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推荐:巫医觉醒< r="://.b.r/" r="_b">://.b.r/。

    早在攻占中都之后,成吉思汗听说有个耶律楚材学问甚大,便向几位出身女真族的金国降将乌古伦、寅答虎、攸哈剌拔都等人询问,方知此人确实是个杰出的人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是契丹贵族的后裔,世居漆水。他是辽太祖阿保机的长子东丹王耶律信的八世孙,他的父亲耶律履博学多艺,在金章宗时位至副宰相尚书左丞,汉化的程度已经很深。

    耶律楚材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此时耶律履已经是花甲之年了,精通术数、会看相算命的父亲对亲人们说:“我已经年六十岁而得此子,他将是我们家的千里驹。我看他的相面,这个孩子他日后必成伟大的人物,而且当被异国之王所用。”因而他为儿子起名为楚材。

    这是他根据《左传》楚虽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给小儿子起名为楚材,字晋卿,似乎他早已经看到金朝必然灭亡,自己老来所生的宠子必将成为异国的名臣。楚材三岁丧父,他少年时由母亲杨氏教授学业,他的母亲杨氏名杏新,是隋朝杨坚的后代。

    耶律履在一个朋友处喝酒,酒后偶然见到一位面貌清秀、知书达礼的少女,立刻为她温良大方的风度所倾倒,于是向朋友问道:“这个女孩是什么人?”

    那朋友长叹一声说道:“这个女孩是隋朝皇帝杨坚的后代,只因为她的父亲嗜酒好赌,把家产荡尽,为还赌债,不得不卖妻女,妻子不甘被卖,跳水身亡,女儿被朋友领回家来,认作为干女儿。”

    耶律履听到后,十分同情她的身世,请回家里一叙谈,才知道她从小读书识字,是个学识渊博的女子,便收在房中做妾,不久便生下了耶律楚材。杨氏还善长于弹琴,楚材自襁褓中就受琴声熏陶,成人后也喜爱弹琴作曲,深得她母亲的天赋。

    成吉思汗建国称帝的时候,耶律楚材十七岁,书无所不读,为文有大家气概,二十四岁的时候,被金王封为开州同知,名声已经很大了。二十五岁的那年,金宣宗南逃时,蒙古军队围攻中都正在吃紧,楚材的哥哥辨材与善材都随着金宣宗护驾南逃去了,他奉命留守中都,被完颜承晖选拔为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

    耶律楚材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精通经史,旁及地理、天文、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在童年和青年时代,他目睹了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因此在中都被围期间他又主动拜万松老人为师,皈衣佛教,企图从佛学理论中寻求精神寄托。

    此时耶律楚材眼看金国大势已去,自己觉得回天无力,从佛学中也没有找到出路,便弃官出走,悄悄隐入燕山林木深处居住下来,静心读书,自耕自舍,过着半农半隐的生活。

    成吉思汗得知耶律楚材的学识与才能之后,多次派人寻访他的去向,半年后才知道他的住处,立即派遣奥屯世英、奥屯世保兄弟俩人前去诏请。二人费了很多周折,终于找到耶律楚材的住处,喊了好长时间,也无人出来开门。

    兄弟俩无奈,便推门进屋,只见一张床上睡了一个小童,向他问道:“耶律楚材在家吗?”

    那小童听了,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说:“这是湛然居士的住处,他出门已经多日了。”

    奥屯世保又向小童问道:“你可知道湛然居士什么时候回来?”

    那小童不置可否地回答:“少则五、七日,多则十天、半个月,时间不一定,有时候能在外面过半年。”

    兄弟俩人听了,心里很憋气,就不高兴地回来,把情况向成吉思汗报告了。过了两天,成吉思汗又派三子窝阔台前去诏请,在场的将领们有人建议:“一个读书人,派兵去把他抓来就是了,何必要一次次地派人去请呢?”

    成吉思汗解释:“你们这么说就不对了,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何况耶律楚材有经天纬地之材,并非一般人可比。”

    窝阔台临走前,成吉思汗嘱咐:“一定要谦恭有礼,因为他是当代的贤人,切不可有粗野的言行,否则必定重责。”

    窝阔台带了几个侍卫,一同来到耶律楚材的门前,正碰上一个大胡子在园子里,为他的青菜浇粪水。窝阔台见那个大胡子旁若无人地只顾浇粪水,连眼角也不瞟他一下,就未敢上前,只是站在园子栅栏外面看着。

    大胡子好像根本未看见有人站在那儿,仍然只顾浇他的粪水,当他浇到栅栏边上的时候,居然把大粪舀子扬得高高的,猛地使劲一拨,那臭哄哄的大粪水一下子浇了窝阔台半身。

    这时候窝阔台的随从们正想发火,见到三王爷连续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说话,才好不容易忍住了。窝阔台正想上前搭话,不料大胡子丢下大粪舀子,从地上捡起一把砍刀,径自去屋后林子里去砍柴了。

