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56 科技清吏司

    虽然宋应星心有这样的疑惑,不过此时看到了他要拜访的正主,还听到说做出了什么热气球,不管是听,还是看,从徐正明这边反馈回来的信息,好像这热气球都是了不得的大事,这把他的心思全都勾了过去,心那疑惑自然抛开不管了。三寸人间 </p>

    徐正明兴高采烈地迎着崇祯皇帝走往庄园,叽叽喳喳地一路说个不停,描绘着他做热气球所获得的经验。在他们的身边,除了贵妃和护卫之外,只有宋应星一个人了。他也被谈话内容所吸引,竖着耳朵在听,不时往自己的本子随手记一笔。</p>

    至于其他从庄子里迎出来的那些人,跑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路,而后又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压低着声音嘀嘀咕咕地说着徐庄主年龄的问题。</p>

    反正这走向庄园的这条路,一反以前,非常地热闹。</p>

    走到一半时,徐正明的老婆孩子也赶到了,又是一阵客套,非要跪着磕头。那执拗起来有当初徐正明非要拜师的影子。理由连珠炮似地说,什么他们一家的恩人,什么师傅如父,什么他家的救苦救难菩萨啊,让崇祯皇帝没一点办法,让田贵妃掩嘴笑个不停,最后只有成全了他们的意思。</p>

    进入庄园,徐正明直接带崇祯皇帝去他的试验场。这个时候,锦衣卫开始警戒了,所有不相关的人,一律挡在了外面。当然了,没有挡宋应星,这让他很是高兴。</p>

    他们所去的,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在这院子,原本应该是有假山池塘之类,是个观赏性的大院子。不过如今都已经被改造过了。甚至有一半地方还搭了棚子,有各种小作坊,似乎是互相要配合的。</p>

    宋应星带着一些好,打量着这个大院子里的一切。最主要的东西,好像是间架在那里的一大块布,底下还系着一个大篓子,好像还有特别的东西……</p>

    宋应星走南闯北多了,自认为要论见识,也是大明人少有的了。可是他纳闷了,这地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刚才听了一路,感觉也有点神神道道地,又是什么浮力,又是飞天什么的,听得不是很懂。这让徐木匠这么兴高采烈,献宝般向他师傅说得东西,竟然还不是木匠的东西,难道他半路拜师,拜得是裁缝?</p>

    但好像也不像裁缝啊!宋应星有点迷糊了,实在是他们谈的内容,和以前听到的那些匠人所说都不一样。到了后来,宋应星意外地发现,徐木匠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什么书,翻开书在和那年轻人讨论。当然了,基本是他在问,年轻人在解答。从他这个旁观者的角度看,着年轻人似乎学富五车,基本,没有他所不懂的内容,徐木匠只要一问,他都能随口回答。</p>

    听着新的讨论内容,边的宋应星感觉隐隐有点熟悉。忽然之间,他终于想起来了。于是,他连忙招呼过已经有点拘束,站在边的书童,从他背拿出那套科学技术知识丛书,迅速找到一本翻了下,果然,和这物理方面的学问有关联。</p>

    这一下,宋应星更好了。原本的时候,他以为这个年轻人也是和那些食古不化的读书人一样,后来误会虽然有点解开了,可他还是没想到,这位年轻人在这科学技术方面,竟然是如此精通!自己还只是通读一遍,对于其还有不少有疑惑的地方,还想着论证,或者按照书所讲去试验一番的。没想到,这年轻人竟然走在了自己的前面,已经吃透这些书,还教给了徐木匠了!</p>

    这么想着,他心升起了一定要和这位年轻人好好攀谈一番的念头。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位年轻人,对于他将要写的那本书,会有很大的帮助!</p>

