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

    林琳坐的是面对面的双人座,对面是还在怀疑人生的‘聊天’, 旁边则是一个一上车就在那里哭个不停的小姑娘。小姑娘对面是个红着眼眶虽说没哭却也快要哭的女孩。

    相较于他们, 林琳冷情的仿佛不像是要离开熟悉的大城市而去下乡劳动的小姑娘。

    六点整,火车准时的驶出了b市火车站。然后就在林琳错愕不及的时候, 整个车厢传出此起彼伏的哭声以及歌声和红色语录。

    乱哄哄的。

    林琳面无表情的将双臂弯曲放在面前的小桌上,然后将头插在里面不在看她这个小间另外三人的三种戏码。

    她老了,年轻人的想法弄不懂了。

    好半晌又哭又笑又喊又叫的车厢终于恢复到了一定分贝的安静中。

    负责‘聊天’的大男生笑眯眯的对着围着他的三个姑娘说道,“我叫姚天, 西城的。要去d省安阳县的太叔村插队, 她是刘姩,跟我一样。你们叫什么名字,都去哪?”

    这辆车的几个车厢都是下乡的知青。所以姚天也没问旁的,直接问了重点。

    坐在姚天身边的女孩笑道,“真巧,我们也是去太叔村的。她叫夏小雪, 我叫张悦。我们都是城南柳子胡同的。”

    林琳见他们四人都是去太叔村的,便开始有意识的观察这三人的言行举止。

    因林琳打量的眼神比较隐晦,三人并没有发现。都是b市人,又都分到一个村子, 三人仿佛找到了组织, 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他们收集到的资料。

    书中倒是没怎么提这三人, 但这三人确实是书中的路人配角。书中对原主在太叔村的生活描写并不多, 虽然整本书都一直在强调原主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是在那里。

    整本书一大半都在写着原主从第一次被家人卖给二代换刘贺平安到每一次做暗娼时的经过, 重点描写了原主心中那经不起几句挑拨的救赎希望是多么英俊伟岸以及之后的堕落人生是多么的悲哀。

    其实在林琳看来, 整本书最狗血的地方,应该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大篇幅的描写那些香艳场面了。

    尺度之大,描写之详细,林琳看了都有些汗然。

    ╮[╯▽╰]╭

    半晌,夏小雪突然说了一句,“我听说知青都是男女混合住在一起的。有的女知青怀孕了,都不知道孩子是谁的。我妈让我尽快嫁个本地人。”

    夏小雪见过b市郊区的农民,想到自己要嫁给那些没有读过书,长相也不好看的农民,夏小雪就对她妈的提议非常的抵触。可想到她妈说的那个情况,又不敢不嫁。一时间少女的忧愁占了上风,直接让她烦恼说了出来。

    夏小雪说这话的时候林琳正在喝水,好悬呛着。右手垫了一块手绢压着声音咳嗽了几下才缓过气来。

    一缓过气来,林琳便盖上水杯盖,转头去看身边的夏小雪。

    妹纸,这么惊悚的话能不能别在人喝水的时候说呀。

    想到多年前传的那个gòng chǎn共妻的话,林琳便觉得这两种思想有些同步。

    张悦也是一脸的震惊,“真的?我还听说有些地方的男女知青都会被安排在老乡家里住。若是被安排住的人家太那个就会吃亏。”

    林琳听到张悦这么说,猛的想到书中曾经说过的一个场面。冬日农闲的时候,包括太叔村的在内的所有安阳县的知青们都被叫到安阳县的某个大院,明为思想进步的学习,实际上却是为某些畜生提供了‘猎场’。大批女知青遭到pò hài,一时间,整个安阳县上上下下都闹出了不少事。

    当时原主因为主角效应,遇见的还是b市的旧相识。于是又是好大篇幅的深tǐ wèi‘相逢’描写

    林琳眨巴了几下眼睛,不禁在心底狠狠的咒骂了几句。

    回过神,就听到对面的姚天咽口水的声音,心念一转瞬间便知道姚天在想什么,抬眼一扫发现姚天正在不停的打量她们三个女生,林琳当下脸一沉将刚刚从包里拿出来的毛巾抽到了姚天的脸上。

    “啊,刘姩你干嘛?你干嘛打我?”

    姚天的脸被抽得生疼,一边捂脸一边瞪着对面叠毛巾的林琳。

    林琳朝着姚天冷笑了一下,“帮你将跑偏的思想拉回来。”顿了顿,林琳看了一眼姚天的脸,“顺便帮你擦擦口水。”

    敢当着她的面意淫,抽你一脸都是轻的。

    呃

    姚天听到林琳的话,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挨这顿抽了。讪讪的笑了一下,从包里拿出一本红色语录不吱声了。

    张悦与夏小雪对视一眼,也都不说话了。

    不过两人也想到她们刚刚说的话有些不和谐,面上都浮现了一抹羞红。

    姚天拿着红色语录半天没有翻页,林琳坐在他对面,略嫌辣眼睛的将头靠向椅背,闭着眼睛假寐。

    习武之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睡踏实也不可能。

    可不睡觉又能干什么呢?

