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皇后坐在宝座上, 冷若冰霜, 胸中怒火滔天, 恨不得将柳叶从段府中拖出来碎尸万段。她一心将柳叶当成心腹, 还许给朝庭命官为妻, 哪知对方意一直存着蛇蝎, 在多年前就已经背叛她。

    若不是雉娘命大, 如何能活到现在。

    幸好…

    也是冥冥之中有天定,竟然让怜秀给养大。

    她看着跪在地上的杜氏,幸亏这女子存了良善之心, 要不然,自己的孩子就会死在荒郊野外,无人知晓。而她自己, 也会一直将赵凤娘当成亲生, 或是赵燕娘,为赵家女铺平富贵之路。

    柳叶, 其心可诛, 将她玩弄于股掌之中。

    你下去吧。皇后无力地挥手, 递给芳嬷嬷一个眼神。

    杜氏跪在地上, 大气不敢出, 也不敢抬头看,听到这句话, 心里七上八下,暗自猜测着皇后会不会处罚自己?当年柳叶姑娘是不是受皇后之命, 弄死通房的孩子, 被自己一搅和,坏了事,现在通房生的孩子长大,还被带到帝都,皇后知道又会不会对她不利。

    芳嬷嬷有眼色地将她引下去,她心里不安,芳姑娘,你说皇后娘娘会不会怪罪民妇。

    不会,只要你嘴巴严,不再对任何人提及此事,远离帝都,皇后会保你富贵终生的。

    杜氏大喜,连连表态,民妇定当从命,只不过民妇敢问芳姑娘,那赵三小姐会不会有事,她可是什么都不知道,求芳姑娘替她向娘娘求个情。

    芳嬷嬷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笑了一下,原本严肃的脸蒙上一层暖色,你放心,我会向娘娘求情的,这世上好人才有好报,你做了好事,娘娘自然会报答你的。

    杜氏放下心来,生怕因为自己吐露当年事情连累赵三小姐,听到芳姑娘的保证,满脸的欢喜。

    离开皇宫时,芳嬷嬷递给她二张银票,她无人时打开一看,吓得心肝乱跳,竟是整整二千两。

    芳嬷嬷果然没有说错,好人有好报,有这些银子,她的后半辈子,就是什么也不做,也能一生富贵。

    她不敢在京中呆着,次日一早就出了京。

    德昌宫内,皇后满脸的阴霾,昨夜里一宿未睡,怒火烧得她恨不得亲自去段府,将柳叶拖出来质问。

    但她死死地忍住,小不忍则乱大谋。

    琴嬷嬷侍候她梳洗净面,见她脸色不好,小声是询问,娘娘,可是要用些雪玉膏?

    也好。

    等她打扮妥当,太子和二皇子来请安,请过安后,她将太子留下。

    望着太子,她轻叹一口气,满脸的忧心,尧儿,母后见你最近有些郁郁寡欢,可是有什么心事,何不对母后讲讲。

    母后,儿臣最近跟太傅们学习,看书晚了些。

    学业为重,但也要多注意身子,最近晁哥儿要成亲,你是不是…

    太子面色一顿,母后,儿臣无事。

    皇后又叹口气,知儿莫若母,你有没有事,母后还看不出来吗?也是母后早先没有往那方面想,你又是沉稳的性子,面上又看不出来,晁哥儿和母后说中意凤娘,母后一时高兴,就给他们指了婚,哪里知道你…都是母后的错。

    母后,儿臣对凤娘并无想法,凤娘和平晁就要成亲,儿臣从心里恭喜他们。

    好,这才是我们的太子,心胸宽广,你放心,湘儿也是不错的姑娘,等她进门后,母后立马给你选侧妃,一定会衬你的心意,挑选知书达礼的端庄姑娘。

    太子站起来,儿臣谢过母后。

    皇后欣慰地笑着,看着时辰差不多,放他去太傅那里。等他一走,皇后的脸色冷下来,冷冷地盯着手中的杯子,对身后的琴嬷嬷道,你让人去段府和赵家知会一声,让赵凤娘和赵燕娘两姐妹同日出嫁,也是一段佳话。

