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4章 千古一帝

    本文由·酷#虎%文¥学[]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韩信迅速观察战场,很快便发现了冒顿,只见他挥动马刀拼命砍杀着,在他旁边倒下了十几个唐兵。~酷!虎文#学)

    韩信命令道:“金有成、钟离昧,你们两个联手解决冒顿,背嵬军解决冒顿身边的亲兵。樊哙、季布,你们各率领一万骑兵杀过去。”

    “是...”

    将士们齐齐领命。

    随着唐军生力军的加入,将匈奴兵突围出去的可能性彻底扼杀。

    金有成、钟离昧,一人使大刀,一人使长矛,向冒顿冲杀过来,两人将紧紧冒顿缠住,联手合击。

    冒顿武艺高强,但金有成、钟离昧亦是猛将,在两人的联手下,很快将冒顿打得只有勉强招架之力,连要逃跑都做不到。

    背嵬军和冒顿的亲兵对上了,双方都有极强的战斗力,唐军因为有巨大的人数优势,战斗很快呈现一面倒的态势。

    马浩宇跟郦商交锋了五十回合后,一矛将对方刺死于马下。

    骆甲杀了几名冒顿亲兵后,向冒顿冲去,他誓要亲自去冒顿之命。

    匈奴兵越打越少,即将全军覆灭。

    面对金有成、钟离昧、骆甲三人联手围,冒顿即使再神勇也决非对手,很快就被逼得险象环生。过不多时,先是被骆甲刺伤,接着被金有成一刀砍下了首级。

    “冒顿的首级在此,我们胜利了……”

    钟离昧用长矛将冒顿的首级高高挂起,剩下的一千匈奴兵见后,他们不仅不惧怕,反而更加愤怒。

    “给大单于报仇……”

    一千匈奴兵怒喊着,不要命地向唐军杀去。

    区区一千匈奴兵,即使再愤怒那又如何,唐军人数是他们的几十倍,不是凭血气之勇就能扭转战局。

    唐军骑兵将一千匈奴兵团团围住,几个对付一个,略为费了一些功夫,终于将匈奴兵全部绞杀。

    跟匈奴之间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韩信心情轻松了很多。

    他朗声说道:“将士们,不可一世的匈奴终于被我们打败了,这都是你们奋勇杀敌换来的,刘邦已不足为虑,夺取关中后,朕再给你们论功行赏。”

    “万岁...万岁...”

    唐军士兵欢呼着!

    唐军清理战场,大军重新回到驻地后,韩信再命人重新打通前往潼关的道路。

    对匈奴的战争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唐军欢呼庆祝起来,韩信还特意解了三天的禁酒令,让将士们尽情欢乐。

    韩信命人把在函谷关的子芸菲也带过来,白天跟将士们庆祝,晚上跟自己的女人尽情地巫山雲雨。两者皆不误,对于他来说才是真正的快乐。

    陈平说道:“陛下,冒顿虽然已死,可潼关还被匈奴占据,即使依仗火器优势攻城,照样要费一番功夫,牺牲部分士兵。得胜峡一侧的道路被死死封住,潼关的人应该还不知道这边的消息,可命士兵扮成汉军,由樊哙率领,前往潼关城下,假装受冒顿之命,肯定可以叫开城门。”

    韩信大笑道:“不错,爱卿此计甚妙。”

    他立即下达相应的命令。

    唐军在忙碌着,花了五六天,终于把封住道路的石头都清理完毕,由樊哙带领二万扮成汉军的骑兵前往潼关,钟离昧、马浩宇跟随在侧。

    潼关城墙上,汉兵们远远望见那浩浩荡荡的汉军骑兵,望见樊哙的旗帜,大家都眼前一亮。这几天以来,由于道路被唐军封堵,不知道前方的战况,大家心情都不好。

    “樊将军回来了……”

    汉兵们高喊起来。

    樊哙带着士兵来到潼关城下,向城墙上高喊道:“我是樊哙,快快打开城门。”

    钟离昧、马浩宇就站在左右两侧。

    汉兵正要去打开城门,一个匈奴的千夫长问道:“大单于呢?前方道路被封住了,情况怎么样了?”

