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在积分排行榜右侧,是诗文排校

    咏蝶高居第一,下面一首则是邓俞那首达府诗《三月二十四日渡奇水河有阜。

    余贤看了看。

    奇水河头春水生,更无风雨只宜晴。

    鸟飞不动朱旗影,鱼跃时惊彩枻声。

    上银河非旧路,人间瀛海是虚名。

    何如周囿开灵沼,愿我人族乐泰平。

    “好,此诗极为不错!”余贤赞道。

    “呵呵,此诗写情是不错的,但景物描写有些散了,否则定有鸣州之姿。”老人笑着叹息一声。

    “嗯,确实如此!”余贤也点头道:

    “诗文之本质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文化,表达思想,所以须得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方为上乘之作也。”

    “此诗之中!”

    “如朱旗、彩枻、瀛海、周囿和灵沼等词语尽皆生僻。”

    “大部分人不仅难知其音,更不解其意。”

    “是故此诗虽有鸣州之姿,却只能屈居于达府之境,让人不胜唏嘘。”

    “我人族诗道第一人论诗,果然精辟入理。”

    “发人深省呐!”

    老人随意的抬手一挥,余贤的评语便出现在诗文榜上面,字字珠玑,熠熠生辉。

    山下,数千人看着那道评语,若有所思。

    “好了,虽然你也作过了一首鸣州之文,但那是你私人行为,故此,诗阁之题目,你还得作答才算通过。”

    老人笑了笑,看着余贤不话。

    “请先生出题!”余贤也不犹豫。

    老人所言的确不错,而且他还因此拐走了书山的冰灵之蝶,收获多多。

    “好!”老人目光一亮,朗声道:

    “今日之题,就以刚才你之经历来出吧,词牌名为:蝶恋花,入境即算通过。”

    “蝶恋花?”

    余贤来回踱了几步,正要开口朗诵时,老人突然一挥手,一套桌椅出现在他面前。

    让余贤诧异的是,这种桌椅的款式。

    分明就是他在苏氏蒙学做出来的那种,而不是古人常用的矮几加蒲团。

    桌椅上,笔墨纸砚俱全。

    “多谢先生!”

    余贤拱手道了谢,才开始缓缓磨墨。

    提起毛笔,余贤眼眸深深,望向西北,随即沉沉叹息一声,挥毫落纸:《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蛮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余贤停笔,双目中似残留着深深哀伤。

    他也不管那一股股明黄色文气自纸页之上蒸腾而起,再次在书山上空形成的那一道绚丽多啄五彩长虹。

    只是双眸定定的看着北方。

    他的眼里,似有着无数景色在变幻着。

    仿佛在那人喊马嘶的山河里,无数蛮族兵马来来去去,人族地界上满目荒凉,诗人心里尽管悲愤填膺,却又无人可语。

    只有那一株株老态龙钟的丹枫树。

    在铁马兵戈之声里瑟瑟发抖,无数青色坟茔在黄昏的夕阳下,更添几许人间凄凉。

    想起那远在边的爱人。

    她们深情的期盼。

    又是不是随着那深秋之雨零落满地?

    “哎…!”老人叹息一声,低声颂念道:

    “愿我人族,长治久安!”

    不多时,五彩长虹文气倒卷,没入余贤的身体里,只是他却恍如未觉一般。

    老人轻轻拍了拍他肩膀道:

    “诗阁你不用进去了,直接去下一阁去吧。”

    余贤点零头正要告辞,老饶身影却缓缓淡去,倒是排行榜上有所变化。

    余贤:鸣州二首,积分六十,总积分七十。

    邓俞:达府一首,积分二十,总积分二十。

    颜淮:闻县一首,积分一十,总积分一十。

    转过头,诗阁的石门已经打开,但想起老饶叮嘱,余贤并没有进去,而是转头踏上了白玉台阶,朝着下一阁走去。

    白玉台阶上。

    似乎景色也受到了余贤心情的影响,变得有些萧瑟起来。

    书山第二阁,名为文阁。

    余贤站在同样有些破旧的石楼前,深深鞠躬道:“后进末学余贤,请圣人出题。”

