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章 凡俗世,仙儒尊

    厉兵秣马,战火纵横。[燃^文^书库][774][buy]

    这几年修真界风云动荡,而凡俗世界更是苦不堪言,尤其是那些底层老百姓。

    生活在这样的年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告官无门。妻离子散还算好的,尸横遍野还算幸运,最苦的莫过于易子而食。

    可这样的事情却真的发生过。战火中,为了生存,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大周朝,短短的几十年便在战火中划上了句号。

    终点,似乎就在这里。而起点,也是在这里。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个王朝的落幕,揭示者另外一个王朝的登封。

    在战火中,武周天下重新回到李唐江山。

    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不在乎掌权者是谁,也不管这个天下到底是姓武还是姓李。丰衣足食,天下太平,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向上苍祈求,向漫天神佛祈祷。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只为了那一日三餐,只为了那身上的两块棉布。

    生活在继续,战火似乎在慢慢的开始熄灭。社会也在渐渐的稳定,而朝廷也开始开仓放粮,减免赋税。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战火燃烧后的大唐。曾经大唐的帝王再次登上九五之位,而功劳盛大的潞州别架也自然而然的水涨船高,更何况他还是如今天子之子。

    都说时间如流水,这不大唐江山刚刚稳定下来,便又有了韦后作乱。

    算起来这韦后也是个女中豪杰,只是生不逢时。本来是想学那女帝霸占大唐江山,可还来不及行动便被曾经的潞州别架和太平公主一起给诛杀。这让那金銮殿上的九五至尊也心惊不已,权利容易让人迷醉,权利也容易让人疯狂。

    果不其然,李隆基的父皇陛下在两年后终于有些顶不住,禅让,成了他唯一的出路。而潞州别架也总算踏上了他人生的最巅峰。

    皇帝禅让,劳苦功高又身为龙子龙孙的他自然而然成了新一代的帝王。

    可惜,虽然李隆基得了天下,却还是有颇多掣肘。当当那和他一同发动唐隆政变的姑姑太平公主便是最大的障碍,女帝在位之时便是最得宠的子女,在朝中早就结交了不少大员。

    而兄长李旦即位,她虽然没有了女帝在位之时那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也是权侵朝野。可以说她一人的权势占了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而如今,李隆基即位,自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一杯毒酒,一条白绫。让这个曾经权侵朝野,深得女帝宠爱的公主殿下踏上了不归路。

    太平公主驾崩。

    事实如何,或许只有太平公主自己知晓。

    说起来这李隆基也确实是个人物。登基后外有薛嵩等一干仙家手段,震慑蛮夷四方,让燃烧了多年的战火终于熄灭。而内部政务重用儒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励精图治,发奋图强。<ahref=" 42/142891/"="">魅弑天下之暗黑召唤师

    愣是让他把一个支离破碎的大唐江山治理的紧紧有条,风调雨顺。

    一个著名的太平盛世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它浓重的一笔。开元盛世,由此开始。

    一时间,从朝廷到民间。仙道、儒道大肆发展。

    道观、学堂不知道建立了多少。

    仙道、儒道,成了凡俗间的鼎立支柱。

    仙道还好,毕竟修仙者基本上都回归到了自己的仙家福地,避世修行。仅仅因为薛傅在凡俗的时候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再加上薛嵩也是仙道中人。

    可惜,毕竟是太平盛世,战事太少。让薛嵩的权势也仅仅止于此。所以,仙道虽然很风行,却也不是人人信奉,倒是有点飘然物外,高高在上的味道。

    而儒门却不是如此。

    治理天下离不开儒门的治世方案,知人善任的唐明皇大力提倡儒门的发展。

    在文化事业上,重视图书建设。

    开元三年,约请褚无量、马怀素等人,明皇调马图商讨史馆经籍之事,因内府是太宗、高宗时代遗留旧书,常令宫人管理,有所残缺,未加补辑,篇卷错乱,难于检阅,遂令褚无量、马怀素率学者加以整理。

    开元七年又下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马怀素、元行冲、吴兢、韦述等学者20余人在秘阁编校数年,成《群书四部录》200卷。

    后有专门设立书院等藏书机构,开元十年,在东宫“丽则殿”设立“丽正书院”,次年又创“集贤书院”,专供藏书、校书。开元时代藏书为唐一代最盛之时。总数达3060部,51852卷;另有道经、佛经2500余部。长安、洛阳各藏有四部书,分为甲、乙、丙、丁,排列经、史、子、集四库。史称“开元文集最备”,所藏达7万卷,命集贤院学士张说等47人分司典籍。

    而相对于仙道、儒门的大力发展。佛宗却彻底悲剧了。

    因争夺天下之时,佛宗之人毫无建树,甚至还曾煽风点火。再加上女帝在位之时,为了从宗教上来打击李姓,武则天对佛教采取了纵容态度,这使得佛教发展迅速。在全国的各个州基本都有佛教寺院。僧侣们不仅在国家的包庇纵容下兼并土地,还极力逃避国家税收。和尚数目的大量增加,使国家承担赋税和徭役的人数减少,影响了国家的收入。

    开元二年,唐明皇下令削减全国的僧人和尼姑数量,最后使全国还俗的僧尼达到一万二千人之多。然后,唐明皇又下令,禁止再造新的寺庙,禁止铸造佛像,禁止传抄佛经。对于官员和僧尼的交往也进行禁止,这使佛教在唐明皇时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容州,万妖洞。

    “妖祖,如今大唐江山已经固若金汤,只怕我万妖洞永无出头之日啊!”一人身狸首之人叹道。

    “无需担心,你看!”只见那看不见身形的妖祖伸手一指,墙壁之上顿时出现一副画面,画中人儿明眸皓齿,身影翩翩起舞,绝艳天下!

    ps: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唐朝的历史。唐玄宗时代,佛教确实挺悲剧的。</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