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订阅不足50%请耐心等候48小时,么么哒。

    为此,纪鸢还特意排了一份课表,上头密密麻麻的,将未来替鸿哥儿授课的课业全都排好了。

    尹氏盯着手中的那份课表瞧得双眼直发怔,少顷,只下意识的抬眼望了身侧潋秋一眼。

    潋秋亦是一脸诧异。

    过了好半晌,尹氏只将纪鸢拉着坐到她身边的软榻上,细细看了她好一会儿,忽而道:“鸢儿是说···自己授课教导鸿哥儿?”

    纪鸢只狡黠的冲尹氏吐了吐舌头道:“是啊,我的好姨母,您可别小瞧了鸢儿去,爹爹嗜书如命,以往在家中一日不卖弄便浑身不自在,故鸢儿三岁便启蒙了,由爹爹亲自教导,鸢儿现如今识字上千,爹爹屋子里的大部分书都已经被鸢儿翻弄过了,爹爹训斥门下学生的时候,还时常说连他们家七岁的小女娃都比不过呢,时常羞得满院学生都抬不起头来,不是鸢儿自夸,鸢儿虽跟府中几个姑娘没法比,但应付鸿哥儿这么个小娃娃还是绰绰有余的···”

    纪鸢一番话语落下后,只见屋子里静了一阵,尹氏跟潋秋早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好半晌,尹氏只拉着纪鸢的手喃喃道:“鸢儿此话可是当真?”

    纪鸢只用力的点了点头,随即,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暗了暗道:“娘亲说爹爹这一生骄傲自满,唯一的挫败便是在考取功名时屡屡受挫,爹爹临终前,最放不下的便是娘亲跟咱们姐弟二人,而最大的遗憾便是不能亲自将鸿哥儿培养成栋梁之才呢,如今爹爹不在了,鸢儿盼着能够代替爹爹亲自教导鸿哥儿,圆了爹爹的遗愿,或许,鸢儿才疏学浅,不能将鸿哥儿培育成才,但至少,鸢儿定当尽力,努力的将弟弟教导成一个明事理、辩是非的好男儿,如此,爹爹泉下有知,想来总该会宽慰几分了吧!”

    ***

    尹氏听了纪鸢这一番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知是被纪鸢无意间透露的才学给惊艳到了,还是被这个小小女娃嘴里那份赤诚与孝道给感动到了。

    不过才八岁,寻常八岁的闺女是怎么样的?

    不过是跟在爹娘后头撒娇耍赖闹性子罢。

    就像她的昭儿,整日只知道跟府中几个姐妹比美、争宠、斗嘴使绊子罢了。

    如此聪颖懂事儿,何尝不惹人怜?若是她的那一双妹妹妹夫还健在,何尝不是搂在怀中拼命怜爱呢?

    尹氏心中伤感震撼,面上却不显,良久,只抬起了手替纪鸢撩了撩发道:“鸢儿想法虽好,可是鸢儿到底还小,姨母还想着求太太让鸢儿陪昭儿一道到学堂去上学来着,若不鸢儿将给鸿哥儿授课的安排往后挪上一挪,毕竟鸿哥儿年纪还小,鸢儿且先再去学些知识见地,待过上两年,等鸿哥儿长大些了,鸢儿再来亲自教导,你看如何?”

    ***

    “噗···”

    纪鸢听了只用帕子捂嘴笑了笑,随即双手挽着尹氏的手臂将脑袋靠在尹氏肩上,一脸亲昵的撒着娇道:“我的好姨母,您就放过鸢儿罢,寻常女子学的那些个女德女训鸢儿早已经倒背如流了,便是连男子所学的那些个四书五经,爹爹原先在时日日给鸢儿讲解,鸢儿也时常混在爹爹学生堆里听他授课,也能够品出七八分道理来,之前鸢儿已经跟昭儿表妹打听过了,府中几位姑娘们现如今所学的鸢儿都已经学过了,姨娘便放过鸢儿罢,鸢儿可不想让耳朵里起了茧子···”

    尹氏听罢,顿时气乐了,只伸手往纪鸢额头上狠戳了几下,道:“你可知前头给几位姑娘授课的是哪位大儒?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埋汰起老师来了···”

    “我错了错了,好姨母,鸢儿真的不想再听重复的课了,以前授课的是爹爹,鸢儿没办法,只得忍了,可现如今···姨母您放心,在学识上有爹爹留下来的书,爹爹给鸢儿留了满屋子的书,爹爹读书时,习惯在一旁批注讲解,便是再难的书,爹爹解释过了,鸢儿读起来也通熟易懂起来了,而在德行举止上,鸢儿还有个好嬷嬷呢,嬷嬷向来严厉,定不会让鸢儿荒废了规矩德行的!”