    随着他话音落下,老人身影再现。

    只是和刚才不同的是,这位老人虽然和第一阁长相一样,但衣着却是青色儒衫,看起来就像是教书先生似的。

    “此关题目:倒背如流。”

    “错不过五处,过关。”

    老人面无表情,手里还拿着一块两尺多长的青竹戒尺,递给余贤一本书之后,他才盘坐下来道:“观书时间一炷香。”

    “呃…”余贤愣了一下。

    他掂拎手里的书本,一指厚。

    又看了一眼先生面前,那个拳头大的铜香炉里,插着一截…差不多半个指头长的线香,直接有些怀疑人生了。

    那真的是一炷香?没有偷工减料?

    可惜,他也不敢提出异议。

    那青竹戒尺,光看着都手疼。

    青衫老人也不管他,兀自一挥手。

    那“一炷香”便燃烧起来,袅袅青烟如同一条青色细线升腾而起。

    让余贤眼角哆嗦的是。

    那柱香…似乎燃得有点快啊。

    哗哗哗…哗哗哗…

    余贤开始快速翻书。

    随即,他又急忙盘膝而坐,神识沉入文海空间,在空间里将那本书快速朗读一遍,将文字排列出来,再一个个倒过来。

    再次快读了一遍之后。

    余贤终于有了一丝底气。

    等他睁开眼睛,那柱香像是成精了似的,快速的一烧而尽。

    “背!”青衫老人开口。

    虽然就一个字。

    但那威严的声音却震慑得余贤浑身一抖,仿佛一下又回到了被老师罚站的时候。

    老人扔给他的,是一本名为国语的书。

    这本书余贤前世就查阅过相关资料,据是左丘明所着,后世是有这本书流传的,只可惜他当时没看过。

    但这一世有些不同。

    左丘明成为半圣之后,在一次和妖圣的战斗中失踪,而这本书,正好又是左圣失踪之前刚写出来的,也就随着左圣失踪而遗失了。

    所以陶圣前期送给他看的书籍里面,也没有这本书籍。

    整本书籍看来保存得十分完好。

    共有二十一卷合计七万三千多字。

    “背!”

    青衫老人拍了拍手里的戒尺,声音威严。

    余贤哆嗦了一下,急忙张口背道:

    “之正主地乡四、土后皇,国越于没终无使,者地之蠡侵敢有,孙子世后…曰…”

    刚背完两章…

    周围不知道哪里飞来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闹了起来。

    余贤哭笑不得。

    便一边背诵一边抬头看去,却哪里有鸟儿的身影,只有那清脆悦耳的鸟鸣之声,不知从何处传来。

    无奈之下。

    他也只得静心凝神,一心一意的开始背耍

    但是。

    好景不长,又背了几章之后,突然一声喊杀之声,在他耳边如同炸雷一般响起。

    这声惊雷之声,差点没把余贤吓个半死。

    背诵也不得不停顿了一下,但随即他就反应过来,顺口又给接上了。

    “乒乒乓乓…乒乒…”

    一时间喊杀声,兵刃撞击声,惨叫声…

    全都在余贤耳边响起。

    就如同他正坐在惨烈无比的战场上一般。

    无数的声音,吵得他心神不宁,但老人威严的目光,也紧紧钉在他身上。

    余贤深吸一口气,静心凝神之后。

    他的背诵声,才缓缓稳定了下来。

    老人见状,轻轻点零头道:“可以了,此关你一共背诵一十二章,合计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八字,唯一处停顿之处,无错。”

    “此次考试表现优异,可得十分。”

    “特此赐你书山文阁第三层读书三日,每日可抵外界一月,好好珍惜,去吧!”

    “谢过先生!”

    余贤大喜过望,急忙起身深深鞠躬,书山三层里面的书,恐怕好多都是在外界难得一见的孤本古籍。

    这趟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