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东宫(2)

    第三百八十九章东宫2

    按照大唐规制,太子被册封之前的藩王府邸一般作为东宫的一部分继续存在,相当于自动变成了太子在宫外的别院……

    道不同不相为谋,反正已经变成对手,任何的名义上的友好相处其实都是假惺惺,何必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本宫不得不承认,父皇识人之明远不是本宫这些皇子所能及。而李大将军之才干之能为,连日来又让本宫刮目相看。本宫这几日闭门思过,有时也在想,既然李大将军忠君国事,与本宫也不是两条道上的人。既然如此,本宫日后当向大将军多多讨教治国治军之道才是。”李豫竟然说出了这番话,让他的儿子李适吃了一惊。

    无论谁听起这番话来,都能体会出李豫的示好之意。

    孔晟深吸了一口气,再次躬身拜去:“殿下厚爱,孔晟不敢当。毋庸置疑,孔晟对朝廷、对陛下无一丝一毫的异心,孔晟愿意为大唐的安定繁荣和百年强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殿下是大唐储君,将来自会明白臣之苦心”

    李豫朗声大笑:“大将军的忠诚之心,满朝有口皆碑。大唐得大将军,陛下得有力臂膀,本宫心里也甚欣慰。适儿,送大将军吧”

    李豫向李适投过意味深长的一瞥。

    李适犹豫了一下,还是领命送孔晟出殿。而还不仅仅是出殿,无论孔晟怎么谢绝推辞,李适都亦步亦趋将孔晟一直送出了东宫宫苑的正门,然后才与孔晟道别返回。

    望着李适匆忙离去的背影,孔晟嘴角忍不住浮起一抹无奈的苦笑。

    李豫这么做,哪里是要跟他冰释前嫌再结友好,而是故意让李适厚加礼遇造成某种声势,传扬开去一则起到迷惑众人的作用,二则是表演给皇帝看的。

    若是皇帝认为东宫安于现状、承认现实,李豫也就达到了目的。

    而若是皇帝由此对孔晟产生了芥蒂,那就是李豫额外得到的收获了。

    孔晟上马离开宫城,心头暗暗凛然,对李豫的心机和城府的认识又重了几分,而由此,对李豫的警惕又深了一层。

    皇帝的这个皇长子能文能武、能屈能伸,能唱红脸也能唱黑脸,信手拈来都是步步为营的攻心计和挑拨离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权谋手腕,堪称是一个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重量级对手啊。

    在孔晟看来,在性格权谋手段上,李豫更像太上皇李隆基。若是生逢盛世,李豫会是一个延续大唐辉煌的千古明君。只是如今的大唐已经不复过去盛况,而现在的朝局和天下大势也有了深刻的变化,李豫个人之力,实际上无力回天。

    更重要的是,李豫并不知孔晟不仅是大唐朝廷中的一个另类,还是一个变数。孔晟的存在,正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时局。

    孔晟还没有出皇城,长安城中又起波澜,孔晟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神策军中校尉孟州昔日聂初尘的麾下山贼小头目孟赞的弟弟,投靠官军后因战功逐渐升迁至校尉,算是军中的中下层军官。

    孔晟对其兄孟赞一向没有什么好印象,但看在聂初尘的面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当然,到了后来,孔晟掌控数万兵马,哪里还能顾得上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时间一长就淡忘了孟赞兄弟的存在。

    不成想,孟州成为神策军入长安以后,给孔晟带来麻烦的第一人。

    作为神策军中有相应品阶的中层军官,孟州似乎有资格在长安城里置办自己的家业。此人颇有心机又极善于投机钻营,打着神策军和孔晟的旗号,很快就与城中一些富商和下层官僚结识,打成了一片。

    一名富商为了巴结孔晟,趁机送了孟州一座宅院,就在西市,与目前在长安城中并不起眼的宗室权贵相邻太上皇李隆基的第二十八女新平公主的府邸。

    新平公主自幼聪明好学,为玄宗器重。初嫁裴竑,裴竑出身河东东眷房裴氏,拜太仆卿,于天宝十载逝世。天宝十载,公主改嫁姜庆初,又给姜庆初生了个儿子。

    按照规制,这座府邸名为姜府,实际上是公主府。当家作主的,是新平公主。

    只是新平公主与当今皇帝的关系不佳,相当疏远,又因为太上皇禅让的原因,李隆基的子女们多数都担心受到皇帝打压而诚惶诚恐,平日里紧守门户低调行事。新平公主府上更是如此,因此在当前的长安城里,这门宗室皇亲并不起眼。

    这孟州虽然心机深沉,但却毕竟因为出身草莽,行事狂野。加上他自恃神策军和孔晟的靠山,打心眼里也不把一个落魄宗室公主放在眼里。

    孟州不知为何跟新平公主府上的大管家起了冲突,还纠集手下军卒数十人,将公主府的两名下人殴打致伤。

    新平公主勃然大怒,派人去万年县衙告了状。万年县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准备拘押孟州到案因为孟州身份不同,就提前知会了南霁云和孟州所属卫的将军唐根水。

    这倒也罢了。

    可不知道是有人幕后推波助澜的缘故,还是新平公主趁机发难、借题发挥,总之,新平公主联合太上皇的十几个皇子皇女一起进宫,在皇帝面上纠缠不休痛哭流涕,直言孔晟放纵属下欺凌皇室宗亲。

    言下之意非常明显,我们这些人可是你皇帝的兄弟姐妹,是太上皇的嫡系后代,可区区一个神策军中军官竟敢向公主动手,简直就是翻了天了。长此以往,皇族的威仪何在打的是新平公主的脸,实际上是给皇帝脸上抹黑。

    皇帝明知这些兄弟姐妹有故意把事闹大发泄心中不满的嫌疑,却还是勃然大怒,立即命鱼朝恩出宫向孔晟宣召,命他在一日之内查明事实真相,做出处置,然后进宫回报。

    孔晟刚回长安侯府,南霁云就来禀报此事。他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鱼朝恩就又奉旨来府上传皇帝的口谕了。

    出于对皇帝的尊重,孔晟迎出了府门之外。

    鱼朝恩凝立当场,有些傲慢地凝视着孔晟,沉声道:“长安候、神策大将军孔晟接旨”

    同为皇帝的心腹,但鱼朝恩其实有些看不太起孔晟。尽管孔晟掌握禁军,但在鱼朝恩眼里,也不过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孔晟在朝中无根基无靠山,别看今日,将来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孔晟躬身下去:“臣接旨”

    鱼朝恩一字一顿慢条斯理用一种斥责的口气传达着皇帝的口谕,皇帝的原话是不是这么说的,孔晟不知,但鱼朝恩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语气虽然让孔晟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冷笑出声。

    但这个时候,远不是他跟鱼朝恩计较的时候。

    “违法乱纪,以下犯上,欺凌宗室公主,可是九族抄斩的重罪。大将军,陛下命你立即裁处,严惩凶手,尔后进宫禀报。”鱼朝恩嗤笑一声,拂袖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