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敲定李骥

    众人心思百转千回,一时间御书房就陷入了安静之中,连蹦哒得最厉害的丞相也闭口不言。李希死了,他的手下又没有擅长用兵打仗之人,丞相自是不会冒头。所谓利润越大,风险便越大,现在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丞相再冒险了。

    见众人的模样,皇帝不由沉下了脸。平日里闹得那么凶,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这就是后唐的朝臣吗?正欲责骂,李珏却又说话了:“儿臣愿向父皇举荐一人!”

    此刻李珏的声音尤为清晰,因为形势原因,竟是没人出来反驳、嘲讽。而李珏的这个举动显然是十分合皇帝的心意,他满意的点点头,语气竟也变得温和起来:“太子你说。”

    听到皇帝的话,李珏也不卖关子,直接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不若让骥王担任此次主帅,骥王本就骁勇,于用兵打仗之事更是行家。相信骥王出马,此次必能凯旋而归!”

    话音落下,御书房却是一室的寂静,没人想到李珏会将李骥推出来。在众人眼里,他们二人的关系十分要好,他们怎么也想不通李珏怎么会把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任务交给李骥。或许,是李珏艺高人胆大,想要抓住此次的机会,从而一飞冲天。

    越是想,众人就越是觉得定是如此,不然李珏怎会那么傻?

    然,他们不知道的是,李珏早就知道令狐盟的所在,让李骥带兵去天阙,而他自己可以去找令狐盟。只要令狐盟一解决,李珏就可以立马带着十万大军去天阙支援李骥。更甚者说,李珏都不用自己动身,只要讨到一道圣旨,傅离便会帮他做到此事。

    只是,太久没见傅离,李珏心中颇为想念,自然是希望自己亲自前去,以解相思之苦。李珏的笃定是众人不知道的,现下除了太子一党还在担心之人,其余人都一副看好戏的模样。丞相更是心思百转千回,见皇帝陷入思考,便抱拳说道:“皇上,臣以为太子的提议甚好!骥王的能力众所周知,他在军中也颇有威望,此事交与他,最是合适不过了。”

    或许是料定了丞相会如此说,李珏竟是丝毫没有惊讶,神色很是淡淡。而丞相这一发话,他的那些门生虽是不知道丞相打的什么主意,但也纷纷附和。

    见此,皇帝本就动心,当下更是不再迟疑,手一拍,就将此事定了下来:“那好,既然众爱卿都如此相信骥王,朕也就将此重任交与他!”扫视一眼,没有发现李骥,皇帝才想起李骥几日前被他派到西山的军营去了。

    现下想来这个决定倒与今日不谋而合,提前让李骥与士兵们磨合磨合,却也为此行增加了不少的胜算。思及此,皇帝的心更加的坚定了,看向李珏的目光也变得十分和善,好似在夸奖他提出了这么一个好的人选。

    “来人,传朕旨意,封骥王为威武大将军,立马带着西山的五万大军前去天阙,将大夏的贪婪扼杀在摇篮之中!”说完,就立马有人上前拿好圣旨,片刻不敢停留的赶去西山。

    丞相不由咬牙,心想此次先让李珏得意一把,最后事情弄砸了,那李珏的罪过便与现在所得的欣赏成正比了。想到这里,丞相似乎也没那么难受了。

    这事一定下来,御书房里所有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气,但皇帝下一句话却又让他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天阙之事有了着落,接下来便是寻找令狐盟的事情了。虽然十万大军的踪迹很难完全掩住,但从现在都还不知他们行踪的情况看来,要找到他们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这件事,有谁愿意去做吗?”

    皇帝说得十分客气,但他话里的意味却是不容置疑。众人也都听出了其中的威胁之意,可还是忍着心中那些惧意。相比之下,寻找令狐盟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才是更加危险。

    官大的不愿为这种事情奔波,搞不好最后自己两头不是人。而官小的,则是觉得令狐盟既然能干出谋反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杀自己一个小官肯定也不在话下。那些官大的或许还会被当做人质要挟一下皇帝,可他们这些官小的,却是没有半点利用的价值,令狐盟可以毫无顾虑的把他们送进地狱。所以,无论是谁,都不想出头。

    可是,他们怕这怕那,总有人不怕的。比如说……李珏。

    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李珏站了出来,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胸有成竹的味道:“父皇,儿臣愿亲自去寻令狐盟,愿父皇成全!”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不定。方才推李骥出来他们或多或少还能理解,胜利了他有好处,失败了也是李骥的错,他只不过承担了一个名声的风险。可是此次李珏亲自上阵,那出了差错,李珏可是怎么都逃不掉了呀!

    有人欢喜有人忧,正当丞相欲像方才一样煽风点火的时候,皇帝却说出了令众人都诧异的话:“不行!身为后唐的太子,你怎可随意离京?”说这话的时候,皇帝显然忘了自己昨日才下令让李珏去清河县解决瘟疫的事。这不仅是随意离京,还是会危及到李珏生命的大事!

    无视了众人怪异的表情,皇帝接着道:“再有,舒亲王离世,现在长安正是缺人之际。所有朕坐镇,但现下乃是多事之秋,风雨欲来,朕双拳难敌四手,你需得留下来帮衬!除此之外,舒亲王的后事也要人处理,你身为太子,又是舒亲王的皇兄,理应去处理!”

    皇帝这一番话可谓是将情也说了,理也说了,李珏就算再想去寻令狐盟也是不得不留在长安。

    眼里情绪变了几变,李珏终是放弃了去见傅离,只盼着傅离能够早日回到长安。“如此,便依父皇所言,儿臣会处理好舒亲王的后事。”

    此事就这样打了水漂,众人的心情此起彼伏,一颗心高高的提起,生怕皇帝会点到自己的名字。

    见众人的模样,皇帝的脸色十分不好看,但余光瞟到慕熙的神色淡淡,他甚至都看出慕熙眼里有着想去的**,只是不知道为何慕熙没有站出来。见此,皇帝大喜,心想还是慕熙比较可靠,也不枉自己偏爱他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