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9章 各方的动静

    李禾跪下行了跪拜大礼:“儿臣拜见母妃”。

    齐贵妃激动的说道:“我的儿,快起来,快起来”。

    六皇子和三公主也过来向李禾行礼:“昭旭/广宁,拜见皇兄”。

    “弟弟,妹妹有礼了”。

    齐贵妃拉着李禾坐下,仔细的打量着:“母妃也不知道你爱吃些什么?就随便准备了一些,你忙碌了一天定饿了。快来人!把膳食送上来”。

    三公主最有发言权:“三哥可别听母妃的,什么随便准备的,那一直忙到方才的人是谁”?

    齐贵妃如今好容易见到儿子,恨不得把朝阳宫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

    不一会儿,宫人就把膳食摆好了,到底是御膳房,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反正每道菜都非常精美珍贵。

    四人坐在桌上一同用膳,齐贵妃午膳本来就没怎么吃,又一直忙碌着,此时才觉得饿了。

    她一边吃着,一边注意观察着李禾,看他哪道菜多夹了几口,哪道菜只吃了一口,全都暗暗记在心里。

    宫里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就连筷子碰撞的声音都听不见。齐贵妃满心满眼全是失而复得的儿子,没有注意到;六皇子想着三哥是状元,那文章肯定厉害回头定要好好请教一番;只有三公主注意到李禾的仪态没有丝毫错漏,反而就像是刻在骨子里一般优雅得体。

    李禾前世就不怎么挑食,到了古代又经历过食不果腹的日子就更不挑食了。他吃着这些膳食,果然美味,一些可以看出是什么做的,一些不仅看不出来,就连吃都吃不出来食材本身是什么。

    不过好在他医术高超,有毒没毒,有益无益,对身体有没有损害全都知道!这一顿饭不知道别人吃的怎么样,反正李禾是觉得有些拘束。

    用完膳之后,李禾就要出去了,这里毕竟不是前廷,而是属于后宫,他没有名正言顺的被认回来,不宜多待,所以就在齐贵妃不舍的目光中出宫去了。

    出宫就是王忠海亲自送的,他儿子张德中都没摸上边。一路上此人十分殷勤,遇到比他低的太监给他打招呼,他连理都不理,一直送到宫门口。

    王忠海才说道:“奴才只能送您到这了,那边娘娘已经准备好了马”。

    李禾点头看去,不远处有一匹枣红色的马,他骑马而归,今晚还有重要的事情等着他。

    …………

    这边,王忠海一直等到李禾的马看不见才回去复命:“娘娘,奴才已经送三殿下出了宫门,看着他上了马”。

    齐贵妃问道:“嗯,今天朝阳宫外面是不是也很热闹”?

    王忠海心里也有些生气,刚才出去碰见这么多人,就那么直直的盯着三殿下看,简直不知尊卑:“还叫娘娘说着了,刚才奴才送三殿下出去的时候,那些个人就按耐不住了,路上碰见好几波其他宫里的人,太后宫里也就算了,竟然还有淑妃和宋婕妤宫里的人”。

    齐贵妃若有所思的说:“是啊,今天本宫心情好,不同她们计较,来日若还这么不知礼数,就别怪本宫好好同他们计较一番”。

    王忠海说道:“娘娘仁慈”。

    齐贵妃又吩咐道:“没多长时间宸儿就要回来了,他身边必定是要配置一些宫人的,你去挑一些老实本分的,最重要的是要仔细查验不能让其他人把手伸进去”!