    樊哙说道:“道路的确是被奸诈的唐军封住了,大单于已拿下函谷关,大败唐军,可惜的是,让那唐国的皇帝逃跑了。大单于命我重新打通被封住的道路,回来协助驻守潼关。”

    千夫长大喜,说道:“原来如此,快快打开城门。”

    潼关粗重的城门缓缓打开,樊哙、马浩宇、钟离昧,以及士兵迅速进去。

    进得潼关后,穿上汉军衣服、铠甲的唐军分别去到有利的地形。

    樊哙说道:“大单于有要事命我向左大都尉转达,快带我去见他。”

    在几天前,冒顿率军追击唐军,留下一万骑兵,命左大都尉镇守潼关。这潼关里面有参与攻打潼关那10万汉兵中幸存的3万人,再加上进来的2万骑兵,华夏人足足有5万。

    樊哙跟随着匈奴兵,来到左大都尉所在的屋子,马浩宇、钟离昧跟随在侧。其中,钟离昧双手还捧一个木盒子。

    还未进门,只见左大都尉走了出来。

    他急问道:“樊哙,大单于现在是什么情况?”

    樊哙说道:“左大都尉,大单于命末将送一件东西给你。”

    钟离昧双手把盒子献上。

    左大都尉打开盒盖,顿时大惊失色,突然,一把匕首刺入了他的心窝。

    原来,盒子里面装的是冒顿的头颅。

    而盒子底部还有匕首,当钟离昧双手把盒子捧在左大都尉面前时,右手亦紧握匕首,只是有盒子挡住视线,对方看不到而已。

    当左大都尉打开盒盖那一瞬间,钟离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匕首刺入他的心窝。

    左大都尉突然间被刺,旁边的匈奴兵一时呆住了,马浩宇吹了一声口哨,这是向2万士兵发出讯号,

    钟离昧高高举起冒顿的头颅,大声喝道:“冒顿已死,9万匈奴兵全军覆灭,不想死的就快快投降。”

    很快,匈奴兵回过神来了,部分人拔出弯刀,向三人砍来。

    钟离昧、樊哙、马浩宇三人神勇无比,每人很快便砍杀了好几名敌兵,匈奴兵一时伤不了他们。

    此时,整座潼关喊杀声震天,2万士兵在各个校尉的带领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计划行动起来了。有人负责夺取城门,有人则率军往钟离昧这边冲杀过来。

    3万汉兵惊慌失措,他们见到“友军”杀向匈奴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汉兵们大多数都厌恶匈奴,基本上没有人帮匈奴去打“友军”。~酷!虎文#学)

    很快,潼关城门被扮成汉兵的唐军夺取,城门迅速打开。

    骆甲、高四孬在韩信的授命下,早已率领3万骑兵在城外埋伏起来,潼关城门打开后,两人率军以最快速度冲去。

    樊哙、钟离昧、马浩宇三人皆是武艺高强的武将,在各自杀了二十几名匈奴兵后,唐军士兵赶到了。

    钟离昧带领士兵,冲到城门迎接外面的部队,其余两人则分头杀向潼关城内的其他匈奴兵。

    直到此时,城内的汉兵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樊哙投降了唐军,里应外合夺取潼关。

    “汉军弟兄们,我樊哙已率领4万大汉骑兵归顺大唐皇帝,你们速速放下兵器,唐军不杀降兵……”

    樊哙在汉军中有不小的威望,加上汉兵对刘邦忠诚度不高,还极其厌恶匈奴,纷纷放下兵器投降。

    得知冒顿已死的一万匈奴兵,士气低落,在几万唐军的绞杀下很快就土崩瓦解,不到半个小时,战斗便已结束。

    韩信来到潼关,整编3万汉军降兵。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在关中的匈奴兵还有三万人,其中一万驻守在萧关,2万驻扎在潼关以西50里处,由右大都尉率领。

    冒顿死亡,大局已定,那3万匈奴兵根本不足为虑,刘邦更是待宰的羔羊。

    第二天,韩信在潼关内大摆筵席,犒赏三军。

    子芸菲亦坐在韩信的旁边,喝了两杯红酒后,满脸绯红。

    韩信说道:“爱妃,你即将有新姐妹了。”

    子芸菲说道:“新姐妹?难道陛下要册封新的嫔妃?”

