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册立新后

    翁度霄从城外督查各个兵防事宜,回城路听到了礼部侍郎郑大人被府的杂役无意撞死的消息,便快马扬鞭赶了回来。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跳下马还未入府门,翁度霄便听见府喧嚷声混杂着哀嚎声,不顾父亲身边随从小崔的劝阻,闯入了府门。</p>

    “少爷,老爷让小的提醒您千万不要和郑府的人发生冲突。”</p>

    小崔紧跟在翁度霄身后喊着说。</p>

    翁度霄心里当然明白父亲的提醒,但当他看到院已然失去理智的人们时,他才发现要想避开他们实在是太难了。</p>

    一个年长些的女人冲着房门的张大嘴巴哭嚎着,无意看到了翁度霄,拉着身边两个年轻一些的女子,像翁度霄扑来。</p>

    “我家老爷死得太冤了,你们要为我家老爷偿命!”</p>

    “还我家老爷的命来!”</p>

    ……</p>

    那个年长的女人两只胳膊直接扯住了翁度霄的臂膀。几个女人这时一起包围了翁度霄。</p>

    翁度霄本来还想着能忍尽量忍着,但没想到这悲伤之人竟不管躺在地的尸体,只顾围困住自己,他转悲伤为愤怒将她们推倒在地,大踏步地回到自己的房。</p>

    “父亲怎么说?”翁度霄问着身边的随从。</p>

    “老爷说了,那个撞死郑大人的杂役已经当场自尽了,作为赔偿,我们府给郑府金银财宝让他们好好度日。”随从说着,低下了头,“可是,院里的人根本不听。一心要还他们郑大人命。”</p>

    这几日恐怕是父亲近些年来过得最为煎熬的日子了,前几日韶山道士欲谋杀黎贵妃的事让他忧心忡忡,今日,刚在朝堂稍稍反驳了礼部侍郎郑大人的谏言,下午便遭到了郑大人变故祸至自己的头。翁度霄暗暗地思索着。</p>

    院里的几个女人见翁少爷已经进了房,无法再靠近,便俯下身来,继续大声哭嚎郑大人的尸首。</p>

    那年长的女人是郑大人的正房,郑大人大了近十岁,是郑大人年少时父母为她订好的妻子,所以当郑大人刚榜走仕途时,便迎娶了足以做自己姨妈的妻子陈氏。</p>

    陈氏年长虽并没有和郑大人有过多少共枕眠的夜晚,但在郑府却稳居正房的位子,府一应事务均由她掌管。</p>

    二房刘氏刘秋莲花容月貌,自然得了郑大人不少恩宠,因她性子不喜张扬,识大体懂礼数,所以和正房陈氏的关系相处得不错。</p>

    在女人们趴着郑大人的尸首哭哭啼啼时,陈氏发现刘氏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香囊,仔细地看着。</p>

    “秋莲,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陈氏说着,从刘氏的手里拿了过来。</p>

    “姐姐,一枚香囊,刚才在翁少爷身掉下来的。”刘秋莲说着,“只是妹妹不知原来男人也佩戴香囊吗?”</p>

    陈氏拿到鼻子前嗅了嗅,随即拉开系紧香囊的红绳,把里面的花瓣和香料倒在了手,里面还有一张小小的画像。</p>

    “这画像是他夫人吧。”刘氏随口说着。</p>

    陈氏摇了摇头,“我在惠国公寿宴时见过他的夫人惠二小姐,这画像并不是她。”</p>

    刘氏和陈氏对视着,陈氏仿佛想到了什么,赶忙四处望了望,迅速将画像连同花瓣和香料塞回到了香囊。</p>

    皇在昭熙宫听说了宫外翁相府的情况。</p>

    “皇,送消息来宫里的人还送来了这个。”小桂子说着。</p>

    小安子接过小桂子呈的东西,凑近了给皇看,是一枚香囊。</p>

    皇示意小安子将它打开,小安子看到那张画像时,眼睛下意识地睁大了一些。这被皇看在了眼里,拿过时,自己也吃了一惊,忍不住看了一眼正坐在旁边逗弄着阿黄的林曼。</p>

    “这枚香囊是从何而来?”</p>

    “回皇,送消息的人说是翁大人无意掉落的。”小桂子回道。</p>

    “翁度霄?”皇的眉头紧皱。</p>

    “是,皇。”小桂子答完便被令退下了。</p>

    林曼听到“翁度霄”三个字,感到有一种数不出来的不祥预感,她看到皇正手拿一张小小的纸呆望着。</p>

    林曼站起身,朝皇的坐榻跟前走去,待站在身旁时,才看清了皇手的画像,似曾相熟,这画像,不是自己吗?</p>

    皇的脸色愈加难看,他不会想歪了吧?林曼命蔷薇将阿黄牵了下去,看了一眼站在皇另一旁的小安子,给他递了一个眼神,他便也退下了。</p>

    “皇,这画像……”林曼轻声说着。</p>

    皇抬起头,将画像拿到了林曼的脸旁对着,然后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是你。”</p>

