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偶然发现,如获至宝

    阳晨毕竟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回来的,他还上过大学,他所掌握的那些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完全是这个时代的人想都不敢想的。

    要想说服小石头,他还是绰绰有余的。

    听了这些高深的理论,有了信仰之后,小石头深信不疑,开始对阳晨言听计从。

    此时,在他的眼里,阳晨就是上苍派来拯救自己的那个神。

    只要有阳晨在,他就不再惧怕任何人,他也就有了继续活下去的信心。

    ……

    天晴之后,阳晨不惜重金,买来了一口上等的楠木棺材,一起和小石头把老爷爷给厚葬了!

    阳晨的这一举动,彻底感动了小石头。

    从此以后,小石头便开始死心塌地的跟着阳晨。

    知道小石头跟自己一样,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红菱便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弟,两个人开始以姐弟相称。

    接下来,阳晨便开始为当地的老百姓免费发放煤炭,他还把用煤炭和胡人那里换回来的牛羊全都分给了城里的那些穷苦老百姓。

    那些老百姓,一个个全都对阳晨感恩戴德,没有一个不说他好的。

    有了煤和那些牲畜,老百姓们终于可以渡过这个寒冬了!

    在阳晨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小石头终于渐渐恢复过来了!

    接着,他开始跟阳晨无话不谈,无话不说。

    阳晨也终于弄明白他手里的那块狗头金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了!

    原来,那块狗头金是小石头去清河上游的雪山上挖虫草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他和爷爷都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玩意,只是觉得好看便捡回来了!

    不过,此时天寒地冻,清河早已被彻底冻住了!

    那高耸入云的龙脊雪山更是冰天雪地,恐怕有命上去,也没有命下来。

    就目前这个时节,阳晨还是不敢贸然行动。

    不过,阳晨已经判定,这小石头捡到狗头金的地方肯定就是金矿山。

    只要有了金矿,这清河县想要不富都不行。

    接下来,便开始进入了北方猫冬的季节。

    每天,只要一有空,小石头就会缠着阳晨,让他给自己讲述那些佛经里的故事。

    小石头对此表现出来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能让小石头更好的理解,阳晨便开始教他认字。

    没想到,小石头竟然能过目不忘,只要是阳晨教过他一次的东西,他全都能倒背如流。

    这孩子要是放到现代社会,绝对是一等一的一个学霸。

    在阳晨的指引之下,小石头很快就掌握了很多的汉字,接着他便主动开始四处找书来看。

    看得越多,小石头就收获越多。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琢磨不透的那些事,书里全都能找到答案。

    这下,小石头看书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开始没日没夜,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地思索和钻研那些古书里的经典内容。

    有时候为了得到一本书,他甚至不惜重金。

    很快,阳晨之前给他的那些银子就被他全都换成了书。

    在他的卧房里,全都堆满了书。

    阳晨见他喜欢学习,心里也是特别的高兴。

    一个爱看书,爱学习的人,长大了一定差不了!

    接下来,阳晨便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源源不断地讲授给了小石头。

    小石头一边听,一边认真记录,然后有不懂的地方,他就会不断地来找阳晨问。

    后来,他又从清河县的寺庙里找了一些佛经,这一看,他就爱上了!

    之前自己一直苦苦寻找和思索,始终找不到答案的事,看过那些佛经之后,他便突然恍然大悟了!

    这下,小石头终于明白了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

    而此时的阳晨,只要外面不下雪,他就会组织人员四处勘察。

    他已经琢磨好了,他不但要开采金矿,而且还要把清河两岸的黑土地全都开发利用出来。

    只要来年全都种上粮食,肯定全都能大丰收。

    这清河县,当地人基本不会种地,他们全都把那些肥沃的土地浪费掉了!

    这靠近河道的地方可以种水稻,远离的地方可以种小麦,而那些坡地可以种玉米和土豆。

    有了高产的土豆和玉米,那就不愁有人会被饿死了!

    想到此,阳晨兴奋不已!

    不过转念一想,阳晨一下又锁紧了眉头。

    自打穿越回来,他就从来没有见过土豆和玉米这些玩意。

    掐指一算,阳晨才意识到,这个时代这些农作物还完全没有传入到大夏境内。

    这些高产的物种,此时全都还在那遥远的南美洲。

    这个时代,交通闭塞,要想从万里之外得到这些种子,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而眼下,根本就没有现代社会的那些先进的生产工具,要想完全靠人力把这些土地开垦出来,显然是不现实的。

    那河道两侧,全都是密密麻麻的芦苇丛,光是砍伐就得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

    要想开垦成农田,那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况且,这里的人几乎都是靠放牧为生,要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种地,那实在是太难了!

    想到此,阳晨开始心事重重,一筹莫展。

    那日,闲来无事,阳晨便骑着马,沿着河边走。

    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了雪地里竟然有几株红色的东西。

    乍一看,他还以为是芦苇,走近之后,阳晨兴奋不已!

    原来,这不是芦苇,而是野高粱。

    这河滩里的盐碱地,是最适合种高粱的,而且开垦起来还特别的容易。

    这一片上万亩的河滩盐碱地,要是来年全都种上高粱,那得是一副多么美丽的画卷啊!

    这高粱不但可以喂养牲畜,而且还可以当粮食,吃不完的还可以酿成高度的高粱酒,真是一举三得。

    尤其是在这寒冷的地方,那种高度的高粱酒肯定供不应求。

    想到此,阳晨兴奋不已!之前所有的难题马上迎刃而解。

    紧接着,阳晨马上把那些高粱米采摘下来,这偶然发现的东西,让他如获至宝。

    全都收入囊中之后,他又开始四处搜寻,很快又发现了几株。

    不过,要想大规模种植,这点种子显然远远是不够的。

    思忖了一下之后,阳晨便马上调转马头回来了!

    回到县城之后,阳晨立即令人张贴出来了公告。

    他愿意以一两银子一斤的价格收购这些野生的高粱种子。

    此时,当地人全都把这高粱当成是野草,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

    不过,这一两银子一斤的价格也实在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