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章 帝卿英明

    这消息一传出来,朝堂立刻炸了锅,女皇和启王不清不楚的事儿,这些老臣大都心里有数,只是不敢挑明罢了。 从昔日的反贼之子,到今日的盛宠亲王,要是不靠吹枕边风,他哪儿能飞黄腾达得这么快。</p>

    不过,陛下把这事儿摆到台面来说,却是第一次,而且被气急了一开口都是许诺帝卿之位,足见用情至深啊。</p>

    “微臣明白了,我会尽力去办的。”不进宫,这是商启的底线,不管商娇准备挂在他名字面前的头衔是什么,他都不会接受。</p>

    “待会儿进一趟宫,朕有事跟你商量。”狠狠地瞪了商启一眼,商娇重新把目光移回了朝堂,“在场的这么多大臣,却连个像样的主意都拿不出来,朕平日里用高官厚禄供养的是一群废物吗?”</p>

    “陛下,还有一件事。”想起自己手里还捏着一份很关键的军情,算明知商娇在大动肝火,商武也只能硬着头皮往顶,“夏国围城大败后似乎已经预感到与我们必有一战,近日突然派出了多只骑兵昼夜不停地打劫边境,闹得边镜都快没人敢住了。”</p>

    “狗日的夏国!”前面才围了自己的王城,害得她花了大价钱炼制毒药,现在又滋扰她的边境,闹得百姓人心惶惶,边境空虚,门户大开,这个小破国家真是不让人省心。</p>

    夏国边境,早在夏桀镇守之时,成了摄政王的一道心病。出兵打不好打,光防着又耗费军饷,但又不能撤兵,一旦放任不管,他们会卷土重来,抢东西绑富豪,连地里还没长成的稻子都不放过,也要一并割走,简直穷疯了。</p>

    抓人抓不到,不抓又要时不时出乱子,简直像极了厨房里的老鼠,总不让人安心。好在后来夏桀被她逮了,要不然按照那个男人的性子,边境百里之内还真没人敢入住。</p>

    “陛下……”听见自家气度悠然的女皇陛下公然在朝堂爆粗口,还用了“狗日的”这种粗鄙之语,商和菖鸣真是起了一头的冷汗。</p>

    “夏国滋扰边境,最多也抢枪东西,酿不成大祸,让守城的军士看紧一些便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灾民的安置问题,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想法,让朕听听有没有可行的。”意识到自己好像失态了,商娇赶紧摆出一副严肃脸。</p>

    “陛下。”思索了好久,确定自己的想法有点儿道理说出来不至于贻笑大方,菖筠鼓起勇气低低的唤了一声。</p>

    “怎么了?”商娇好地抬了抬眼。</p>

    “我倒是有个草拟的办法,不知陛下愿不愿意听?”菖筠有些羞怯,又有些小声地问道。</p>

    “要自称臣。”看见自己的小帝卿在宫里没规矩惯了,竟然在朝堂直接用“我”字,商娇已经可以预感到待会儿又得收来一大叠参他的折子了。</p>

    “臣知错。”看见这些老臣的表情一个一个怪,菖筠这才反应过来他犯了多大的忌讳,瞬间吓得脸色都白了,不过因为他很白,所以看着不是太明显。</p>

    “说吧。”这还是菖筠第一次在朝堂开口,算明知道他讲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商娇还是很期待。</p>

    “陛下,夏国是一个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行踪诡异,我们想打他们难如登天,可他们想攻击我们定点存在的村镇却相当简单,这也是百年来我国军队长期滞留边塞,情景却并无好转的原因。”</p>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商娇朝他投去了一个鼓励的眼神。</p>

    “依臣愚见,陛下应该退兵。”菖筠有些没底气地回应道。</p>

    “帝卿,你咋这么天真呢?驻扎军队在那儿都防不住,你还让退兵,这是准备把整个边境拱手相送?”商武用力的一拍大腿,脸全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p>

    “朕知道你是想节约军粮,用来赈灾对不对?”早料到菖筠的主意会坑得没边没际,善良的女皇陛下默默地为他找来了台阶。</p>

    “不,不是的。我是准备以民为兵。”菖筠的声音很轻,但眼神却很坚定。</p>

    “以民为兵是什么东西?”听到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词儿,商娇不由得来了兴趣。</p>

    “此次水淹三城,让很多百姓家宅尽毁,无处容身。重建城池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陛下可曾想过,把这些灾民大批迁移到西部地区,分配土地让他们耕种?据臣所知,西部边境这些年人口流失严重,许多村落已经空无一人,变成了荒村,那些空闲出来的房屋土地修缮一新,刚好可以用来安置灾民。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他们继续触犯律法,还能增加税收。”</p>

    菖筠一边说话一边悄悄打量着商娇的脸色,见她听得眉头舒展,意识到自己的提议不算愚蠢,这才放心地加大了声音:“除了让他们耕地,还可以在闲暇时组织军事练习,让这些灾民具备基本的战斗能力并且给他们发放武器。在农忙时节,他们栽种粮食,浇灌,收割,自给自足;夏国来袭之时,他们又可以拿起武器变成抵御外敌的士兵。民以食为天,以地为本,他们丧失过土地,深感其苦,此番定会倍加珍惜。打起仗来,不一定会输给正统的士兵。”</p>

