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六章 湖中小亭

    浮生亭是天下商会的产业,也是长安城各种达官贵人最喜欢的去处。 </p>

    它位于长安北城区,离央的皇宫不过数里地。</p>

    很容易想象的到这种地段的地皮价格有多昂贵,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但让人惊叹的是浮生亭占地方圆数十里,这已经不是用银子来可以衡量,当必定还牵扯到错综复杂的关系。</p>

    一行人刚到大门口,被站在门外的管事连忙迎了进去,无热情,哪里还有什么半夜不营业的说法。</p>

    贤一是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虽然是见识过了皇宫的奢华,可仍然还是有些震撼。</p>

    每迈开一步都是踩在用昂贵白玉制成的地板,他心暗自想道,莫非这处地方还是皇帝陛下隐藏的行宫不成。</p>

    仁生脸色如常,依旧平静,苏怡紧紧拽着他的手不肯松开,只躲在背后探出一个脑袋。</p>

    反倒是伟正正有些不安和紧张,早没了来时的热情和气魄,凑到贤一旁边小声说道:“师兄,这地方可真奢侈,你看那座假山下的喷泉里还扔着宝石,难道不怕被人顺手拿走了不成。”</p>

    贤一点了点头,说道:“是挺奢侈,我看还不如把这些石头换成烤鹅实在。”</p>

    伟正正极为赞同,旋即又想到了什么,接着说道:“那我们来这吃顿饭,岂不是要花几百两银子?”</p>

    贤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说道:“别担心,又不用你掏钱。”</p>

    这个时候走在最前方的唐君墨的声音响起,开口说道:“几百两?我看你待会喝的酒都不止这价钱。”</p>

    “什么酒这么贵!难道是神仙喝的不成!”伟正正大惊,又说道:“这也太黑了,简直是抢钱。师弟,我们不去了行不行,换过一家。”</p>

    带路的管事像是没听见一般,不然伟正正这几句话传出去,丢脸都快丢到姥姥家了。</p>

    贤一失笑,指着唐君墨的腰间,说道:“放心,你师弟什么都缺,是不缺钱。你看见他腰别着的那个袋子了吗?你要是把他夺过来,卖的银子足够你在这浮生亭里面胡吃海喝一辈子。”</p>

    师兄弟五人穿过了很长一条的走廊,现在还是二月初,但两旁的花园里已经是百花争放,各种鲜艳的娇嫩花卉被冷风吹的发抖,让人心生怜惜。</p>

    浮生亭自然是取在一个亭字,这里没有客房包间一说,只有大大小小的亭子,不多不少恰好十间。</p>

    而这些亭子也不一般,有的落在花海,有的落在流水溪畔,甚至还有的是藏在巨大的假山山腹内。</p>

    没过多久,几人便来到了一片小湖旁,漆黑的湖水泛着涟漪,使那轮圆月的倒影也跟着闪动,看去像是一大片鱼鳞一般。</p>

    在湖面还漂浮着几朵粉莲和翠绿色的莲叶,贤一一阵肉痛,无心疼。</p>

    用昂贵的晶石来维持阵法,只为了能长出几朵不值钱的莲花来供人欣赏,这已经不是财大气粗能形容。</p>

    往前走几步便是一座半丈宽的窄桥,温润而深红扶栏不知是由何种珍贵的木材制成,一直朝着湖心延伸,连通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p>

    众人踏入小亭,吹在身的凉风陡然消失,只剩温暖适宜,十分舒适。</p>

    管事转过身,恭敬又卑微的弯下了身子,开口说道:“唐少爷,到了。”</p>

    众人也没觉得怪异,既然这浮生亭后背的东家是天下商会,那么想不认识唐君墨都难。</p>

    唐君墨点点头,招呼着几人入了坐,说道:“给我九道最好的荤菜,九道最好的素菜,还有三十壶玉露,两壶紫笋。”</p>

    管事身子弯的更低了一些,说道:“是。”</p>

    唐君墨五指轻轻扣在石桌,说道:“去吧,要厨子们动作快点,这大半夜的我这几位师兄都饿了。”</p>

    管事退下,伟正正环顾四周无人,低声埋怨说道:“这凳子怎么是用石头做的,还这么小,你看看我的屁股。”</p>

    贤一朝着那处望去,看见伟正正两臀的肥肉落在石凳外,若是要仔细算起来,恐怕石凳还不够他屁股一半大小。</p>

    贤一打趣说道:“你看着亭子的样式,知道这里是个人雅士呆的地方,想必当初设计亭子的人也没有料到你会来。”</p>

    “可话说的不对,那些有钱能进浮生亭的客人大多贪图享受,挺着再大的肚子都不足为。”唐君墨插嘴说道:“师兄你不必自卑,你凳子旁边有两个半圆的凸点,你按一下面的那个。”</p>

