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二章,朝会,尊号,大帝震怒

    戍日,贤沁殿

    赵政在木婉清温柔的服侍下,精神饱满,春风得意的迈步跨出大殿,在一旁太监宫女的环绕下,直朝咸阳神武殿而去。

    大秦咸阳皇宫,神武殿:大秦自迁都后,成为大秦朝圣议会之地,整个大殿,六根庞大石柱支撑,柱上魔龙盘绕,龙首上抬,仰望虚空,大殿正前方,无栏天阶高立,整个天阶,天梯九阶,有黑色不知名巨石叠加而成。

    天阶顶上五阶,布满烈火燃烧的古盏灯烛,无风正燃,稍有杀气,便会飘忽不定,是为防止有人上殿刺杀而备,谨慎到极致。

    总体来说,整个大殿,庄严,古朴,厚重,彰显着大秦的霸道绝世,令人望而生畏,不敢冒犯。

    此刻,神武殿内,大秦百官汇聚,文武盛装,端立大殿,划分四列,文武分立,文官以丞相寇准居前领队。武将以狄青,种师道,李继隆,章楶四位上将军领队,严正以待。

    “陛下驾到!”殿外,随着刘惟简尖锐的声音,赵政在太监宫女的环绕下,龙行虎步,霸绝的迈步踏入大殿,缓缓来到龙椅前,端坐以待。

    “上朝!百官朝圣!”刘惟简踱步来到天阶偏侧,尖声大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惟简话音刚落,百官跪伏,扣地高呼万岁,声震九霄,令大殿为之抖动,语音回绝大殿,震慑人心。

    “众爱卿平身!”赵政双手虚扶,平淡而威严开口。

    “谢陛下!”众人闻声,再次扣地拜谢而起,头颅微抬,凝视着上方赵政,目光灼灼。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刘惟简再次出声,看着大秦诸臣,放声大呼道。

    “臣,有本要奏!”闻言,文官列户部侍郎韩甫迈出队列,对着赵政躬身道。

    “韩爱卿有何要事?”赵政见此,看着下方韩甫,缓缓问道。

    “陛下,那近两百青壮俘虏不愿回国,臣按陛下吩咐,着其安居大秦。可近五年来,由于没有相应政策,他们无法享受到大秦平民待遇,略有不满,臣恐长久下去,会衍生叛乱,还望陛下圣裁!”韩甫闻言,目光紧盯赵政,直言不讳,缓缓道出担忧。

    “臣等附议!”众文官闻言,齐齐躬身应和,都是大秦众臣,这些年来,将大秦的一切看在眼里,都很劳心。

    俘虏太多,皆为西进大战时所抓之劳役,如今大秦安定,海内归一,四海升平,如果不妥善处理,会成为大秦隐患。

    “末将有异议,那些俘虏,敢不听话,直接杀了便是,何必这么麻烦!”李继隆闻言,急忙跳出来,不屑道。

    在他看来,如今大秦军威之盛,旷古烁今,没必要怕这儿怕那儿,直接开杀。

    “末将等附议!”闻言,狄青三人上前,对着赵正,抱拳道。

    大秦,早已不是大宋,需要顾虑太多的东西。现在,正是大秦军威最为强盛之际,敢叛乱,当铁血镇压。

    “大胆!,你们想误国吗?”韩甫闻言,对着狄青等人大声质问,直言误国。

    “韩大人何出此言?”狄青等人闻言,疑惑的看着韩甫,不明所以。误国,这是大罪,稍有不慎,会沦为民族的罪人,太过了。

    “哼!何出此言?莫非上将军不知道?我大秦军威强盛不假,可刚下广大土地,虽实行相应政策,可仍不敢保证万民归心。”

