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章 新闻与真相

    从森林看飞回来后,两人彻底检查了一遍黄石家,枪械、违禁品、试验资料、说不出来历的物品通通用异能消失掉,这时候不能掉以轻心,谁也不想惹麻烦。

    第二天天没亮,这个偏远乡区的村子就热闹起来。大量外来人员涌入这个村庄,有闻风而来的记者,有专家教授,有政府领导,有警察、武警,还有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武警在森林外拉起了警戒线,p40战斗的位置被封锁起来。

    为防止意外,柯汶决定从现在起不出门,一直呆在黄石家里,坐等着p40飞事件平息。

    ……

    囧。

    “十年后飞虎再现,福州发现英雄战”的新闻真的出现了。柯汶看得目瞪口呆。

    新闻里,先是p-40战斗的高清视频,然后是对飞的发现者“采蘑菇的小姑娘”的采访,讲述当时是怎样发现飞的。

    随后也有几个村民上了镜头发表看法,连黄石都在新闻上露了面。他的普通话说的好,电视台来采访时被强行塞了张字条念了台词。

    最后是专家教授们的分析:

    1941年4月,日军以两个师团以上兵力在浙、闽沿海登陆,接连攻陷绍兴、宁波、福州。

    1941年8月,***空军“飞虎队”成立。

    大湖战役后,日军对已占领的地区也难于固守,被迫进行撤退的准备。

    1941年9月,日军在**队的猛烈进攻下退出福州,福州被收复。

    专家教授认为:就是在这段时间里的某次战斗,这架p40战斗坠落在此,茂密的丛林充当了战着陆的缓冲层,所以战得以保存完整,而且丛林阻挡了人们探知,所以战在0年后才被人重新发现。

    专家还拿出一些一看就很古老的档案资料,当年的作战计划资料等作为佐证。

    主持人问:飞上没发现飞行员遗骸,对此专家教授有什么说法?

    专家:飞行员当时可能已经提前跳伞,也许获救,也许阵亡在深林。说着还拿出飞虎队当年阵亡失踪人员名单,煞有介事分析可能是那位飞行员……

    最后,播放了飞虎队战绩以及其在历史的意义。

    ……

    某会议室,众人看完新闻,某领导样的人开口说话:“都报告一下调查进度,说点和新闻报到不一样的。”

    下属众人依次报告:

    我们对飞进行了全面检查,p-40表面虽脏,但没发现任何弹痕、伤痕、擦痕。起落架完好,轮胎气压充足。内部仪表完好,电路无故障……飞装载半油满弹,整完好无损……

    是的,报告用了“脏”这个字,这次发现的p40并不显“旧”。

    飞涂装并不是当年飞虎队标准涂装,但不排除飞行员搞个性涂装的可能性,无这方面历史记录……

    我们查看了飞铭牌,记录显示,飞出厂时间为1944年月……发动号码已经发往美国艾里逊公司查询,美国方面表示年代久远,恐怕查不到什么结果,不过根据号码解读,属于艾利森1944年第一生产批次产品……

    通过对零件磨合检查、零件磨损系数的查看……飞使用应该不会超过个月,也就是说飞正处于最佳磨合期……

    对p-40载武器检查,上装载6挺2型12毫米口径枪,枪身上枪号清晰明显,根据枪号查询,6挺枪都生产于1944年月……上配备12毫米口径子弹1600发,有曳光弹、穿甲燃烧弹、普通弹种,成标准空战弹带排列。弹底字显示,子弹均生产于1944年……

    我们抽出p40油箱的油料进行化验,内油料为专业航空燃油,但这个配方的燃油已经停产60年……

    我们检查了飞发现地,飞被密林包围,四周是密集乔木,头顶是茂盛枝叶。无论是地面还是空,飞都不能正常进入现在的位置。专家分析认为:要么是飞掉落时,树林还没有长成型,不是现在那么密,不能阻挡从天而降;要么是飞是分成散件带入密林后组装……

    不过散件带入组装的说法难以成立,即使是散件,单个重量也不轻,光发动就超过千斤重,要组装飞,需要专业吊装设备,密林环境无法启用吊装设备,飞旁的树上也没发现吊索勒过痕迹。以飞周围的树木密度,完整的飞根本无法移动。

    我们检查了树林的树龄,飞发现地四周的树龄均未超过50年树龄,据村老人回忆,当年大练钢铁时,那一片树林是砍伐干净的,当年并未发现树林有什么飞……

    询问过飞发现者,据称飞被发现时被大量藤蔓遮挡,不过也有人说,遮挡飞的是人造伪装网,我们在现场未发现遮挡飞的东西,不过从围观群众得到照片,技术部还在分析……

    由于曾经有大量群众围观,现场破坏严重,无法在指纹,鞋印上得到线索……

    ……

    众人汇报完毕,领导模样的人问道:“那么,阶段性结论是什么?报告那么多专业数据我也看不太懂,请直接告诉我结果。”

    一年轻女性报告:“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得出结论有二。一是p40战斗是美国原厂生产,生产时间为1944年月,飞在几十年前就出现在密林,并一直保存至今。二是p40战斗是高仿原厂生产,出厂时间不超过个月,飞在最近数月内出现在密林。”

    领导愁眉,“这两个结论相差很大啊,那个结论可能性更大?”

    “两个结论均有充足的论据支持,两个结论都被明显的证据否定,无法判断。”

    “这样啊?”领导想了想指示道,“飞是那年生产,是原厂还是仿制,都无关紧要,交给那些历史专家慢慢研究就行。我们的重点应当只是追查载的枪和1600发12毫米子弹的来路。这个p40的案子留一个小组继续跟进就行了……李璐,由你来负责。”

    年轻女性点头称是。

    ……

    会后,李璐和同事离开会议室,同事道:“其实这事我们没有继续跟进的必要,千来发子弹而已,谁知道是哪个角落里扫出来的,李璐你要受苦了。”

    李璐道:“没,其实我对这个事件很感兴趣。”

    “哦?”同事来了兴趣。

    “知道吗?内半油并不一定是说飞在天上飞,已经烧掉了一半的燃油。飞也有可能处于地面战备状态。”

    “地面战备状态?”

    “是的,飞油箱满载的时候,灵活性、爬升率都不如飞油箱半载的时候。”

    “因为满载的飞重,半载的飞轻。”

    “因此,为了防备敌人突袭,在场地面战备的战都是半油满弹,确保能升空即战。”

    同事晕了,“说这么多,你究竟想说什么?”

    李璐道:“柯南道尔说过,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同事问:“你觉得真相是什么?结论一还是结论二?”

    “p40战斗是美国原厂生产,生产时间为1944年月,战随后交付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在某场装满弹药、半载燃油、覆盖伪装网,执行战备值班的时候。因为某个原因p40穿越时空来到现在,出现在林子里,至今不到个月。这样就能完美解释一切。”

    “李璐,你这样写报告会被骂的。”

    两人一阵打闹……真相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