    伟正正闻言照做,只突然感觉屁股下传来一阵异样,随后发现石凳大了一圈。</p>

    “咦!居然还有这种事!”伟正正大感惊,像是山里长大的小孩进了城,发现了一个别人觉得无聊,但他觉得特别有意思的玩物一般。</p>

    伟正正不停地按着那两个按钮,在变大变小之间玩的不亦乐乎。</p>

    另一旁的苏怡坐下后便一直有些紧张,两只小拳头紧紧握在一起,又不知该往哪处放。当他看到了这幅画面后,也不动声色将手垂下来。</p>

    仁生察觉到后脸也是涌出一股笑意,伸手摸了摸苏怡的脑袋。</p>

    整个长安城里的百姓都知道这浮生亭里面的消费昂贵,恐怕寻常人家存一年的钱也只够来这买一壶酒,对他们来说这自然是无法想象和不可接受的事情。</p>

    但价格高也有价格高的道理,除了这周的景色和口味极佳之外,对客人的要求大多也有求必应,挑不出任何毛病。</p>

    不过说到底,来这里消费的客人,大多还是冲着浮生亭这三个字而来。</p>

    应唐君墨所言,仅仅过去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有一道道的菜肴被端来,整齐摆在了石桌。</p>

    贤一看着这些菜,发现自己竟然一个名字都叫不来,只能分辨出是何种原料做成。</p>

    伟正正问道:“这是什么菜?”</p>

    唐君墨说道:“管他什么菜,好吃行。”</p>

    翠绿色的酒水从壶倒出,瞬间飘出一股浓郁的酒香在空气,光是闻着便知道是难得一见的好酒。</p>

    贤一现在总算是知道为什么要一次叫三十壶酒,因为每个瓷壶都只有手掌高度,瓶身又是纤细,恐怕若是敞开肚皮畅饮,一口便能喝完。</p>

    唐君墨给仁生和苏怡各自倒一杯茶,说道:“大师兄和苏怡不喝酒,那便以茶代酒,总之这是我们师兄弟几人第一次聚会,定要尽兴。”</p>

    仁生点头表示同意,苏怡低头着面前茶杯方飘出的热腾雾气,轻轻嗯了一声。</p>

    唐君墨站起身,颇有一副大家风范,举杯说道:“来,我敬各位师兄一杯!”</p>

    所完后他便仰头一口饮下。</p>

    不得不说唐君墨将事情想的周到,精心备好了茶水素菜,事已至此自然无人会扫兴,也纷纷饮尽了杯的酒水。</p>

    倒是伟正正放在酒杯后舔了舔嘴唇,一脸满足享受的模样,又不停摇头,说道:“真好喝,太好喝了,我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酒。”</p>

    直白的称赞最能体现出认同,贤一也点头,说道:“不愧名为玉露二字,不知是如何制成。”</p>

    “一百两一口的酒当然好喝。原材料要使用十年一结果的猕猴桃,不过这种猕猴桃买不到,是由浮生亭专门培养出来的品种。”</p>

    唐君墨又自豪说道:“但我老太爷有两坛酒,一直藏在祖宅,我成为唐家少主那天有幸喝过一杯。那酒虽说名声不显,但味道这玉露要好何止百倍,至今都让我念念不忘。”</p>

    伟正正正在给自己倒酒,听到这话后停了下来,大感兴趣问道:“真有这么好喝?”</p>

    唐君墨点头,极其肯定说道:“真有这么好喝。”</p>

    伟正正接着问道:“酒叫什么名字,你还记得吗?”</p>

    “当然记得。”唐君墨说道:“那酒名为白梅笑,怎么酿出来的我不知道,但我听老太爷说是由他一老友所赠。并且当今世以无人能酿出,每喝一口酒少一口。”</p>

    贤一听着这三个字觉得熟悉,仔细回想片刻后没想出个答案。</p>

    唐君墨看着伟正正一副流口水的模样,笑着说道:“师兄你放心,等我当唐家家主的那一天,肯定替你求一些过来,虽说不能管够,但也能尝个味道。”</p>

    伟正正连忙点头,感激说道:“好好好,我知道师弟你是个好人,不枉我每天去藏经阁给你送饭。”</p>

    言语片刻后便开始动筷,倒是仁生和苏怡没怎么说话。</p>

    众人也不觉得怪,都知道这位大师兄不喜多言,而苏怡年龄最小也是胆子最小,哪怕是与伟正正和贤一相识了一年多,也还是有些胆怯。</p>

    贤一夹起一块切成薄片的鱼肉,沾了些酱后放入了嘴。</p>

    刚入口时乏然无味,如若在啃一块树皮。但随着他唇齿微动,舌尖渐渐传来一阵酥麻,随后品尝到了鱼肉极少的一丝甘甜。</p>

    这种甘甜很微弱,像是喝下的一口山泉,若不是仔细品味根本无法察觉。</p>

    贤一诧异,继续嚼动,于是嘴的甘甜更甚,又带着鱼肉特有的鲜美,其的美妙无法用言语表达。</p>

    /html/book/40/4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