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十五章:赴宴东宫(四)

    <Td></Td></TABLE>

    今天的这顿饭,可能是殷清风三十多年来最难熬的一次了。为了应付五个不矜持的女人花样百般的问题,他恨不得再多十张嘴。

    逃跑一般的进了李世民的书房,殷清风才彻底送了一口气。没等他把气喘匀,就听李世民说道:“我收到消息,包括郑、李、崔、杨、王等三十余个家族,几天后要齐聚洛阳。”

    “我擦!”

    要不是殷清风最近养气的功夫渐深,恐怕真的会爆一句粗口。

    他现在可不是刚来大唐时候的愣头青了。世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他或许比李世民这些人看得更清楚。同时,他也立刻反应过来,那些世家聚在一起的原因。

    铜钱改制对皇室有利,所以李渊才欣然接受。但,这天下间的财富,李唐皇室才占了几分?说句难听的,把李渊的家底都查一遍,可能都没崔、卢、郑、杨那几家当中,任何的一家多。

    通过兑换,李唐皇室的财富增加了,可那些家族也不是傻子,当然能琢磨清楚里面的门道了。皇室凭白的增加十几亿,二十几亿的钱财。可那些世家呢?啥好处也没捞到啊。没捞到就是损失!这能行吗?坚决不干啊!

    在他们的思维里,还存在着“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的想法。他们是不会在意当政者如何如何,他们想的是自家的利益。

    “叔叔认为,他们会联合起来逼迫皇室做出让步?”

    李世民有些沉重的点点头。

    “小侄认为,他们敢对抗皇室,也是有原因的。

    一,他们在乱世中挣扎了这么久,惯性的认为,每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都不长久。不管谁来执政,都需要他们的子弟,帮助皇室治理天下。

    二,杨隋也曾一统天下,但二世而亡。他们认为,李唐也会步其后尘。所以,他们对皇室没有敬畏心。”

    李世民稍微一琢磨,再次点头。

    殷清风做了一个惭愧的表情,说道:“对于那些世家,小侄之前的认识有些偏颇。所以,之前给叔叔提的谏议,也不周全。还请叔叔原谅。”

    李世民有些诧异了。之前殷清风对那些世家,可是一直都不怀好感的啊,“哦?为什么这么说?”

    “从匈奴、鲜卑、羯、羌、氐五族跃马南下,到冉闵的颁布杀胡令的几十年里,要不是有那些世家的存在,北地的汉人不但会被屠杀的一干二净,华夏祖先留下的传承更是会断绝。

    可以说,没有那些世家与蛮族的委曲求全,祖先的传承就断了很大一部分。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对汉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

    所以,该削弱他们在世人中间的影响,还要做。但,皇室却不能因此而向他们低头,更不能不给他们台阶下。”

    “你的意思”李世民有些迟疑,“是要”

    “小侄不是要叔叔低头,而是换一种方式补偿他们?”

    李世民这才放下心来,“你有什么具体办法?”

    “叔叔不妨派人邀请他们到长安来做客,反正滋味楼重新开张的时候,叔叔也要宴请朝中的文武。”

    “你是说,让他们加盟?”

    李世民的反应还是挺快的,一下子就想到了重点。

    殷清风点点头,“既不能损害皇室的利益,又要安抚他们的情绪,那就不如让他们加盟到滋味楼和仙居坊。小侄相信他们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等他们来了长安之后,叔叔多与他们交流几次。向他们阐明叔叔的治国理念,让他们相信大唐既不是秦朝,也不是隋朝,更要决心超过四百年的两汉。

    既然大唐要存在几百上千年,他们真的愿意一直与皇室对抗下去?如果依然有人不支持叔叔,叔叔不妨含蓄的点明,没了世家的支持,大唐或许艰难十几年二十年,但只要熬过了这段时间,大唐也就不再需要他们了。

    那些世家在朝中真的没有高品级子弟为官,五十年后,他们的影响力就会大大降低,百年之后,他们一定会被新的家族顶替。

    试问,他们敢吗?”

    李世民登时就想到了殷清风的那个倡学了。这时,他也忘记了他对殷清风的忌惮,眉飞色舞的说道:“好!就依你!你一定要把那倡学做好!我就再忍他们一忍,我要亲眼看见那些世家落魄的时候。不过”

    兴奋过后,李世民问道:“你真的不担心,他们加盟之后,势力会更大?”

    “小侄相信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不能期待对手自己倒下,小侄相信叔叔更愿意看到他们在强大的叔叔面前、强大的皇室面前,低下曾经骄傲的头颅!”

    “啪!”

    李世民一拍桌子,口中喝道:“好!好一个低下曾经骄傲的头颅!”

    他眯着眼睛,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殷清风说道:“不能期待对手自己倒下某一定会比你们更强大”

    殷清风见李世民陷入某种yy里面去,他也暂时闭上嘴巴。

    在他的计划里,向李世民靠拢是第一步,世家则是他后期要面对的“敌人”。虽然在纸面上他没有做出企划案,但如何对付这些世家,脑子里早就反反复复想过几十上百遍了。

    那些世家,是单独对抗也好,联合起来也罢。破解之法就一个:以利换利。至于李世民担心的,他们会更强大,在殷清风看来还是有解决之道的,只是时机还没到而已。

    李世民这时抬起头,对殷清风说道:“给你准备的先生,你随时可以领走。但是,你一定要尽快的把你那个倡学做起来。”

    殷清风站起来,恭敬的说道:“小侄遵命。”

    李世民摆动了两下手掌,示意他坐下,“即使你能用加盟来换取他们放弃敌对,想必他们一定会提出让他们的子弟入仕。这件事,你如何思量的?”

    “入仕好啊”

    “嗯?”李世民没想到殷清风是这个态度。

    殷清风接着说道:“首先异地为官,把他们都扔到大江以南。其次,无论在在哪里为官全部为副职。最后,是否得到升迁,还不是叔叔一句话的事儿?”

    李世民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等他笑够了,也换了一个话题,脸色再度沉重的说道:“我尝试着去和他说,让他带人去天竺。他说,宁可被杀头也不去。”

    殷清风一呆。李建成这个态度,可超出了他的预想。

    好一会儿,他才说道:“也许他对叔叔还有些怨恨,一时还没想清楚。等过些时候,叔叔再与他说吧。反正给他们预备的海船,和去天竺的向导还没找到。”

    李世民沉默的点点头。

    其实,他对殷清风要放李建成去天竺还是有些担心的,所以,他只是派李晋安去随口说了一句。

    以殷清风的描述,天竺既然有那么多的财富,他的阿兄再无能,那也是做过太子的人。谁知道若干年后,他是否会领兵杀回来。

    殷清风不知道李世民内心的打算,但让李建成去天竺的事,却是他计划里重要的一环,“叔叔可知商汤的后人、周文王、秦始皇、汉高祖的后人今安在?”

    李世民摇摇头。

    “每个帝王建起一个王朝时,都不会认为这个王朝会在若干年后被取代。而每一个被取代的皇室的后人,不是被屠杀干净,就是泯然于众。

    叔叔的阿兄,若是去了天竺,并在那里开枝散叶。最少,陇西李氏可以在那里另立祖祠,而不虞李氏血脉被灭绝。

    虽说此去天竺路途遥远,但从每年来大唐的那些胡商身上就知道,一旦在那里立住跟脚,不管是向西到大食、大秦,还是与大唐之间做贸易,他,都会富甲天下。而且,他更会成为一个开国之君的。这些,他都不动心?”</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