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 我的回答

    <Td></Td></TABLE>

    "人总是在失去后才会发现失去的东西是宝贵的。

    晚上黛丝如期出现在我面前,一如既往的温柔笑容,问着重复的同一个问题:“安少主,没有半人的国家,真的存在吗?”

    “还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啊,黛丝,不是时候。”

    “我知道,安少主,我等你的答案。”

    说着黛丝七窍流出了黑血。

    我又惊坐而起。

    抱歉,黛丝,姜飞熊还没回来,我没法去看你。姜飞熊你赶紧给我滚回来啊!

    姜飞熊没回来,张雍回来了,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黄堂所部及跟随而来的各族超过了2000人。与姜常、凤鸣等商议后决定也驻于对岸,让翠尔荄丝、夏阳等族教他们如何开垦,租借的耕牛农具麦种以收获量的1成5做为租金。就这样新城在对岸已经有4000余住民,其中人族不到一半。

    一个月内收割、犁田、插秧,辛苦的双抢终于结束了。新城和河西共计种下了晚稻共计38000余亩,真是感谢米诺斯族带来的大量的牛了,没有这么多的畜力更本不可能完成。

    另外要特别感谢铁锤他们的出色工作,他们很快就在林子里的铁矿开采出了铁矿石,大量的镰刀、犁、锄头等等铁制农具被制造出来;他们和侏儒、高车人以及人族合作已经造出了实用的耧、耙、石磙等等农具大大加快了收割犁田播种的速度;而翻车、独轮车、风扇车都已经造出了实物正在培训人员以便大量制造;筒车、天车等也做出了模型,经过测试改进后就可以在冬天进行实物制造,明年真是值得期待。

    工匠们还真是不得了啊,很多东西我和姜常只是知道个大概原理,他们竟然根据我们模糊的介绍就不断的复制出来原物,不仅纠正了我们记忆中错误的地方,还对原物进行了一些改进。有了这些东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力,还能加强抗旱防涝的能力。

    新城既靠近长龙山脉又离歌德王国不远,前次能不死一人迫降了‘长匪’诺曼洛夫部,是依赖骑兵冲击打蒙了他们,然后各族精壮跟在家兵、乡卒后面充为声势,最后拿出诺曼洛夫的首级侥幸取得的成果。要是诺曼洛夫部认真反抗,恐怕新城军民还是得付出相当的代价。

    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我提出意见,大家商议决定农闲时召集精壮军训。

    双抢结束后,按计划我颁布命令:凡是一户5口有地40亩及以上者农闲时节精壮男子必须自带粮食到军营参加两个月的军训。参加军训队伍由村长组织好后赴军营,备好大车载足一个月的粮食到军营报到,另一个月粮食和回程粮食由公仓支给。军训方法参照被解放的那30余名奴隶军训的经验,由乡卒对精壮展开训练。因为现在新城还在开发新田,所以暂时会采取分组轮流进行军训,等新田开发完成就全员展开军训。

    宣布完新的军制,民众中响起了抱怨的声音。这个我也理解,农闲时会召集人进行水利兴修,再加上军训,一年到头民众难有休息的时候。

    姜常看着散去的民众皱眉说:“农作采取的是轮种之法民力使用甚大,再各种劳役和军训,确实负担太重,但是新城在边陲重地不得不为啊。”

    本来对新军制持保留意见的凤鸣听后接口道:“民众负担太大容易出问题啊,现在是因为新城粮食丰收而其它地方大旱,所以民众对守备您很拥护,两相比较之下民众现在能够接受,可长此以往下去,一旦各地都学新城采用畜力、种植高产作物、使用铁制工具、兴修水利,新城民众压力过大恐怕会外流啊。”

    确实愚陋的我只想着战国是怎么做的,却忽视了我现在用的已经至少是唐宋时期的种植方法了。两季轮作必须精耕细作要耗费大量的民力,而战国只种一季那种粗犷的种植模式对民力使用低很多。

    姜常听了凤鸣的话点点头说:“嗯,一年光操练两月也不能保证战力可以维持不降,还是得想办法增加训练的时间才行,养兵千日才能用兵一时啊。”

    凤鸣想了想说:“现在民众正在陆续向新城聚集过来,人人都在全力开垦新田。因为采用了新的耕作方法和新的农作物、农具产量大增,几年后完全可以增加脱产之军。军队屯田当在难以招揽民众开垦的地方,起个示范效果就好,开垦还是应该让民众去做,军队应该专心于自己的训练。”