    韩信说道:“没错。”

    子芸菲说道:“她是谁?在哪里呀?”

    韩信说道:“她现在还在栎阳,在刘邦的身边,就是那个能歌善舞的戚懿。”

    戚姬自从做了刘邦的女人后,因为绝色姿容和能歌善舞,逐渐在天下间传开了,在百姓当中知名度不低,子芸菲自然也知道。

    子芸菲嘟着嘴说道:“世上没有一个男人不好色,还没有解决刘邦,就先惦记上他的女人了。”

    韩信笑道:“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爱妃你放心,朕喜新不厌旧,照样会宠幸你的。”

    “报……”

    这时候,一个斥候走了进来。

    “报告陛下,在五十里外的匈奴军营,今天已空无一人。”

    斥候退出后,陈平说道:“陛下,这定然是那2万匈奴兵得知冒顿全军覆灭的消息,带兵逃之夭夭了,很有可能会离开关中,回到大漠草原〃.。”

    韩信说道:“算他们逃得快,要不然关中便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陈平说道:“陛下,你可写一份劝降书,臣愿意作为使者,前往栎阳亲手交给刘邦,臣有信心说服他投降。”

    韩信说道:“好,那就有劳爱卿了。如若刘邦肯投降,朕可饶了他的狗命。传令下去,两天之后进军关中。”

    筵席结束后,韩信立即写好劝降信交给陈平。

    ****

    “陛下……不好啦!匈奴大军全军覆灭,冒顿被唐军杀了。”

    在同一天,身在栎阳的刘邦,接到了最新消息。

    在昨天,唐军夺取潼关的时候,有少量的匈奴兵赶去向五十里外的右大都尉报告,右大都尉再向驻守在栎阳城外的两千士兵传达消息,汉兵自然也知道了。

    刘邦顿时惊呆了,面如死灰。他原以为冒顿和韩信对决,最终会两败俱伤,没有想到冒顿这么快就败了,败得如此彻底。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皇帝的日子到头了,搞不好韩信还会杀了他。

    今朝有酒今朝醉,刘邦趁现在还是皇帝,抓紧时间在后宫里喝酒玩女人,在短短两天内,便宠幸了十多个女人。

    “陛下,陈平在宫门外求见,自称是大唐皇帝派来的使者。”

    “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这是两天后的事情,正在饮酒作乐的刘邦,得知韩信的使者来了,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因为他还不想丢了自己这条命。

    陈平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刘邦的宫殿。

    刚刚进来,刘邦立即对他恭恭敬敬地说道:“陈大人,两年不见,你比以前更容光焕发啊!”

    为了保命,刘邦对往日的臣子拍起马屁来了,他说话的时候,陈平闻到了他满口的酒气。

    陈平说道:“刘邦,我是授大唐皇帝陛下之命,前来与你交涉的,这是陛下亲笔写给你的信。”

    他取出劝降信递给刘邦。

    刘邦打开一看,只见里面写着:“刘邦,朕给你两条路:投降,朕饶了你这条性命;拒不投降,将你烹煮了,诛三族。”

    劝降信后面署名韩信,盖上了大唐皇帝的大印。这劝降信内容韩信事先给陈平过目了。

    陈平说道:“刘邦,不知道你想活还是想死?”