    晚上八点多,车厢里飘着一阵饭菜的香气。

    睁开眼睛,正好看见对面的姚天从包里拿出饭盒。左右看了一眼张悦和夏小雪,两人也纷纷低头从放在坐位下面的包里拿饭盒和吃食。

    林琳见此,拿起水杯喝了口水。等到三人都将今天晚上的晚饭拿出来后,林琳这才放下水杯准备从挎包里拿出饭盒。

    对面姚天吃的是羊肉大包子,肉还不少。想了一下这个时代的消费水准,再看了一眼姚天吃东西时不紧不慢的样子,便知道这位应该是家境极殷实的。

    扫了一眼吃着葱花饼的张悦以及馅饼的夏小雪,然后林琳悟了。

    敢情原著中这一批b市去太叔村的四个人里就原主是个贫民丫头呀。

    怪不得一直没办法跟其他知青融入进去呢。

    早年的知青人家不跟她们新人玩,同年的知青又跟她说不到一起去。

    收回思绪,林琳从挎包里拿出饭盒,里面的饺子还散发着热气,林琳之前就担心吃饺子太高调,便特意将饺子弄得很小,一口一个旁人都不带知道她吃的是什么馅的。

    晚饭是一个信号,之前被中断的聊天又继续了。

    原主本来就比这三人小了两岁,再加上林琳剪了个**头,这两天还特意保养了一下本就年轻的皮肤,整个人看起来就更显小了。

    夏小雪摸了摸自己的两根长辫子问林琳头发是在哪剪的。

    林琳回了一个西城广场后,夏小雪羡慕的说道,“真好看,你剪的这个头让你年轻了三四岁。”

    张悦在一旁也点头,咽下口中的葱花饼对林琳说道,“真的很显小,等回头有了探亲假我也剪一个去。”

    张悦和夏小雪一样,或者说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少女都留着长头发。梳着两个辫子,分别垂在身前,好看又活泼。

    林琳听到两人的话,抽了抽嘴角,然后咽下口中的饺子,又端起水杯喝了口水这才对她们说道,“我今年十六岁。”并不是发型显小,而是她本身就很小。

    十六岁?

    听到林琳说她今年才十六岁,包括姚天在内都惊了。

    国家规定十八岁以后城市子女要下乡,所以大多数人家都会让子女拖到十**岁的时候才会去街道办报名,然后办理下乡的手续。

    十六岁就下乡,一般是那些家中孩子太多,实在负担不起的人家才会这么做的。

    与其在城市里饿死,还不如下乡混口饭吃。

    三人想到这里,同时扫向林琳的饭盒,那里面是白面的饺子。然后又下意识的扫向林琳拿出来的用具,心中不解极了。

    “我堂姐到了年纪,我大伯一家让我替她下乡。”看到三人还纳闷不解的看着自己,林琳想着这些事情现在不说回头去生产队报道的时候也是要知道的,便也没有隐瞒的说了。

    “我父母在我一岁的时候就牺牲了,我寄居在我大伯家,我替我堂姐下去,算是偿还这些年的养育之恩。”

    三人听了,同时沉默了。

    这年头能用牺牲这两字的,都不是普通老百姓。烈士遗孤不但在下乡时有政策,参军时也可以优先录入。若是不替堂姐下乡,刘姩的人生一定不一样。

    根正苗红呀~

    三人一时间觉得刘家大伯有些不是东西,一时又替刘姩惋惜。

    张悦心眼多,扫了一眼林琳的饭盒问林琳,“你大伯家对你好吗?你以后还跟你大伯一家联系吗?”

    这种级别的小陷井,林琳有些想笑。

    “自从大伯办完手续告诉我下乡的事情后,我便搬到我外祖家了。今天也是从外祖家赶过来的。”

    所以无论是衣服还是吃食用具都跟刘大伯没关系。至于那个不存在的外祖,也是为了将来收邮件特意杜撰的。

    “你外祖是?”

    “就是我外祖呀。”

    三人不是没有眼色的人,听到林琳不想回答了,便也不在围着这个话题了。

    不过三人心里却留下了一个林琳外祖身份不一般还很疼她的印象。

    稍后,林琳知道了夏小雪的父母和张悦的父母是同事,都在印刷厂工作。

    两人从小一道长大,这一次为了分到一起彼此有个照应,双方家里都动用了关系。

    姚天也是出身双职工家庭,不过父母具体是干什么的,姚天说得很含糊。

    林琳扫了姚天一眼,便装做和夏小雪二人一样没听出来的样子。

    姚天抽了一下嘴角,他发现年纪最小的林琳是最不可爱的姑娘。吃过饭,四人将饭盒收拾起来。因着火车上不方便洗漱,几人除了去了一次洗手间,便又都回到座位上。

    不过等林琳从洗手间回来的时候,她却发现姚天和夏小雪换了位置。

    身边坐着谁,林琳都不一定能睡着,所以她很是无所谓。不过夏小雪和张悦两人坐到一起去了,xiao jie妹头靠头的一会儿就睡着了。

    姚天打了个哈欠,头一点一点的,林琳看着姚天的头就要落到她肩膀上了,声音冷冷的提醒他,“我有条件反射,睡着后更甚。”

    林琳一边说,一边将上车时就从背包里拿出的一件厚外套盖在身上。

    声音太冷,还带着某种让姚天害怕的东西,瞬间就让姚天精神了。

    林琳才不管他呢,这件厚衣服是带帽子的,林琳反穿这件衣服,又将那帽子反扣在头上,整个靠着车壁假寐。

    就算睡不踏实,但能舒服的窝着也不错。

    这一夜姚天在被林琳打了四回以后,长了记性。而林琳整个人裹在外套里,也凑合的过了一夜。等到对面的xiao jie俩睁开眼睛时,天都大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