    带着这个念头,好不容易等徐正明和那年轻人交谈得差不多时,宋应星也顾不得礼貌不礼貌了,当即插嘴要求道:“徐师傅,这本书能否借宋某一观?”</p>

    “咦,你是何人?”徐正明这时,下打量了宋应星一眼,似乎到现在才发觉,这个好像是外人。</p>

    他这问话,顿时让宋应星有点傻了。刚才在庄外的时候,你师傅不是介绍过我。敢情当时你满脑子都是你师傅,想着向你师傅献宝,压根没在意我宋某人!</p>

    边的崇祯皇帝也想到了这点,不由得对自己这个徒弟有点无语。不过或许也正是他在这技术的执着,才能让他那样不管不顾地坚持着吧!</p>

    这么想着,他便又笑着给他们两人重新介绍了一番。</p>

    徐正明这时才回过神来,不由得伸手挠挠自己的后脑勺,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真不是故意的,这脑子里,全是要向师傅请教的事情!”</p>

    说完之后,他一伸手,把手的书给了宋应星道:“没想到举人老爷也想看这种书,你是第一个,给!”</p>

    宋应星一见,连忙接过来看。他立刻便发现,这手的书,自己之前拿到的书,内容要更深奥。好像……好像这是自己拿到那套书的后续深化内容。</p>

    这一见之下,他不由得大喜。抬起头来,他看着徐正明连忙问道:“你这是哪里来的?如何会有这套书的?”</p>

    徐正明看到宋应星眼神对这套书的赞许和对自己的羡慕,便带着一点自豪说道:“这当然是我师傅给我的。”</p>

    一听这话,宋应星立刻转头看向崇祯皇帝道:“祝公子,这册书是哪里来的?能否告知宋某?或者……或者借宋某三天时间,不不,两天足够,我自己抄录一下可好?”</p>

    看着他激动地样子,崇祯皇帝不由得笑着说道:“我自己写的,你不用抄,你想要多少,都成!”</p>

    “什么?”宋应星一听,顿时一愣,很快回过神来后,满脸地狐疑,“你自己写的?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本书,是谁所著,而不是抄来的。”</p>

    在他看来,崇祯皇帝这么年轻,而这些学问却这么高深,又怎么可能是他原创的呢!</p>

    边的田贵妃,听到这位举人的问话,不由得再次抿嘴而笑。但她们很快回过神来,仔细一想,何尝不是,皇如此年轻,却懂那么多东西,这说出去,几个人能信?朝那些大儒,那个一开始不是像这个举人一样被皇的才华所震惊!</p>

    崇祯皇帝对于这种问话,也有点麻木了。但基于对宋应星的好感,他还是解释道:“如果你指这个世界的话,应该是我第一个写出来的,不是从别人那抄来的!”</p>

    他这话里的含义,别人都不可能明白,只能理解为,他所说的这话,是证明自己是原创,而不是抄来的。</p>

    宋应星一听,顿时震惊了。他没想到,这些高深的知识,竟然都是出自这个年轻人自己!</p>

    边的徐正明见了,又自豪地插了一嘴道:“这些算什么?我师傅的厉害,你是没见过。我们人能飞天的事情,不可思议吧?但我师傅至少能说出三种方法。喏,这种热气球的方式,是我师傅所说的其一种而已,回头让你看看,我们人可以飞天的迹!”</p>

    宋应星听了,却又仿佛没有听到,这个时候,他忽然回过神来了。因为他知道,科学技术知识,在大明要说起来的话,当今皇为第二,别人不可能是第一。可这个年轻人,科学技术知识却也如此精通!</p>

    对了,这个年轻人自己介绍过,说他叫祝有健,该不会,是自己误会了,他……他.....他是朱由检,难道真是当今皇帝?</p>

    想到这里,宋应星震惊地嘴巴张开而不自知,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犹如惊涛骇浪般,这么年轻,和皇的年龄差不多,还有这么多随从,该不会……该不会他真是当今皇吧?</p>

    在江南这种地方,突然遇到的路人,是当今皇,这种事情,也只能在小说家言里出现而已。事实,大明开国多少年,有几个皇帝会有下江南的机会?下江南的时候,又如何会微服出巡?</p>

