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88话:公主皇后

    推荐:巫医觉醒< r="://.b.r/" r="_b">://.b.r/。

    成吉思汗的三支大军在横扫中原,满载而归之后,会师于中都城北的老军营。

    近一年的时间,成吉思汗的兵马攻下了金国的广大领土,但并不驻兵占领,在劫掠之后,给金国留下一座座的空城,眼看将领们一个个志骄气盛,将夺取中都视为囊中取物一般,又纷纷要求乘胜攻城。

    可是聪明的成吉思汗有自己的想法,他再一次拒绝了将士们的请求,耐心地对他们说:“这中都城墙体坚固,守城的将士人数又多,尽管金朝内部矛盾重重,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然还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不如先以兵临城下,争取一些实际利益才好。”

    其实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成吉思汗深知金国地广人多,单靠自己的十三万蒙古军,即使能一举摧毁金朝的统治权,也无法控制中原这偌大国土,所以不如采用消耗战术,逐步攻掠,一次次地把金国掏空,使它变成一个虚有其表的空壳,然后再探索灭亡金国以后的统治方法,也为时不晚。

    在这种思想支配之下,成吉思汗立即派遣使者阿剌浅进入中都城,向金宣宗说道:“我奉成吉思汗之命,向大金国皇上转告他要向你说的话,当今之际,山东、河北的州、县,均已归蒙古所有,你所守住的,不过是中都一座孤城而已。上天已经使你衰弱了,我也不再逼迫你,我们现在就撤军,难道你不想犒赏我的将士,平息他们的愤怒吗?”

    金宣宗本来就畏敌如虎,只好接受了成吉思汗提出的议和条件。金宣宗派遣完颜承晖为议和使者,带去的礼物是战马三千匹,绣衣三千件,还有大量的金帛财物等。

    成吉思汗收下这些礼物之后,问道:“金珠财帛,我军已经够用了;你们大金国皇上应该有子女的,为什么不派他们来侍奉本大汗呢?”

    完颜承晖听后,唯唯听命,立即回到中都城里,向宣宗皇帝转告了成吉思汗的要求,经过反复商议,便将卫绍王完颜永济的女儿,打扮一番,冒充是皇上完颜璟的女儿,送给成吉思汗,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公主皇后。与歧国公主同时送去的,还有童男、童女各五百名,以及大量的陪嫁礼物。

    这位歧国公主,芳龄十六岁,自小聪慧伶俐,爱读经史,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她面有异相,生得前额突出,鹰眼、钩鼻梁、高颧骨、厚嘴唇,说话声音宏亮,身材修长,一头又细又黑的长头发。

    据她的母亲袁氏夫人说:“歧国公主生下之后,来了一个和尚,送给她一个很小的银锁,让她挂在胸前。那和尚临走时叮咛说道,你的女儿面有异相,将远嫁大富大贵之人,这银锁只有公主丈夫才能打开。”

    歧国公主来到蒙古大营里,成吉思汗一见,立刻被她那奇异的外貌所吸引,不由问道:“你的相貌为什么与其他汉人女子的长相不同呢?这里必有什么原因吧?我的汉公主。”

    蒙古人对汉族、契丹、女真等人统称之为汉人,所以成吉思汗喊她为汉公主。听了成吉思汗的问话,歧国公主没有及时回答,而是从脖子上解下那个银锁,交到大汗手里,并把那和尚的话转告于他。成吉思汗听后,觉得有些奇异,便把银锁放在手里,反复审视了很长时间,然后把它打开,见到银锁的内壁上有两行小字,他让汉公主读那锁上的小字给他听。

    “以德服人者,得天下;以力服人者,失天下。”

    汉公主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两句话,她想了一下,便把两句话的意思解释给成吉思汗听。蒙古人特别崇拜无地神灵,成吉思汗历来相信天佑神助之说,今见汉公主这银锁的神奇来历,不由得在心中产生了虔诚之情,对公主更加敬重了。

    成吉思汗把十六岁的汉公主搂在怀里,温存着说道:“我有了一个精通汉文的公主皇后了。”这一夜成吉思汗与汉公主恩爱情浓。

    成吉思汗胜利地结束了第三次攻金,满载而归,不仅再次扫荡了金国的中原腹地,还攻破了金国的地方政府,许多民间反金势力纷纷举旗造反,使得金国政府焦头烂额,疲于奔命。

    由于城乡经济遭到破坏,百姓流离失所,财源、兵源已经近乎枯竭了,真的把金国掏空了,使朝廷国力受到最严重地摧毁,在短时间内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已经是没有可能了。

    尤其严重的是战争之中,蒙古军队所到之处,广泛实施抵抗者杀,投降者免的政策,一方面有不少顽强抵抗的将领被杀,另一方面是更多的将领投降。对投降的契丹、汉族将领,成吉思汗往往授以旧职,甚至加官进爵,给予种种优厚待遇。