    “如今正处在适应期,若此时大肆屠杀,势必造成民心流失,对我大秦同化不利,你们说,这不是误国是什么?“

    韩甫闻言,冷哼一声,目光冷冽的看着狄青等人,沉声质问道。

    “这、、、”狄青等人闻言,缓缓退回队列,无言以对。韩甫所言俱是事实,如今同化是大秦重中之重,不是他们所能办到的。

    “哼!还望陛下圣裁!”韩甫见此,对着四人冷哼一声,在四人愤怒的目光下,看向赵政,躬身开口道。

    大秦无私情,不管他们私下关系何等要好,但在大事上,一切对大秦有害之言论,无论是谁,都将是他们共同的敌人,这点,都深深烙印在大秦百官心中,无法抹去。

    这也是,为什么他身为文官,小小的户部侍郎,敢在朝堂上,对着如日中天,圣宠无尽的四位上将军大声质问的缘由。

    “嗯?自即日起,凡于大秦定居,有着大秦官方凭印者,是为大秦子民,不分种族,一律平等,守大秦庇护,享受大秦平民之一切待遇,履行平民义务,如违此意,定斩不饶!”

    “此令,有户部发放,神策府监督,神策军维护之,不得有误!”

    赵政闻言,略微看了百官一眼,旋即思绪良久,对着下方,严肃吩咐道。

    “陛下圣明!”百官闻言,齐齐躬身大呼圣明。这的确是圣明的决定,是大秦目前为止,所遇诸多繁琐事务最好的解决方法。

    “好了,诸卿还有和事?”赵政见有关俘虏之事完美解决,不又看向群臣,再次发问道。

    “臣,有本要奏!”寇准闻言,目光横扫大殿众人,缓步上前,对着赵政,躬身道。

    “哦!寇爱卿请讲!”赵政略感意外的看着寇准,轻声道。

    “陛下,如今大秦一统,且横扫大陆无敌手,国土拓展何止千里。此不世之功,得赖陛下雄才大略,挥手绝浮云,方得以完成。”

    “始有先秦皇帝政,横扫六国而一天下,北距匈奴七百里,书同文而车同轨,始建郡县,赖之以号始皇帝。”

    “后有汉皇彻,北击匈奴,绝匈奴之患,建中朝以集权,施推恩而制诸侯,赖之以号汉武帝。”

    “陛下之功,功盖始皇,德超武帝,古今无有比肩者。是以,臣斗胆进言,请陛下尊号!”

    寇准闻言,跪伏在地,扣地高呼,激动莫名。汉武帝虽是谥号,可始皇帝确是货真价实的尊号,这不妨碍他们邀请赵政尊号。皇帝尊号,以示皇权,彰功绩,威严赫赫。

    “臣等附议,请陛下尊号!”

    “末将等附议,请陛下尊号!”

    “请陛下尊号!”寇准话音刚落,满朝寂静,继而跪伏高呼,在恭请赵政尊号,以示皇帝之功。

    呼!赵政闻言,目光缓缓看向跪伏众臣,自龙椅上起身,迈下天阶,来到众人身边,踱步与大殿中陷入沉思。

    众人默不作声,保持着跪伏姿势,随着赵政的走动,不断变化这方向,抬头看着赵政,在等候结果。

    “诸卿快快请起!”赵政踱步大殿,思绪良久,快步踏上天阶,端坐龙椅,双手虚扶道。

    “还请陛下尊号!”众人闻言,齐齐起身,对着赵政躬身道。未得到结果,他们不会放弃。

    “朕,崇尚大秦,甚至不惜改国号大秦,并不是崇尚这个国号,而是秦人的勇武,为国死战之精神。”

    “朕尚为太子时,大宋积弱,频频丢失国土,军心不聚,军威不盛,连战连败。”

    “是以,为了强军强国,朕方才更改了国号,并发誓,誓要让国家屹立于诸国顶端,沿袭秦人之勇武,朕之子民,也要勇武。”

    “如今,朕做到了,朕让这个,原本积弱不堪,摇摇欲坠的国家,成为了国土辽阔,军士好战,百姓尚武的,霸绝世界的,超级大帝国。”

    “现在,尔等进言,欲要尊号,朕心甚慰。朕思绪良久,朕之尊号,须有”武”字,且,朕不满于此,不会就此止步,朕之帝心,可囊括诸天万界,比肩上古存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此,皆在一字之下也!诸卿以为,该是何字?”