    “陛下,末将觉得帝卿这个法子挺好的。以往边境那些龟儿子都是胆小鬼,被抢两次举家逃窜,搞得我们需要耗费军队军粮去把守边关。但这些灾民不一样,他们没钱没地,居无定所,根本无路可退,要是把他们送去边境,为了保住最后的一点财产,他们势必会跟夏军血战到底。这样一来,灾民有地方搁置,边境有人把守,咱们还能省下一大笔军费,简直一箭双雕啊!”韩元前一刻还在悄悄的鄙视菖筠读书人死脑筋知道意淫,现在倒是对他的提议拍案叫绝,连着点了十多次脑袋,生怕商娇看不出来他的赞同。</p>

    “这次幸存下来的灾民以青壮年居多,这些人经过训练,的确有成为民兵的潜质。而且我们可以每隔十里安置一个前哨,昼夜换人驻守。再在村落四周安置木栅,铁蒺藜,草垛里排弩机,夏国的军队滋扰边境用的都是骑兵,马踏草地的声响巨大,不易隐藏,很容易被人发现。木栅,铁蒺藜,弩机又是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做好这些,给他们发放数量充足的弓箭,末将有把握让夏军再也无法滋扰边境。”商武虽然平日里说话做事有些木讷,但身为商国最有作战经验的将军,在实战方面,他绝对是个行家,刚刚听完菖筠的提议,可以顺着他的想法制定出一套简单有效的作战方案。</p>

    “不止西部,这个法子还可以推广到各个边塞。商竹,韩元,灾民的转移和训练交给你们去负责,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赶紧落实。”</p>

    “这个法子,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安排完任务,商娇侧过头有些探究地盯住菖筠,意味深长地问道。</p>

    这个方法谈不绝妙,但以民为兵是个非常不错而且新颖的思路。她实在无法想象完全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甚至连边关都没去过的菖筠是如何想到这儿来的。难道这人还是军事天才?</p>

    “嗯。”菖筠有些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他整天都待在宫里,接触得最多的是商娇为他选来的那群什么都不懂的小书童,不是他自己个儿想的,还有谁能帮他作弊不成?</p>

    “没想到你平日里深居简出,提出的方案却这些饱读诗书的大人们实际许多。朕想听听,你是从哪儿来的思路。”菖筠的智商一直都不怎么在线,像这样的好主意,有可能一辈子只想得出来一个,商娇又怎么会放过帮他大吹大擂的机会呢。</p>

    “臣平日喜欢钻研诗书,读了很多记叙军营生活的边塞诗,深知边境百姓生活艰苦,一不留神会粮食被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所以许多村镇都人去楼空,田地荒芜。一个是有家不敢待,一个是无家可以回,无论是边境的百姓还是此次的灾民,其实都是可怜人。”菖筠垂下眼睑把话说到一半,突然走下了龙椅,重重地跪到了商娇面前。</p>

    “陛下,民之不幸,起于天灾,盛于兵祸。天神降责,我们无法避免,但人为之祸,却是可抑制的。臣驽钝,不懂政事,但还是恳请陛下少燃战火,还边境安宁。夏国的百姓若是能平稳度日,生活富足,也不会屡次三番犯我边塞。与其把他们看做敌人,日日提防,还不如放下恩怨尝试和他们做朋友,开放商市,以物换物,用我们的粮食,食盐换取他们的牛羊皮草。在他们饥荒之年向其借贷粮草,收取一定的利息,待来年开春立夏,再让夏国的牧民连本带息地归还。此举既可以解决夏国的过冬问题,让他们不至于为生计所迫铤而走险,打劫边境,又可以增加一定的财政收入。”</p>

    菖筠的话完全是在替夏国求情,而在这之前,夏国的骑兵刚刚才袭击了两座城池,杀了数百守城士兵,他本以为商娇会勃然大怒或者把他赶出去,孰料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菖筠,你可真善良。”</p>

    然后伸手扶起了他,当着满朝武的面抚了他娇艳欲滴的薄唇,“善良得连自己的敌人都要一并同情,为他们挖空心思。你不怕养出一窝白眼狼吗?”</p>

    “陛下,普天之下的人都是打娘胎里来,化到尘土去,并无任何不同。臣不是善良,只是不愿意看见血流成河。其实我们在给别人生路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留后路呢?多个朋友,总是好的。”</p>

    “你们觉得,帝卿说得怎么样?”一把将人重新拉到龙椅,不顾他细微的挣扎紧紧地把他搂进怀里,商娇眼含深意地扫视了一圈那些感触颇深的大臣。</p>

    “帝卿,英明。”学长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商娇带菖筠朝的,也是那群老臣里面闹腾得最厉害的,谁都没想到,他竟然会成为第一个为菖筠说话的大臣,“您的胸襟,老臣服了。之前多有得罪,还望帝卿不要放在心。”</p>

    “帝卿英明。”每逢歌功颂德,总少不了的是商和商武这对活宝,在他们两卖力的应和之下,那些态度摇摆不定的大臣也纷纷加入了高呼“帝卿英明”的队伍之。</p>

    /html/book/41/4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