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三十九章 十万人出征!必当十万人归!

    高州城,迎着初升的朝阳,李二带着大唐武将重臣,迎接楚枭以及水军众将士的回归。

    只是看到水军气氛压抑,每一名士兵都背着一个骨灰坛,甚至楚枭背上也背着。

    李二及中将军沉默了。

    侯君集未看到侯杰的身影,不顾礼仪上前询问楚枭,儿子何在,可是楚枭却将一坛骨灰,递了过去。

    见此情景,李二已经各位老帅心中不由暗叫不好!

    李二心中无奈,楚枭是他非常倚重少年大将军,而侯君集也给大唐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先前侯家全族没杀,非楚枭的过错,却也与之有关系,苏我虾夷是为了栽赃楚枭,才灭杀侯家满门。

    现在,侯杰跟随楚枭深入倭国而战死,侯君集暴怒,乃至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都可以理解,但是李二不希望两个重臣接下生死仇怨。

    因此,他准备和稀泥,希望侯君集能够冷静,也希望楚枭能够忍让一时。

    而其他老帅,如李靖,他在朝堂中本来地位就有些尴尬,因此见此情景,他也只能表示漠然。

    其他几位将楚枭当作子侄一般看待的老帅,自然不希望把事情闹僵。

    特别是程咬金,他虽然心中惋惜侯杰的战死,但是让他选择的话,他一定会支持楚枭。

    因此,他正准备上前去劝解侯君集,甚至侯君集如果暴怒,想要找楚枭麻烦的时候,他会会用武力压制侯君集。

    可是,众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侯君集竟然只说了一句话。

    “我儿为国征战,可还勇敢?”

    刹时之间,众老帅,无不眼眶通红。

    他们一身为大唐征战,讲过无数同袍战死在自己身旁,理解将士为大唐征战的气度。

    侯君集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李二眼中的一丝无奈,也平静下来。

    李靖等人心中叹了一口气,也长处一口气。

    程咬金准备上前阻止有可能发疯的侯君集,听到此话后,身形也不由顿住,没有在踏出脚步,只是低低叹了一口气,为侯杰,也为楚枭。

    至于楚枭本人,他递出骨灰坛,心中万分愧疚,已然打算承受侯君集的暴怒,在听到侯君集的话之后。

    楚枭只感觉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

    只见楚枭双目血红,直视着侯君集,用极其郑重的声音大声道。

    “侯杰为护我而死,死战在了倭国大黑城,非常勇敢!战功九转!应当国侯!”

    楚枭的声音几乎是嘶吼出来的,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震动。

    “那就好!”

    已然老泪纵横的侯君集,同样用郑重而大声的声音说道。

    随即,侯君集接过楚枭手中的骨灰坛,一身甲衣挥动,缓缓的退到皇帝身后。

    见此情景,李二与众老帅,也不得不赞叹侯君集的深明大义。

    李二与众人这才上前,拍了拍楚枭的肩膀。

    “楚将军辛苦了!”李二对楚枭说道。

    随后,他看着五万水军众将士,大声说道。

    “众水军将士,你们辛苦了,为我大唐征战幸苦了,大唐不会忘记你们的!”

    “楚爱卿回归,朕当为你接风,为水军众将士接风啊!”

    众位老帅也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这次支援高手,避免岭南沦陷,楚枭可谓大功一件。

    在深入倭国本土,连日征战,攻城掠地,更是无上战功,乃至于每一站都将会载入史册。

    虽然十万水军战损五万,但是其战果,就算是在场的大唐老帅,都绝不敢保证能比楚枭做的更好。

    甚至于,如果是他们,他们绝对不会,也不敢直接追击倭人,登陆倭国,他们只会继续守护住高州,等待大唐十六卫的支援。

    可是,楚枭做到了,而且战绩让人无法想像,一次次的让人震惊,就能看的出来。

    皇帝陛下为其接风,这里理所当然的。

    周围的大唐十六卫众将士,也非常认可水军的战功。

    他们非常羡慕,水军有楚枭这样有为的少年大将军领带,能够让他们屡建奇功。

    高州城百姓们,也是高兴楚帅能够安全回来,还给倭国带来沉重的打击,为整个高州战死的将士、百姓报了仇。

    李二正准备让楚枭领水军回城,为其接风的时候,楚枭却是站在哪里没有动。

    而知看着皇帝,郑重的大声说道。

    “陛下,此登陆倭国本土之战,臣身负大罪,当初臣说过,我十万水军出征,必当十万人归来,现在却只归来五万人,臣心中无比愧疚!”

    楚枭说得无比郑重,声响响彻整个城外。

    水军众将士无不心中感动。

    他们对于登陆倭国之战,除了服从命令之外,更是对楚枭非常信服,完全不觉得楚帅应该有愧疚。

    众将士都知道,大战何尝有不死人的,只要不是无谓的战死,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一战值得吗?众水军将士心中可以无比自豪的说,值得!

    所以在听到主帅说自己非常愧疚的时候,立即齐声喊道。

    “我等愿为国家征战,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正是我等的归宿,想必战死的袍泽,也是这样想的,主帅又有何愧疚的呢?”

    水军上下众将士的齐声呼喊,震动了在场所有人,包括李二在内。

    “我大唐,由此雄军,又何惧天下?”李二也是雄心壮志的大声喊道。

    随即大笑起来:“好,好,好,我大唐有尔等,必将千秋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