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二十一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既然明军想要掘地道,用棺材来炸塌城墙。≦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品 ≧≦ 书 ≧≦ 網 ≧尚可喜要做的自然是阻止明军顺利的完成炸城前的准备工作。</p>

    换句话说要是让明军把所有工作都做好了,还打什么仗。洗干净脖子等死好了。</p>

    双方争夺的焦点在地道。</p>

    明军想要成功把地道挖成,而清军要千方百计阻止地道掘成。</p>

    尚可喜深知此点是重之重遂派出重兵攻打穴丘。</p>

    曾英见鞑子来势汹汹,一时也有些紧张。</p>

    不过他很快平复了心情,下令军队增援。</p>

    早已候命的骑兵队一涌而出朝鞑子骑兵冲杀而去。</p>

    两军相遇立刻厮杀在了一起。</p>

    尚可喜派出的乃是本家兵,战斗力十分凶悍。</p>

    曾英派出的则是亲兵,实力同样不可小觑。</p>

    在这种情况下谁的决心更大便能占据场面的风。</p>

    只是战况十分胶着。一会清军占优,一会明军又占据了优势。</p>

    而双方的统帅尚可喜和曾英皆是满面愁容。</p>

    这一仗他们都输不起。输得一方势必将处于被动的位置。</p>

    ...</p>

    ...</p>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p>

    在尚可喜和曾英汉城外激战之时,李定国已经率领兵马经由小道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了汉城的身后。</p>

    当初安之下达命令时是命李定国袭。</p>

    故而他不需要考虑正面战场的事情。</p>

    即便是曾英战败了也不需要他去救援。他只要率部出现在汉后方即可。</p>

    发动这种袭时机是最为关键的。</p>

    眼下曾英应该已经和鞑子开战,这是李定国最适合发挥的时间点。若是错过了,便是前功尽弃。</p>

    “传我将令,准备挖掘地道。”</p>

    按照李定国的计划,他率领的这支军队会通过挖掘地道潜入汉城。</p>

    但是与棺材炸城时所使用的地道不同,李定国需要的地道类似于传统地道,需要足够的宽度以用来输送兵员。</p>

    这种地道挖掘起来时间便要长一些。</p>

    好在李定国带来的士兵足够多,一起来挖能够快不少。</p>

    现在李定国只希望曾英在正面能够把鞑子拖住了。</p>

    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只要有时间,他能把带来的士兵全部输送入汉城。届时要想夺得汉便会轻而易举。</p>

    ...</p>

    ...</p>

    阿济格收到了尚可喜的求援信。</p>

    一开始他很是不以为然。</p>

    寻思着一定是这个尚可喜夸大其词。</p>

    这大冬天的明军是脑袋被门夹了才会攻打汉吧?</p>

    谁不知道汉易守难攻何况是在冬天。除非明军统帅是个三岁小儿。</p>

    可是接着往下看阿济格便坐不住了。</p>

    尚可喜言辞恳切的声明汉城的粮仓已经全部被焚毁了。</p>

    如今汉清军已经到了断粮的地步。</p>

    阿济格不由得勃然大怒。</p>

    好你个尚可喜。本王对你信任有家,把镇守汉的重任交给了你。你倒好,不但没有替本王把守好汉,反而让明军把粮仓给烧了。</p>

    毫无疑问这是因为尚可喜玩忽职守。不然粮仓是建在汉城的怎么可能被烧了?难道明军会飞不成?</p>

    “这个尚可喜真是个废物!”</p>

    阿济格气的团团转,恨不得现在把尚可喜抽一顿鞭子。</p>

    但他也明白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待冷静下来他便开始思考应对之策。</p>

    汉清军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濒临断粮,那么向其输送粮草便是阿济格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p>

    不过押运粮草的人选是个大问题。</p>

    阿济格身边的猛将虽然不少但多数都是满洲人。</p>

    这些满洲将领心高气傲,肯定不甘心办这么一个差事。</p>

    若是以前阿济格还可以寄希望于吴三桂。可现在吴三桂和阿济格闹的不欢而散,如今在河南过着逍遥日子,绝不可能指望的了。</p>

    思来想去阿济格发现他竟然手头无一可用之人。</p>

    这十分尴尬了。</p>

    可如今形势如此紧急无论如何也要派人去送粮。</p>

    阿济格硬着头皮定了一人。</p>

    此人乃是阿济格的心腹,满洲镶白旗的巴图鲁硕额图。</p>

    硕额图最早只是一个普通的旗兵,后来被阿济格看重一路提拔,如今已经是甲喇章京。</p>

    硕额图能够有今天全是阿济格的恩典,故而阿济格相信他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p>

    果不其然当阿济格把押运粮草增援汉的任务交给硕额图后,他欣然领命。</p>

    这让阿济格稍稍感到有些欣慰。</p>

    不知从何时起他已经将陕西视作自己的禁脔。</p>

    如果说多尔衮是大清的摄政王,那么阿济格便是陕西的土皇帝。</p>

    如今阿济格在陕西便是说一不二的存在,他当然不希望这种局面发生改变。</p>

    “此去汉一定要万分小心。南人狡诈,莫要了他们的诡计。”</p>

    阿济格前拍了拍硕额图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p>

    “王爷放心,奴才一定不会让您失望。”</p>

    硕额图跪倒在地恭敬说道。</p>

    “嗯,退下吧。”</p>

    阿济格摆了摆手有些疲惫的说道。</p>

    其实西安城的存粮也不多,是以阿济格之前才会叫尚可喜自己想办法。</p>

    但眼下汉已经到了不得不救的地步,也顾及不了那么多了。</p>

    不知何时起粮食问题已经成了困扰清军的一大难题。</p>

    吴三桂败走湖广之后这个问题更是被无限放大。</p>

    眼瞅着湖广这个天下粮仓而不能得,真是让人心痒啊。</p>

    如今的关已经不是汉唐时的关了。</p>

    其不仅地狭人密,而且水源紧缺。</p>

    关大地不能自给自足,必须仰仗外地粮食输送。</p>

    可惜如今多尔衮自身难保,都打起朝鲜的主意了,怕是也帮不了阿济格太多。</p>

    阿济格不由得摇了摇头。</p>

    当初还在盛京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的烦恼。</p>

    辽东那边虽然苦寒却还是养得起八旗子弟的。</p>

    可自从入了关之后地盘越来越大,清军的规模也急剧扩张膨胀。粮食便不够吃了。</p>

    先是晋商,后是郑芝龙。</p>

    清廷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粮食,可到头来发现粮食还是不够吃。</p>

    有那么一瞬间阿济格甚至想要回到关外去。</p>

    但这个念头只是出现了一下便消失了。</p>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想回去谈何容易。</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