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5章 泉州之战(九)

    “给我瞄准了狠狠地打!”

    小旗手孙小五指挥着十来个特战队员怒吼着!

    远处,元军一艘战船上,一名色目人举着小令旗正对着旁边四五名操作投石机的“炮手”吆喝着。

    牛逼哄哄,一副大王让我来巡山的派头。

    “特么的!”孙小五咒骂一声。

    “杨娃子!”

    “到!”

    “给我干掉对面那个举旗的狗鞑子!”

    “明白!”

    杨娃子熟练的装填上弹药,举起步枪,瞄准着百米之外的敌人。

    瞬息之间,杨娃子已经完成举枪,瞄准,扣动扳机,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子弹射出枪膛,飞向这名小头目,眨眼之间,“噗”的一声,金属弹丸已经射入眉心。

    紧接着这名色目人便直挺挺地向后倒下。

    又一个死不瞑目!

    杨娃子扣动扳机之后,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迅速地倚靠在大盾后面,从腰间的弹药袋中快速取出一枚米尼弹。

    这便是枪王,打完一枪之后根本不需要多看目标一眼。

    凭的就是感觉,啥是感觉?感觉就是感觉。就像打篮球一样,进没进有时候真不需要看上一眼。

    感觉这东西就是这么奇妙,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小头目之死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旁边正在操作投石机的小喽啰们吓了一跳。

    看不到任何东西,脑门上却多了一个窟窿,这已经颠覆了元军士卒们的认知。

    如果是中箭而死,或者被石头砸死,他们还是能理解的。

    可是此时的他们,每一次听到对面的响声,看到闪光、白烟,然后就是不断地有人倒下!

    魔鬼!

    这两个字再次在无数元军脑海里冒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六艘主力舰也完成了转向,一门门大将军炮早已经按耐不住寂寞被炮手们推了出来,黑乎乎的炮口对准了元军战船。

    双方的“战术”都是一样的,小船在前,大船在后。

    六艘主力舰,每侧十门大炮,整整六十门准备停当的火炮对准了最后面的元军大船。

    “对准鞑子福船开炮!”文天祥下令道。

    福船亦称“大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以适合往返南洋以及远海着称。

    宋、元、明初,海船以福建所造之船为上佳。

    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两侧有护板。

    共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最上层是作战场所。

    居高临下,往往能克敌制胜。

    “咚!”一声巨响,第一门试射炮率先开火!

    巨大的后座力让整门火炮沿着轨道向后快速退去!

    200毫米口径!

    足足60斤重的实心铁弹射向四五里开外的元军福船!

    一,二,三,几息之间,势大力沉的铁弹砸在了一艘福船的顶层!

    巨大的动能,震撼的破坏力,直接将高达四层的福船上下击穿!

    火炮手通过望远镜观察弹着点。

    放眼望去,粉末,粉末状!

    木质的船体被砸出一个大窟窿,站立在顶层的元军被打成了酱状,空中升起一团团红色的雾气。

    那些远离弹着点的元军一个个被震地跌落大海,如虾兵蟹将一般在海水中苦苦挣扎。

    “开炮!开炮!”

    第一发试射弹也不知道是打得准还是运气极好,一发销魂之后,指挥官们对着炮手怒吼着!

    “这是什么!”

    海岸上观看战况的李恒和蒲寿庚远远看到一艘大福船好像被什么东西砸到,又好像受损严重。

    但是距离太远,看不太清楚。

    特别是那老眼昏花的蒲寿庚更是揉揉眼睛,似乎是看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

    宋军可不管你看得清楚,还是看不清楚。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五十九门火炮依次开火,声势震天!

    这是前装滑膛炮巅峰之作!

    它们本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却又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让人们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存在!

    这也是这个时代最令人恐怖的武器,没有之一!

    它们的存在,它们的出场注定会惊天动地!

    这是龙的怒吼,龙吟之声!

