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百七十三 心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皇宫里的宫墙之,淑妃破天荒的醒了过来。  .w . </p>

    之所以会这么早醒,那是因为她做了一个梦,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了。那个梦,太过真实,太过美好,让她不忍心醒过来。</p>

    梦……</p>

    她并未进宫,她的家人也没有惨遭迫害。更为重要的是,梦,她与林青竹在一起,而且有情人终成眷属,她们步入了成亲的殿堂。</p>

    只是还未体验洞房花烛夜的美好,沈夕颜醒了过来。醒来的时候,她嘴角还是含着笑意的。</p>

    曾经她以为,她已经爱皇了。对于林青竹,她会慢慢忘却的。可是如今看来,在她的心,任谁都是不过林青竹的。</p>

    梦真是美好,又是那么的真实。可是现实生活,她是永远也得不到那些奢望的幸福了。</p>

    瑾儿在外间守夜,平日里淑妃并不会这么早的睡醒,所以伺候她的宫女,也养成了赖床的习惯。</p>

    淑妃并不想让别人打扰她,所以穿着寝衣,只披了一个披风,蹑手蹑脚的往书房走去。</p>

    淑妃小心翼翼的拿出了自己之前所作的那一副画。画的男子,只能够看到背影,并不能够看到面貌。</p>

    淑妃暗自神伤了一会儿,然后提笔画了起来。</p>

    …………</p>

    …………</p>

    半个时辰之后,淑妃才放下了画笔。宣纸之,一个栩栩如生的男子静静的站着。男子给人温润如玉的感觉。</p>

    不禁让人想到,陌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一句话。</p>

    淑妃呆呆的看着男子头竹叶形状的羊脂玉簪,不禁暗暗出神起来。</p>

    不过寝室里,瑾儿发现淑妃娘娘不在之后,可着急了。恰好这个时候,素问也过来了。瑾儿匆匆和素问说明了情况,两人便火急火燎的找了起来。</p>

    书房外面,传来瑾儿的声音,“娘娘。”</p>

    淑妃听此,淡定的吹干了画作的墨迹,然后细细的卷好放了起来。这才开口说道,“本宫在这里。”</p>

    瑾儿和素问听此,相视一眼之后,赶紧小跑进了书房。</p>

    只见淑妃在书房的桌案前站着,手里还拿着一支沾满墨汁的毛笔。</p>

    淑妃见瑾儿与素问进来,便笑着开口说道,“瞧把你们两个急得,在这皇宫里,本宫还能够失踪不成?”</p>

    淑妃娘娘一句玩笑话,倒是让瑾儿与素问放松了不少。</p>

    素问笑着说道,“娘娘既然醒了,那奴婢先去准备药膳了。”</p>

    淑妃点头说道,“嗯,你去吧!”</p>

    素问听此,便恭敬的开口说道,“是,奴婢告退。”</p>

    瑾儿垂侍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奴婢伺候娘娘笔墨吧!”</p>

    淑妃娘娘却是开口说道,“不必了。本宫还有几个字写完了。”</p>

    淑妃将那一副画收起来之后,又在宣纸写了一首诗。不过淑妃等墨迹干了之后,将宣纸卷了起来。然后和之前的那一副竹林图放在了一块。</p>

    这个时候,淑妃才淡淡的开口说道,“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服侍本宫更衣打扮吧!”</p>

    瑾儿行礼说道,“是。”然后小心翼翼的扶着淑妃娘娘往寝室的方向走去。</p>

    这厢淑妃才刚刚打扮完毕,连早膳都没有用。素心急急的赶了回来。</p>

    淑妃知道素心回来所为何事,开口说道,“是不是宫门刚刚打开,你进来了?”</p>

    素心行礼说道,“是,奴婢一直都在等待着宫门打开。”</p>

    淑妃娘娘开口说道,“你有心了,可是将东西拿回来了?”</p>

    素心谨慎的开口说道,“是。”然后从怀掏出了一个小木盒,递给了淑妃娘娘。</p>

    淑妃娘娘接过去,打开看了一眼,然后又盖了。对于沐府所作的事情,她还是可以信任的。之前的那一块鸽子血玉石雕刻的极好,如今这一块翡翠玉石,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的。</p>

    淑妃娘娘随手将盒子交给了瑾儿,然后开口吩咐道,“你将这个盒子,与之前的那个盒子,放在一块吧!”</p>

    瑾儿接过盒子,行礼下去了。</p>

    淑妃这才开口问素心,“宫外的事情,可有什么进展?”</p>

    素心开口说道,“如今奴婢已经组织那些孤儿学习各种技能,到时候会因材施教,教导他们。若是这些孩子,有聪慧的,奴婢亦是会悉心教导他们各种能力。”</p>

    淑妃听此,开口说道,“这件事办的不错,这么办吧!”</p>

    素心行礼说道,“娘娘若是没有其它吩咐,奴婢先出宫了。今日又会有一批孤儿进府。”</p>

    淑妃听此,慎重的开口说道,“你去准备吧!若是有什么难处,随时告诉本宫便是。”</p>

    素心行礼说道,“是,奴婢先行告退。”素心说完这句话,匆匆的退了出去。看的出来,素心的确是挺着急的,看来宫外的事情,仅素心一个人管理,的确是有些焦头烂额了。</p>