    是。

    另外,库房里的那几个箱子不用挑选,全部当做雉娘的嫁妆。

    琴嬷嬷心里震惊,皇后疼爱外甥女,堪比亲女。

    她侍候完皇后,便让太监去段府和赵家传话。段府里面,赵氏正忙着给凤娘备嫁,离婚期还有三日,她将嫁妆单子仔细地对一遍。

    太监的话传到段府,赵氏大惊失色,皇后怎么会起意让凤娘和燕娘同天出嫁?

    赵家人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巩氏很快反应过来,段家的聘礼已经送过,说实话,真是不怎么样,东西不多,也没有什么出彩的珍品,好似敷衍一般。赵书才没有说什么,巩氏也懒得去计较,燕娘迟早要嫁进段家,左右不过是提前几天,倒也没什么差别。

    燕娘的嫁妆紧着家里的银钱来,家中就一千两银子,就算是全部花出去,所置办的东西也是不够看的。

    赵书才想着燕娘是嫁进妹妹家里,妹妹是自己人,知根知底,又是亲姑姑,定然不会挑剔。

    可赵氏不会挑剔,赵燕娘却不干,本来她还有自己的计划,谁知婚期提前,打乱她的谋算。她气冲冲地赶到赵家,看到的就是寒酸的嫁妆,才将将二十四抬,而且还全都是些便宜货,首饰头面大多都是银的,金的就一套,而且成色也不太好,样式也不太起眼。

    她知道凤娘的嫁妆是七十二抬,是她数倍之多,而且珍宝玉器,玛瑙金珠,晃得人眼花。一家的姐妹,又是双胎,差距如此之大,她当下就黑着脸,质问巩氏。

    巩氏轻声地道,家中就只能拿出这些东西,全都紧着你一个人来,连雉娘都没份,你若是还不满,那母亲可就没有法子,你去找你父亲吧。

    你可不要骗我,我可是知道,上回进宫,皇后娘娘可是赏赐了不少的东西,为何没有放在我的嫁妆里?

    巩氏看她一眼,坐直身子,那是皇后赏给雉娘的。

    分明是赏给赵家的,哪里就是雉娘一人的,你偏心自己的孩子,将好东西都留给雉娘,说什么家里就这些东西,摆明就是存私。

    兰婆子站在巩氏的身后,不服气地道,二小姐,皇后是看在夫人的份上,将东西赏给亲外甥女的,哪里就是赵家的,就凭赵家,皇后哪里会看在眼里。

    你这个奴才好没有礼数,竟然敢对着主子大呼小叫。赵燕娘气得跳脚。

    燕娘,那你的礼数呢,我是你的母亲,你对我又是如何?我说过,家中只有这些东西,你若是不服,可以去找你父亲,我无能为力。

    巩氏也来了气,燕娘不知好歹,再怎么一碗水端平,她也不会领情,索性丢给老爷,老爷是她亲父,让她自己去闹。

    赵燕娘丢下一个狠厉的眼神,便去赵书才的书房。赵书才的书房就在西厢,赵家宅子小,不过两进,抬脚就能到。

    赵书才已经听到正屋里传来的动静,看着怒气冲冲的二女儿,头疼不已。

    爹,你可要替我做主。

    做什么主?你母亲说得没错,家中的银子都紧着你,连你大哥都放在一边,凤娘和雉娘都不和你争,你还有什么好不满的。

    赵燕娘恨极,她不满的地方太多了,凭什么她们都嫁高门大户,就她嫁给段家表哥,她们的嫁妆都丰厚精致,凭什么就她的少得可怜?

