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零七章 恼火的赵括(第三更)

    阳光从天空洒落,照在赵括的脸。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夏天的大草原一丝微风都没有,热得让赵括有种想要将身的盔甲全部脱下来,然后再跳到面前这条小河之痛痛快快的洗个澡的冲动。</p>

    但是赵括并没有这么做,他只是脸色严肃的在河边走着,一边走一边还在发号施令:“二三子速速饮水,两刻钟之后出发赶路!”</p>

    在赵括的面前,一千名具装甲骑兵、一千名轻甲骑兵和他们的战马正挤在河边,场面非常热闹。</p>

    远处突然出现了烟尘,赵括的目光微微一凝,但很快恢复了若无其事的表情,甚至还有心情将几个坐在游但是却毫无自觉的将臭烘烘的脚放入河水之的家伙给踹进河水里。</p>

    烟尘渐渐逼近,从马骑士的盔甲样式来看,这显然是一名赵军的斥候。</p>

    “赵括将军!”斥候气喘吁吁的跳下了马,来到了赵括的面前。</p>

    赵括点了点头,拍了拍面前这名斥候的肩膀,道:“敌情如何?”</p>

    斥候答道:“白羊王在大约三十里之外,已经朝西边而去了。”</p>

    “西边?”赵括皱起了眉头,过了好一会才道:“定西城不是在南边吗,难道他不准备去攻击定西城?”</p>

    斥候道:“属下不知,但是属下可以保证的是他绝对朝着西边而去了。”</p>

    “这该死的胡贼!”赵括用力的啐了一口,又问道:“如今跟在白羊王身边的有多少人了?”</p>

    斥候想了想,道:“大约五千到六千左右。”</p>

    赵括轻轻的哼了一声,道:“竟然有这么多贼子?真是可恨,看来李牧将军所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这些个胡贼是野性难驯,根本应该将他们统统杀了,以除后患!”</p>

    赵括现在很生气。</p>

    由于原本的边骑军团最高指挥官李牧已经率领着三万骑兵东进去和庞煖会合攻伐燕国,所以赵国北方各郡目前暂时处于一个由几名李牧的副手各自统领的情况,这其赵括负责的乃是河套、朔方两郡的治安。</p>

    结果这李牧前脚才刚走没到一个月,赵括负责的防区出了白羊部落叛乱这么一个大的篓子,这让赵括大为光火。</p>

    虽然赵括第一时间已经派人赶回邯郸求援,但是根据正常的速度来看,至少要半个月之后邯郸的调令才能够发到北方各郡之,一个月之后大规模的援军才能够进入到河南地两郡。</p>

    换言之,在这一个月内,赵括所能够依靠的应该只有自己麾下的这四千人马了。</p>

    如果仅仅是白羊王的叛乱,那么赵括觉得自己凭借着四千骑兵平定叛乱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但在得知了匈奴大军已经集结在贺兰山北侧准备东渡之后,赵括知道自己这一次麻烦大了。</p>

    为了逆转被动的局势,赵括带着两千精锐骑兵出城,打算先在野外一举歼灭白羊王,然后再想办法和已经开始渡河的匈奴大军周旋。</p>

    然而没想到这白羊王行动十分飘忽,好像一只滑不溜秋的泥鳅般在偌大的朔方郡之纵横来去,竟是让赵括完全摸不到白羊王的边。</p>

    赵括想了想,随后开口道:“最近的一个定居点距离这里多远?”</p>

    斥候答道:“大约西北方五十里。”</p>

    赵括哼了一声,道:“既然如此,那么等会吾等便去那个定居点看看罢!若是那个定居点也没有发现白羊王的踪迹……”</p>

    赵括十分不爽的挥了挥手:“那便回到定西城去守株待兔好了,吾不信他白羊王不会前来!”</p>

    过了两刻钟,赵括见自己的属下们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于是果断一挥手发布了命令:“全军马,准备西进!”</p>

    在众多赵国骑兵纷纷马之时,突然一阵隐约的震颤声远远的传了过来。</p>

    赵括下意识的朝着声音传来的南方看了过去,发现南方的大地之烟尘大起,显然有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正在急速靠近。</p>

    赵括精神一振,心又惊又喜:“难道是白羊王来了?”</p>

    一想到这里,赵括整个人心也不烦了,身也不热了,腰杆也停止了,吼起来也像是在打雷了。</p>

    “全体都有,着甲马,准备迎战!”</p>

    正所谓望山跑死马,从南方而来的这支骑兵想要逼近到战斗范围的话至少还得要差不多两刻钟的时间,这两刻钟已经足够赵括和麾下的这一千名具装甲骑兵完全做好战斗准备了。</p>

    烟尘渐渐的逼近了,赵括甚至已经可以看到无数胡人骑兵在烟尘之若隐若现。</p>

    一面大旗在烟尘之显露出来,赵括的目光放去,将大旗面的两个篆字看得清清楚楚。</p>

    “义渠?”赵括睁大了眼睛,嘴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声:“义渠人这个时候来这里做甚么,难道也是趁火打劫来的?罢了罢了,义渠也好白羊也罢,总之见一个杀一个是了!”</p>

    气氛渐渐的变得紧张了起来,一千名具装甲骑兵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随时都可以出击。</p>