    蒙古军队退走后,他们多留在原地,拥兵割据,成为金国的心腹之患,有的公开与金军对抗,使金王朝处于分崩离析状态。面对危机四伏的全国形势,金国朝廷不得不考虑今后的出路问题。

    与金王朝恰好相反的蒙古,成吉思汗领着兵马凯旋回到克鲁伦河老营,连续庆功分赏,几堆小山一般高的战利品,被分得一乾二净,将士们欢天喜地,一连几个晚上,克鲁伦河畔到处是载歌载舞的人群,大家围着篝火,弹着冬不拉和六弦琴,在庆贺胜利。

    几天之后,成吉思汗召集将领开会,他说:“这三次连续攻金,将士们都认为中原大地像一块肥肉,咬一口嘴角流下油来。其实中都城里的金银财宝固然不少,若是到了宋朝国内,那长江两岸更加富庶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苏杭就在宋朝境内,宋朝的都城不就在杭州吗?有朝一日,当我们亡了金国,再南下攻打宋朝时,你们才能大开眼界了。不过中原各国到处都有墙体坚固的城市,单靠我们的骑兵去攻打,短时间内很难攻破,最好的攻城武器是炮,可是我们没有,我想建立一支炮兵队伍,请诸位发表意见。”

    大将哲别首先发言:“要建立炮兵队伍,我举双手赞成。大前年第一次攻金时,在中都城下我军被金国的大炮炸得可惨了。士兵被炸得缺臂少腿,有的连囫囵尸首都找不到,不仅城未攻下来,连大汗也被流矢所伤。最后无可奈何,只得撤退。后来两次攻打金国,虽然大军屯于中都城下,一块肥肉眼看到口,却无法吃到,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攻城能力,说得清楚些,就是我军没有大炮,不然有十座中都城也早被攻下来了。”

    部将安木海说:“我以为,攻城应以大炮为先,因为它威力大,一颗炮弹能炸一大片;又能攻得远,那炮弹打去,敌人还未见到我们,就被炸死了。”

    成吉思汗赞许地说道:“这话说到我心里了,大炮的这两大优点,一是威力大,二是射程远,是我们的铁骑所无法做到的。不过这大炮离开能工巧匠不行,一要会造,二要会放,三要会修,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安木海又说:“只要大汗一声号令,大炮一定能造出来。”

    大将博尔术说:“前年攻打金国时,我曾经活捉一位金国的造炮师傅,他名叫贾塔剌浑,当时对他优待,没有关押他,让他逃跑了。听说此人逃进太行山里,说在林县住着,因为当时另有军务,未能把他捉回来。”

    金国的降将奥屯世英说道:“这位造炮师傅贾塔剌浑,是金国有名的炮师,与我有过一面交情,请求大汗派我去林县一趟,把他请来吧。”

    成吉思汗听了,立即应道:“那好啊,你去请他来,我们一定重用他,相信他,要他过得比在金国好上十倍。”

    大将木华黎提醒:“建议你装扮成商人模样,让随行人员带些礼物钱财,他答应来时,最好把他全家都搬来,岂不是更稳妥?”

    成吉思汗又补充说道:“为了路上安全,让大力士凡鲁随你一起去,他是一名很好的保镖。”

    等到大家说完,奥屯世英于是向成吉思汗告辞,去准备到太行山里林县的礼物去了。

    这时候金朝降将赵王圭说道:“据我所知,金国懂得制炮技术的人还有不少了,抚州的薛塔剌海、昌平的张拔都,这两个人都在原地住处,请大汗派人去请他们来,岂不是好事?”

    成吉思汗听了,连忙问道:“不知大家可有人认识他两人的?”

    史秉直与田清和一齐站起来,说与两个炮师认识,成吉思汗立即派二人回去准备,速去抚州与昌平邀请两人来蒙古。

    哈撒儿说:“在我的队伍里,有个名叫张荣的清州人,他不仅懂得造炮的技术,还会造船、架桥等,我回去再问问他,好不好?”

    成吉思汗埋怨说:“你为何不早说呢?他有技术,我们不用他,岂不是埋没了能人吗?你快些回去问他,让他速来见我。”

    哈撒儿走后,成吉思汗无限感慨地说道:“告诉你们吧,有人把金银财物当成宝贝,那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人,世间最好的宝贝,是人。”

    说到这里,成吉思汗又加重语气,即像命令,又像叮咛嘱咐一般,向自己的部下说道:“以后凡是归降的能工巧匠和懂得各种技术的人,都要给予特殊优待,凡攻破城市以后,对一切能工巧匠,一律给予赦免,不准杀害;凡是俘虏中的工匠,都要单独挑出来,另加以任用。”

    推荐:巫医觉醒< r="://.b.r/" r="_b">://.b.r/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