    虽然当今皇有过一回,可在芸芸众生之,要遇皇的概率,真进士的概率还要低。</p>

    宋应星回过神来,正想再求证之时,忽然听到一人过来禀告道:“老爷,应天府镇守太监徐正茂求见。”</p>

    崇祯皇帝一听,便随口说道:“他的消息倒也灵通,让他进来吧!”</p>

    不用说,这边有徐正茂的人。别人不知道,徐正茂却是知道,徐正明的师傅乃是当今天子。这师傅来了,意味着皇微服到了应天府,他自然是立刻赶过来了。</p>

    徐正明这时候也有点懵了,虽然他拿着师傅的书信,由师傅的家仆陪同到了应天府后被安排在这里做事,可从头到尾,他都只是认为,自己师傅和应天府镇守太监的关系很好。</p>

    可此时,他却听出来了,好像这应天府镇守太监的地位,师傅还要低,要用求见两字。那师傅到底是什么人?</p>

    和徐正明不一样的是,宋应星好歹是举人,对于官场的事情,也了解不少。能让应天府镇守太监等在门口求见的,加刚才他所想的那些,宋应星立刻明白过来,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身份。</p>

    这一下,他便真惊呆了,自己竟然真得那么凑巧,遇到了微服私访的皇,而且……而且还一路聊着过来了!</p>

    在他们吃惊的吃惊,震惊地震惊,一名绯袍太监小碎步入内,还没到达崇祯皇帝跟前,跪了下去大礼参拜:“奴婢应天府镇守太监徐正茂,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听到这话,宋应星便再也站不住,同样激动万分地跪地行礼。他心明白,怕是自己的机缘到了。</p>

    只有木匠徐正明有点傻傻地,还站在那里吃惊万分地问道:“师傅,您……您是当今皇?”</p>

    仿佛是为了回应他这个话,这时,又一名锦衣卫入内禀告道:“老爷,浙闽粤三省暂代总督孙传庭在门口请求觐见!”</p>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对跪着两人说道:”平身!“</p>

    而后转身对身边的两名妃子说道:“朕还有事情要处理,两位爱妃先去歇息吧!”</p>

    田贵妃和海兰珠自然不会有意见,立刻由地主镇守太监领着去歇息。而后,崇祯皇帝又吩咐道:“传孙卿觐见。”</p>

    说完之后,转身准备去边的大堂,忽然想起什么,便又对站在那里有点拘束了的宋应星道:“朕准备在工部下面四清吏司之外,再新设科技清吏司,由卿任科技清吏司郎一职,执掌科技清吏司,卿可愿意?“</p>

    按目前的清吏司的话,其郎一职乃是正五品,放在地方,那是知府级别了。而目前的宋应星,只有举人功名而已,一般而言,没有特殊情况,如辽东那边的特殊情况之外,举人最多当个下等县的县令而已。这,还得等缺,还得要关系。可如今,皇一言以决,要提拔宋应星为五品的央官职,这知府还要重要。毕竟天下的知府有多少?而工部所属的某清吏司郎却只有一个。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对宋应星的重视。</p>

    如果是换了一般人,听到这个封赏,那还不大喜过望,连忙谢恩了。</p>

    但是,宋应星在大喜之后,却是犹豫了一会,这让准备转身走去大堂的崇祯皇帝为之一愣,什么意思?还不满意?</p>

    他正想着,见宋应星奏道:“陛下,微臣想请问下,这科技清吏司不知所做何事?”</p>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才明白他是担心自己能不能胜任!呵呵,自己没看错人,宋应星并不是一个功利之人。</p>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便微笑着回答道:“这个科技清吏司,按朕的想法,是统管大明的科技理论研究。各行各业的匠人,多只是应用,却不知其原因何在。又或者只知道自己学到的东西,不会去进一步研究。总而言之,这科技清吏司,朕希望能对科技有个总结并进行拓展研究,形成一套从基础到高深并能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体系。卿可愿意为大明之强大承担一份重大的责任?”</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