    王忠海领命:“是,娘娘”。

    …………

    慈安宫内。太后虽然说不见李禾,但也派人在出宫的路上瞧了瞧,现在正听小太监禀报。

    “太后娘娘,奴才去瞧了,是朝阳宫的首领太监王忠海亲自送出去的;奴才也不知用什么词形容状元郎,只觉得好,走起路来都很有气势,长的也十分俊朗,也高大。本来可以走的很快,但是还知道照顾着王执守(宫内各‘殿’七品首领太监的职位等级称谓,此处是王忠海的职位等级称谓),故意放慢了脚步”。

    “嗯,听着还不错,知道照顾底下人”。

    “不过,其他宫里的人也去瞧了”。

    “知道了,下去吧”。

    太后听了刚才太监的话,不由说道:“看来这宫里又要起波澜了”。

    “娘娘,这宫里的风什么时候停过?如今陛下孝顺,您就好好安享晚年,享受儿孙绕膝之福吧”。这话也就陪太后多年的姜嬷嬷可以说两句,其他人不敢说,也不会说这贴心话。

    …………

    淑妃宫内。

    淑妃孙氏很好奇齐贵妃为什么突然要见状元,难道是想拉拢?她听回来的小太监说着刚才发生的事。

    “回禀娘娘,朝阳宫内门户一向很紧,奴才没有打听出什么。不过,这个李状元是王忠海亲自送出去的,一路上十分殷勤”。

    淑妃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头绪,说道:“这么大张旗鼓的进出朝阳宫,也不知道齐贵妃在想什么?罢了,过几日就有真相了”。

    看淑妃这么说,小太监不由得把刚才自己见到的情形说了出来:“不过,娘娘,奴才瞧着状元郎与贵妃娘娘长相有几分相似”。

    淑妃大声说道:“什么?难道是?不可能,不可能,怎么会……”。

    突然见到底下太监还在,立即挥手让退下。今天有些晚了,不过这件事很重要,她叫来心腹太监吩咐了一番。就见那太监出了宫门直接奔往二皇子府。

    同样的事发生在宋婕妤宫里,不过五皇子还未开衙建府,如今依旧在宫里读书,只不过不在内廷,而是在皇子所住的外廷,趁着宫里还未落锁,也派了心腹太监去了。

    …………

    李家正房,没有一个下人。

    李禾跪在正房的厅堂之上。李三江与秦氏坐于上首,李筑和于氏坐在左侧,李沧和李云景坐在右侧。

    李三江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快起来吧,这件事也不能怪你”。

    秦氏含着眼泪,说道:“小禾,你快起来吧,只要你还叫我一声娘,那我们就是一家人”。

    李筑早就知道这事,所以很镇定:“无论如何,三弟,要不是你小时候拜了云谷子老先生为师,哪里会有李家的今天!你不用觉得愧疚,这本来就是你应该走的路,只是如今回归正轨而已”。

    于氏之前就一直觉得李禾就不像是李家的人,自己心里的猜想竟然是真的!只是没想到反转会这么大!

    李沧看见众人的反应,就知道这个家里只有他和小妹不知道,其余人都知道。不过他很感谢李禾,不仅是因为救过他的命,更是因为如今的位置以及当年的忠告:官场上最忌讳祸从口出,凡事看得,听得,却说不得。“三弟,虽然我今天才知道,但是你放心,只要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随时说,二哥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二哥了”。

    李云景到现在嘴都没闭上,怎么好好的三哥突然间不是亲三哥了:“三哥,那我以后还能管你叫三哥吗”?

    李禾笑道:“当然了,我永远是李家的孩子,也永远是你的三哥”。

    大哥李筑想的最多,他说道:“以后肯定会有其他人注意到咱们家,有攀附的,有心怀不轨的,还有仇视我们的。无论如何,只记住一点,那就是安分守己,不要给外人任何攻击我们的机会”。

    李沧也说道:“爹,等这件事尘埃落定之后,您需要修书一封,不!您和娘需要回一趟老家,管束好李家的族人,以前还好,毕竟贫穷,即使有一些品行不端之人族长也能压的住,如今么,只怕青阳的那些人一捧或一挑拨,只怕要为祸乡里”。

    两人这么一说,李三江也想到了:“是得回去一趟,把你爷爷奶奶接来,再给族里一笔钱,这些人要是干了不法之事,定要按照族规处置,不容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