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最终卷归途 480巨引源

    最终得出的坐标,距离凤凰号舰队当前的位置仅有300个天文单位。

    “这么近!这附近在几千年前才爆发过星际战争,在宇宙尺度下可以算是真正的硝烟还未散尽。涅槃舰队怎么敢于在这种空域内布置他们所谓的捷径大门呢?”导航官疑惑地问道。

    尉迟静却更加坚定地说道:

    “在实体宇宙中压根就不存在什么绝对安全的地方,他们把捷径大门摆在离我们这么近的位置只有一种解释。他们算准了我们抵达的时间,并且设置了开门的时间段。只有这样,才可能让那扇所谓的大门被其他文明发现的概率降到最低!”

    副官一惊:

    “那我们应该立刻出发!”

    凤凰号舰队全速赶到目标空域时,果然发现了一枚悬浮在时空之中的虫洞。这种和黑洞同样源自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神秘天体,表现出的物理性质,除了引力之外几乎和黑洞一模一样。

    虫洞只有极低的电磁波反射率,在近距离才能通过爱因斯坦环效应被观测到。这让凤凰号在几乎触碰到了虫洞边缘,才惊险地急停了下来。在完成对虫洞基本物理量数据采集之后,尉迟静很快就通过引力场方程得出了结论。

    “现在可以明确的只有两点。其一、这个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的虫洞,必然在其他时空中存在出口,这实际上是一条时空通道。其二、虫洞的物理尺寸显示,它能够允许进入的物体质量与单艘次无畏级太空战舰的标准排水量完全一致。”

    “这肯定不是巧合,必然是涅槃舰队为我们留下的捷径!”

    “他们肯定就在虫洞的另一端等着我们。”

    “和外星文明战斗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外星文明的形态。这下可以好好看看,波江座人到底和我们人类有多大的生物学差异了!”

    “没准儿波江座姑娘们都挺漂亮。”

    众人都很兴奋,对石板信息仅有的存疑声音也随之烟消云散。

    这时,机械师沉声道:

    “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将凤凰号所有的附加设备全部拆掉。这本身并不难,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但将两艘飞船的人都集中到凤凰号上之后,凤凰号将丧失自持循环能力。也就是说对于虫洞出口的时空,我们只有很短的时间找到新世界。”

    机械师的话让众人兴奋的情绪冷却了下来。对于在苦寒的宇宙中经历了近五万年流浪的人类来说,可以自由呼吸的母星早已成了一个抽象概念,而飞船生态循环系统就是他们的一切,这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用飞船的生态系统作为筹码,去赌一个抽象的概念。这对于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飞船上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在感情上就无法通过的悖论。生态系统高于一切,已经成为了太空人类的思想钢印。

    众人踌躇不定之时,尉迟静决然地说道:

    “如果只考虑未来五万年之内的人类生存,相比进入完全未知的时空,留下来的风险无疑会更小。但我们的祖辈当年选择离开太阳系,绝不是单纯地为了逃命,而是在流浪中寻找人类文明伟大复兴的契机。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经是可观测宇宙范围内人类唯一的火种,我们不能只能看到眼前的存亡。我们的舰队没有星际采矿能力,种群规模也在灭绝红线上挣扎。如果把时间的尺度放到宇宙级别,人类的灭亡就是必然。

    我知道现在掌握的信息仍然存在涅槃舰队被波江座文明要挟,并已经灭亡的可能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不进入虫洞,但我们也必然要为此背上文明毁灭的罪责。这是岁月给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挑战,但同时也是契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逃避。”

    随后,尉迟静开启了全体舰员的投票通道。

    几个小时之后,凤凰号卸掉了浑身的行囊,又恢复了刚刚启航时的轻装状态。在全体舰员众志成城的呼喊声中,尉迟静亲自驾驶凤凰号以最高航速冲入了虫洞之中。

    就在星空消失的一瞬间,一颗边界泛着暗金色辉光的巨大黑色星球,如一口边缘燃烧着幽暗鬼火的地狱深井一般,立刻填满了舰桥的落地舷窗。

    尉迟静立刻调转主引擎的朝向,一边全力减速一边改变凤凰号的航线。但无论她如何努力,飞船就像发了疯似的一头向着深渊之口扎去。

    “雷达扫面显示,我们当面的就是一颗20倍于地球的岩质行星,我们应该正对着她的黑夜面。但它的引力加速度却严重异常超标,我们的速度太快,距离又太近,几乎不可能逃逸了!”导航军官惊声喊道。

    “按照测定的行星引力加速度,就算我们顺利降落在星球表面,也会被巨大的引力在地面上摊铺成一张均匀的肉饼!这明明就是颗普通的行星,怎么可能有这么强的引力!”武器官绝望地说道。

    “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

    就在此时,一个银色的圆环忽然在凤凰号的正前方亮起。已经无法掌控飞船的尉迟静索性放开了操作杆,飞船不偏不倚地从银色圆环的正中央穿心而过。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无数个相同的圆环悉数亮起。

    凤凰号在穿过一枚又一枚的光圈之后,速度和航向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尉迟静这才发现,接连亮起的光圈沿着黑色行星的弧形表面,排成了一条直指晨昏线的银色路径。

    在飞船沿着光路低空掠过行星表面的时候,尉迟静看到这颗巨大行星的表面,就如一颗生锈的铅球一般,表面泛着灰黑色的金属暗光。没有大气、没有液态水,甚至地形都没有任何起伏,目及之处皆是绝对的平原。

    随着凤凰号沿着光路接近晨昏线,压在众人身上的重力加速度减轻了许多,而一直在引导,或者说是托举着飞船沿着预定航线前进的银色光圈也越来越稀疏。

    终于,那暗金色辉光的晨昏线近在咫尺,黎明终于要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