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章 泰拳师,戾气?

    第0章泰拳师,戾气

    商场如战场,这句话没错。

    恶意竞争或者以势压人,动用一些下作的手段来打压竞争对手,这些也都是生意场上习以为常的事。

    李安之所以没有同意何宜的建议,是因为做生意也是做人!

    生意想做大要懂生意经,这个是必须的。

    但生意想做长久,那就要懂做人!

    良心丧于困地,道德败坏于无形。

    对于这些依靠报档来供楼养家的普通摊主来说,让何宜动用手段逼走对方,然后再拿下对方的摊位,这种事李安真干不出来。

    就像他刚才讲的那样,这么大一个南北行,再容下几家报档绰绰有余。

    没必要断了这些小商贩的生计。

    而且老实讲,李安开这些报档也只是他做零售的敲门砖。

    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报档逐渐会被便利店兼职卖报以及免费报所淘汰。

    如果有李安的提前介入,这个过程很可能会被大大缩短。

    这年头,不管是士多店还是报档,所有的商品都是老板自己去小工厂拿货。

    运货工具也是人力车或者单车。

    零售商品的配送和物流以及特许经营业,按正常发展,至少要等到七零年,资本开始介入零售市场。

    当然,李安现阶段不会过早的涉足便利店。

    便利店需要考虑铺面,各类日用商品压货的问题。

    开一个便利店的成本,足够开四五个报档都绰绰有余。

    而且认真来说,除了日用百货,利润大的烟,水,文具报档都可以卖,再加上报纸,利润不会小多少。

    最起码得让自己的报档形成规模,再涉足便利店,两相结合。就能慢慢的以此为资本,来逐渐绑架那些小工厂。

    然后每个区建立中转仓库,由那些工厂统一送货,自己再统一配送。

    进而插手整个港岛的零售配送及物流。

    到时候这些零散的报档或者士多店也会是他早期的潜在客户。

    至于说到时候市场被打开,那些有钱佬进场后,自己会不会被人摘桃子,或者给他人作嫁衣.

    都重活一次了,有先知先觉作为参考,还有一个开挂的人生。

    就这样,做事都还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还不如就守着几家报档和码头上的生意赚钱买楼,提前过上包租公的生活。

    再说了,如今才六零年,离回归还有三十几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李安只要守住一颗本心,完全可以做点出格的事。

    只论对错,不讲规矩!

    有时候,武力同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而且也更加干脆利落!

    李安把目光从报档收回。

    转头一看,身旁吸着烟的何宜目光正不自觉的瞥向行人中的少女。

    “别看了,我们先去邻近威灵顿街的路口。”

    李安拍了拍何宜的肩膀,招呼了一声,往前走去。

    何宜只得念念不舍的收回目光,扔下烟头跟了上去。

    走了十来分钟,前面不远就是一个t字路口,这里也是威灵顿街和文咸东街的连接点。

    尚算宽敞的交汇口尽管比起文咸东街街头略有不如,但也是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李安带着何宜来到路口。

    一眼望去,这里除了文咸东街道路两旁的商铺外,往威灵顿街过去,路边摆满了摊位。

    众多食客聚集在摊位前,一片嘈杂!

    李安打量了一会,对何宜说道:

    “往威灵顿街过去就是流动摊贩,右手边则是南北行的商铺。报档不需要铺面,占的位置也不大,这个t字路口的拐角刚好。

    不管是逛南北行的顾客,还是从威灵顿街过来的市民,都会经过这里。”

    何宜顺着李安的话看了一眼,随即便收回目光摇了摇头。

    “哎,你说的这些我也不懂,你自己看好就行。我呢,只负责按照你选好的位置帮你办理固定商贩牌照。”

    李安观察了一会儿,略加思索,用脚踩了踩水泥铺就的路面。

    “那就这里了。”

    与此同时,油麻地的渡船街,一家泰拳馆内。

    余九江和一名穿着对襟短衫的中年对面而坐。

    “老师,您这次带领的泰拳表演团在湾仔的表演赛可是惊爆了不少人的眼球,也让市民第一次认识到泰拳。

    就连我这冷清的拳馆,这两天前来学拳的学员都多了不少。”

    余九江今年三十六岁,浓眉大眼,说这话时,神态中有掩饰不住的喜色。

    对面中年注意到他话里的用词。

    “拳馆冷清来学泰拳的很少”

    “嗯,毕竟整个香港没两家泰拳馆,有很多愿意学拳的年轻人并没有听说过泰拳。

    对于他们来说,泰拳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拳种。他们更愿意学名气大的咏春、洪拳.”