    可是如今她的身边,并没有会武功的可用之人了。只能日后,让素心慢慢的提拔一些可用之人来了。</p>

    淑妃舒舒坦坦的用着早膳。然而养心殿的皇,可没有那么舒坦了。</p>

    自从昨天晚从潇湘馆回来,皇一直闷闷不乐的。不过皇一向勤政爱民,所以并没有耽误了早朝,而且效率还是挺高的。</p>

    只是皇下了早朝之后,又变的闷闷不乐了。早膳摆在桌子,皇是连看都没有看一眼。</p>

    这可是急坏了李福禄,想尽一切的办法希望皇可以用两口膳食,可是皇是不听劝慰。</p>

    无奈之下,李福禄又悄悄的叫来了小安子,让他往潇湘馆跑一趟。</p>

    小安子听到李公公的吩咐,倒是挺高兴的样子,然后屁颠屁颠的去了。</p>

    潇湘馆……</p>

    小安子一进来,看到了在院子里剪花枝的瑾儿,心里一阵欢喜。赶紧跑过去说道,“瑾儿姑娘。”</p>

    瑾儿抬起头,见是皇身边的小安子在唤她,以为皇有什么事要宣布,赶紧走了过来,笑着说道,“原来是安公公啊!不知皇有何事要公公通禀?”</p>

    小安子一脸难色的开口说道,“我是听从李公公的吩咐偷偷过来的。”</p>

    瑾儿听此,一脸疑惑之色,“这是何缘故?”</p>

    小安子一脸忧愁之色的开口说道,“皇自从昨天晚从潇湘馆回去,一直心神不宁的样子。今日下了早朝回来,也是闷闷不乐的。连早膳,也是一口都没有吃。”</p>

    “李公公劝不动,所以想请淑妃娘娘想个法子。”</p>

    瑾儿听此,亦是皱着眉头,谨慎的开口说道,“好,我知道了。我这去禀告给娘娘,你先回去吧!”</p>

    小安子开口说道,“哎,好嘞,那我先回去了。”</p>

    瑾儿开口说道,“好,你先回去吧。”然后转身往里面走去。</p>

    这个时候,淑妃娘娘已经用完了早膳,坐在窗台边喝着茶。</p>

    瑾儿进去之后,小心翼翼的开口回禀道,“娘娘,刚才皇身边伺候的小安子来了,说是听从李公公的吩咐,让娘娘想个法子,可以劝皇用膳。”</p>

    淑妃听此,倒是疑惑的开口问道,“皇为何不吃饭?”</p>

    瑾儿亦是一脸难色的说道,“小安子说,皇昨天晚从潇湘馆回去,便一直心神不宁的。”</p>

    淑妃听此,倒是恍然大悟了,“皇昨天晚来过了呀!”</p>

    此时淑妃已经知道皇为什么不高兴了。全是因为她昨晚所吹奏的笛子。皇是懂得音律的,所以自然能够从笛音,体会到自己的心境。</p>

    看来皇是知道自己心另有他人了!所以如今她去劝,皇根本不会听的,而且还极有可能会动怒。</p>

    淑妃娘娘想了想,然后开口说道,“你去如懿殿,将这件事情告诉贤妃娘娘,贤妃娘娘知道怎么办的。”</p>

    瑾儿不解的开口问道,“将这件事情告诉贤妃娘娘?”</p>

    淑妃淡定的开口说道,“没错。”</p>

    瑾儿担忧的开口说道,“可是贤妃娘娘会懂得娘娘的意思吗?只怕贤妃娘娘会以为娘娘是不怀好意呢?”</p>

    淑妃娘娘淡淡的开口说道,“你只管告诉贤妃娘娘是了,本宫自有计较。”</p>

    瑾儿听此,便恭敬的行礼说道,“是,奴婢遵旨。”</p>

    如懿殿……</p>

    翠菊前通禀道,“娘娘,淑妃娘娘身边的瑾儿过来了。”</p>

    贤妃娘娘听此,皱着眉头说道,“她怎么会派人过来?请进来吧!”</p>

    翠菊恭敬的行礼说道,“是。”然后出了内殿,将门外的瑾儿引了进去。</p>

    瑾儿进入内殿,屈身行礼说道,“奴婢参见贤妃娘娘,贤妃娘娘万福金安。”</p>

    贤妃娘娘淡淡的开口说道,“免礼吧!可是淑妃娘娘有什么事情?”</p>

    瑾儿笑着说道,“淑妃娘娘让奴婢转达给贤妃娘娘。李公公刚刚派一个小太监到潇湘馆,说是皇不思饮食,想让淑妃娘娘劝一劝。”</p>

    “淑妃娘娘觉得她入宫之日尚浅,恐怕不能够懂得皇的心思,到时候不仅劝不动皇,反而会弄巧成拙,所以让奴婢来请贤妃娘娘去养心殿劝一劝。”</p>

    贤妃娘娘听此,倒是冷冷的笑道,“淑妃最得皇宠爱,连淑妃都劝不动,本宫又如何劝得动呢?”</p>

    瑾儿笑着说道,“贤妃娘娘入宫时日长久,更是陪伴皇最久的人。所以皇的心思,自然是贤妃娘娘最为了解了。”</p>

    说到这里,瑾儿又开口说道,“奴婢奉命前来传话,如今奴婢的职责已经做到了,奴婢先告退了。”</p>

    贤妃娘娘听此,淡淡的开口说道,“你替本宫告诉淑妃,本宫会去的。”</p>

    瑾儿听此,恭敬的行礼说道,“是,奴婢遵旨。”</p>

    …………</p>

    …………</p>

    瑾儿回到潇湘馆之后,将这一切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淑妃娘娘。哪知淑妃娘娘却只是一笑置之而已。</p>

    /html/book/41/4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