    刘邦急道:“陈大人,我自然是不想活了,不知皇帝陛下何时到来,我命令大汉境内所有军队、城池向大唐陛下投降。”

    陈平说道:“算你还识时务。陛下两日后便会赶到,你尽快做好准备。”

    刘邦恭恭敬敬地说道:“是是是!刘邦一定照办。还望陈大人日后在陛下面前,多多替刘邦美言几句。”

    他立即命人捧来一盒黄金。

    陈平没有收下,问道:“戚夫人近来身子可安好?”

    刘邦说道:“她好很,是陈大人你还是陛下……”

    脑子灵活的他立即觉察出来了,或是陈平、或是韩信惦记上了戚姬,无论是谁,他都要恭恭敬敬地献上。

    陈平说道:“是陛下让我了解一下她的最新情况。”

    刘邦说道:“戚妃她很好,一旦陛下来到栎阳,她随时可以侍寝。”

    陈平说道:“你写封投降信,让我回去向陛下复命。”

    刘邦立即老老实实地写信,在信中极尽卑躬屈膝,向韩信认罪认错,并且向韩信拍马屁,歌功颂德。(酷*虎—)

    陈平走后,刘邦立即来到戚姬的寝宫。

    “臣妾拜见陛下!”

    戚姬向刘邦行礼。

    刘邦急忙说道:“戚妃,你以后勿须再向我行礼了。”

    戚姬听后一惊,过来拉着刘邦的衣袖,问道:“陛下,可是臣妾做错了什么?”

    刘邦说道:“我即将向大唐皇帝投降,大唐的皇帝喜欢你,你日后便是他的嫔妃了。”

    戚姬慌忙道:“怎么……怎么唐军那么快就打过来了?不是还有匈奴大军吗?匈奴骑兵不会比唐军差吧?”

    刘邦说道:“匈奴已全军覆灭,冒顿已死,唐军两日后便可抵达栎阳。”

    他叹了一口气,向戚姬跪下,说道:“日后,还请娘娘在大唐皇帝面前,替我刘邦多说几句好话。”

    戚姬慌忙拉起刘邦,说道:“陛下,求你别这样。”

    刘邦起来后,挣开戚姬在他衣袖上拉着的玉手,说道:“我刘邦只是战败者,而你是大唐皇帝指定的娘娘,你我身份有别,请别再对我拉拉扯扯的。只求娘娘以后在大唐陛下面前,替我刘邦多说几句好话。”

    说完,刘邦离开了寝宫,留下那百陈杂味的戚姬。

    两天后,是五月中旬,韩信率领的大军抵达栎阳,刘邦打开城门,率领汉国文武百官,低着头走了出来。

    刘邦亲自捧着玉玺,向韩信跪下,他身后的官员们都跟着跪下。

    刘邦恭恭敬敬地说道:“汉国君主刘邦,代表汉国所有臣民,向大唐皇帝陛下投降。”

    韩信大笑道:“刘邦,算你识相!”

    他使了一个眼色,陈平上前把玉玺接过。

    韩信命令马浩宇、季布先进城,对城池进行全面控制,收缴汉军的兵器,维持好秩序。

    一个时辰后,栎阳城墙上都换上了唐军的旗帜,马浩宇出来报告,可以进城了。

    韩信带领主要武将,率领唐军浩浩荡荡地进入栎阳城。

    栎阳全城军民,已提早知道了刘邦投降的消息,百姓们在夹道欢迎着唐军。当韩信的銮驾入城后,百姓们更是热烈欢呼着,高呼万岁,许多百姓早就盼着唐军到来了。

    韩信进城后,来到宫殿上朝的地方,跟随出征的官员全部聚集在此,命人带刘邦上来。

    刘邦恭恭敬敬地跪着,浑身大汗淋漓,生怕韩信会杀了自己。

    韩信看着那心惊胆战的刘邦,心里感到好笑。

    他说道:“刘邦,你没想到会有今天吧?”