    尹氏眉毛一挑:“鸢儿说的可是···徐嬷嬷?姨母瞧着那徐嬷嬷是个好的,那徐嬷嬷从前是···”

    “徐嬷嬷曾是大户人家里的教养嬷嬷,后来年纪大了回到了老家,老家的侄儿待她不好,将她身上的银钱悉数哄走后,便待她百般欺凌,嬷嬷是个硬气的,不愿受其谩骂欺凌,蹉跎终老,便自个摸着出来讨生计了,后来遇到了娘亲,便被娘亲领到了府上,一直照看着鸢儿跟弟弟···”

    “原来如此,罢了罢了,既然你都筹划好了,便暂且就这么着吧,倘若此行行不通,只管跟姨母说道···”

    “多谢姨母,姨母真真是个大好人,咯咯···”

    ***

    纪鸢好说歹说总算是将尹氏给说服了。

    说的倒也不全是说辞。

    一来确实是不想让尹氏再继续为了他们姐弟俩的事儿为难了。

    这二来嘛,鸿哥儿还小,又调皮捣蛋,古灵精怪,没人看着,怕是要到处闯祸了,而此番又初来霍家,对陌生的环境还稍稍有些不大适应,此时此刻对纪鸢依赖得紧。

    而府中几位姑娘们的课业繁忙,便是连霍元昭都忙得两脚不沾地。

    父母刚走没多久,纪鸢不愿鸿哥儿年纪小小,便独自在这陌生的府邸怅然若失,无人陪伴。

    这三来嘛,确实如纪鸢所说的,寻常女子所学的那些纲纪典范,女子四书记鸢早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便是连考取功名的男子所读的,纪鸢都涉及不少。

    为此,纪尹氏在世时,还时常忧心忡忡,纪尹氏没多过多少书,她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纪鸢是名女子,又不要考取功名,生怕纪如霖将女儿给教傻了。

    够了,真的,还有爹爹这满屋子书籍陪伴,便是再无人教导,此生也足矣。

    于是,就这般,纪鸢从姐姐的角色转变成了个小老师,镇日开始有模有样的给鸿哥儿上起了课来。

    ***

    鸿哥儿身子不好,原先霁如霖在世时,生怕鸿哥儿的身子随了他,自鸿哥儿两岁起,便训练起了鸿哥儿,让他每日养成了早起扎马步的习惯。

    纪鸢每日令鸿哥儿扎半个时辰马步方能用早膳,累得够呛,吃得便也多了起来,用完早膳后,上午让鸿哥儿背书,下午便让鸿哥儿练字。

    若是不认真就得勤学苦练一整个上午,若是认真,有时一个时辰就能完成,剩余的时间纪鸢便领着菱儿、春桃陪鸿哥儿玩摸瞎子游戏,或者陪鸿哥儿下棋,让他撅着小屁股优哉游哉的躺在软榻上,纪鸢拿着爹爹留下的三国趣闻给鸿哥儿说故事。

    因为有惩罚有奖励,鸿哥儿便兴致冲冲的,每日总能提前完成任务,只为图着阿姐能够陪他玩耍。

    尹氏特意来观摩过两回,见两个小娃娃有模有样的,一个像模像样的教,一个像模像样的学,倒也甚是欣慰。

    这样的平静的日子一直维系了大半个月,直到九月十八,霍家老夫人寿宴设宴,方被打断了。

    因为霍元昭又放假了,开始来她的竹奚小院找麻烦了。

    在祁东县,若是步行的话,约莫逛上半个时辰,就能将整个祁东县都给逛遍了,若是驾着马车的话,要不了一刻钟就能走完。

    而此刻在京城,马车已经行驶了近一个时辰了,非但没有到头,越走,仿佛越发热闹。

    耳边皆是街道小贩们声音一个高过一个的叫卖声,有卖早点的包子馒头煎饼果子铺,有叫卖冰糖葫芦、发糕、点心的小摊位,也有买首饰、古董玉石的各类小行当,甚至连摆摊算命的小摊位都有不少。

    街上人群熙来攘往,夹杂着小娃娃们争相嬉戏、你追我赶的嬉闹声,可谓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即便是坐在了马车里的纪鸢,都能想象到外边好一副繁华昌盛的景象。

    迎亲队伍进城后,纪家马车还在城门口堵了一阵,待纪家马车进城,迎亲队伍早已经走远了,不过,纪家马车与之乃是同一个方向,没多远,马车便已经追上迎亲队伍了。

    一路上,敲锣打鼓、鞭炮炮仗声不绝于耳,炸得纪鸢耳朵发麻,甚至将正睡得香甜的鸿哥儿都给吵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