    窝阔台无奈,只得忍着性子又随后跟进林子里,然后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说道:“老人家,想必你就是耶律楚材先生了。”

    那位大胡子听了,不禁哈哈大笑:“我算什么老人家,我今年才二十五岁。”

    说到这里,他扭过头来看看来人,笑道:“刚才我只顾浇粪水,未曾想到洒你身上了,实在是对不住冒犯了,你居然不生气,使我很觉得内疚,请到草屋一坐。”

    说完,他放下砍刀,领着窝阔台回到屋子里,有个随从趁机告诉他说:“这是我们的三王爷窝阔台,特地奉大汗之令,前来诏请先生的。”

    耶律楚材这才转过头来,看了看窝阔台说:“三王爷?大汗?难道你们是……”

    窝阔台急忙说道:“我的汗父成吉思汗久闻先生大名,知道你才识过人,特派我前来相请,望先生切勿拒绝,尽快随我前往蒙古吧。”

    耶律楚材又是一笑,说道:“成吉思汗是马上皇帝,要我这一介书生有什么用处?”

    “先生知识博大精深,才智聪慧过人,声名远扬,久居山林,如明珠暗藏,于世无益,何不出山,辅佑大汗,建功立业,也不枉平生所学。”

    “我是辽王的后裔,现在又是金国的亡臣,恐怕不宜去做蒙古大汗的臣下吧?”

    窝阔台的一个随从立即说道:“我们的大汗对外族的将领,历来是一视同仁,大汗早就盼望见到你了。”

    经过再三劝解,耶律楚材终于跟随窝阔台来到蒙古,成吉思汗正在金莲川避暑,听说耶律楚材来了,兴奋异常,亲自接见。成吉思汗一见楚材年仅二十五岁,却留了很长的胡须,又是身长八尺,说话声音宏亮,正是一个美髯公,心中更加欢喜。

    多少年来,在许多契丹人面前,成吉思汗一直灵活地把自己打扮成被金朝灭国的契丹人的复仇者。这次他接见这位契丹人的大才子、辽国的皇帝后裔耶律楚材时,并没有忘记他所坚持的这个带有鼓动性的观点,他直接对耶律楚材说:“辽国王族与金王族素相仇敌,朕今日已经为你们契丹人报了仇,雪了恨了。”

    “报告大汗,我的祖父、家父以及我本人,都早已经入朝侍奉金王了,成为金国朝廷的臣仆。既然我已成为金王的臣仆,靠金王赐给的俸禄生活,如果再对金朝怀着敌意,岂不是犯下欺君之罪吗?”耶律楚材回答说。

    成吉思汗听后问道:“既然你忠于金朝,为何又弃官出去,归隐山林,终不为金王竭忠尽智呢?”

    耶律楚材又直言答道:“请大汗明鉴,如今的大金王朝,已是千疮百孔,寿将就寝了,我一人无力回天,又不能公然背叛,只能暗中归隐,敬而远之了。”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历来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忠君情操的,即使这个人是敌人营垒中的人。因此耶律楚材的这一番答话使成吉思汗十分满意,特别使他高兴的还有,眼前的这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饱学之士,身材魁梧,胡须拂胸,说话口气庄重有力,令人肃然起敬。

    平日成吉思汗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背主忘恩、不讲忠义的人。耶律楚材表示出的忠君思想,正是成吉思汗要大力提倡的,从此以后,他们两人常在一起谈今论古,谈天说地,每次出征都把他带在身边。

    由于耶律楚材知识丰富,成吉思汗每有咨询,无不知晓;令他占卜,尤为奇验,因此成吉思汗公开称他为天赐。其实耶律楚材之所以为成吉思汗所器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深谙星历卜筮之术。

    耶律楚材凭借着看星相、卜卦来测吉凶,在形式上要比萨满教徒烧验羊骨深奥和神秘得多,因此很受成吉思汗的信任。成吉思汗对耶律楚材很亲热,从不直呼其名,而喊他吾图撒合理,意思是长髯者,长胡须的男子汉,正合汉语中的美髯公之意。

    自此成吉思汗把他看成是一个可以十分信赖的人,他得到耶律楚材之后,如鱼得水,整日形影不离地在一起坐谈经国大计,甚为投契,两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儿,无论大汗有什么不解的问题,耶律楚材都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般地回答,深入浅出地让他明白。

    成吉思汗从耶律楚材的身上,吃惊地接触到了中原的文明,逐渐了解到了中原文化,这一事件对蒙古帝国的命运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蒙古军队的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推荐:巫医觉醒< r="://.b.r/" r="_b">://.b.r/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