    刘邦说道:“陛下,这都是刘邦的错,刘邦应该更早地归降,不该与陛下为敌。后宫之中,有戚姬,有赵子儿、管氏,还有众多美女,请陛下笑纳。求陛下饶我一命。”

    虽然韩信事先说过,他投降便会饶了他,但如果皇帝要他死,那是轻而易举之事,随时可以暗中杀了他。

    韩信说道:“刘邦,看着你开城投降的份上,朕可以饶了你。不过嘛……”

    他想着:虽然可以留下刘邦的狗命,但不能轻易放过他,该如何处置呢?

    韩信稍微思虑了一下,再说道:“但你投降得太迟了,朕罚你当一名守城士卒,每日守在栎阳城的东门,晚上跟士卒住在宿舍里,每个月的俸禄自然会按时发放给你。刘邦,你需得坚守岗位,若敢玩忽懈怠,朕定不饶了你。至于后宫的女人,除了吕雉外,其她女人归朕来处置。”

    刘邦一惊,让他守在城门口,昔日的皇帝沦落至此,颜面何存!但总算暂时保住了这条命,他松了一口气。

    刘邦再次对韩信磕头,诚惶诚恐地说道:“谢陛下不杀之恩。”

    韩信说道:“刘邦,你站在一边。来人,带戚懿上殿。”

    很快,戚姬被带上殿来了。

    戚姬不愧是有倾国倾城之姿,因为韩信早就见过,是以不觉得惊讶。而那些第一次见到戚姬的臣子们,无不惊叹起来。

    戚懿来到大殿正中,对着龙椅上的韩信跪下,恭恭敬敬地说道:“戚懿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韩信说道:“戚懿,你能歌善舞,跳两支舞给大臣们开开眼界。来人,准备奏乐。”

    戚姬说道:“戚懿遵命!”

    她刚刚转身,就见到了站在一旁的刘邦,心中黯然,汉国已灭,无论刘邦如何宠幸她,都已为过去,只是不是大唐皇帝会如何对待她。

    随着歌声响起,戚姬在翩翩起舞,她那绝丽的容颜,加上那优美的舞姿,宛如天下间最靓丽的风景线,在场的臣子们无不惊叹。

    而刘邦却黯然神伤,戚姬是他心爱的女人,转眼间便要被韩信抢走了。

    在这天晚上,韩信宠幸了戚姬。

    第二天,韩信颁布诏书,册封戚姬为昭仪。

    也就是在这一天,换上了士卒服侍的刘邦,准备去栎阳东门站岗。在刘邦的胸前,还挂着一块木牌,木牌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汉国皇帝刘邦。这是韩信的安排,唯恐整个栎阳城的人不知道他是刘邦。既然刘邦想活命,就留下他这条贱命,但要狠狠地羞辱他。

    刘邦旁边的士卒取笑道:“喂!刘邦,前两天你还是皇帝,今天却是一个守城们的士卒,心里是什么滋味?”

    “哈哈哈哈……”

    跟他走在一起的士卒们大笑起来。

    刘邦说道:“笑什么,你们还不是一名士卒。”

    一名士兵道:“起码我没当过皇帝,要是当了皇帝还要我来守城,我宁愿死也不干,你刘邦半点骨气都没有。”

    刘邦反驳道:“骨气能当饭吃吗?做守城士卒又怎么了?大唐陛下不是说过吗,当兵都是光荣的。”

    来到栎阳东门后,接替夜班的士卒在站岗着。

    “刘邦,他是刘邦……”

    “真的是刘邦,两天前,他还是我们的陛下啊。”

    “那是两天前的事情了,现在刘邦就是守城士卒。”

    “这个刘邦,一点也不爱护百姓,让他做了好几年的大汉君王,算是便宜他了。”

    “………”

    许多百姓围着刘邦,对他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刘邦就在那里站着,任凭百姓如何议论,他就是一言不发。

    “快走快走,别堵在这里了。”

    这是樊哙的呼喝声,百姓立即散开。

    樊哙看着刘邦,心里很不是滋味,说道:“大哥,让你做个守城士卒,难为你了。”

