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2章 朕难过得快要窒息了!

    寿王李琩在府中喝酒。

    虽然内侍和宫女都被带走,寿王府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他依然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我是皇亲国戚,去年不就拿了些粮食吗!

    我倒是要看看那个狗皇帝敢拿他的叔叔我怎么样!

    他还敢弄死我不成!

    无上皇和太上皇都还活着!

    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看着!

    想到这里,李琩喝得更嗨。

    不多时,听到脚步声,寻声望去,看见李辅国无声无息地走过来。

    李琩怔了怔,疑惑道:“李辅国,你来此作甚?”

    “奴婢是来问话的。”

    “你速速退下,本王不想看到你!”

    李辅国站在那里不动,那张脸就像怪异的面具,带着微笑。

    “怎么,本王不回答你的话,你敢逼迫本王不成!”李琩抓起桌案上的酒瓶就砸了过去,“本王是太上皇的弟弟,当今圣人的叔叔!你们都给我滚!”

    “大王息怒,奴婢就来问几句话就走。”

    “什么话?”李琩不耐烦道。

    “大王去年拿了多少?”

    “本王没拿!”

    “十万石粮食。”李辅国命人记录下来。

    “本王没拿!”

    “强行并购了多少田呢?”

    “本王没有并购!”

    “哦,五万亩。”

    “李辅国,你是要栽赃陷害本王?”

    “大王,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是这条三尺白绫,还有选这杯鸩酒?”

    第二日一大早,李倓正在跟几位大臣商议派谁去回纥的事,李辅国急匆匆赶来。

    “圣人,大事不好了!”李辅国在外面高呼道。

    “何事喧哗?”李倓不悦道,“没看到朕跟几位相公在议事吗?”

    “寿王他……寿王他昨晚畏罪自杀了!”

    “什么!你说什么!”李倓霍然站起,大吃一惊。

    整个人都呆立在原地。

    其他大臣也纷纷惊讶。

    等回过神来,李倓顿时悲痛起来:“寿王叔为何如此想不开,朕不过是派人去问个话!”

    朕好悲痛啊!

    快扶着朕!

    朕高兴……哦不,难过到要窒息!

    快告诉朕寿王那里抄了多少钱!

    寿王自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据说是喝毒酒死的,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凉透了,脸上还带着悔恨。

    然而,当天介入调查寿王贪污军饷的杨国忠,就秉公职守地上奏了寿王的罪名。

    刚刚失去了一位亲人的大唐皇帝指着杨国忠的鼻子大骂了一顿。

    杨国忠却是这样说的:“寿王是圣人的叔叔,但他却触犯了律法,贪污军饷和赈灾的粮食,他死了,不代表他无罪,圣人应该把私情和公务分开来看!”

    最后,在迫不得已之下,李倓悲痛地宣布了寿王的罪行。

    这件事立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十王宅、百孙院,一时间无数人失眠。

    消息传到李亨那里的时候,李亨却让另外一个胡姬也过来,嘴里还在嘀咕:“死得好,你阿母武惠妃当年没少作恶!”

    消息传达李隆基那里的时候,李隆基只是叹了口气:“那是一个苦命的孩子。”

    这件事还不仅仅在宗室总引起了恐慌,在长安朝堂上下都引起了不安。

    寿王的罪名有以下几点:

    一、贪污军粮和赈灾粮。

    二、名下有大量来历不明的钱财,据说是做生意。

    宗室做生意也不算什么罪名,毕竟大唐现在只要是一个官员,都和商业有染。

    但据说这些来历不明的钱财里,有一部分就是去年倒卖军粮和灾粮赚的。

    三、名下有大量田产,在京畿圈地,良田就有五万亩之多。

    据说还有一个官员在今日弹劾了一个户部主簿,说那个主簿就是寿王这几年并田的帮手之一。

    还把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命案翻了出来,一个字一个字解读,最后结论就是为了并田,竟然强行杀人。

    黑纸白字,就这样写着。

    作为调查寿王的高级官员,杨国忠接到这样的弹劾,就像兴奋他妈给兴奋开门,兴奋到家了。

    他立刻派了一群人过去,开始彻夜加班,扩大分析这些案子。

    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呢?

    捕风捉影,说话张口就来,什么都讲,就是不讲证据,不谈事实。

    最后据说寿王为了并那户人家的百亩田,连人家家里的狗都抓来折磨了三天三夜!

    简直连畜生都不如啊!

    如果说之前李揖案和后来的徐峤案被人解读成是对太上皇和无上皇旧势力的清算,那现在寿王案呢?

    圣人到底想干什么?

    二月十四日,傍晚的时候,位于太液池西面的麟德殿,灯火通明。

    此时的殿内,摆满了色味俱全的美食,还有用玉壶乘装的剑南春,以及琉璃壶红得晶莹剔透的葡萄酒。

    衣着鲜艳华美的男男女女,陆续从长廊中走来,进入麟德殿内。

    他们都是宗室皇族。

    有无上皇李隆基的儿子女儿,还有太上皇李亨的儿子女儿们。

    还包括了外戚。

    李隆基一共有三十个儿子,其中有三个早夭,有三个被他所杀,加上最近死的寿王,有四个被杀。

    剩下的还有二十四个,都封了亲王。

    李隆基有二十九个女儿,五个夭折,另外二十四个要么嫁给大家族,要么嫁给重要的官员的弟弟或者儿子。

    相对于精力旺盛的李隆基,儿子李亨在这方面就弱了一些。

    李亨有十一个儿子,没有早夭的,但老二李儋在玄武门中被杀。

    这些儿子,除了老三,都封了亲王。

    李亨有八个女儿,也先后嫁人。

    算上外戚,这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一百多人。

    先抵达的人正在闲聊,有的则谈着琵琶,有的还在跳舞。

    与山东那些世家推崇儒家不同,李唐皇族崇尚的是道家,所以言行宽松。

    也可以说是历代各王朝皇族中最不愿意被传统所束缚的。

    当太上皇李亨到的时候,正在交谈、嬉笑的人才慢慢停下来,过来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李亨笑着说道。

    人群很快恢复如初,继续交谈。

    又过片刻,无上皇李隆基来了。

    李亨连忙带着人过去行礼。

    李隆基笑得慈眉善目:“诸位不必多礼,今日是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