    林曼不想否认,闭眼睛,点了点头。</p>

    皇充满疑惑的眼神凝聚在林曼的眼睛,拿着画像的手失落地放回到了桌案。</p>

    早听闻官玉茹虽因夫君列旭川的原因而贬为了罪奴,但在翁相府,受到翁度霄特殊照顾。没想到竟然这样不一般。这些年来,翁度霄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从不对出城离府的差事有任何不满,看来是原因的。他心心念念的不是府唯一的妻子,而是朕的贵妃。皇忍不住地想。</p>

    “皇,林曼知道说什么都无法消除皇的疑虑,但林曼还是想说一句,翁度霄和我真的没什么。”林曼说着。</p>

    林曼入宫已经这么久了,朕的臣子依旧对她念念不忘,朕怎么能容他。皇抬了抬手,示意林曼别再说了,“你先去睡吧。”</p>

    皇在昭熙宫正殿的坐榻坐了许久才回到林曼的寝殿里,那时林曼已经熟睡。当皇坐下时,林曼微微睁开了眼睛。</p>

    “皇,你还生林曼的气吗?”</p>

    皇摇摇头,“朕从未生你的气,只是,朕要给翁度霄点儿教训。之前他对你有怎样地觊觎,朕不追究,只是现如今,曼儿已是朕的贵妃,他还不死心,朕不能轻饶他。”</p>

    林曼看着皇认真的样子,问道,“皇要怎样?”</p>

    “他不能留在都城。”皇欲言又止。</p>

    第二日,皇从早朝下来后,便去了芙华宫。</p>

    温妃正和堂妹温锦喆坐在正殿里无所事事地闲聊着,看到皇前来,都吃了一惊,赶忙起身迎驾。</p>

    “皇,臣妾不知皇驾临,有失远迎,请皇恕罪。”</p>

    温妃和温锦喆给皇请着安。</p>

    皇走进正殿,径直朝坐榻走去,坐定后,让小安子宣旨。温妃和温锦喆,连同芙华宫里的一应宫人跪在地接旨意。</p>

    “自先皇后大行,宫空悬,皇后之位,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温妃温氏,聪慧嘉敏,柔淑内敛,乃可当之,授金册凤印,册后,为六宫之主,钦此。”</p>

    小安子宣完诏书,迟迟听不见温妃的领诏谢恩之音。</p>

    只见,温妃跪在地,双手扶地,颤抖不已,眼泪双行,缓缓滴下。</p>

    “皇后娘娘。”小安子提醒着。</p>

    “臣妾领诏,谢皇隆恩。”温妃毕恭毕敬地接了旨意,跪在地,满脸泪水地痴望着皇。</p>

    “皇后娘娘。”跪在一旁的温锦喆已经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赶忙边喊着堂姐,边将她搀扶起来。</p>

    皇久违的笑容浮在脸,温皇后一时反应不过来,到底是怎样的过程,皇竟然最终选了自己做新一任皇后。温皇后实在不明白,只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p>

    这时,只见以黎贵妃为首的众位嫔妃已列在殿外,等候着进殿为新皇后行礼问安。</p>

    温皇后看到众妃嫔后,笑着看向了皇。</p>

    “今日,既是温后的册封之日,又是在你的宫,若你已准备好,便可让她们进来。”皇说着。</p>

    温皇后看着小桂子手里捧着的华丽无的凤冠霞披,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令秀青拿到了寝殿,换好后,再出来时,俨然一位在位已久的皇后。</p>

    “臣妾拜见皇,拜见皇后娘娘。”众妃嫔跪在地。</p>

    黎贵妃和其他妃嫔起身后站在殿的两旁,皇和她对视微微一笑。</p>

    这是皇和黎贵妃多日达成的夙愿,便是让温妃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一任的皇后,今日终于得以顺利完成。自打林曼回宫后,便和皇一起梳理奏章和众位大臣的盘根错节,温府在朝政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但已联合了众多谋臣,势力涉及大韩大部分疆土。</p>

    几乎所有大臣都知道黎贵妃受皇专宠,若不册立她为皇后,定让众臣心生疑窦,更让温府的人认为皇立温妃为皇后另有企图。</p>

    如今,恰好遇到昨晚意外的一张画像,又有翁相的呈请,加黎贵妃本是出身于翁相府的婢女,所以,这几件事联系起来,有心的大臣定会认为这次,皇是对黎贵妃伤心了,转而真心册立温妃为皇后。</p>

    “姐姐,如今您是我们大韩的皇后娘娘了,是我们温府的骄傲,我这两日也看得出来,皇对姐姐是真心的。既然皇已经允准我出宫回府了,那我明日便不能陪伴姐姐了。姐姐,你自己要保重。”温锦喆抚在温皇后的胳膊轻轻地说。</p>

    “嗯,妹妹回吧,想必婶娘和叔父都想念妹妹了。回府后,妹妹帮我转达给叔父和弟弟,让他们尽心辅佐皇。”温皇后说着脸露着愉悦的神情。</p>

    /html/book/41/4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