    在赵括准备下令出击的时候,义渠人骑兵的速度突然渐渐的慢了下来,直到距离赵军骑兵大约三里地左右的时候完全停下。</p>

    一名身材高大的义渠将军在数十名义渠骑兵的护卫下纵马而出,来到了两军阵,对着赵括所在的方向高声喝道:“本王义渠胜,对面的可是李牧?”</p>

    “义渠胜?”赵括闻言心有些惊讶:“那不是义渠国的国君吗,怎么跑这个地方来了。”</p>

    心嘀咕归嘀咕,但是作为一名赵国的将领,心拥有着强烈自信的赵括自然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输了场面,于是也率领着三十名赵国骑兵迎了去。</p>

    “义渠王,李牧将军已经东进攻伐燕国去了,吾乃是赵国裨将赵括!”</p>

    “李牧不在?”义渠胜看了赵括一眼,脸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也对,李牧如果在的话,应该也不会让白羊人这么猖狂。”</p>

    赵括被义渠胜这一句话气得不轻,但如今的赵括早已经不是长平之战时那个动不动想要怼天怼地的毛头小子了,他强自按捺下心的怒气,对着面前的义渠胜沉声道:“不知道义渠王突然率军进入吾赵国境内,究竟有何贵干?”</p>

    义渠胜十分豪迈的一挥手,笑道:“我们义渠国和你们赵国不是盟友吗,听说你们赵国人有麻烦了,所以我带着我的五千大军来帮忙了!”</p>

    义渠胜将“大军”这两个字咬得很重。</p>

    赵括皱起了眉头,有些狐疑的看了义渠胜一眼。</p>

    虽然在一场大战之赵括并没有和义渠胜有多少接触,但是根据李牧的说法,义渠胜这个家伙看似呆憨但是心里的鬼心思可是不少,属于那种扮猪吃老虎的人物。</p>

    这样的一个家伙,真的这么耿直的听说盟友有难然后率兵来援?</p>

    赵括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摇了摇头:“义渠王,汝如果不能够找出一个理由说服吾,那么今日便先在此做过一场吧。”</p>

    义渠胜一听怒了,道:“你这小子好没道理,本王好心率军前来救援,你竟然这么对待本王?喂,别走,别走啊!好了好了本王告诉你是了,本王觉得起匈奴和白羊王,还是你们赵国人更加好打交道一点。”</p>

    已经往回走的赵括止住了坐骑,转过身来:“是这个原因?”</p>

    “是这个原因!”义渠胜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匈奴都隆单于也派人联络过本王,希望本王能够和他们对你们赵国进行南北夹击!但是本王可不傻,如果朔方和河套郡落在他们的手里,那么他们所做的下一步恐怕是要和秦国人把本王的义渠国给瓜分了!”</p>

    赵括沉吟半晌,突然开口问道:“义渠王,汝可知道这一次匈奴人一共有多少兵马?”</p>

    “多少兵马?”义渠胜嘿嘿一笑,道:“这一次你们赵国的麻烦可是大了,匈奴王的使者告诉我,匈奴人刚刚打败了月氏人,现在匈奴人可是足足有十万大军!”</p>

    “十万大军?”赵括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下意识的冲口而出:“这不可能!”</p>

    义渠胜耸了耸肩膀,道:“谁知道呢,不过本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了,你总该相信本王了吧?”</p>

    赵括脸的表情显然还是有些怀疑,道:“最后一个问题,汝为什么更加相信赵国,而不是去相信和汝同为引弓之民的匈奴人?”</p>

    “引弓之民?”义渠胜哈哈大笑,道:“我是在马背长大的,我当然知道大草原的原则是什么。这里的盟约大部分时候和女人的承诺一样不可靠,只有纯粹的弱肉强食!与其相信匈奴人,我倒不如相信你们赵国。毕竟你们赵国一次的确完成了承诺,帮助我建立了义渠国!”</p>

    说到这里,义渠胜不由得愁眉苦脸了起来:“你是不知道啊,秦国人现在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本王是真的担心秦国人什么时候再次北攻击本王啊,到时候还要依靠你们赵国人来帮助本王抵挡秦国人的攻击呢!”</p>

    赵括沉默了半晌,缓缓点头:“义渠王,吾可以让汝和吾并肩作战,但是有一点,吾要获得汝所有兵马的指挥权。”</p>

    赵括原本以为这个要求会让义渠胜发怒,没想到义渠胜大手一挥,大大咧咧的说道:“算你不说本王也会提出来的,你们赵国将军的指挥水平的确是要我们高,这六千骑兵本王交给你了。但是本王也有一点要求,那是你不能够随意把本王的部队派出去送死!”</p>

    赵括的眉头微微展开了一些,十分认真的说道:“没问题!”</p>

    义渠胜的到来,多少给了赵括一些安慰。</p>

    在集合了义渠人的六千骑兵之后,赵括眼下手的可用兵力达到了一万人。</p>

    虽然这一万人起匈奴人的大军来说仍旧是有些不足,但仍旧有效的提升了赵括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p>

    说实话,虽然对于李牧非常的佩服,但是赵括的心多少也是有点不服气李牧的,觉得自己要是能够得到李牧那样的机会,做出来的成也未必李牧要差。</p>

    如今,这样的一个机会摆在赵括的面前。</p>

    如果能够以少胜多,将这些该死的匈奴人统统赶回黄河以北的话,吾赵括想必在大王的心能够和李牧一样成为一个足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了吧?</p>

    一想到这里,赵括对于即将到来的这场保卫战不但没有任何的恐惧,反而还隐隐产生了几丝期盼。</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