    樊哙跟刘邦有姻亲关系,他的老婆便是吕雉的妹妹。

    刘邦说道:“能活命已经不错了。”

    傍晚下班后,刘邦必须住在宿舍里,这是韩信的命令。

    晚上,刘邦不得不跟好十多士卒一起在公共澡堂洗澡。

    士卒又取笑他了。

    “刘邦,看你下面还挺劲的,怪不得能玩那么多女人。”

    “都玩过那么多女人了,就算让我死,我都觉得值了。”

    “刘邦,可惜呀,你以后都玩不了咯!”

    “刘邦,听说你最喜欢的女人,在早上被陛下封为昭仪了。哈哈,心爱的女人被抢走了。”

    “………”

    不少士卒在嘲笑着刘邦。

    晚上在宿舍睡觉的时候,刘邦偷偷地哭了,昔日他高高在上,现在却要跟这些低贱的士兵混在一起,还要被嘲笑,但他没办法,好死不如赖活着,日子再难过也得忍着。

    韩信在进入栎阳后不久,便接到报告,在萧关的匈奴兵已全部撤走了。看来是匈奴兵不敢在留在关中附近,韩信立即派兵去接管。又再派人向留守临淄的官员、妃子传令,尽快搬迁到栎阳。

    关中才是建都的理想之地,韩信打算以栎阳作为临时的首都,在栎阳西边建设长安城。本身原本的历史就是这样,在汉朝以前,根本不存在长安这个城池,那是刘邦在统一天下后才建成的。

    几个月后,临淄的所有官员、宫娥嫔妃,以及兵工厂的人员和设备,全部都搬迁到了关中。

    这天,是12月25日,在一个月前,子芸菲刚刚生下一个女儿。而戚姬亦挺着大肚子。

    中午散朝后,韩信刚刚吃完中午饭,没人的时候拿出手机来。

    这次令他很惊讶,只见手机屏幕中有信息显示出来:主人已统一天下,在这个时空的使命已经完成。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主人灵魂附身的这副身体将会病逝,然后灵魂再穿越到其它时空,再附身于某个人身上。手机现有的功能将会保留,并且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升级。主人在这个时空充值的支付宝余额,在另外时空不会减少,而在这个时空的一切物品,在另外时空亦可以购买。

    哇塞!金手指终于发出通知了。韩信高兴死了,虽然在这个时空只能再活20年,但还能在生存于另外的时空,那是赚大发了,只是不知道下次会穿越到哪个时空?灵魂会附身于哪个人的身体?

    不管怎么说,反正多出一个时空的生命,对于韩信来说都是赚的。

    既然得知20年后这副身体会逝去,该考虑太子人选了,韩信思考了一下午,傍晚时分来到薄姬这边。

    四岁的韩日升正跟母亲、以及宫女太监们玩耍,他活泼灵动,韩信十分喜爱这个儿子。

    “咦!父皇来了。”

    韩日升跑到韩信跟前,对韩信跪下说道:“儿臣叩见父皇。”

    在场所有人亦对韩信行礼。

    韩信命所有宫女太监下去。

    薄姬问道:“陛下,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韩信说道:“朕来这里是想跟你说,升儿已到了该上学舍的年龄了,爱妃你考虑一下,看看朝中有什么样的人选,适合做升儿的老师。”

    薄姬问道:“不知陛下,想给升儿找什么样的老师?”

    韩信说道:“.~是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的人选。”

    韩月如没有生下儿子,而太子的位置不能长期空置着,韩信决定让韩日升做太子。

    薄姬听后浑身剧震,似乎要站立不稳,韩信伸手扶着她的娇躯。

    韩信说道:“爱妃,你怎么了?”