    姜常考虑了一下说:“新城距离歌德王国不到百里,如今大旱横扫歌德王国和周王国边境地区,雷家又被周王借口铲除,恐怕等粟米收成前歌德就会挑起战争吧。不过把三公子派到这来恐怕也正是为此做的准备,三公子所部对歌德七战未尝一败,我们倒也不用太担心,不妨等几年直接扩大脱产的军队。”

    他们的意见都是对的,新城现在还处在开发的初期,无力维持大量的常备军,乡卒屯田过多也会影响民众的生计。可我一想到姜宇宏对我那态度,让我对依靠他保护新城心里有疙瘩。不过我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烦躁中抬头四望当我看向汉水方向时忽然想起姜飞熊跟我说过的对岸地理,一个想法在我心里浮起。

    “囚龙湾到长龙山脉是20里,鱼苦滩到长龙山脉是25里对吧?”

    “是啊。姜安你想做什么啊?”

    “河对岸地域广大但魔兽、野兽众多,兼之匪盗横行,普通民众开发困难重重,所幸我们对岸最大的两股‘长匪’已经收服。能不能先在上述这两地驻兵开始屯田,然后逐渐向长龙山拓殖,从而建起两道长墙抵御魔兽和‘长匪’。有余力后可以将这两地之间魔兽、野兽驱逐,把这两地之间变成可以安居的地方,晚辈这个想法,您二位怎么看?”

    凤鸣考虑了一下说:“这倒不失为一个折衷的好办法。这两地之间相距有400里之遥,最窄处20里,最宽处在新城对面有150里以上,而且这一带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开辟出来会是一个极好的粮仓。”

    姜常听了我的话沉思了一会说:“每5里设一堡屯驻,20里需兵500,25里需兵620才能较好的防御,加上替换的兵力至少得2倍,再对应的屯田士兵,没个三、五年怕是难成。不过可以先从两个河湾滩涂开始屯田,一个个来的话倒也不是不行。安少主您这法子倒是和老奴所知的另一个法子蛮相似的。”

    姜常说的应该是北宋以堡垒战术进攻西夏的方法吧,我这个其实更多得是想到了古罗马在英格兰的那个长城。

    于是我们一起讨论了一下,招募新的乡卒就在河对岸的各族中进行。诺曼洛夫部和黄堂部大多都是精壮男性,但是匪性未除心不定不能直接全部编成乡卒。米诺斯族和夏家堡等的骑兵应该好好使用所以要把他们征召起来,同时也可以借此来监视弹压诺曼洛夫部和黄堂部的异动。

    商议后决定将已经习惯了屯田的张雍手下乡卒打散与诺曼洛夫部和黄堂部召集的新乡卒混编,由他们教导如何屯田并监视诺曼洛夫部和黄堂部的动向。先以百人为单位建立起堡垒然后再不断补充人员,在军训和屯田之外慢慢修筑长墙连接各个堡垒。

    姜常接着提出了意见:“每伍配2牛,所得收获三年不上缴公仓,其后每年所获四成上缴公仓其余归他们自己有。”

    凤鸣对此有异议:“四成归公是不是有点太少啦?”

    姜常腹黑地一笑说:“现在已经有灾民陆续到达新城,等到人来得多了他们也把前期工作做好了。到时候就把地租给灾民耕种既可,这样乡卒们精力可以完全放在训练和修筑长墙上。其后军队一旦移驻,这些田地就可以售与这些佃户。军队屯田只是权宜之计,可用一时不能用一世,久之军队战力必减。安少主您与五族定的是十取二,这些后来者也不宜过高吧。”

    我和凤鸣纳得的点点头。

    姜常想到什么又补充了一句:“我们现有雷家家兵甲胄100套,不妨增加100脱产甲兵。”

    说做就做,姜常、林青拿我手谕前往对岸进行甲兵乡卒的招募。

    有些出乎意料各族十分积极,我们最后不得不扩大了甲兵的招募计划:

    共募得骑马甲兵50人由张北统帅,骑牛甲兵50人由张福统帅,甲兵150人和原来的50人改编成两个百人队由王益、王铿率领,新设甲兵统领一人由林青担任,章康、杜增为甲兵副统领。

