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1章 通州地界遇刺,惊现军械!

    慧大人也反应过来了,说道:“其实你也一直等一个契机,这次刺杀正好给了你机会,给了你破局和拿捏雍州官场的机会!你要达到的目的从来只是拿到粮税,其他的真相都不重要,对吗?”

    晋昭宸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看到剩余的事情已经有人处理了,便拉着三公主离开了。

    慧大人只说了一层,他最主要的目的只是查到褚家豢养的私兵的具体情况以及协助褚家私下进行操作的关系网!

    跟在晋昭宸身后的三公主有许多话想问。

    看到三公主欲言又止的样子,晋昭宸说道:“想问你就问吧。”

    “三哥,雍州这些官员那么贪,你难道真的就这么放过他们了?”

    “这世上有清官,能官,庸官,贪官等等各种官员,但是往往这贪官是最多的,难道父皇不知道吗?不过是只要不影响朝政,百姓也算安居,那么就不会管他们。雍州这些无法一次性处置,不过是以后慢慢换下来,将来再说。”

    三公主听了自家三哥的话又问道:“那慧大人的想法是错的吗?”

    晋昭宸说道:“慧大人的想法也是对的,他想趁此机会肃清雍州官场,不过这个想法是部分而非全局,陛下不会同意的。”

    三公主说道:“我明白了,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慧大人是以一个臣子的角度去做,而父皇要考虑的就是整体,雍州的官场贪污了粮草,但雍州不能乱!”

    “是啊,这些官员是不合格,但是他们起码处理着雍州的政务,使得雍州不会生乱。”

    三公主也明白了政务的复杂性,所有的事情都有不同面。

    消息传的很快。进城之后,就已经有很多老百姓都在讨论王勇男,争相告之,欢呼雀跃。

    “听说了吗?王勇年要倒大霉了!”

    “上午那会儿有很多官老爷去了王家。”

    “那些官老爷和王家相互勾结,怎么可能处置王勇年,你怕不是胡说呢吧!”

    “千真万确,京城来了大官就是专门调查王勇年,但证据齐全,可不就要收拾他!”

    “真的是这样,那就太好了,这个祸害早该死了!”

    “是啊,这些年仗着有人撑腰,干了多少坏事?”

    就在别人讨论王勇年的时候,雍州城里,有几人骑马从不同的方向奔去,这正是晋昭宸的影卫,他们去调查王勇年的关系网。

    这些人的速度很快,没用几天就把事情了解了。

    不仅把短缺的粮税都准备好了,还把王家查抄的财产也已经装好,同时推出了几个并不无辜的官员杀鸡儆猴,向朝廷也有个交代。

    一众人押着东西进京,到了通州的时候遇到了偷袭,有人想把粮食和钱财劫走!

    当然了,有晋昭宸在,这些人不过是徒劳!

    慧大人前半生遇到的行刺都没有这次多,在结束之后,他便下去查看刺客的情况。

    仔细看了刺客之后,严肃的说道:“王爷,这些人虽然都经过乔装打扮,但是你看他们用的兵器,属于军械!情况有点严重!”

    晋昭宸皱着眉对慧大人说道:“这军械是从何处来的!这通州……”

    虽然话未说尽,但是慧大人已经明白了这个意思。

    “咱们得加紧进京,把这里的情况向陛下汇报!”

    晋昭宸点点头同意:“以免出现岔子,咱俩现在赶紧运送东西进京要紧吧!”

    他们把刺客身上的东西都扒了下来,准备当做实证进京。

    而晋昭宸回头看向刚才遇刺的刺客意味不明。

    这其实就是他安排的,自从收到杨林回复的消息之后,他才知道,豢养的私兵就在湖上驻扎着,而对外却传出那一片有水匪,使得无人靠近,杨林也查不到具体的消息。

    晋昭宸想到:只要回京向陛下禀报,势必会引起褚丞相的注意,只要陛下派人调查,为了不让陛下查出什么,褚丞相定会转移这些私兵,只要他动弹就好,怕就怕在一动不动。

    通州势必要有一场风雨!

    最终在即将年关之时,众人押解这粮食和查抄王勇年家所得来的财宝进了京城。

    早早的就有内侍在城门口等着了,晋昭宸一看竟然是方宗义,可见父皇急迫的心情。

    “奴才给楚王殿下请安!”

    “方总管快起。”

    “楚王殿下一路风尘仆仆的,辛苦了,本该先让您回去洗漱一番,但是陛下听闻途中遇刺,十分担忧,还请楚王殿下和慧大人一同进宫。”

    本来想先回去的晋昭宸只得吩咐让人把户部的人叫来,清点粮食和钱财。

    又让人把王晚柠安全的送回去,再把带的一些雍州特产和其他东西带回楚王府。

    “广宁,这次你出来的时间也很长了,想必母妃十分想念,你就和我直接进宫。”

    …………

    三公主直接回了后宫,晋昭宸和慧大人去了前朝。

    “儿臣给父皇请安!”

    “臣参见陛下!”

    隆正帝先是看着两人说道:“听闻你们路上遇刺,朕心里十分担心,如今见你们二人安全,朕也放心了!”

    “谢父皇/陛下关心。”

    “你们这次办的差事很圆满,不负朕望。”

    “此乃儿臣应尽职责!”

    “这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本分,应尽职责,可就是这两个简单的质朴之言,又有多少人能做的到!通州地界遇刺到底怎么回事,你二人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