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贾诩救场

    “大王饶命!”

    马上就要被拖出殿外,宗邪也慌了,本想装完13就跑,现在要死了贼刺激。

    “且慢!”

    殿中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一个面貌平平无奇,全身寒酸衣服的中年文士笑着走进来了。

    西凉武士听见他的话,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董卓看着此人,一时间竟然认不出来,于是便问道身旁的李儒。

    李儒凑过来:“相国,此人乃是贾诩,是李傕将军帐下的谋士,也是我们西凉的旧人。”

    听到李儒的话,董卓这才叫停了武士,让贾诩上前。

    因为华雄等人对这位谋士贾诩的谋略多有耳闻,知道他没有不轨之心,所以就放心让贾诩上前说话。

    贾诩靠近了董卓,在他耳边轻轻附言几句。

    董卓听完,先是恼怒,然后表情变得平缓,最后哈哈大笑。

    下面的大臣们都不知道贾诩说了什么让董卓态度转变得这么快。

    贾诩说完后,董卓重新看着宗邪,强忍着怒气说道:“本相国看在你是皇室宗族的份上,大人有大量,不杀你了。”

    “来人,把宗邪扔进大牢里。”

    “诺!”

    得到命令,左右武士就把宗邪拖出去了。

    宗邪转危为安,可却是保住了一条小命。

    看见宗邪没事后,贾诩又向董卓建议道:“相国,这解玺绶一事,我看还是由袁隗袁太傅来,袁太傅家族四世三公,素有威信,我看是在适合不过了。”

    董卓一转头:“袁太傅,不知你可愿做此大事。”

    “这……”

    “既然相国有令,老臣自然不敢不应允。”

    一头白发的太傅袁隗想了想,还是屈服了,毕竟他没办法想宗邪那样,他袁家一家老小还在洛阳呢。

    袁隗叹了叹气,走上前去,把废帝弘农王刘辩身上佩带的传国玉玺解下来。随后,他捧着玉玺,来到了刘协面前:“陈留王请即位。”

    “陈留王请即位!”

    下面的臣子都是老狐狸,一看大势已去,赶紧伏下身,向刘协跪拜。

    刘协看看自家哭泣的兄长,再看了看笑呵呵的董卓和战战兢兢的大臣们,很快他就不得不做了决定。

    刘协双手接过玉玺,在太监的搀扶下,坐上了龙椅,前几分钟,这里还是他兄长的位置,现在就变成他了。

    老好人袁隗没有闲着,他把弘农王和何太后两人扶下殿去了,一路上这二人哭哭啼啼,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董卓满意地点了点头,在他的授意下,李儒又下诏改元永汉,刘协是为汉献帝。

    少帝被废的消息,很快就传出宫城,全洛阳,全司隶,乃至整个大汉天下都陆陆续续知道了此事。

    东汉帝国,日暮西山,烽烟并起,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朝会结束后,李儒拉住了想要离开的贾诩:“文和,你到底对相国说了什么,要是平常有人这样,早就被相国一剑砍了。”

    别人不清楚,作为董卓手下的首席谋士,李儒可是很清楚董卓的脾气。

    贾诩笑了笑:“文优啊,我只是说那宗邪是洛阳宗氏之主,而洛阳宗氏把控着羽林卫,若就这样杀了他,恐怕会徒生变故。”

    贾诩说完就离开了,看着贾诩瘦弱的背影,李儒突然想到了什么:“就凭羽林卫那帮残兵老弱,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动手。”

    “文优,你难道忘记了我们来洛阳前的誓言吗!”

    留下这句话,贾诩就飘飘然地走开了。

    李儒表情凝固,默默念道:“匡扶汉室,曾经的誓言我没忘,只是随波逐流,总有那一天,理想会破灭。”

    ------------------------------

    伴随着少帝被废的事,朝堂上发生的事很快传遍了洛阳,慷慨就义的尚书丁管和一个不畏强权,怒骂董卓的少年‘宗正’。

    不过大家更多地讨论的是宗邪,因为宗邪骂的话更加狠,更加让人解气,毕竟董卓来到洛阳惹得天怒人怨,他们也只能背地里骂骂董卓。尤其是那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更让人觉得解气。