    共计招募了100骑马骑兵由姜赛任百夫长,200骑战牛骑兵分成两个百人队交由那素、曲诺出任百夫长。翠尔荄丝也被任命为百夫长但她手下只有本族的40名女角马骑兵,角马速度比一般马要快得多但不如一般马儿健壮,所以决定让翠尔荄丝队负责侦查和消息传递。由夏松为骑兵统领铁牛为骑兵副统领。

    由诺曼洛夫部和黄堂部中挑选武艺好精壮者500人,与张雍的100乡卒混编成6个百人队,以乡卒3人,黄堂部2人,诺曼洛夫部1人为百夫长,黄堂为步兵统领,张雍为步兵副统领。

    由于人数不足,步兵400骑兵200在囚龙湾设4屯堡屯田,步兵200骑兵100在鱼苦滩设2屯堡屯田。

    另一个我们担心的事情终于也来了,饥民们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在新城地界,按先前商议的以工代赈命令饥民去兴修水利和进行各种城建。因为已经时值7月底,新开垦的田地已经无法种植粮食只能随开随种一些蔬菜瓜果。将其中一部分饥民移民对岸命他们开垦田地种植苜蓿等牧草,以满足来年大规模开垦所需牧草;当然更多的饥民按计划被安置去了屯堡。

    饥民大多是整村整村的一起逃难,找到一个能临时居住的场所后便派出探子四处打探下一个落脚点,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开始还三三两两的饥民不久就成了涓涓细流。没有预想中那样的大规模饥民涌入,这得‘感谢’周王。他有血腥地屠戮使得人口大减,新城却因此避免了饥民的冲击。马尔萨斯主义在这个世界还真是被牢牢地‘遵循’。

    八月初不完全地统计之下:新城有民15000余人,河对岸有民5500余人。新城加上周边村子有水旱田地超过90000余亩,河对岸有水旱田地15000余亩,两岸共计有牛2800余头,马600余匹,羊2000余只。

    在准备收粟米之前,姜飞熊回来了。不仅是他,他还带了四个人回来。

    他向我介绍了这四个人:

    张云,虞国人,25岁不到,1米7的个子,白面有须,受凤鸣所邀而来的他的学生。

    汪鹏,38岁,1米8的个子,黝黑精干,曾任南阳守备,被上司陷害坐雷子逆案被免职,武艺高强为人直率,张云的朋友,受他之邀前来新城。

    蒂娜亚,20岁,赛伦王国人,1米7的个子,赤法碧瞳,是个很漂亮的魔法师,路上缠着姜飞熊斗法落败,于是要拜姜飞熊为师,姜飞熊不答应就死缠难打着跟来了。

    霍天,16岁,1米6的个子,微黑精悍,是林青的师弟,跟林青既是对手又是知己,闲得发慌就跑来找林青玩了。

    一脸憨厚连蜜雪儿都骗过的车夫叫穆扎威尔是米诺斯一族中人,为人处变不惊,擅于应对,姜飞熊觉得他是个做间谍的好材料就推荐了他。

    蒂娜亚见到我直接用生硬的周国语问:“你是姜飞熊的主人?”

    我马上回答:“是。”

    蒂娜亚狐疑地打量了我几眼便说:“那么请命令姜飞熊收我做徒弟。”

    我立即答应:“行,准你做他媳妇。”

    蒂娜亚听了后开心地转向姜飞熊说:“姜师父,你主人答应了,从今天开始你是我师父了。”

    要塞里众人哄堂大笑,姜飞熊那熊皮竟然红了。

    我和凤鸣他们热情接待了返回的姜飞熊他们,晚上聊得很投机,考虑姜飞熊他们鞍马劳顿,早早安排他们休息了。

    等客人们尽数离开了房间,思思和金月娥带上我指示她们准备的点心和酒,在林青护送下就我们四人到了新城塞外。我带头径直走向了每晚我都会远远眺望的地方。

    金月娥她们摆好祭品后,我上前第一次抚摸了黛丝的墓碑,倒好酒我缓缓地洒在了墓前。

    在墓前我沉默地站了很久,才开口说:“抱歉了,黛丝姐姐。我之前一直没资格来你墓前祭奠。今天我终于可以到你墓前来了,你问我的问题我终于想清楚了。答案是有的,没有我也会去造一个出来。”

    对不起女儿,爸爸回家的事情得放一放了,爸爸有点小事得做。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