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六章 左军哗变(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

    <content></p>

    湖广动乱,天下震动。请百度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以四省总督身份驻节江西的袁继咸更是忧心忡忡。</p>

    他派出斥候四散查探消息,得知阿济格率领的清军与李自成的顺军在距离九江不远处爆发了一场大战。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刘宗敏被俘杀,顺军元气大伤。</p>

    李自成遂放弃继续沿江而下,转而率军绕过清盆山,往九宫山方向而去。</p>

    让袁继咸感到惊的是,先一步率军从武昌撤离的左良玉军,竟然也没有顺江进抵九江,而是在黄州府兴国州一代驻扎,似乎是想等清军和顺军决出胜负再做打算。</p>

    不久前圣旨传到九江,当今天子提醒袁继咸一定要当心何腾蛟与左良玉,必须严守城池不出,以待黄德功率部援助。</p>

    九江城内是没有多少兵力的,原本袁继咸最倚仗的便是部将张世勋,此人统领着总督标营的两千甲兵,是袁继咸的臂膀。</p>

    可皇帝陛下却在圣旨提醒袁继咸亦要提防此人。</p>

    这让袁继咸感到惊讶不已。</p>

    如果说何腾蛟与左良玉相互勾结图谋不轨,天子命他提防当然说的过去。</p>

    可张世勋却是袁继咸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他为什么要提防?</p>

    更让袁继承感到难以理解的是,皇帝陛下怎么会知道一个小小总督部将的名字?</p>

    天子日理万机,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把所有人的名字记住。官之,内阁辅臣、大小九卿、总督巡抚值得一记,武官之,也是各镇总兵值得天子记住名姓。</p>

    当今天子英明神武,这袁继咸是知道的。可人再怎么聪慧,也不可能记住所有人的名姓啊。难道说皇帝陛下对他不放心,故而特意调查了他的僚属?</p>

    那也说不通啊!</p>

    若真是如此,皇帝陛下该直接派锦衣卫缇骑来拿人了,而不是发一道圣旨叫他留心部将......</p>

    袁继咸怎么也想不明白。</p>

    不过既然天子提醒了他,他自然要留一个心眼。万一那张世勋真是一条白眼狼,他提早准备总是好的。</p>

    袁继咸虽然没有直接剥夺张世勋的官职,却在他身边安插了两员大将,死死钳制住了他。</p>

    如果张世勋有什么异动,袁继咸能第一时间得知,并作出及时的应对。</p>

    做好这一切后袁继咸还不放心,又发总督手令调集鄱阳湖水师到九江封锁江面。这只水师是袁继咸出任总督以来一手组建的,虽然鄱阳湖水师的船身大小不如龙江船厂造出的福船、广船。但在这长江江面也足够使用了。体型太大的战船在长江反而不容易发挥。</p>

    若是左良玉军不打算攻打九江而是直接乘船东下,袁继咸也好派出水师进行阻击。</p>

    无论如何他不准备放左良玉部过九江,因为一旦他们进入安庆府,会直接威胁到南京,威胁到圣驾。</p>

    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行的却是谋反之事。</p>

    袁继咸是绝不会允许左良玉威胁到当今天子的安危的。</p>

    如果左良玉想要穿过九江府,必须从他袁继咸的尸体踏过去!</p>

    ......</p>

    ......</p>

    “父亲,大事不好了!”</p>

    左梦庚慌慌张张的跑到左良玉大帐,急切道:“哗变,军队哗变了!”</p>

    左良玉听到哗变两个字,猛然站了起来,咬牙道:“是哪个营?”</p>

    左良玉麾下共有三十六营,一共二十余万人。这么多人肯定不可能全部哗变,故而左良玉会如此问。</p>

    左梦庚抖若筛糠,结结巴巴道:“是马进忠、金声桓两营!”</p>

    左良玉闻言直是深吸了一口气。</p>

    马进忠、金声桓两营都是大营,人马加在一起有五万多人,兵力不容小觑。最可怕的是他们的战斗力也是左良玉三十六营最强大的。即便是左良玉心腹李国英统率的亲兵营,论作战的凶悍也不过马、金二人统率的秦兵。</p>

    可左良玉实在想不明白二人为何要鼓动士兵叛乱。他们虽然不是左良玉的嫡系,但左良玉也没有亏待过他们,至少面都是一碗水端平的。</p>

    至于私底下的小动作,二人也不可能知道啊。</p>

    左良玉的好心情一扫而空,面色变得凝重起来。</p>

    之所以离开武昌后他没有下令全速行军,而是在黄州府兴国州一代休整,是为了看看清军与顺军大战的结果,看看能不能赚些便宜。</p>

    对左良玉来说,最好的结果是清军与顺军两败俱伤。</p>

    可李自成实在不争气,再次被清军追痛揍一番,逼得他逃往九宫山。</p>

    好在李自成的仓皇逃窜把追击的清军也吸引走了,让开了长江水道。</p>

    左良玉不敢再耽搁,正想率军沿着富水进入长江进抵九江,谁知却摊了哗变这种事。</p>

    哗变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士兵自发组织的,一种是有将领暗操控的。</p>

    左良玉想都不用想,他摊的肯定是后者。</p>

    金声桓、马进忠二人肯定是想借着机会跟他谈条件,哼,真是养了两条白眼狼!</p>

    左良玉心发恨,拳头紧紧攥起。</p>

    “哼,老子不信这个邪!”</p>

    思量一番后左良玉还是觉得不能认怂。</p>

    他是一军主帅,现在又是率部清君侧的非常时期,个人威信一定不能折损。</p>

    别管是马进忠还是金声桓,都别想让他低头。</p>

    见左良玉一脸杀气,左梦庚心稍定。</p>

    父亲是他的主心骨,只要父亲在身边他不慌了。</p>

    “父亲,此事要不要找何巡抚商量商量?”</p>

    左梦庚惴惴不安的问道。</p>

    “哼,他是个墙头草,你指望他表态吗?”</p>

    对于何腾蛟左良玉是不怎么指望的。这次从武昌起兵时何腾蛟极为犹豫,若不是左良玉态度强硬,半是胁迫的把何腾蛟带,很难说此人会作何选择。</p>

    再说,一个巡抚的态度在这种时候也无关紧要。</p>

    左良玉要想镇压叛乱,最重要的是依靠手的兵力优势,而不是什么狗屁巡抚的一句话。</p>

    “庚儿,伺候为父穿戴甲胄。为父倒要看看那两个小蟊贼能掀起多大风浪来。老子还没死呢,这楚镇二十万大军还姓左!”</p>

    ......</p>

    ......</content></p>

    </p>

    百度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