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零二章 天子聚将!谁愿领兵出征!

    第五百零二章天子聚将!谁愿领兵出征!

    新年里,皇宫响起聚将鼓,原本寂静的深夜长安变得喧闹起来,百姓们还沉浸在年节的喜庆当中。

    先是被红翎急使的急报给打断了新年的气氛,让百姓们都有些担心起来。

    而后又是皇宫传来聚将鼓声响,这不得不让百姓们感到心中焦急,不知是到底发生了何等战事!

    要知道,就近的两次,无比引起整~个大唐的震动。

    此次聚将鼓再次敲响,必然是-发生了大的战事。

    不过,百信们虽然焦急,但是也并_没有太过担心。

    因为此时大唐已然不时建国之初的那几年了,现在的大唐可谓蒸蒸日上,百姓开始富足,其更是兵强马壮,又何惧战争呢?

    前一次的倭国人入侵高州,大唐已然将其阻挡,甚至将整个倭国的覆灭了。

    现在就算遇到战事又如何,只要大唐上下一心,势必能够获得战争胜利。

    ...

    皇宫之内,武将们提出自己愿意领兵出征,即刻阻截高句丽人。

    然而李二的一句话,就让他们闭嘴了。

    此次真正的战场是在岭南。

    然则,上次倭国人入侵攻打高州的时候,情况紧急吧?十六卫兵马却是无可奈何,毕竟想要短时间到达岭南是不可的。

    当然,这次与上次不一样,高句丽人此时还未与倭国人汇合。

    而且倭国人在高句丽人没有到来之前,一定不会发动攻击高州的战争,毕竟在高州码头的火炮也是让倭国海盗吃过大亏的,他们知道其厉害。

    现在只要将高句丽人阻截出,将能瓦解两个残兵的联合,甚至于将大战扼杀。

    所以说,这些将军们请战,也不能说全部错,他们的请示也是有一定执行可能的。

    但是,高句丽人出了辽东,已入大运河,其线路根本不得而知,想要阻截的话,可以说根本不可能。

    甚至连他们的踪迹都未必能够发现。

    因此皇帝将自己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的商讨分析和猜测的事情说了一遍。

    “诸位将军请冷静下来,此时事情不简单,辽东战场肯定是空无一人的,从战报上分析就能得出。”

    “高句丽人是秘密潜入辽水,从运河而走,起线路我大唐更是无从知晓,如若他们还在运河之上还好,我大军可围堵。”

    “然而,如若对方已然从运河而出,入了红海,而茫茫红海之上,我大唐如何能寻找到他们的踪迹,就更别提如何拦截他们。”

    “甚至于,当我大唐派遣大军拦截的时候,耽搁的时间,却又未找到他们,两国联军又发动对高州的攻击,那时候该如何办?”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过来!事情大条了!

    至于楚枭,此刻也是脸色阴沉如水!

    原本,楚枭认为辽东高丽人与红海倭国人会有所联系,但是双反一个在辽东,一个在红海。

    就算叛乱,他们各自战场不一样。

    然而现在的情况之,高葬竟然孤注一掷,将全部高句丽人二十万战兵,全部开往红海,与倭国人汇合,才会发动对大唐的战争。

    这其中差别可是巨大的。

    两个战场,和一处联军战场,其程度是绝不一样的。

    开玩笑!

    四十万两国联军,而且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般的发动战争,高州就算有火炮有能如何?

    绝对是抵挡不住这四十万联军的!

    “此次岭南高州绝不容有失!”李二沉着脸大声说道。

    众人臣也非常明白,但是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的分析已经非常明确了。

    可以说,大家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现在不仅不知道高丽人的具体为之,而且倭人的情况也不得而知。

    更何况,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深知,在新年之前吐谷浑那边发生叛乱的时候,大唐极其重视,即刻就发兵赶往西域。

    此时,大部分兵力已经前往边关,甚至一部分已经抵达,还有一部分还在途中。

    ·· ·······求鲜花· ·········

    现在长安的守军,也只剩下千牛卫的十七万人了。

    ...

    是的,大唐一直将西域、草原人当成大敌、毕竟当初突厥可是让大唐吃尽了苦头,让大唐深刻的记住的突厥的可怕。

    所以说,不仅是皇帝,而且诸位武将重臣将吐谷浑当成大敌,并为有什么不妥。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倭国人竟然联合了高句丽人,聚集了两国四十万兵力,甚至于五十万的兵力,从高州登陆发起攻击。

    而大唐此时因为派遣兵力前往西域,此时根本抽不出再多的兵力,用于抵挡倭国与高丽的联合大军!

    ....... ........ .......

    这也是为什么李二说,战场在岭南之后,大多数武将都闭嘴的原因。

    不仅是因为高州地处偏远,有可能发生上次倭国攻打高州,而长安无法救援的尴尬境地。

    而且,也因为大唐将西域当成了主战场,一致认为西边才是最需要忌惮的,因此一直放着西域,将大军都调往了西域。

    现在整个长安已经抽不出兵力了,只有十七万千牛卫,你说怎么打?

    可是,情况又如此紧急,李二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冷声问道。

    “谁愿领兵出征?”

    然而,当皇帝询问的时候,在场的没有一个人回答。

    因为这是一个死结,根本解不开的死结。

    不说大军已然前往西域、草原,根本调不出兵力,更何想要及时救援也是非常困难。

    所有时间也只有三天,谁敢冒这个险?

    再说兵力上的悬殊,对方可是四十万,甚至五十万的兵力,大唐那什么支援岭南?

    一时之间,整个大殿之中,陷入沉默之中,没有一个人回答皇帝。

    李二此时脸上都要纠在一起了,他也是没有办法了。

    可是,在拖延下去,恐怕高州乃至整个岭南都危在旦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