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4章:时间列车飞逝而过

    “十分之一的概率,我想我没这么倒霉,会分到古板女的班级里吧?”</p>

    一条挑口水的qq信息,发表在了高一二班的学生qq群里,整个qq群里的人清一色全是本班学生,上面那条信息是由林阳的同桌——许尽欢发表的。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未雨绸缪的人,总是会想得比较长远。</p>

    一石激起千层浪。</p>

    这不,高一刚过半,同学们就已经在私底下,热火朝天的讨论高二选科的事情。</p>

    “许尽欢,这可不一定啊,万事皆在冥冥中,小概率事件也可能发生。”</p>

    许尽欢随之回复:“滚!”(外加三把菜刀)</p>

    林阳乐呵呵地闭上了嘴,紧接着,便是班长陈景辉出来凑热闹,发表了言论:“许尽欢,若是你高二分到语文老师以后的班里,我们就去买彩票。”</p>

    “好!”许尽欢回复道。</p>

    往下便是各种关于选科的调侃言论,但大部分同学都不看好小概率事件的发生。</p>

    毕竟在这个发表正常感慨无人理会,发表类似于摔了一跤而疯狂点赞的年代,也是见怪不怪了。</p>

    詹淑娟是林阳的高一语文老师,一位很没有个性,古板且沉默寡言的的大龄剩女。</p>

    别看她一介女流,但同学们都不敢小觑了她,但凡詹淑娟提高音量,整个班级也要抖三抖!</p>

    许尽欢与詹淑娟的性格不合,简单说就是相性不好。</p>

    许尽欢平日里性格懒散,而詹淑芝教学严谨,又见不上一个学生吊儿郎当的,所以高一第一学期的时候,詹淑娟与许尽欢没少针尖对麦芒,但都以许尽欢的失败而告终。</p>

    高一第二学期刚开学时,就有小道消息传出,传说“古板女”詹淑芝会继续教高二,听到这条消息,许尽欢的心不由得一紧。</p>

    虽然许尽欢平时吊儿郎当的,但他的学习成绩还算不错,听到詹淑芝会继续教高二,许尽欢才会发信息吐槽说,祈祷自己将来不要分到詹淑芝教语文的班里。</p>

    这一天,是2004年3月份,一个空气潮湿的周末。</p>

    星空网吧。</p>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p>

    星空网吧音响播放着时下最流行的歌曲,陈奕迅的《十年》,周杰伦的《七里香》,林俊杰的《江南》,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约》……</p>

    一首接一首。</p>

    还有,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p>

    耳朵里听着这些自己前世青春时期,最耳熟能详的音乐,林阳的内心深处,不禁蔓延起一种时不待我的危机感,心情烦躁的他,索性关掉了“南中03届高一二班”的qq群页面。</p>