    中年语气里带着几分笑意:

    “接受一种新的格斗技是需要时间的,首先你得让他们了解泰拳。这也是我带领表演团过来的原因。”

    “知道了,老师。”余九江点头。

    “现在表演赛已经结束,我们会在这边多逗留几天。也是趁着这个机会让表演团的拳师和这里的武馆师傅多加交流。”

    中年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这次来你的拳馆除了过来看看,也是准备找你了解一下有哪些知名的武馆。”

    余九江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眉头。

    中年的话让他有些始料不及。

    说是交流,可对于那些被找上门的武馆来说就是踢馆了。

    踢馆打响名声,让更多的人认识泰拳他自然是乐见其成,这能让他的拳馆招收更多的学员。

    而且,余九江也从来没怀疑过自己老师的实力,乃逢这个名字在香港可能无人认识,但是在泰国拳迷心中却是神一般的存在。

    只因为对方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擂台生涯中历经了三百多次战斗,而且无一次被对手击倒。

    他需要考虑的,是自己老师离开后,自己能否承受武术界的报复和打压。

    毕竟对于武术界来说,乃逢是外人,是泰国佬。这会引起武术界的同仇敌忾。

    自己弟子没有说话,中年也没催促,只是端起桌上的茶杯,饮茶等待对方的回应。

    过了好一会,余九江心中衡量了一番得失之后,还是开口说道:

    “老师,香港的武馆大多聚集于油麻地和旺角。其中知名的有咏春、五拳十三家。

    如果是切磋交流的话,旁边众坊街就有不少知名的武馆。”

    “嗯,那等会你就带着你几个师兄弟过去交流一下。”

    中年放下茶杯,语气不容拒绝。

    事情办完,李安和何宜从文咸西街往回走。

    尽管上次提前考察过,心里也有个大概。但李安还是花了近一个下午的时间,才敲定好位置。

    总共是找了三个报档的位置,比预计的多出了一家。

    之前那是因为手里的钱不够,才选定的两家。

    可现在,从胡华麻雀馆获得的那笔横财还有一万多的剩余,有好的位置,李安断然没理由错过。

    三个报档的位置分别邻近威灵顿街、德铺道西、以及永乐街。刚好处于这三条街与南北行文咸东,西两条街道的连接点。

    何宜点燃一支香烟,冲身旁的李安说道:

    “这段时间差馆会有点忙,我会尽量抽时间帮你办理好牌照。”

    “可以。”李安点头表示理解。

    “当然,牌照下来之前,你可以先把报档支起来营业。

    这里是上环,摊贩的管理费和规数是由我们警署收,即便没有牌照也不会影响你做生意的。

    如果有卫生署、消防署的人过来找麻烦,你跟我讲就可以了。”

    何宜打了个包票。

    毕竟这年头,警署比其他执法部门权利要大,自然声音也就大的多。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如今升职成了便衣,让何宜的底气更足了一些。

    “那就多谢宜哥了。转了一下午,差不多也到饭点了。现在事情办完,我们先找个地方去吃点东西。”

    这话讲完,李安突然记起了邵宇。

    “差点忘了,邵宇是在文咸东街巡逻的,喊上他一起。”

    “好啊。”何宜欣然点头。

    两人回到文咸东街,转了一圈,才碰到一个巡逻的军装。

    何宜冲军装招了招手。

    “长官,有什么吩咐”

    “邵宇呢”

