过是皇帝不想见她的借口罢了。

    这时,何嫔突然想起丞相先前递来的眼色,也不管守卫讶然的表情,急急的跑开了。

    御书房之内,气氛有些沉闷。与先前的不同,这种沉闷只单纯的存在于皇帝与慕熙之间。见慕熙仍旧不说话,皇帝妥协了:“这世上能让朕退让的人,或许就只有你慕熙了……”

    与方才的威严不同,皇帝此刻放松了身心,软软的坐在椅子上。慕熙有些动容,但却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想法。

    朝着皇帝作了一揖,慕熙有些歉然:“皇上,此事事关重大,还请皇上明查!”

    见慕熙此刻还咬着这事不放,皇帝也有些恼怒了。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皇帝的神情又缓和了下来:“慕卿,朕知你失去了爱子心里不痛快,但也不能这般激进啊!你该是知晓舒亲王的作用,朕还没老,不想就这样从皇位下去,所以……”

    “太子殿下一向孝顺,绝不会做出危害皇上的事情来!”话未说完,慕熙便打断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