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五十七章一场政治婚姻

    两人一路疾驰到溪水旁。

    时间已到晌午,将士们寻找枯枝,升起火堆,纷纷烤制野味。

    蒙易捧了一汪清水饮用,念儿学着他的样子,只是冰凉的泉水触碰指尖,凉意便已然袭来。

    接着,蒙易便带着念儿走到将士中间,问道:“念儿,你想吃点什么?”

    念儿茫然的摇头。

    蒙易笑道:“那就让我来为你布菜吧。”

    说着,他便牵起念儿的手走,怕她被乱枝绊倒,好生扶着。

    念儿想拒绝,但手已经被蒙易给牢牢的箍着,挣扎不了。

    将士们没有行跪拜之礼,只是纷纷邀请他们的蒙将军吃自己的烤制的山珍野味。

    蒙易随手拿了一块用大麦合着花角烤制的鹿肉,递给念儿。道:“念儿,烫,小心些。”

    念儿拿着成块的鹿肉,蒙易找到凸起的岩石,取下自己的披风让念儿坐上去。

    同样的场景,念儿只是想不起在何时,与何人,在何处,似乎也曾经历过。

    念儿坐在岩石上,轻咬鹿肉,烤制的娇嫩正好。

    蒙易则远去用葫芦为她盛了一瓢清泉。

    夜深,回到账内,蒙易看着今日捕获的战利品献与美人,这是从开国鼻祖就延续下来的规矩。

    灰鼠养在笼子里,两颗白色如贝壳般的牙齿,念儿看的有些呆了。肉滚滚的好像糯米团子。

    念儿笑道:“喂,蒙易,不妨我们就叫它小团子吧。”

    蒙易没有诧异这是多么古怪的名字,只是道:“好。”

    随后又说:“遗憾的是我这里没有笔墨和砚台和宣纸。明日天明,我便叫人去塞外国都为你去购买些书籍笔墨,让念儿你试试我亲手而制的神羽之笔。”

    念儿看着他的眼睛,认真道:“谢谢你。易寒。

    ……

    而这边,还在大千国皇宫的易寒,竟然被玲妃给勒令与朝中的一位大臣之女结婚,这位大臣正是玲妃的心腹手下。

    而玲妃盼了这么久,终于盼到念儿走了,自然是想完完全全的将易寒为她所用。

    所以,这次她依旧是态度强硬的让易寒去拜访大将军府。

    易寒心中有怨言,却也知,现在不是发作的好时机,便也就去了。

    易寒这也不是第一次来大将军府,只是以前是例行公事。

    而由于大家闺秀总是不能轻易出来见客,而那时大将军府的嫡女年幼。只是在暗中不知偷窥了这位年少有为的八皇子殿下多少次了。只怕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家常便饭。

    如今这位八皇子易寒再临大将军府,空气中却平添了几分暧昧和喜庆。

    大将军上下灯火通明,大将军盛情款待。

    八皇子一哈居首位。

    易寒在大将军耳旁耳语:”今日不同往昔,岳父如同亲父,国丈理应居主位。”

    大将军受宠若惊,自己怎敢和当今圣上相提并论,这可是杀头之罪。即使自己欢喜的疯了,感激之余却依然不失风度,说道:“老臣感激却仍不得失了分寸。还请八皇子上座。

    易寒不再推辞,后居上座。

    易寒一面用餐,一面道:“本殿下有一事想与大将军商议。”

    萧将军惶恐道:“八皇子有事,吩咐即可。老臣定孝犬马之劳。”

    易寒继续笑道:“新妇入宫便开始主事,不从良媛做起,直接封为八皇子妃,行三礼。但本殿下忧心萧姑娘初到宫中一时间接管所有事多有繁忙,不若先到我宫中小住几日,一来由家眷带着熟悉情况,二来本王也想让萧姑娘尽快适应宫中的生活。”

    易寒心中早已有了念儿,怎么可能会与别的女子成亲呢,但由于玲妃实在是逼得太紧,所以他只能先行稳住萧将军的女儿,将自己心中所属告诉她,希望她能明事理,劝说萧将军不要再为虎作伥,早点弃暗投明为好。

    大将军闻言,频频点头称是,道:“八皇子所言甚是。今日老臣便留八皇子在府中小住一日,不敢逾越了规矩,明日便叫小女与八皇子同行而去。叫小女先行历练着学习规矩,也了解八皇子的习性便于更好的服侍。”

    易寒笑着说:“如此,大将军府以后就是本王另一个歇息的寝宫了。是否要先过问萧姑娘的意思?

