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3章 老炮们真精

    与此同时。

    网络上,尤其是各大汽车网站,多了和很多不利于乐程的评论和视频。

    通常套路就是:将乐程与竞品车型摆在一起,张口就来。

    讲动力,乐程480匹马力很轻佻、不稳重;

    竞品车型200匹马力稳重大气而优雅;

    讲内饰,乐程高端皮革包裹是花里胡哨、没有风格;

    竞品车型塑料味是简练、简约;

    讲配置,乐程配置高,但分散注意力不安全,耐久性也不足;

    竞品车型单声道喇叭,是回归声音的本质,遵循传统;

    讲车身刚性,乐程高强度钢是堆料浪费,毫无技术含量之余还并不安全;

    竞品车型皮薄骨脆,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讲究人性化理念,先进吸能,照顾车外行人;

    面对这种收人钱财、替人办事,张口就来的胡说八道,乐达汽车一如既往地不予理会。

    从乐行、乐驰,到乐途、乐行R,早已经习惯成自然。

    客观事实是,尽管网上黑评很多,但销量偏偏很好。

    用一骑绝尘来形容非常恰当,你就说气人不气人!

    …………

    2013年10月,国庆后。

    经过一个月谈判,乐达投资、复兴资本正式与cALt签订投资协议,入场成为股东。

    ALt正式退场,cALt成为妥妥国内企业。

    签约后,乐达投资依旧低调,没有对外宣扬。

    曾熙在cALt总部签完字,就返回海州。

    然后搭乘乐达2号商务机返回江州。

    郑鹏原本想大肆宣传一番,宣示一下存在感。

    见曾熙如此低调,也闷着脑袋,搭顺风机返回江州。

    回到江州,想来想去,有点不甘心。

    还是让公司在复兴资本官网上刊登了一则动态简讯。

    寥寥几句,表明我们不是酒业资本,我们也很看好新能源。

    乐达投资和复兴资本的低调,不代表cALt低调。

    10月中旬,cALt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完成4亿元的第一轮融资,融资后公司估值20亿元。

    发布会上,发言人侃侃而谈:

    “本轮融资由乐达投资、复兴资本联合参投,所融资金主要用于锂电池技术研发,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乐达投资、复兴资本在本轮融资后,将成为公司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助力公司在技术研发上进一步创新发展。”

    发布会上,cALt还对外公布了工商信息变更。

    乐达投资、复兴资本均以10%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二大股东。

    此次新闻发布会,cALt目的很明确。

    即通过两家资本巨鳄的入场背书,提升cALt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为下一步拓展下游产品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cALt目的达到了。

    新闻发布会后,资本市场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极大宣传效应。

    云F基金经理,当天就带着团队奔赴东海,进驻cALt调研;

    君L经理,正在和一家互联网租车公司负责人面谈。

    助手告知这一消息后,当场就中断面谈,带着助手夺门而出;

    还有卖皮带的七p狼,早早就转型成立创投机构,进入投资领域。

    他们对锂电行业没有很深的研究,但是下意识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爆点,不能错过。

    另有tcL创投、招行国际、bY……等一众一级市场豪强、产业老炮、资本巨子纷纷响应、行动。

    不能怪他们反应过激。

    投资工作向来具有极强的偶然性。

    投资人向来干着自己也看不明白、说不清楚的事情。

    谁能确定1\/1500的cALt,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是成功?

    还是失败?

    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是,投资工作既依靠前瞻性研究,又依赖资本背景推动。

    有了资本背景推动,前瞻性研究似乎也不那么重要。

    乐达投资联合复兴资本入场cALt,就代表cALt有了极强的资本背景,释放了极强信号。

    尤其是前者,成立以来数次大手笔投资,无一不倍数盈利,成为投资界标杆、神话和引领者。

    尽管,曾熙一再在各种场合强调,投资风险很高、充满变数,谁都不能确定一定会成功。

    但同行机构不是傻子,稍微看看历史资料、翻翻历史数据,就能够发现:

    乐达投资千万以上标的无一失败,全部成功且发展很好;

    数百家倒闭或名存实亡的公司,投资额都在500万以下,有的仅有50万元,甚至20万元。

    曾有机构循着乐达投资的轨迹,按图索骥,主动上门砸钱,几乎全部获利。

    在cALt这一标的,乐达投了多少?

    整整两个亿,这是要爆的节奏!

    数年后。

    cALt成功上市并登上锂电行业王座。

    不少爆炸性获利的机构负责人回忆当时的场景:

    “我并不知道cALt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乐达投资入场了,我们必须要跟。”

    “我从不怀疑也不敢怀疑乐达投资的眼光,我只是担心能不能入场。”

    “我记得当时会议室里有20多家机构,我们很幸运地打败了他们。”

    “我确实不知道锂电行业的技术路线有几条,cALt是哪一条?我管他是哪一条,只要跟着乐达投资的节奏就对了。他们不会错,他们说他们错了,你不跟你就是傻子。”

    “我记得当时我们手上有1亿美元资金可以随时动用。我恨不得全部给他(曾玉群),但是他不要,给他送钱的人太多了。”

    “他根本就不在乎你投的钱是多还是少,你给的估值是高还是低,他只是在乎谁能给他的公司发展带来帮助,谁能给带来合作企业。最后,我很幸运,找来了一家新能源车企,搭上了最后的末班车。”

    …………

    嗯!老炮们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