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6章 种心苗

    秦羽正想向爷爷提出疑问便听吴秀灵说道:“羽儿,入我门派需发誓不可杀害人类,你可做得到?”</p>

    他早就听吴秀灵说过这条戒律,这不是佛门不可杀生的戒律,而是门派戒律,除了人类,其它的东西是可以杀的,自己是个法医,一切行动都要受国家法律约束,肯定是不能杀人的,即便是罪犯也不行,他想了想也就答应了,于是二人分别被秦鼎天和吴秀灵带到楼上进入两个房间,秦鼎天教授韩梦瑶入门知识,而秦羽则要开始慧眼通的修炼。  .w . </p>

    《毗卢般若心经》主修泥丸宫,人体的印堂在两眉之间的眉心处,也叫“命宫”,心经中所指的泥丸宫与命宫并不是一回事,而是在印堂之后,百会之下额前叶之前,据心经所载也是人类灵魂盘踞的地方,也可以叫“心湖”或“识海”,道家也叫“紫府”或者“上丹田”,对一般人来说它是人脑存储记忆的地方,处于心湖外围的记忆自然浅薄,很容易就忘记了,而心湖内部则会被人分门别类的存储一些有用的需要记忆的东西,比如工作经验或一些吃过亏受到的教训,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就知道任何趋利避害。而心湖最深处所存储的东西就不是一个人活着时候所经历的事情了,据说那是存在于人类血脉深处的记忆,乃是全人类知识的结晶,能够触动这种结晶得到其中一点点好处就叫“返祖”又叫开启“宿慧”,这里说的返祖当然不是长出尾巴那种返祖现象,而是指具有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古人的特殊能力。</p>

    这些只是浅层的解释,因为人类的思想或者说灵魂本就是无形无相的,西医的解释更形象一些,说是生物电流刺激大脑细胞导致,而人类的脑细胞是数以亿万计的,无论哪种解释都没关系,反正秦羽修炼起这功法来绝对事半功倍,因为他最强大的能力就是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而慧眼通的第一步就是开发泥丸宫或者说心湖识海,让修炼者对它有一个具象认识,然后便是极大的开发人类的记忆力直到触动心湖深处的记忆结晶从中得到好处。</p>

    如何开发识海?首先你得相信有这么个东西然后真正能看到它才可以开始修炼,以后的步骤才能一帆风顺,如果你连看都看不到它那么一辈子也不会修炼有成,永远会被修行拒之门外,所以这第一步非常重要,而此时吴秀灵又提出了“观想”二字,既然识海是虚无的,那么只有观想才能使其具象化,你先要凭空想象出自己的识海,而且认为它就是真的,久而久之每次修炼之时神识才可立刻进入识海,以后对识海的开发改造也才能有的放矢,做不到这一步也就不用修炼了。</p>

    实际上谁都不知道识海具体是什么样子,但因为有具体位置的描述,所以我们可以先不管它的形状而只体会它的存在,这是可以的,普通人也做得到,即便你不会观想,只是把意念集中在百会穴下眉心后的那个位置,时间长了也会有胀热感的,而练气有成者每日以气温养之,久而能视人身之气,气分五华落五宫,这里说的“视”又叫“内视”,是以“心眼”看内脏,这种能探出识海看到内脏的东西就是“神识”,修炼到极高境界的人是可以把神识探出体外的,这在《毗卢般若心经》中是要达到天眼通境界才具有的能力,而天眼通阶段则是要开发命宫也就是印堂,这里才是道家和佛家所讲的天眼。</p>

    正常情况下不会观想的人每日意想识海,半年后便可看到识海,而会观想的人则长短不一,秦羽在进入定境的第一时间就看见了识海,因为他在今天第一次修炼的时候就已经看到识海了,那时候他要观想一件可以强化自己能力的东西,他观想的是数字“零和一”,而那大大的零和一就是飘在识海上的。</p>

    观想出识海以后的第二步叫“种心苗”,这一步各种功法都有所不同,也就是门派之间的区别了,《毗卢般若心经》所说的“种心苗”也就是在识海中栽下一株幼苗,让它汲取心湖或者说识海中的能量而发育长大,每个人的资质和际遇各不相同,修炼方法也不尽相同,那么成长起来的植株也不相同,将来的作用也不一样,心经中要修炼者想象种下一枚莲子,这就是佛门功法的特色了。</p>