    大将军摆摆手,似乎有些难为情,”老臣实难启齿,小女早已爱慕八皇子多时,不得已老臣方才求了玲妃娘娘主持此事,还望八皇子勿要怪罪。”

    原来是他撮合成的此事啊?易寒心里愤怒不已,但又不好发作,只得装作安抚似的说道:“怎么会呢,本殿下早年便拜读过萧姑娘的大作,只是常年在外征战,无暇相识。进而有姑婆和大将军欲促成联姻,整好了却了本殿下一桩心事。”

    次日启程。萧宛如已早早起身,乘坐了轿辇等在那里。

    易寒骑马在前。两人一同前往皇宫。

    街上的人望见这正是大将军的轿辇,故而议论着八皇子与将军嫡女结亲之事,一时在大千国的大街小巷都奉为美谈。

    只是,没有看见萧宛如在轿子里的神情,到底是忧虑的,还是幸福的。应该是满怀期待吧,因为倘若她日后回忆起。应该只有在去往宫中的路上,才能与八皇子易寒有如此片刻的同行。

    到了自己的宫殿里,易寒下马,与轿辇内的萧宛如道:“本殿下还有政务要忙,先行一步,待会下人会把你送至八皇子府殿,有掌事姑姑来教导姑娘八皇子府的规矩,并且领着姑娘和宫中女眷相见。本殿下闲时便来看望姑娘。

    轿辇中的萧宛如立刻回道:”全凭八皇子做主。“

    她的声音沙沙不似少女般清脆,也许是到了出阁的年龄,换声期还在变音。

    易寒接着便入宫复命了。

    萧宛如到了八皇子的寝宫,掌事姑姑已经等到了那里。

    无论是八皇子的习性喜好,还是府中的女眷妃嫔,萧宛如皆谨记于心,丝毫没有怠慢之意。深的掌事姑姑的喜爱。

    而念儿在蒙易那里安稳的过了几日,正值八皇子易寒大婚,虽然是易寒的敷衍,但念儿却不知。

    一时举国同庆。

    念儿由蒙易带着骑马在大千国的附近游玩,其实真实目的还是想遥遥看看易寒,毕竟自自己走后,易寒就真的没来找过她,她心里一时有些失落。

    如今,看着满城的欢庆景象,她却不知发生了什么,立马询问街边人。

    市民说道今日乃当今的八皇子与将军之女的大婚,普天同庆。

    又有人说道:“八皇子江郎才郡,大将军之女举世无双,实在郎才女貌,天生一对阿。”

    说话的老妪笑的合不拢嘴。

    听闻此消息,念儿只觉耳边嗡嗡作响,她想前去一探究竟,又怕扰了易寒的好梦。

    现在的他们可真是互相安好,永不再见了。

    她想就此别过,可是她又能往何处去?

    蒙易这里,终究不是归宿……

    塞外,也没有自己的亲人。

    一路前行至大千国皇宫,一路听到八皇子与大将军之女萧姑娘的传说:

    白姑娘的文士大夫都大加赞赏……

    八皇子爱惜百姓,战功赫赫;白姑娘貌美如斯,文良贤淑,当真绝配……

    念儿想掩住自己的耳朵,可是她知道那只能是掩耳盗铃。

    即将到达大千国宫殿,易寒昔日悦耳的声音仍在耳边萦绕。

    也许,他们之间真的是情深缘浅罢了。

    念儿决定放弃了,她不愿再去打扰他。随后不知该去向何处,决心随着蒙易转身前去塞外。

    蒙易不知她为何忽然会如此伤感,但也只得默默随她而走……

    而此刻,大千国的皇宫中,上下皆着红灯,通宵达旦。

    八皇子易寒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喜迎宾客。

    而萧宛如则依规矩由玲妃领着去宗庙祭拜,认祖归宗。

    新妇入府,着红衣炙如鲜血。端坐桌前。

    易寒随诸位重臣爱卿一同饮酒,说话间。玲妃有旨为八皇子易寒和大将军嫡女萧宛如贺喜,再添荣光。

    夜晚,宾客散去。

    易寒被灌了许多酒,行动不便,头脑却十分清晰。

    有小厮搀扶着前往新妇卧房。

    易寒却说:“扶本殿下去书房。”

    那小厮还以为是他们八皇子饮酒饮得昏了头,故而乱指路。

    他依然搀扶着八皇子前往八皇子妃寝宫。

    易寒过去,红色的床榻和新妇红衣融为一体。让易寒分辨不清,眼前愈发模糊。

    易寒立即喊道:“来人!拿纸笔。”

    萧宛如善属文,也有拜读他人作品的好学之心。怎奈有礼仪拘着,她还未由易寒掀去盖头,不可擅自摘取。只能耐着性子,揣测易寒是否要为新婚即兴赋诗一首,不过思虑着待易寒睡下,自己便要欣然已阅,不叫偷窥,只叫窃读。

    易寒用力眨了眨迷离的双眼,龙飞凤舞的落下一排字:“念儿,我亦甚想你,可惜,无奈我们已是天各一番,今日是我大婚之日,但我对你的情意依旧不不变,请你相信我,待目前的事一了结,我将亲赴塞外来找你,你一定要等我,珍重。”

    落款,八皇子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