    赵政看着下方众人,上述国号缘由,中加成就,下述野心。继而凝视诸臣,开口询问道。

    “这、、、臣等愚昧,望陛下明示!”众人闻言,齐齐骇然,抬头上看,继而躬身,头颅低垂,不敢看向赵政。

    他们未曾想到,陛下雄心之大,辽阔至斯。难道,真有上古存在?他们在心底暗暗询问着自己,却不得结果。

    “呵呵!有些事情,尔等现在不必知晓,只需知道,做好本职工作,待时间成熟,只会明白。那一天终会到了的,到那时,朕期待着,你们为朕,为整个大秦而战,明白吗?”

    赵政见状,知晓他们心中所想,缓缓开口,算是提醒他们,不要满足于此,要跟上他的步伐。

    “臣等遵旨!誓死效忠陛下!”众人闻言,猛然抬头看向赵政,继而大呼。他们都是重臣,自然知晓赵政话语间的意思,这无疑是确定了他们心中的疑惑,让他们跟上脚步,征战一切敌。

    “好啦!朕之尊号,是为—鸿武。自此以后,朕号鸿武大帝,于封禅之际,昭告天下。”赵政见众人回神,缓步来到天阶前沿,大声开口道。

    “谨遵吾帝之命,吾帝万岁!吾帝万岁!”众人闻言,齐齐愣神旋即回神,相互对视一眼,如同约定般,齐齐跪地高呼。

    赵政忽闻此称,猛然愣住了,不明所以的看着跪地众人,很无语。他都还未说要更改尊称,这倒好,齐齐变声,这是约定好的吗?

    这一刻,晓是如他这般,重生二十几年,早已将前世规矩忘得差不多的人,也不由的感慨,古人的默契,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啊!

    “都起来吧!”赵政见此,急忙回神,看着下方众人,缓缓开口道。

    “谢陛下!”众人闻言,扣地拜谢,旋即起身,目光无比炙热的看着赵政,静候下言。

    “吾帝!末将还有话说!”起身后,狄青迅速上前,看着赵政,大声开口道。

    “哦何事?”赵政闻言,诧异的看着狄青,轻声询问道。

    “启禀吾帝,武拓十一年九月,江湖在三大天人境的带领下,聚众冲撞原皇城卞梁,致使民众死伤无数,皇城坍塌,由于怕打扰陛下闭关,朝廷不得已做出退让。现在,末将请命,抹除江湖剩余势力,以正朝廷威严。”狄青闻言,羞愧难耐,继而恨声,咬牙切齿道。

    对于皇城之战,被整个大秦引以为耻,必须洗刷,不然,难消心头之恨,况,大战还波及到卞梁平民,死伤无数,罪大恶极,必须抹除。

    “什么?混账东西!”赵政闻言,震惊非常,猛然自龙椅上起身,放声怒骂。

    “呵呵!江湖,江湖啊!这是你们逼朕的,就怪不得朕了,哼!”赵政回神冷笑,浑身杀气澎湃,肆虐大殿,令众人禁言,骇然的看着赵政,不敢言语。

    “此事,暂且压后,待朕完成封禅之事,江湖,抹杀!”赵政平复怒火,目光紧盯众人,杀机流露,不祥气息弥漫大殿。

    这次,他真的怒了,他知道三大天人境是谁,正因为如此,他才震怒,一个和尚,整日念经,要普度众生,可现在,却致平民死伤而不顾,放手开战,令他愤怒。

    如今,泰山封禅之事在即,他必须将之压后,做最后的清算。

    “若!‘狄青闻言,沉声应喝,继而退回队列,不再言语,他知道,江湖不可能再有机会了,而这,也正是他,乃至整个大秦官僚所期待的。

    江湖,常年不听朝廷调令,独立于朝廷,这很不好,不利于大秦的统治,必须抹除。

    “寇爱卿,关于泰山封禅之事,准备得如何了?”赵政怒火平息,缓缓看向寇准,开口询问道。

    “启禀吾帝,万事皆以备齐,”寇准闻言,极速躬身道。

    “嗯,明日封禅泰山,诸位都下午准备吧!”赵政见此,自龙椅起身,吩咐之后,便不再理会众人,缓缓退出大殿。

    “恭送吾帝!”众人跪伏在地,放声高呼,继而退出大殿,静候明日的—泰山封禅。

    &bp;&bp;&b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