    林阳坐在电脑前,伸手操纵着鼠标,打开了起点的作者后台,紧接着,来到了小说《刀碎苍穹》的订阅页面:</p>

    平均每章订阅:890个</p>

    单章最高订阅:1520个</p>

    面对持续缓慢上升的小说订阅成绩,林阳的心情并没有太好。</p>

    时至今日,《刀碎苍穹》已经上架了半年有余,这本小说的总字数,也已经突破了110万字的大关。</p>

    林阳的稿费也跟着水涨船高。</p>

    从起初的一个月2000块钱不到,到如今每个月在5000块钱左右上下起伏,《刀碎苍穹》的创作,也总算是进入了平稳期。</p>

    林阳的个人银行存款,也顺利突破了一万块人民币。</p>

    一万块钱,在2004年的中国,能够做什么?</p>

    林阳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p>

    “北京:2004年初,全市商品房平均售价5052元/平,较2003年,年均增长是18.1%.</p>

    上海:2004年初,上海每平方米销售均价已达6385元,较2003年,年均增长了15.9%。</p>

    广州:2004年初,广州住宅平均单价4618元/平,较2003年均增长12.6%。</p>

    深圳:2004年初,深圳住宅平均单价6385元/平,较2003年,年均增长了15.2%.</p>

    以15.2%的年均增长率,十年后深圳房价,估计就会超过10万每平。”</p>

    ……</p>

    看着新闻网站上,这条关于2004年年初中国一线城市的最新房价信息,林阳突然感觉有些心慌意乱。</p>

    以林阳目前的1万多块积蓄,他就算不吃不喝,也就勉强能够在深圳市区,买个2平方的空间摆张凳子都空间不够,至于100平方以上的房子,他连想都不要想。</p>

    虽然,在2004年初,互联网时代已经逐渐迈开了它的步伐,但归根结底,大部分人的消费习惯,还停留在现实世界的阶段,正处于与互联网尝试性的接触年头,要想人们真正融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消化。</p>

    所以,在2004年,出版实体书,所能赚取的稿费和版税,远比网络小说订阅所得的稿费多得多。</p>

    这也是为什么,韩寒、郭敬明等80后新锐作家,能够在这年头,占据作家富豪榜前列的根本原因。</p>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个两三年时间,随着互联网强势崛起,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转变,网络小说作者写小说所得的稿费,诸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网文大神的收入,会迅速超过一大批实体书著名作家的收入。</p>

    这是时代的大趋势,是谁也无法阻止的。</p>

    可现在,还只是在2004年三月份,此时的林阳,迫切需要赚取一份可观的收入,以备不时之需。</p>

    想到这里,林阳索性厚着脸皮,熟练地敲打着键盘,主动发了一条qq信息,给了他在起点的主编——“宝剑锋”。</p>

    林阳:“主编大人,您好,打扰您了,我想向您请教一下,关于网络小说出版成实体书,有哪些具体要求?我这本《刀碎苍穹》有机会出版吗?谢谢。(微笑)”</p>

    毕竟宝剑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文编辑,他既是起点的主编,也是起点主要创始人之一,需要他管理的事情太多,他的空闲时间,远比一般的网文编辑少了许多。</p>

    林阳边码字等了老半天,也没收到他的回复。</p>

    老实说,林阳的心里,开始有些害怕了。</p>

    兴许是这些年,舒服惬意的好日子,过得实在太过轻松愉快,林阳曾经的雄心壮志,逐渐给腐蚀得一干二净。</p>

    直到最近,任性惯了的林阳,才真正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前途的问题,他感觉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已经越来越少。</p>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p>

    其实,和林阳一样,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p>

    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过得好像越来越快。</p>

    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p>

    首先,在林阳的回忆中,越近的时间流逝的越快。</p>

    在林阳的记忆中,儿时的一个夏天仿佛无比的漫长。</p>

    而当林阳十七岁之后,夏季的时光,甚至在他还没有留意到它到来的时候,就悄悄溜走了。</p>

    同时,林阳对“现在”的感受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加速。</p>

    一段无聊的旅程,对孩子们来说,已经算得上难熬,所以他们总是会问:“到了吗?到了吗?”</p>

    而成年人的耐心,却要好得多。</p>

    关于时间,年轻人想出来的比喻通常是“平静无波的大海”,现在流行的“岁月静好“这个词,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p>

    而老人的比喻大多类似“加速飞奔的火车”,类似的试验在过去的100多年内被多次重复,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p>

    1年的时间在人的记忆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p>

    比如,当你1岁的时候,1年就是你生命的全部。</p>

    当你50岁的时候,1年只是你生命的2%。</p>

    这样,你的生命越长,1年时间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这意味着让一个5岁的小孩为圣诞节等待24天,相当于让一个54岁的的人等待1年。</p>

    而此时,已经17岁的林阳,正徘徊在成人世界的门口。</p>

    他已经彻底感受到时间的飞速流逝。</p>

    ——————————————————————————</p>

    感谢掌门书友——“还没想好?”的慷慨打赏,谢谢您的支持,橙子心怀感激,以及深深的自责,本书已经欠下33章的小说内容。</p>

    也谢谢其他每一位小伙伴的月票、推荐票,以及订阅支持,橙子万分感激。</p>

    承诺的誓言,橙子不说,但绝对会抽出时间将欠下的章节内容补上。</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