    他知道,是薄姬太过于激动、突然。

    薄姬说道:“臣妾没事,只是觉得过于突然。倒是梅妃产后身子较弱,应该……”

    薄姬就是心地很好,对皇帝的各个嫔妃都很关心。

    韩信做出手势,示意她停下。

    他说道:“朕一切心理有数。朕要好好培养升儿,教导他如何治理国家,以后做个明君。”

    两人聊了一会,吃晚饭的时间到了。

    “陛下,该用晚膳了,是否在这里用膳?”

    “就在这里吧,朕要跟德妃和太子一起用膳。”

    宫女、太监带着太子进来,太子说道:“漪房姐姐,行说哥哥,我要用膳了,明天再跟你们玩。”

    韩信一听,大感奇怪。

    看着那太监和宫女,两人都是十二三岁。

    韩信问道:“你是不是叫窦漪房,你是不是叫中行说。”

    两人连忙称是。

    薄姬一怔,问道:“陛下,怎么啦?他们两人是在半年前进宫的。”

    竟然会这么巧,不过根据历史上的时间来推算,这个时期,两人都已经出生了。

    竹剑在得知韩信让韩日升做太子后,气得咬牙切齿。

    公元前200年,大业三年,一月初十,唐国在栎阳举行大朝会,正式册封韩日升为太子,与此同时,薄姬晋升为贵妃,在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

    两年后,有人密谋毒害太子,但最后失败了。

    韩信大怒,命刑部尚书卢邦楠彻查此事。三个月后,卢邦楠查出来了,主谋是竹剑,是她指使的。韩信将竹剑处死。

    大业六年,韩信派李左车率领大军,南征岭南的南越国赵佗。赵佗在先是进行了抵抗,在领教了唐军的强大后,自知不敌,只好向李左车投降了。

    公元前195年,大业八年,长安这座巨大的城池建设完成,大唐正式迁都于长安。

    大业十年,匈部个部落彻底被唐军击败,韩信对北方草原进行有效管理,采取后世当中清朝统治蒙古的政策,对草原各部落进行釜底抽薪,让蒙古草原再也无法形成自身的权力中心,再也无法发展自身的军事力量。

    此后,西域各国摄于唐国的军威,又被唐国巨大的财富、先进的科技、繁荣的文化所吸引,陆续归附于唐国。

    因为韩信有金手指,将现代的各种农产品种子拿过来在这个时空种植,极大地增加了这个时间的粮食产量,加上有现代技术理论做为指导,配合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让这个时空的科技水平迅猛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时空创造财富的能力,远远强于历史上原本的这个时期。

    韩信在保证国家府库能维持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不断把金钱放入手机中,让支付宝余额不断增加。他要为以后穿越到其它时空做准备。

    大唐境内,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农业、工商业、军事、科技、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由于既没有战乱,亦没有灾荒,大唐的女人们成了生育机器,人口在快速增长着。在古代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人口代表着国力的强弱,代表着生产力。

    至大业22年,唐国人口突破了一亿。

    到了这个时候,大唐的疆域极其庞大,北至贝加尔湖,东至外兴安岭、库页岛,西达西域葱岭,南至越南北部。

    而韩信的嫔妃达到了27个,包括了窦漪房。

    至于子女,达到了六十多个,包括十五个儿子,五十三个女儿。

    中行说成为了内宫重要的太监。

    公元前181年12月10日。原本身体还好好的韩信,突然感到身体严重不适,立即传太医,太医却诊断不出是什么病。

    韩信很清楚,再过十五天后,便是自己在这个时空的大限。在二十年前手机里早就有说明,该安排好这个时空的后事了。

    此后,韩信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越来越没有力气,27个嫔妃每天都在哭泣着。

    长安城宫里宫外,到处都是悲伤的氛围。

    韩信是好皇帝,天下百姓的幸福生活都是当今皇帝给的,皇帝病重,百姓无不悲戚,许多百姓在烧香拜神仙,祈求神仙保佑皇帝尽快康复。

    20日,韩信召集重臣、太子、薄姬(李好好)、韩月如,一起到寝宫议事。

    寝宫中,韩信躺在龙榻上,此时的他,在没有人扶的情况下,已经无法站稳了。

    李左车、陈平、薄姬、韩日升、韩月如、中行说等人围在韩信跟前,每个人都神情悲伤。

    薄姬扶起韩信斜躺着。

    韩信抓着韩日升的手,说道:“升儿,你父亲不行了,日后大唐天下就交给你了。你要谨记为父、你母亲,还有太傅的教诲,要做个好皇帝。”

