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一十九章 暮不尽夜未央

    此事非同小可,老妪很是费了一番力气才挺直了身子:“陛下可做好了准备?”</p>

    既然是事关前朝的隐秘旧事,那便必然是骇人听闻。请百度搜索进本站。若是没有这点心理准备,他也不会独自前来这片梅林当了。</p>

    明烨当即点了点头,扬手示意老妪继续下去:“你可以说了。”</p>

    “梅园是前朝皇室所建,鼎盛一时,更曾是暮央公主的最爱。”提到暮央二字,老妪还是忍不住地顿了下来。</p>

    暮央暮央,暮不尽夜未央。这二字已经许久没有从唇齿间如此坦然地飘忽而出了。但正如这二字背后所预兆隐含的含义,总是让人不忍卒读。</p>

    暮央公主,好像一直都在暗夜当艰难行走。像她的封号那般,暮色夜光常随,是一个永永远远的,破除不开的诅咒。</p>

    “暮央公主?”从渊阁调来的史书,除了那卷破损的残页,其余记录的便都是前朝之事了。</p>

    可哪怕是通读遍了这些史书,明烨也从未见有哪一本是提到过了有关这位暮央公主只言片语的事情。</p>

    “她是前朝的公主,陛下你没有听过也实属正常。”老妪便是那时为数不多的亲眼见证者,早在明氏入京称帝前便是宫的老人了。</p>

    “你是前朝的宫人?”老妪这番话一出,再结合其人的年岁,明烨自然不难反应过来什么。</p>

    只是,反应过来了,却也吃了不小的一惊:“前朝的宫人不是都被?”</p>

    前朝旧事如何,他自当不知。只是透过那些字,仿佛重又将那惨绝人寰的一幕幕现于了眼前。也不知先帝是为了隐瞒什么,才将偌大的皇宫付之一炬,连屋带人,全烧了个干净。</p>

    这位老妪算是漏之鱼,但却不知这条漏之鱼的命运是幸还是不幸。</p>

    老妪笑笑,笑容堪称寡淡至极:“老奴守在了这梅园里,因而才逃过了一劫。”她是快与眼盲耳聋无甚差别了,但这并不妨碍她能从明烨的眼神当解读到惊讶与些许的骇然。</p>

    明烨终了都没有提醒于她,现如今不存在什么梅园了,有的不过只是梅林而已。不过正如老妪也没有妄想来纠正于他是一样的。</p>

    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坚持吧。</p>

    老妪并没有提过,她并不是主动留守在了梅园里:“暮央公主深得皇室厚爱,便是新君入京,这一点也从未有过改变。不过倒是可惜了她身边那些本也无辜的人。”</p>

    有些话,是不好当真说破的。在明烨看来,老妪能提到这些,也已是于他莫大的助力了:“哪里能知道暮央公主的下落?”</p>

    明烨很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老妪话里话外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暮央公主并未随前朝的兵败倾颓而身死。</p>

    “暮央,暮央公主。”老妪面色刷地惨白了下来,这可叫她如何去说,其内的牵扯实在是太大了:“暮央公主如今早已不再是暮央公主了。陛下又何必……”</p>

    老妪深知,即便她一口咬定了对此事不知情亦是无用的。陛下聪慧如斯,即便先帝都做到了这样的程度,也还是被他抓到了不知哪里走漏的风声。</p>

    唯有望以此劝诫能起到作用了。</p>

    “婆婆在深宫久居的日子,算来应该朕的年岁还要更久些吧?”明烨突然语气便放缓了很多。</p>

    但老妪深知,这不过是陛下的以退为进,甚至连退步都根本算不:“是。”</p>

    “是,那便不应不知。”一个陡然的厉色相喝,直把老妪吓得面色数变:“皇家,是最配得金玉其外,败絮其的那个。”</p>

    金玉其外,败絮其?听了这话入耳,老妪不禁舔了舔发干的双唇。她仍然记得,梅园当年误闯进的那个幼童。</p>

    “暮央。”明莘从影影绰绰,相互掩映的梅花林绕出了身来。</p>

    暮央公主早早便等在了梅林之,可真正等到了她要等的来人之后,却飞快地将头垂了下去,不理也不睬。</p>

    “暮央。”明莘讪笑了一声,不知该如何致歉:“你,你等了很久吧?”</p>

    暮央抬起一双泪水涟涟的眼睛来。没见面之前,她心存了一肚子的话要说。可真的见了面,她才发现那些话全都不过是一句句的笑话,半点意义都没有:“你,你为什么?”</p>

    彼时头发花白的老妪躲在了梅园一角,尽数将这些该看的,甚至是不该看的都看在了眼。</p>

    明莘身后有一只小尾巴,小尾巴扑闪着两只滴流乱转的黑色眼珠,正死死地盯着梅园当的二人。</p>

    不用想都知道,这个小孩是陛下的皇子。老妪不动声色地靠了近前:“殿下想去哪里玩?”</p>

    说来也是好笑,那时的陛下,性子便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倔强,固执。</p>

    无论老妪怎样使计相诱,明烨都不肯离去,只有一双眼睛像是黏在了明莘的身。</p>

    老妪无奈叹了口气:“殿下,对不住了。”</p>

    幸好那时的明烨十分年幼,既不存有记忆,身边也无什么宫人可替他出头。</p>

    老妪干脆架起了明烨,并带着他仓皇躲到了一边更为僻静的地方去。</p>

    原来是从那个时候起,陛下便已经是如此地不容常人左右其思想了。</p>

    老妪的脑海一闪即逝过去了很多过往,一幕一幕,轮番来过,竟好像是鲜活在了眼前。</p>

    再瞧瞧面前的陛下,老妪竟是有些不寒而栗了起来。她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君者是如此地评价于己身所处的这个环境之的。</p>

    “婆婆,你应当清楚。”老妪难看发白的面色落到了明烨的眼,终于让他意识到自己了方才的色厉内荏,这才放慢了语速:“不管这里面有多么地能藏污纳垢,斩草除根,才是护我社稷的不二法则。”</p>

    过往,他那是不知情,完全被人蒙在了鼓里。可眼下却是不同,既然被他知道了前朝余孽的存在,便是挖地三尺,他也要把这些不安定的因素一一找到。</p>

    老妪重重地点起了头,这一次,她算是看到了明烨在这面的决心:“老奴只知道,暮央公主确实没有死,如今已然改名换姓。她人,在京都。”</p>

    她人,在京都。</p>

    这一句话像是被放大了千万倍一般,在明烨的耳,甚至具备了穿金裂石的效果。</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