    “我去喊他过来。”军装小跑着离开。

    等邵宇跟着军装过来,三人离开南北行,就在附近随意找了家酒楼。

    酒足饭饱。

    李安拒绝了何宜出去放松的提议,自己独自一人离开。

    抬头瞧了一眼天色,夕阳已经低垂,昏黄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

    这个时间点,码头和报档差不多快要收工了,李安也就没去三角码头,而是直接往小轮码头而去。

    来到小轮码头,买票依次上船。

    随着小轮离港,坐在船上的李安看了一眼远处的海面,心中沉吟。

    如今胡华的事情已经解决,联公乐没有动静,码头上的事情也是有条不絮。

    闲下来了,李安自然要回到自己的节奏里。

    练拳的同时,找那些个武馆师傅切磋,提升实力。

    对于现阶段的他来说,拳头依旧是自己立足的本钱。

    不能松懈。

    想到这,李安心念一动。

    眼前泛起涟漪,一行行小字浮现。

    姓名:李安

    技能:八卦掌莫家拳八极拳.

    专精:格斗专精30%

    厨艺专精2%

    精华:无

    技能点数:点

    渡船街的小轮码头。

    下了船的李安没有停留,出了码头径直前往众坊街。

    抛开他这段时间已经切磋过的武馆,众坊街名气颇大的武馆如今也就只剩下白眉拳武馆,其余的则是一些名声不显的小武馆。

    白眉拳,起源于明朝末年,流行于四川、广东一带,后经佛山传入港澳两地。

    众坊街的白眉拳武馆学员众多,馆主刘岩生,一手白眉拳打的刚强凶猛。不说众坊街,就是在油麻地的众多武馆师傅中也是颇有一些威名。

    然而,当李安兴致勃勃的来到位于众坊街25号的白眉拳武馆时,却见武馆门口已围满了市民。

    这是有人踢馆

    李安有些好奇的上前。

    刚走到武馆门口,围观的市民忽然退散开来。

    李安抬眼看去,有四人从武馆内走出。

    除了身穿短衫的男人,另外三人都是皮肤黝黑,佩戴头箍,穿着印有密文的红色外衣。

    中间一人嘴角开裂,眼角有显眼的淤痕。

    如此显眼的装扮,让李安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泰拳师。

    在泰国历史文化中,一个战士需要同时佩戴四样吉祥宝物。

    佩戴在头上的“蒙空”,固定裤子的“裹金”,手臂上的“八戒”,以及写有小乘佛教密文的红色外衣。

    而富有东方民族风格的“蒙空”和“八戒”,则是泰拳最具识别性的两个吉祥宝物。

    “这就是泰拳报纸上吹嘘的也不怎么样,还不是败在了刘岩生师傅的手里。”

    有个穿沙滩裤的男人指着离开的四人大声说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们在挑战刘师傅之前,就已经踢了好几家武馆。”

    “而且你们没看到刘师傅也受伤了吗我跟你讲,没出手的那两人更厉害。

    鸣鹤拳武馆的胡师傅知道吧,就是被他们一脚踢中头送去了医院。”

    “真的假的”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挤在人群中的李安听了一会儿便转身离开了。

    本来还想着白眉拳武馆有人踢馆自己就换一家。

    可现在听这些市民一说,众坊街还有不少武馆被踢,自己再去的话就不合适了。

    李安眉头微颦着,倒不是担心这些武馆师傅输的太难看。

    武术界藏龙卧虎,这些泰拳师不一定能讨到什么好。

    主要是他们这么一踢馆,事情平息前,李安就不能找众坊街的这些武馆师傅切磋了。

    回到南京街的理发厅,李安推门而入。

    “师父!”

    听到喊声,正躺在椅子上听曲的一线天睁开眼睛,瞥了眼进门的李安,嗯了一声。

    见店内没有客人,李安转身就准备去天台。

    “师父,我上去练拳了。”

    “练拳先别急。”一线天坐起身,开口喊住李安。

    “昨天晚上你阿叔带了三个同乡,过来找了你两次。”

    “同乡”李安有些疑惑。

    “那我先过去看看。”

    “安仔,跟着你阿叔过来的三个同乡戾气有点重。”

    李安走到门口时,一线天提醒了一句。

    “知道了,师父。”

    李安愣了一下,出了门就往酒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