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五章 集成轩

    文家是冀兖府的大族,据说祖上曾出过两任翰林院掌院大学士。

    虽说如今家族中连续三代无人能再造辉煌,但延续下来的家族荣光依然让他们得受尊崇。

    文家长子外放为一府通判,好歹为家族保持了士族地位;次子举而未中,转业从商,为家族担起经济大任。

    其余二子更是文不成武不就,只在家族庇护下做些小营生,可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依然过得滋润。

    但一个家族不能蒸蒸日上,就会走下坡路。

    是急速衰退进而泯灭,还是平缓过渡最后波澜不起过小日子,是此一代当家人最忧心的事情。

    此一代当家人就是文家次子,文锦超。

    文锦超四十岁出头,兄长外放常年不在家,家族事务便落在他的肩上。

    三年前父亲去世后,家族颓势愈发显露,文锦超急在心中,想尽办法力挽狂澜。

    两年前他发现了机会。

    文家有自己的书铺,本不起眼,可有一天,家里人告诉他府城最大书铺摆出了《三字经》,全书一千多字,却叫价50两银子。

    于是他好信儿前去看端详,这一看,便看出了商机。

    插图!

    给孩子的读物确实适合配上插图,别说孩子,就算是成人,有插图也比没插图更能入眼,读书会更有兴趣。

    关键是,家里曾出过两任翰林院掌院,那代表文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不是普通的公务员家庭。

    曾经的辉煌,也许他能复兴!

    四位讼师已经分头去寻找机会与文锦超带来的随行人打交道去了,李蔚珏也不闲着,让胡泽胤带他靠近凉亭,他要近距离听听他说话办事是什么风格!

    “二老爷,要我说,您不必亲自来,不就是个画画的嘛,太抬举他了,”管事给文锦超奉上茶水:“有我们几个就够了。”

    文锦超呷了口茶,说道:“你懂什么!我文家向来礼贤下士。”

    管事便不再说话。

    凉亭建在山顶,可谓一览众山小。

    朝台阶的一面站了几名丫鬟和小斯,随时准备侍候茶果点心。

    另一面背阴,无路,也颇为陡峭,胡泽胤背着李蔚珏从远处绕过来,接近凉亭下方灌木丛里。

    这位置挺好,既能听清凉亭里对话,又背风。

    文锦超今天要会见的是一位画师,小有名气。

    字画出名不容易,必是有自身特色,尤其是要有创意。

    这类人通常是学问大家,具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和思想修养。

    他们的绘画创作仅以自娱,藉绘画以抒洩胸中之逸气,并不将绘画作为谋生手段。

    他们的作品通常充满个人审美趣味和思想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常能引人共鸣。

    否则画得再好也没有灵魂,最多是谋生手段,比如画工、画匠。

    但文锦超要见的这位,并非学问大家,却仍能小有名气,原因在于他擅于仿画。

    能仿到什么地步呢?

    就比如说,如果他拿着一张画找到画作本人,说是无意中拾到的,特来归还,本人都辨不出真假。

    既然有了名气,自然不会轻易露面,尤其今日是受文家的邀请,更要自抬身价些。

    绑白菜的绳子和绑大闸蟹的绳子,价钱能一样吗?

    但也不好架子摆得太大,一是因为文家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二则是文家的钱好赚。

    等待,总是让人觉得漫长和枯燥,李蔚珏有些心焦。

    从怀里掏出片鹿肉干默默咀嚼,既补充盐分,又抚慰情绪,李蔚珏才能继续耐心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