    韩日升哭着说道:“父亲,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韩信摇摇头,说道:“你不用再安慰了,朕活不过这个月25日。你们听旨……”

    在场所有人都跪下,宫殿内一片安静。

    韩信说道:“朕要在驾崩前,传位于太子。三日之后,举行登基大典。”

    说完该说的事情后,韩信又命所有老婆都进来。

    27个老婆,有三四十岁中年的,也有十几二十岁年轻的。全部都跪在韩信面前,哭成泪人似的。

    韩信说道:“你们的夫君不能再陪伴你们了,在我离世后,你们跟子女好好地过日子……”

    韩信说了一番永别的话。

    大业22年,公元前181年12月23日,长安城最大的宫殿外,所有文武官员齐集在这里。这里即将举行皇帝传位仪式。

    作为太子的韩日升,今天首次穿上了龙袍。

    而在广场正中前方的龙案上,有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代表皇帝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

    “吾皇万岁万万岁!”

    韩信座着露天轿子来到这里,包括太子在内所有人跪拜着。

    在中行说的搀扶下,韩信下来轿子,缓缓走向广场正中前方的龙案,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来到龙案前,韩信说道:“都平身吧!”

    他说话有气无力,中行说再大声说道:“平身吧!”

    韩日升平身后,立即过来扶着父亲。

    韩信指了一下手持诏书的陈平。

    陈平向皇帝点点头,打开诏书高声朗读:“受命于天,大皇帝诏,太子韩日升………”

    等陈平宣读完传位诏书后,百官再次跪下,高呼:“太上皇万岁!皇帝万岁!”

    儿子正式成为大唐第二任皇帝了,韩信立即便成为了太少皇。

    与此同时,韩月如、薄姬都成为了太后。这是参照历史上很多朝代的规定,如果是由皇后的儿子来继承皇位,皇后便是唯一的太后;如果是由其她嫔妃的儿子来继承皇位,那么当朝皇帝的母亲和前朝的皇后,都成为皇太后。

    传位的一系列流程在进行着,在中行说的搀扶下,韩信在勉力支撑着身体,一旦没有人扶着,他便会立即到在地上。

    “传玉玺、龙符、虎符。”

    太监高喊着。

    好不容易等到了流程的最后一环,一名太监把放着玉玺的托盘捧来,韩信艰难地从怀中取出用于调兵遣将的龙符、虎符,放在托盘上。他要端起托盘,要亲自递给下一任皇帝。

    韩信用尽了全力,终于把托盘端起,双手都在颤抖着。

    艰难地把托盘递到韩日升面前,韩日升伸手接过,正式接管了大唐的军政大权。

    这时的韩信再也支撑不住了,仅有的体力都透支完,汗珠在额头流出,太监们将他扶入寝宫。

    对于这副身体即将离世,韩信没有任何的悲伤,因为灵魂还会附身于另外一个时空另外一副身体上,还将会获得新生。

    韩信只是有些不舍,人总是有感情的,27个老婆、68个子女,这都是他的家人,即将要跟这个时空的家人永别了。

    “韩郎……”

    寝宫里,韩信屏退了左右,只留下韩月如在陪伴着,她是韩信最心爱的女人。

    “月如,我不能再陪你过下半辈子了,我去了以后,你要多多保重……”

    两人在说着情话……

    公元前181年12月25日,大唐的第一任皇帝驾崩。

    在下一章,韩信的灵魂将会穿越下一个时空,精彩故事还会继续。。

    访问*酷&虎%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