    人类的识海是思想意识的载体,思想意识也可以称作“灵魂”,那么灵魂又是什么样的?它也是虚无缥缈没有具象的,心经中要求修炼者把自己的灵魂想象成莲子的样子就给了它具体形象和发展的空间,没有经过修炼的人灵魂是脆弱和渺小的,就像一枚莲子,但是只要它能生根发芽就可以开花结果,最终生成新的莲藕和莲子,而这新的莲藕和莲子就是触及识海深处原始结晶的媒介,不过要让一枚莲子长成莲花再结藕就是修炼到天眼通时候的事了。</p>

    初生的莲子也可以在识海里扎根,这时候莲子的根部会第一次触碰到识海内部,此时无论你得到什么都叫“宿慧”,也即先天智慧,这可不是能通过后天学习掌握的能力,不管它有用没用都是普通人无法掌握的能力,也可以叫“异能”。</p>

    据吴秀灵讲一般人初次观看的识海应该是三尺见方的一个小水洼,水为白色或淡蓝,其上应飘有淡淡的白雾,白雾可以凝成水滴落入识海,其深层意思就是人们可以通过修炼向其中注入能量,使它的面积不断扩大,而作为灵魂原形的莲花才可以茁壮成长。当修炼者得到宿慧,识海中的莲子发芽成长到水面以上的时候慧眼通也就算小成了,什么时候长出荷叶开出莲花才是大成,而长出莲藕结出莲子就已经触及到了天眼通,那时候要开启命宫也就是天眼进入下一步修炼,而这时候的莲藕或莲花根部能再次触及原始结晶的话则可以再得到其它异能!</p>

    这些话秦羽也就是听听罢了,他不知道别人的识海是什么样子的,反正这世上也没有谁能观察别人的识海,他的识海在今天的开灵仪式也即第一次被他“看到”的时候就已经是十丈方圆了,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到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二十年的苦功没有白练,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修炼识海和神识准备的!其实他并不同意“神识”的叫法,认为叫“念力”更合适,因为他不理解神识的神奇用法,他觉得能够提高心算能力也即虚拟实境中的推理能力就已经很好了。</p>

    只见那方圆十丈的识海上白雾翻腾滚滚而动,有时候能通过缝隙看到淡蓝色的识海海面,但大部分时间都看不到,因为海面上的雾气太浓了,这些雾气虚无缥缈不知来自于哪里,却翻翻滚滚汇聚到识海海面上越聚越多,最下面的雾气浓度也越来越大,最终凝聚成液滴掉入识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而且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液滴掉落的速度越来越快密度也越来越大渐渐形成了如雨下般的景象,整个识海的面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恍惚中秦羽甚至听见了“噼里啪啦”或“哗啦”的声音,而不是想象中的“滴答声”,我的天!这声音要是被师父听见会不会将自己当作妖孽?</p>

    因为吴秀灵说过,如果一个人资质不错又肯勤学苦练的话每日听到三次“滴答声”就应该庆幸了,这个人将来必成大器,这“滴答声”自然就是识海海面上雾气凝聚成雨滴落入水面的声音,这声音当然不存在,外人是听不到的,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到,这种雨滴又叫“天降甘霖”,有天赐之物非常宝贵的意思,虽然以雨的名字命名但绝不是说就应该跟下雨一样,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每天修炼一次也就能得到一至两滴“甘霖”,像他这样跟小到中雨似的可以说太妖孽了!</p>

    秦羽的心算能力极强,略一计算自己的修炼天数便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超了!雨滴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自己修炼应该得到的数量,而且显然现在还不是“雨量”最大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弄不明白眼前的状况。</p>

    为什么会这样?他面前有几个选项,一是由于他没有丹田,所以修炼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神识所需的初级能量形式储存起来,等到用的时候才会大量涌现,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果自己的体质跟别人一样可能就得不到这么多好处了;二是自己回老家那趟所吞噬的东西经过炼化变成了自己需要的能量,比如说蛇毒、蛇胆还有遍地洒金钱的命元,当然最主要的可能就是那一缕先天紫气了,但是目前得不到证实,瞎猜也没用,还是等休息的时候去问爷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