    爹,我不管,凤娘可是七十二抬的嫁妆,我才二十四抬。我们可是姐妹,你们不能厚此薄彼,要不然你让凤娘分给我一半。

    赵书才气得将手中的笔甩出去,你简直是痴心妄想,凤娘是什么身份,那是有封号的县主,你拿什么和她比?再说凤娘的嫁妆可是她自己备的,她有食邑,还有往年的宫中赏赐,我们赵家可是一分都没有出,凭什么让她分你一半?

    笔中的墨汁溅在燕娘的脸上,燕娘只觉得血气往头上冲,她是什么身份?不过踩在我的头上,抢了我的富贵,若不是她,这些东西都是我的。

    她一说完,便跑了出去。

    赵书才被她说得有些发愣,这燕娘,越来越不知所谓,凤娘哪里抢了她的富贵。

    赵燕娘气冲冲地跑出赵家,脑子里嗡嗡地响,不管不顾地去了皇宫,门口的太监被她的模样骇到,本就貌丑,还满脸的黑渍。

    你去,通传皇后娘娘,就说赵家燕娘来拜见。

    守门的侍卫本来要赶她走的,听到赵家,心下狐疑,赵家夫人可是皇后的嫡妹,他不敢做主,让小太监去德昌宫里请示。

    皇后正憋着火,听到赵燕娘求见,嘴角勾起一个笑,命人将她领进来。

    赵燕娘一进入殿中,就跪在地上痛哭。

    何事如此委屈,说来听听,本宫为你做主?

    娘娘,燕娘命苦,爹不疼娘不爱,就是嫁人,也要低姐妹们一头,家中给燕娘的嫁妆少得可怜。燕娘问父亲,父亲却说燕娘不能和凤娘比,燕娘不解,为何凤娘就要比燕娘尊贵,我们分明是同胎的姐妹。

    皇后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原来是这事?可是凤娘是县主,按规矩来,确实是要比你高出不少。本宫初见你,也觉得十分的欢喜,若是当初柳叶带进宫的是你…罢了…

    后面的一句话似自言自语,却清晰地传到赵燕娘的耳中。她心里更加的不忿,若是姑姑接进京的是自己,那赵凤娘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

    娘娘,燕娘命苦啊,你可要为燕娘做主。

    你回去吧,本宫会和你姑姑说的,将你的嫁妆再加一些。

    多谢娘娘,娘娘仁慈,燕娘十分的感动,若是娘娘不嫌弃,以后燕娘可不可能常进宫来陪娘娘。

    皇后眼露冷光,垂下眼皮,盖住恨意,你以后嫁作人妇,要侍候公婆,哪里有闲能常来陪本宫,莫要用这话来哄本宫。

    不会的,燕娘一定做到,公婆哪有娘娘重要。

    好,那本宫就等着你。

    赵燕娘欢天喜地出了宫,得意地回到段府,赵氏听到她又进宫,还向皇后哭诉,气得指着她的鼻子,你…下次不许再擅自进宫。

    哼,皇后娘娘可是发过话,让我以后常进宫去陪她。

    什么?赵氏心里转了几下,语气缓下来,既然是皇后这般吩咐的,那你照做就是。

    她这整日提着的心,似乎安稳不少,想来皇后是相信燕娘才是当年那个孩子,要不然不会让燕娘常进宫去陪她。

    随后有宫人来透露燕娘在宫报怨嫁妆少的事情,赵氏虽然气燕娘,却还是送了二十四抬嫁妆去赵宅,说是姑姑给侄女的添妆。

    这下,赵燕娘的嫁妆就成了四十八抬。

    她虽然不是很满意,却也知道四十八抬已经很不错,想着以后能常进宫,皇后必然会赏赐,还能和皇后更亲近,以后无人敢小瞧她。若是能谋划成功,说不定…她想得入神,不由得笑出了声。

