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4章 Xtacking架构

    但是在外人看来。

    华红半导体是典型的不思进取、“偏科”严重。

    去年才量产90纳米工艺。

    而同一时间,SmIc已经在28纳米工艺中几经沉浮;

    tSmc和三星更是在10纳米工艺中相互“拼命”。

    殊不知,梁青松在SmEE光刻机供应下,已经组建团队,悄然杀入先进制程。

    因为有母公司乐达投资的资金支持,没有盈利压力。

    他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死磕先进制程。

    8年时间,从微米级工艺,连续攻克90纳米、65纳米、45纳米、32纳米、28纳米、22纳米等关键节点,进入14纳米工艺范畴。

    与联电、英特尔等工业巨头并驾齐驱,离tSmc、三星仅一步之遥。

    “老板,我们计划1年内把14纳米工艺的良率提高到90%以上,然后研发10纳米工艺。”

    “tSmc和三星他们10纳米工艺的良率多少?”常乐问。

    “他们的工艺也不成熟,良率大概在50%-70%之间。”

    “如果没有EUV光刻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距没有外界认为的那么大。”

    梁青松被乐达投资挖走,对tSmc影响很大。

    几个工艺节点的研发突破时间,都有所滞后。

    而三星,没有梁青松的加盟,在22纳米工艺上也是磕磕绊绊。

    通过强挖tSmc多个核心关键人物,才走到10纳米。

    两家公司在10纳米工艺上死磕之余,也在司法层面大打官司。

    双方聘请的的律师事务所将律师函飞来飞去,如漫天飞舞的雪花。

    中午。

    吃完饭,常乐本想在华红半导体内部转一转。

    曾熙一通电话,提前把常乐叫走了。

    他紧急乘坐乐达1号,下午飞抵江州。

    然后,在机场乘坐乐程,赶往长宁。

    在车上,曾熙说:

    “老板,中午接到杨永宁的电话,他告诉我,长宁存储的3dNANdFLASh研发项目取得成功。”

    “具体什么情况,到现场才知道。”

    “在电话里,能够听出那边,人很多,情绪很激动。”

    常乐忍不住拍了拍巴掌:“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

    三年多以前,常学勤强行挖走江城星芯整个团队。

    并联合乐达投资、复兴资本组建了长宁存储。

    之后,国家队半导体基金一期入局,壮大了公司资金实力,促进了研发进一步提速。

    再之后,又有资本入局,壮大了资金实力。

    以为还需要一段时间。

    没有想到,现在就开花结果。

    这是常学勤留给长宁市可持续发展的礼物。

    晚上10点。

    乐程驶入长宁市安宁区长宁存储公司。

    公司研发大楼灯火通明,前坪站了不少人。

    待乐程稳稳停在前坪,常乐、曾熙下车后,这群人围了上来,和常乐、曾熙热情握手。

    从握手的力度看,情绪都非常激动,言语很振奋。

    这群人中,有长宁存储的cEo杨永宁、coo高启明;

    有长宁市w书记周逾明、市长苏小林;

    还有安宁区书记刘建军、区长,以及副区长杨勇。

    “杨总,辛苦!”

    “哪里,您辛苦,这么大老远跑过来。”

    “常总,欢迎来长宁指导工作,你可有段时间没有来了。”周逾明笑着说道。

    “呵呵,确实有段时间没有来了。不过,今天之后,我肯定不会少来。”常乐说。

    “那一定要多来!这个项目研发成功,我心情顿时舒畅了很多。”周逾明大笑说道。

    “是啊,这个项目实在振奋人心。”苏小林笑道。

    最高兴的当属刘建军。

    当初研究讨论会议上,分配承担项目资金时,其他县市区都畏畏缩缩。

    唯有刘建军开口就是40亿。

    另外还承担着土地供应、配套完善、能源供应、财政支持等保障工作。

    几乎是奋力一搏。

    不少人在背后笑话他是愣头青,唯上不唯实际。

    科技研发是这么好研发的?

    现在……

    应该不少人说不出话来了。

    他问一旁的杨勇:“和常司长报告了没?”

    杨勇点头,轻声说:“报告了,常司长有要务在身,来不了,他说常总来一样。”

    刘建军点头。

    接着,常乐和杨永宁走在一起,问道:“杨总,介绍一下?”

    “好,老板,我们去会议室看ppt,再介绍会更直观!”杨永宁建议。

    “没有问题。”

    会议室。

    杨永宁对众人介绍说。

    “传统的3dNANd芯片,通常是在一片晶片上,把存储单元和逻辑单元一并加工出来……”

    “随着层级不断叠加,外围逻辑电路的面积越来越大,到更高层时,存储密度会大幅降低。”

    “而我们的方式,是基于xtag架构,将存储单元和逻辑电路在两片晶圆上分别加工……”

    “各自选择最先进的制造工艺,用数百万根金属通道连接。”

    “这样做,可以大幅度缩短研发周期,至少缩短三个月时间以上;”

    “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20%,存储读取速度也能大幅度提高。”

    “具体在存储密度上来看,我们的64层3dNANdFlash闪存芯片,与其他厂商的64层芯片相比,密度更高,速度更快。”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闯过探索的迷茫期,进入不断提速的超车道。”

    杨永宁介绍到这里,与会人员无不欣喜。

    xtag架构,就是杨永宁本人自己提出设想,并通过实践,最终研发成功。

    能量密度大、传输速度快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特点。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全部自主的独立知识产权。

    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就意味着拥有一条全新的赛道。

    长宁存储可以在这条赛道上一路狂奔,不用忌讳任何专利陷阱和专利障碍。

    而其他厂商要走这条赛道,就必须留下过路费。

    否则,就只能回归传统3dnand赛道,相互设梗、相互倾轧。

    杨永宁继续介绍: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量产基于xtag架构的64层256GbtLANd闪存。”

    “而其他厂商的96层闪存芯片还未上市。”

    “根据有关信息表明,三星的第五代芯片,96层V-NANd需要到三季度才能推出。”

    “镁光的96层还在研发中,目前面临不少困难,计划将英特尔拉进来供应研发。”

    “SK海力士的96层芯片,力争2018年底推出。”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长宁存存储至少已经缩短了一半的时间代差。”

    杨永宁说到这里,常乐忍不住鼓掌,其他人也忍不住鼓掌。

    掌声雷动、欢声雷鸣。

    杨永宁介绍完。

    常乐说:“那照这么说,我们的存储行业已经启航了?。”

    “对,老板,绝对算启航了,而且还航行了很远的距离。”杨永宁非常肯定地说:

    “我们下一步决定跳过96层,直接研发量产128层,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

    “之后不断把差距拉大,不断把优势进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