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9章 阿房宫赋

    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可想而知。

    于是,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

    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

    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

    它不但保持了英文名的音译,还比英文名更有寓意。

    在这两点的作用下,形成了最关键的流行因子,即无论书面还是口头,“可口可乐”这个名字都易于传诵。

    这是可口可乐步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然而,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

    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8年12月19日,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第二天。

    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根据协议,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装瓶厂,由中方提供厂房,可口可乐赠送一条先进的生产线。

    为了保障水质,可口可乐为北京厂提供的是反渗透水净化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这项技术。

    可口可乐总计派出了180多个人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北京,帮助安装设备,调试和培训中国技术人员。

    1984年,一名中国普通老百姓与可口可乐共登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为迎合年轻消费者,可口可乐2013年悄然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包装。

    在一贯的红色包装上,“可口可乐”四个大字已经退位,取而代之的是诸如文艺青年、高富帅、白富美、天然呆等网络流行语。

    ......

    但是,李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产品的功用和品质。

    我们这次生产的药剂,是有史以来,甚至以后,都不会有的划时代产品。

    它强大的保健功能将无可替代,就像它也不想替代水一样,它只是静静地存在那儿,就风华绝代。

    你放心,它会获得巨大的成功的。”

    子慕也不知道是谁给石博士这个书呆子,这么大的自信心。不过,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产品肯定会成功。

    只要有人尝过自己的产品,就不会忘记,包括动物、植物,何况是人。

    但是,他确实没有想到石博士会想到稀释这一招,看来还真的感谢可口可乐呢。

    “石博士,你的创意很好,那就将这件事情交给你了。

    但是,药业公司的发展可不能耽误,那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好的,李总,孰轻孰重我明白,咱们给这个水起个名字吧?”

    子慕想想,“就叫中华圣水吧,爱听也是它,不爱听也是它,我们不发愁卖。”

    “好的,就叫中华圣水。”

    子慕从药业公司出来是怀着一种欣喜的心情的。

    他没有想到石博士,会给空间水来了这么一个创意。

    这个很厉害,这是在粮食、蔬菜、水果、木材、药材、游戏之后,子慕的又一个大生意。

    而且,子慕知道它必将大卖。

    埃博拉病毒的灭杀,将是中华圣水最好的广告。

    喝了它,在非洲等于就多了一条保命的手段。而且,它对身体的作用,子慕是知道的。

    另外,对动植物强大的吸引力和保护作用,将必定使它大卖。

    如果能够达到可口可乐的那种普及程度,子慕觉得这将是对人类重大的贡献。

    怎么这次没有引起空间的增长?

    就在,子慕胡想的时候,空间真的就传来了一阵的悸动。

    是的,这件事又使空间增长了。

    子慕顿时对空间圣水充满期待起来。

    他趁着夜色来到了木材公司。

    现在的木材公司和原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这里除了几间拆剩的屋子,只有空旷的料场。现在,已经具备了一个公司的模样。

    料场虽然依旧宽大、空阔,但是在不远的地方,已经有了一排排整齐的厂房。

    宽大的钢结构厂房里,排列着着各种各样的设备,正在分解着原木。

    有的被制成了板材,有的被锯成了方子,还有的直接被粉碎,压成了复合板......

    子慕并没有进去,只是用眼睛扫视看了一遍。

    你别说,在魏叔的领导下,木材公司发展的还是不错的。

    本来今天下午,子慕安排自己是要和张彬见面的,结果在药业公司耽误了时间,子慕就没有再去找张彬的打算。

    他只是过来将已经没有多少存货的木料场,全部充实了起来以后便离开了。

    至于张彬的事情,过后再说吧。

    子慕回到自己的住处以后,继续进行了一会儿雕刻活动后,就休息了。

    阿房宫建成以后,子慕匆匆就离开了,他根本没来得及进去参观。

    昨天去玉清县的时候,走的是滨河东路,也没看到河西阿房宫的情况。

    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只是在灯光和绿树掩映中看到了黑魆魆的一片亭台楼阁。

    感觉到了它皇家园林的气质和神秘,并没有太多的感受。

    今天起来后,子慕便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收拾了一下,便走出了自己的住所,向古董交易市场走去。

    他想花费一些时间,实地考察一下阿房宫的运营状态。

    古董交易市场后面的那个工程已经完工,老远看去,也进入了营业状态。

    子慕走进中间的主楼,上了五楼。

    站在窗口的位置,向北开始再一次眺望眼前的阿房宫景色。

    看着掩映在绿树丛中,绵延几十公里的阿房宫。

    子慕不由地想起了杜牧的《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你别说,还真有点儿那个味道。

    虽然没有三百里,可也一眼望不到头。

    虽然没有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但是曲折流入,又流出的榆林河也给它增添了不少幽静,只是没有了宫墙而已。

    毕竟,根据子慕的要求,阿房宫是一座开放式园林。

    还真的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配上遍植的绿树,尤其的清幽和美丽。

    虽然是早晨,但是在园子里,游廊中,阁楼下已经人影绰绰。

    让子慕有点儿纳闷,哪来的这么多人呢?

    “慕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就在子慕用心眺望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子慕扭头一看,见玉清正笑吟吟地站在自己身后。

    子慕知道有人认出了自己,告诉玉清了。

    榆林县可是自己的大本营,不认识自己的人很多,认识自己的也大有人在,子慕一点儿也不惊奇。

    “玉清,你来的正好,我问你,阿房宫中,哪来的这么多人?”

    “慕哥,这你就不知道了,现在榆林县已经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旅游圣地了。

    每天来榆林县的人,不下十几万,而且一来都要常驻。

    现在,榆林县的常驻人口,也有将近四十多万人,房地产都变得火爆了起来。”

    “你的意思是现在的榆林县,可以随便盖房子?”

    “不是那个意思,是原来的房子都涨价了,有价无市的那种,大家都等你回来拿主意的呢。”

    子慕这才压住心里忽然腾起的怒意,转而笑着指着,在阿房宫里游玩的人。

    “你说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游客?”

    “是的,这些人有两种。一种是专门旅游来的游客,一种是过来卖古董的古董商。他们基本是住在阿房宫的。”

    “阿房宫里能住人?”

    “当然能行。”

    玉清指着远处好多依山而建的楼台亭阁,湖心岛上的那个五六十米高的大殿说。

    “慕哥,那些楼,还有兰心宫,我们都布置成了酒店了。而且兰心宫还是五星级标准,一晚上标间就要一千多呢。”

    “有人住吗?”

    “当然有,尤其是开拍卖会的时候,还得预定呢。走,我带你去看看。”

    就这样,子慕在玉清的陪同下,逛起了阿房宫,整整地逛了三个多小时。

    玉清用实际情况回答了子慕一肚子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