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7章 太子殿下,有点欠妥当吧?

    “哼!”朱元璋牙齿都快要咬碎了。

    他又不是愚蠢的,纵然和皇后说了,这事也绝不会如自己所愿。

    这个臭小子……当真是做得出来!

    他算计,这臭小子就来个釜底抽薪,搞得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朱元璋被逼无奈,只得来上朝。

    一到殿中坐下,待百官行礼后,他就不顾形象的打呵欠。

    那懒懒散散的模样更是看得百官一愣一愣的。

    朱标见此也明白,老头子这是故意摆烂,要和他作对啊。

    “今日,商讨的事乃湖广填川的主要人选。先前孤去打探过,这翰林院上交的名单,朝中不少官员都是看过的,此时孤想问一句,为何觉得这明玉珍是最合适的人选。”

    宋濂率先站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这明玉珍是最符合殿下之前思虑的,其次,与他接触的许多人都表示,他为人和善,很好相处。再者,还有一定的智慧和雄心壮志。”

    他这话说出来,几乎所有的官员都点头表示是这个道理。

    听着官员们商讨的稀碎声音,朱标说:“雄心壮志,那可是如同父皇这般?”

    此话一出,大家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朱标话中的深意是,这明玉珍有反叛的心理?

    应该……不至于吧。

    宋濂知道太子殿下一向是思虑周全了,才会说这样的话。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雄心壮志,有可能是志在朝野,也有可能是想有一番作为。微臣觉得,这两者是有本质不同的。”

    此时,礼部尚书方岳贡站了出来。

    “宋大人所言极是。”

    朱标:“此刻说这些,都为时尚早,可若万一呢?这万一在日后,料想不到的。此刻既然发现有这种可能,那不如,想点办法去面对?”

    这方法,就如同是一劳永逸的。

    也是朱标能想到的,现在最好的办法了。

    但他也很清楚,若是在四川的时间长了,心思就会被麻木,到时候,就算是派遣更多的官员去盯着,也是无济于事。

    朱标故作疑惑的歪着脑袋打量宋濂。

    宋濂被朱标的眼神看得挺不舒服的。

    “要不,宋大人也一起去?”

    宋濂闻言,马上反驳道:“这怎么能行?”

    他可是朝中不可缺少的官员。

    一直没说话的朱元璋闻言,大手一拍:“咱觉得不错,要不,宋大人你就一起去吧。”

    让宋濂去了正好。

    免得有人说他对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都不放过。

    宋濂也差不多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可人家不愿意走,如今这宋濂也没有明显的错,他还没有贬责的理由。

    这个标儿,这次的开口倒是很合时宜啊。

    “不不不。”宋濂连连拒绝。

    他的理由也挺蹩脚的。

    “老臣在朝中有一定时日了,早年跟着皇上南征北战的时候,早就耕作一事忘道九霄云外了,其他的事,老臣定为了朝廷,为了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这件事……是万万不行。”

    “无妨,让宋大人前去也并非是要下田耕作的,只是这明玉珍人在湖广,和百姓们的接触很多,我们却不慎了解,恐担心日后出了差错罢了。”朱标道。

    言下之意也很清楚。

    就是让他去当个看人的,盯着明玉珍,不要让明玉珍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来。

    如此,宋濂为难了。

    他都七老八十了,怎么能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呢?

    这身体是肯定扛不住的。

    到时候客死异乡,家中的妻儿当如何啊。

    可若不拒绝,怕是也说不过去。

    这时候,另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太子殿下您多虑了吧。如今万民归心,大明福寿永昌,又怎会有人生反叛之心,这不是找死吗?”

    “对啊。”

    “是这个道理。”

    “太子殿下一定想多了。”

    对此,朱标轻轻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他微微抬了抬下巴,有些许的傲娇。

    那些大臣的意见,他压根儿不想听。

    都是一群见识短浅的家伙!

    宋濂见状,心知必须得找一个靠谱的理由。

    可现下哪里有啊。

    就在宋濂焦急得一筹莫展之际,刘伯温站了出来。

    “皇上,太子殿下,宋大人年老体弱,恐经受不住长途跋涉,不若让微臣前去。”

    朱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我说刘伯温你这个时候站出来干什么?

    难道你还没有看出来我有什么打算啊。

    宋濂年纪都那么大了,距离告老还乡的日子也近了,再加上他在朝中的声望也挺高的,找个借口把他送走,不是给青年才俊留机会吗?

    还有,你不觉得自己的官职低了一点,可以再好好的发展一下吗?

    朱标内心十分激动,表面却又不得不装出一副很平静的样子来。

    “刘大人,你是朝中骨干,缺少了你可不行。”

    朱元璋:“对。”

    对什么对啊。

    朱标丢了个白眼给朱元璋。

    “但……”朱标话锋一转,笑盈盈的继续说。

    此时的宋濂,原本脸上还是有笑意的,他觉得,正直勇敢的刘伯温愿意前去,那一定能为他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要不,你和宋大人一起去?”

    刘伯温立刻答应下。

    宋濂心里咯噔一声,不断的想着要拒绝的理由,可这时候,一旦说出来,情况就更不好了。

    “当然了,也就一段时间。届时,朝中大臣都轮番去,如何?”

    朱标的口气虽然是商量的。

    可大家都明白,这就是命令,不得不从。

    于是,宋濂只能点点头。

    看到众多大臣没有再开口,朱标的目光落在了朱元璋的身上。

    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需要朱元璋下最后的圣旨了。

    朱元璋懒洋洋的看了眼朱标,明明知道他的意思,却当做没有听见。

    朱标颔首。

    好啊,都不听我的,那就不要怪我对你不客气了。

    朱标大步流星的走过来,一手拉着朱元璋的衣袖,把他给拽了起来。

    “臭小子你做什么?”

    “口谕!”朱标提醒。

    朱元璋还是不想做。

    “口谕!”朱标加大了音量。

    这时候户部尚书方岳贡站了出来:“太子殿下,如今这也并非商量出了个结果,您就要将事情定下,可有欠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