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闯南下(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高杰不禁陷入了沉思。 </p>

    李成栋说的不错,这种时候一刀把这来使砍了,并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令问题变得愈发复杂。</p>

    死无对证从某种程度说明高杰心虚,是在有意掩饰着什么。</p>

    若他心里没鬼,为何要急于“杀人灭口”?</p>

    高杰明白自己绝不能做这种授人以柄的蠢事,那些自诩为朝廷栋梁的伪君子恨不得高杰犯错,然后群起而攻之。</p>

    卑鄙,无耻,下作。</p>

    但这是读书人。</p>

    仔细分析了一番利弊得失,高杰最终还是决定采纳李成栋的建议,把这使者五花大绑,解送去南京。</p>

    这样一来等于高杰把如何处置来使的权力交给了朝廷,交给了天子。若非坦坦荡荡,毫无私心,他怎会如此做?</p>

    高杰等于把心掏出来给天子看呐。</p>

    只希望天子能够明白他的一番苦心,不要了东虏的离间之计啊!</p>

    ......</p>

    ......</p>

    玄武营、勇武营相继抵达登州驻防,天骑营抵达莱州。</p>

    原本兵力空虚的登莱镇变得兵强马壮,巡抚张肯堂的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来。</p>

    按照他的要求,不论是步兵、骑兵还是水师都得接受三日一操。</p>

    玄武营、勇武营等神策军完成的很好,新训练的水师营要差了许多。</p>

    不过张肯堂却要求他们必须咬牙坚持,有神策军这个榜样在,由不得他们偷奸耍滑。</p>

    刘三水的心情很不错。</p>

    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大海。</p>

    大海他想象还要浩瀚,那种吞噬一切的感觉真是叫人心醉。</p>

    闲暇的时候刘三水总会和袍泽一起来到海边踩水,任由海浪拍打在脚面。</p>

    刘三水也见到过登州水城的海船,想象着乘坐海船扬帆出海的景象。</p>

    可惜他隶属于步兵营,估计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p>

    海的那边是什么?</p>

    听说从登莱坐船浮海能够直接到辽东去,当初的东江镇是从登莱获得粮食补给的。</p>

    刘三水只希望自己能看到大明水师横渡大海,去往辽东荡平东虏的那一刻。</p>

    不过眼下,还是完成好训练要紧。</p>

    三日一操对玄武营的将士来说强度并不算大,刘三水适应起来更是没有什么问题。</p>

    不过刘三水总会在训练之余自己加练,如此一来消耗倒也不小。</p>

    起南京来,登莱的肉产并不丰富,不过胜在海货充足。</p>

    刘三水和一众袍泽一样,每顿都能吃到新鲜的鱼虾,这对他们来说是极为幸福的事情。</p>

    唯一让刘三水念念不忘的是艺队。</p>

    为此他不惜主动向官建议,请求在登州也成立专门的艺队,排演剧目进行演出。</p>

    这个建议一层层的汇报,最终到了巡抚张肯堂那里。</p>

    张肯堂此先从未听说过艺队的事情,但经由幕僚一番解释也是恍然大悟。</p>

    一番打听之下,张肯堂得知如今艺队在济南府已经十分有名,不仅军营的士兵,连寻常百姓也很喜欢观看他们的表演。</p>

    张肯堂还听幕僚说,如今南京城也有了类似的表演,主要在酒楼茶馆之。</p>

    张肯堂作为一镇巡抚,政务、军务自然是需要最紧要考虑的。但艺队也不是不能组建。</p>

    如果艺队的表演能够舒缓士兵们的压力,那么也算是一件好事。</p>

    为此张肯堂在全登州范围内征集大小官员的意见,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大多数人支持组建艺队。</p>

    尤其是登州知府袁惟泰,对艺队很推崇。</p>

    这直接影响了张肯堂的判断,使其最终决定在登州城内组建艺队。</p>

    这个工作张肯堂也理所当然的交给袁惟泰去做。一来他想借着这个机会考察一番袁惟泰的能力,二来这件事也是袁惟泰最积极嘛。</p>

    张肯堂初来乍到,需要在一定程度倚重袁惟泰这样的老手,才能较好的执掌全局。</p>

    而如果事事亲为,则会引起下属的反感,其学问还是很深的。</p>

    ......</p>

    ......</p>

    湖广,武昌。</p>

    总兵府内,左良玉愁眉紧锁。</p>

    近来他得到消息,李自成已经率领主力军队撤出关,经河南一路朝湖广方向而来。</p>

    虽然顺军现在还没有踏入湖广的地界,但看这架势是迟早的事情。</p>

    左良玉不得不早作打算。</p>

    从顺军行进的方向看,他们最可能先进入湖广勋阳府。</p>

    如今勋阳府也在白旺部的手,与襄阳、荆州、承天、德安四府连成一片。</p>

    李自成胃口绝对不会仅限于此,若是他率部沿江而下,则武昌方面会面临极大的压力。</p>

    左良玉麾下虽然号称有八十万大军,但实际也是二三十万人。</p>

    这二三十万人真正能打硬仗的也是十余万。</p>

    除了左良玉亲自掌握的军四营外,再是金声桓、马进忠等人统率的‘秦兵’。</p>

    内心深处,左良玉是极为不想和李自成爆发冲突的。</p>

    李自成虽然对着清军屡战屡败,实力却仍在左良玉部之。</p>

    瘦死的骆驼马大,左良玉深知这点。</p>

    要守住武昌则必须守住汉阳,左良玉必须提前调集重兵驻守汉阳。</p>

    可这样做真的值得吗?</p>

    对左良玉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封侯,是因为手有几十万大军。</p>

    若是这几十万大军打没了,朝廷便可以随便把他一脚踢开,再换一个人出任总兵。</p>

    而如果左良玉率军撤离,可供选择的方向很多了。即可向东进入黄州府,也可以南下江西瑞州。</p>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逼南京。</p>

    南京可是金粉膏腴之地,若是能够率大军到南京附近食一定会很畅快。</p>

    唯一的问题是,南京是如今的帝都,当今天子圣驾在这里。</p>

    若是左良玉真打算率军前往南京,必须要想出一个合适的理由。</p>

    清君侧似乎是个不错的理由,不过要清谁呢?</p>

    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与外人商议的,左良玉除了跟儿子左梦庚提及过,连何腾蛟都没有说过。</p>

    不到万不得已,左良玉也不想放弃湖广这份基业。毕竟湖广是天下粮仓,掌控了这里大军便可以养的人肥马膘,保持极强的实力。</p>

    ......</p>

    ......</p>

    </p>

    百度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