    二十四抬嫁妆抬到赵家,赵书才连夸妹妹懂事,巩氏和雉娘眼神对视一下,都明白必然是燕娘作出来的,要不然姑姑哪里会出嫁妆。

    赵书才满脸的红光,兴冲冲地去母亲的屋子。

    雉娘无奈一笑,她发现如今这个家里,也就只有便宜父亲没有还在云里雾里,其它的人都是各怀心思。

    不一会儿,宫中有人来传旨,说是皇后让她们母女进宫。

    巩氏猜又是为了雉娘的嫁妆,在马车上就叮嘱女儿,等会进了宫要记得谢恩。

    雉娘明白,见到皇后,行过礼后,就是谢恩。

    皇后动容地从座上下来,一把扶起来,仿佛第一次见到她一般,细细地打量着,不停地道,好,好,好孩子,姨母为你备嫁妆,是心甘情愿的。

    眼前的少女和自己长得如此相像,透过她娇嫩的容颜,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一般。

    她不由自主地去摸雉娘的脸,目光慈爱,良久才让她们坐下,宫人们有眼色地将点心茶水呈上。

    怜秀,一连要嫁三女,这些日子辛苦吧。

    托长姐的福,倒是没有怎么操心,凤娘有她姑姑帮忙,雉娘又有您把关,也就是燕娘,费了些心思,谈不上辛苦。

    皇后点点头,将琴嬷嬷递过来的嫁妆单子交给巩氏。

    巩氏接过来,细细扫过去,惊得从凳子上站起来,长姐,这也太贵重了,雉娘哪里担得起?

    哪里担不起?雉娘是本宫的亲外甥女,有什么担不起的,你太过小心。

    可是…长姐,这紫檀托映珊瑚树,还有这九鱼戏水碧玉盘,怜秀以前听方先生提过一句,说是九鱼戏水碧玉盘是上古奇玉雕刻而成,若遇温水,盘底就会显出九尾红鱼,相互嬉闹。如此价值连城的珍品,您怎么就给雉娘做嫁妆,这可如何使得?

    皇后淡淡一笑,慈爱地看向雉娘,有什么使不得的,雉娘是你的独女,也是本宫唯一的亲外甥女。本宫只有永安一女,永安出嫁时,带走不少好东西,这剩下的,在库房里放着也是长灰,现在雉娘出嫁,正好派上用场。

    当年她出嫁时,因为是庶女,又是侧妃,梅郡主准备的嫁妆只能说是看得过去,好东西是没有的,这些东西,也是她册为皇后,陛下私下贴补她的。

    怜秀沦为妾室,名份都没有,别说是嫁妆,她们姐妹俩,都不能风光大嫁。永安成亲时,自然是十里红妆,轰动帝都。

    可那时她并没有多大的感慨,许是永安长得像陛下,性子又烈的缘故。而雉娘不一样,雉娘像她,也像怜秀,她不知不觉地就会将雉娘当成她们姐妹俩的延续。她不允许雉娘的亲事,和她们一样的寒酸。

    长姐…巩氏还要推迟。

    皇后回过神来,坚定地道,若是你们怕受不住,不如本宫给雉娘封个品阶,凤娘是县主,雉娘可是本宫的亲外甥女,不能太低。她转向雉娘,雉娘,你和姨母说说,想当郡主吗?

    雉娘一愣,摇摇头,娘娘,您的好意我们心领,可月满则亏,您对臣女的厚爱已经足够,若是再多,怕会招来非议。

    好孩子,不贪不念,有进有退,你比姨母强,也比你娘强。皇后十分高兴,上次封凤娘为县主时,也有朝臣表示不满,都被陛下压住。还是自己的女儿贴心,一眼就能看出症结所在,雉娘现在不能成为郡主,也只是暂时的,以后她自有法子让雉娘身份高于京中贵女。

    她让巩氏不要再推迟,不过是些嫁妆,又是本宫的私库,哪怕是御史,也不敢说本宫什么,你们就收下吧。

    巩氏这才千恩万谢地收下单子。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