    大概宗邪也没想到,他这个不经意地举动更是传遍了洛阳里大大小小的府邸,各家的小姐都对他这个少年英雄都仰慕的很,一时之间,都在讨论关于这个‘草鞋宗正’的事。

    季汉,是重大义,出英雄的时代。君不见冠军侯霍去病,少年英雄,惹得无数女子青睐。

    宗邪年纪轻轻,就当了九卿之一的‘宗正’,还敢在朝堂上大骂董卓,简直就是她们心目中的英雄典范。

    这会,蔡邕府上,也在传这件事。

    蔡府里,蔡邕的女儿蔡琰蔡文姬正在院子里抚琴,一般的时候,她更喜欢翻阅古籍,做些补缺查遗,修订总结书籍的工作。可是每次父亲一上朝,蔡文姬就担心他回不来了,心思大乱,只有抚琴来解忧。

    蔡文姬穿着素色曲裾深衣,简单地绾了一个垂髾髻,挂着玉耳坠,蔡文姬清素淡雅,才情怡人,如出水芙蓉。她素手芊芊,拨弄着面前的焦尾琴。

    “小姐,小姐!”

    一个扎着双丫髻,穿着蓝色曲裾外衫的小女孩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她是蔡文姬的侍女小昭。

    “小昭,说了多少回了,平时要像个女孩子,不要总是那么急躁。”

    “说吧,可是有什么事。”

    蔡文姬停了下来,她想来是朝堂上发生了大事。

    小昭拍拍胸口,这才把朝堂上的事说完整了,废立皇帝的事蔡文姬早有耳闻,倒是不太意外。可是当群臣缄默,忠臣遇害的时候,只有一个少年敢于发声,怒骂董卓。

    “你说那个‘宗正’是个少年,还穿着草鞋,有这么奇怪的九卿吗?”

    蔡文姬眼里闪过异色,权位越高,年龄越大,她父亲蔡邕年逾五旬,这才当上祭酒,‘宗正’位列九卿,秩中二千石,博士祭酒才六百石。

    “千真万确,我听宫里的太监说的,那还能有错?不过我听说那个‘草鞋宗正’已经被关到洛阳狱里面了。”

    “要不然,那人还真的是小姐的良配呢,主人不是一直要为小姐找夫婿吗?”

    小昭巧笑盈盈地打趣着蔡文姬。

    “别乱说,我心目中的夫君,是能和我一起抚琴诗书的名士,若是不能意气相投,便无法相处。”

    蔡文姬有点不好意思,她想如果那个所谓的“草鞋宗正”是个才子那该有多好啊。

    上了一天的朝,蔡邕庆幸自己完完整整地回来了。废立皇帝这件事,虽然蔡邕有心劝阻,可也败在了残酷的现实里,最终是默认了,其实大多数的大臣都是这样。

    能过一天是一天吧,蔡邕这样自嘲道,毕竟董卓看起来对他的名气很是景仰,不然也不会请他来做官了。

    回到府里,看着府前没了那个挑豆腐的少年,蔡邕心里一阵叹息,都说少年出英雄,这个草鞋宗正也算是个英雄了。

    不过他没想到宗邪根本没想做英雄,只是被系统坑了而已。

    蔡邕走进府里,看见自家女儿正在抚琴,然而只是轻轻撩拨,并未弹奏,便知道她正在正在想事。

    蔡邕不客气地坐在她身边:“文姬啊,在想什么呢,说于父亲听听。”

    蔡文姬一看是父亲来了,急忙掩饰道:“没什么,只是在想朝堂上的事。”

    “废立皇上吗,此事真是我大汉的耻辱啊。”蔡邕叹了叹口气。

    蔡文姬装作不经意地说道:“此时也是形势所迫,我们也做不得什么。不过父亲大人,今天朝堂上的那个‘宗正’您认识吗?是哪家的公子。”

    蔡文姬对自己未来夫婿的要求严格,都说少女情怀都是诗,对于少年英雄,少女们自然崇拜,可是蔡文姬又不想嫁个一个只懂武功的糙汉。意气相投,如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样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

    “哪家的公子,他就是经常来我们府前卖豆腐的那个豆腐儿。”

    “啊!”

    蔡文姬的幻想破灭了,原来只是个市井小儿。

    而在被拖往洛阳狱路上的宗邪,刚打开“天子一怒”系统,就收到了提示。

    “来自蔡文姬的怒气值,+375.”

    “这什么鬼,小爷还没上门就怨我了。”

    宗邪满脸的不可思议,他不知道蔡文姬因为他的身份,对一个完美夫婿的幻想破灭了,当然有点怨气。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