    整整五十九枚炙热的铁弹如流星一般划过天空。

    带着怒火,带着中兴大宋的希望飞跃时空,仅仅几息之间,被击中的元军福船一片狼藉。

    紧接着又是一片混乱。

    木屑、碎片,直冲天际!片刻之后,又一块块纷纷跌落在海水上面。

    血雾飙升,又撒了一地……

    而那些没有命中目标的铁弹,落入海水中,顿时水柱冲天,激起千层浪。

    海里的鱼儿也遭了殃,被重重地抛起,吓得一旁的小虾米纷纷逃命……

    “啊!”

    一名元军的小腿被一根飞起的尖木刺穿,倒在地上,满脸惊恐地看着受伤的身体,发出凄惨地叫声。

    更多落入水中的元军为了活命,如同看到救命稻草一般,争先恐后地抢夺着漂浮在海面上的残木。

    为此不惜把曾经的兄弟按到水中,自相残杀。

    左侧炮火打完,战船不停,继续向左侧转向,为的是把右舷对准海岸方向。

    前装滑膛炮精度不够,只能用火炮数量来弥补缺陷。

    即便是到了明末郑成功时期依然是这样的战法。

    这种近距离把火炮当成步枪互相对射,排队炮毙的攻击战术,又被称为火炮白刃战、火炮拼刺刀。

    欧洲十九世纪,也就是风帆战列舰时期,两国交战的海军更是把距离抵近到惊人的百米距离!

    惨绝人寰的存在。

    “报!丞相,正前方,元军水师正中央发现元军旗舰,包裹着铁皮!”观察手再次嘶吼道。

    包裹着铁皮的战船最早出现在1203年的南宋时期。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同时也是生活水平最富裕的王朝。

    古代华夏至少有一半的发明创造,或者技术的改良是出现在宋朝。

    特别是造船业之发达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后来朱家老四派郑和下西洋所造的宝船依然是宋朝技术。

    泉州造船厂出品。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罗盘、印刷术三项伟大发明的核心技术改良皆出自宋朝,这为后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科学技术史》:当我们查找每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

    宋朝雕版印刷书籍开始在社会上普遍流通。

    火药和火器在宋朝末年开始大规模使用。

    指南针在宋朝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

    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以及东亚地区的小日子和朝鲜。

    宋朝疆域面积狭小,但其城市的商业化和繁荣程度要远远超越唐朝。

    宋朝的科技成果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

    贩夫走卒竟然穿上了袜子!

    宋朝造船大师秦世辅造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在船舷上包裹着铁甲。

    这也是世界公认的,有据可查的,全世界第一艘“铁甲舰”!

    战船结构特别坚固,装有坚韧的冲角,可以用来直接撞击敌船。

    “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其实是在唐朝的“海鹘战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包裹着铁甲,故称为铁壁。

    当采用冲撞的方式攻击敌船时形似海鹘,故称为“铁壁海鹘”。

    代表了冲撞类战船的最高技术,开创了近代铁甲舰的先河。

    在这一场文天祥等人看来本以为十拿九稳的海战中,意想不到的情况却接二连三地发生着。

    大战正酣的海面上似乎笼罩着一层危险的气息。

    船头带有铁角的“铁甲舰”正不可一世的“一步步”朝着宋军战船逼近着!

    此时,蒲师文如同大爷一般地站在他的铁甲旗舰上,一边挥舞着拳头,一边叫嚣着:“快快快!冲过去,给老子撞烂他们!”

    闻令而动的元军水手们更加卖力地操作着战船,船速似乎一下子快了起来。

    原本视元军如土鸡瓦狗,插标卖首之辈的黄鹤,此时阴沉的脸上似乎可以挤出水来,站在那里竟然一言不发。

    黄鹤突然想起了赵官家的话:“切不可轻敌大意。”

    黄鹤后悔了,后悔自己终究还是没有从思想上把敌人放在眼里。

    “快,转向!命令所有大炮给我对准挂着蒲字大旗的海鹘战船,给我打沉它!”就在黄鹤懊悔不已的时候,文天祥急切的声音响起。

    文天祥暗道:“绝不能让这狗东西冲起来!”

    这种战船一旦冲起来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一般的小船可以直接被撞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