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9章 那份供状,实为颠倒黑白,栽赃陷害的伪证!

    第一个,豫王朱桂,从应天府前往凤阳府途中被截杀。

    第二个,蜀王朱椿,被变成一具活人傀儡,要是用更加准确的方式进行描述,那便是亲姐姐蓝灵手中的提线木偶。

    在蓝昭最原本的计划当中。

    他是想先行解决朱棣,没想到这次让朱橚抢了先。

    蓝昭并不在意顺序。

    “无所谓了,到了最后,朱家这帮有一个算一个,谁都逃不了。”

    “太子殿下,不是我想当佞臣。”

    “如果你能对我辅主全部信任,又岂会有着今日这般局面?”

    大明朝以忠孝治国。

    可要想要将这两个字贯彻执行,却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种种因素交织,把满心摆烂的蓝昭,硬生生逼成了一个手握屠刀的刽子手。

    要是当初朱桂不找麻烦。

    要是当初蓝玉愿意在捕鱼儿海一战后回乡。

    要是当初朱标能够把自己真正当做心腹。

    要是朱雄英和常妃都没有死。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蓝昭仍然是世人眼里的那个放荡不羁的风流公子哥,而不是今日沉浮宦海当中的太子少师!

    但究其根本,还是出在猜忌上面。

    蓝昭的诉求只有一个,立朱允熥为太孙,让他成为未来大明的皇帝。

    很简单。

    只有朱允熥登基,蓝家才能够得以保全。

    而且,对于有着养育之恩,并且如姐如母的常妃,才算是有了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否则就算是死了。

    在地底下告诉常妃,她唯一在世的孩子是那般凄惨光景,到时候再怎么羞愧也没用了。

    假设,朱允炆被立为储君。

    靖难之役还是会发生,蓝家满门还是会遭到清算,朱棣还是会发动靖难之役。

    到时候,朱允熥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在朱棣进入应天府后,被以“未能匡扶其兄”的罪名废为庶人,禁锢在凤阳府。

    后来不知因何缘由,遭到谷王朱橞算计,冠上了意图谋反的罪名,至此暴卒。

    蓝昭之前能够笃定,若是朱标不死,朱家老四就不会有半点机会。

    可他已经在鬼门关走过一次了。

    之所以又能捡回来一条命,能够继续存活多久,尚且是个未知数。

    蓝昭不可能把全家的性命和朱允熥的性命,押在这个随时会薨世的太子身上。

    当然,朱允熥也姓朱,他难保日后会不会对自己这个表舅产生猜忌。

    蓝昭设想好了一切最为糟糕的结果。

    拿出的应对措施非常简单。

    “如若能够控制,便效仿后世史书上的张居正。”

    “吾非相,乃摄也!”

    “如若无法控制,司马昭那种行径学不来,李世民倒是可以学一学。”

    未来的事,以后还长着呢,谁知道当中会出现什么变故。

    蓝昭仍然端坐在县衙当中。

    对于外事,不管不问,却能一直牢牢掌控在自己掌心里。

    ……

    县衙大狱,来了一位新客人,县丞刘亦寿。

    面对众多锦衣卫,刘亦寿浑身战栗。

    “诸位上官……卑职知道拿了不该拿的钱,但咱们同在大明为官,能不能放卑职一马啊……”

    “那些钱,卑职愿意全数奉出,给诸位上官当做买酒的钱!”

    “还望诸位上官能够行行好,卑职入仕以来做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八品的职位啊!”

    从明初到明末的整个时期,锦衣卫可以说是所有官吏的噩梦。

    但凡和他们打起交道,向来不死也得扒层皮。

    这次,黄骁是主审官,他客客气气地笑问道:“刘县丞,不必紧张,只需要老老实实交代一些事情就好,锦衣卫从不会冤枉好人。”

    言语的意思很明白了。

    交代事情,那些贪墨的事情,这次也就会不了了之。

    反之,要是嘴硬到底,新账旧账一起算。

    刘亦寿打算死扛一阵。

    黄骁却不急着动刑,看着书案上的纸张,若有所思道:“刘县丞,你是洪武十二年的举人对吧,现在是洪武二十二年,入仕正好十年。”

    “可你,十年才只有一个八品职衔,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可你也要明白,你背后的人再怎么神通广大,会为了你一个八品芝麻官出头吗?”

    闻听此言,刘亦寿如同遭到五雷轰顶。

    黄骁摆了摆手。

    “他既然不主动说,那就先赏二十杖,让他的屁股先开一次花。”

    “遵命!”

    杖刑,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木棍子打屁股,而是在木棍子的一端镶满铁钉。

    一杖见血,两杖皮开,三杖肉绽。

    洪武三大案时期,有不少官员身死,是因为连二十廷杖都没扛过去,而执行者就是锦衣卫。

    近期没什么当廷打死人的情况发生。

    但是呢,跟着蓝昭在陕西办案之时,锦衣卫照样杖杀了不少贪官污吏。

    刘亦寿还没来得及开口,就挨了结结实实的一棍子。

    下身传来剧痛,疼得他惨嚎不断。

    “上官!上官!您到底想要知道些什么!您倒是问啊!”

    刘亦寿急忙开口,满脸糊着泪水和鼻涕。

    黄骁神情冷漠,说道:“你自己做了什么,难道你自己心里不清楚,自己交代!”

    死到临头,刘亦寿才醒悟过来。

    也怪不得他花了十年时间,才当上一个八品县丞。

    就这种愚笨的脑子,就算不被杖杀,这辈子的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上官……您是指关于太子少师的那份供状对吗?”

    黄骁等人没有开口,神情依旧淡漠。

    既然没有继续动刑,便是在示意让他继续说下去。

    “那份供状,的确是亲眼目睹少师大人斩首李祺的目击者所述。”

    “但是,与事实有着极大差异!”

    “供状之中,颠倒黑白,实为构陷栽赃的伪证!”

    黄骁好奇问道:“你是怎么能够确定的呢?”

    “因为那些百姓,就是卑职下令羁押而来,逼着他们在这座大牢签字画押!”

    “上官,我什么都愿意说,还望上官能够手下留情!”

    “就算是死,卑职也愿意,但请求千万别牵连卑职的家眷啊!”

    这时候,刘亦寿倒是聪明了一回。

    在锦衣卫面前,可没什么“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