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七章:各出奇招

    半劫村的四朵金花为了维持住自己的经济链条,也不得不想出自己的办法。

    她们也使出了自己的奇招,那就是在谢红娜把目光盯向那些高端的客户的时候,她们就把目光盯在了那些档次较低的人的身上。

    因为,这些人毕竟在数量上,占着绝对的优势。

    也就是,在那些非常喜欢吃了晚饭以后,到处潇洒的人,还是档次较低的人,比那些高端的客户要多很多。

    就在谢红娜的歌舞厅门前,那些抖派头的汽车停满了的时候,却也有着一批以游手好闲的小青年为主要内容的摩托大军,向着半劫沟村的杨家旮旯驶去。

    同时,还有那些以在城里的建筑工地上上班的农民工为主的自行车大军或者是徒步走的大军,也在向着半劫沟村的杨家旮走去。

    而每当谢红娜看着这些人,从自己的歌舞厅的门前走过去的时候,脸上都会呈现出一种非常不自然的表情。

    从谢红娜的面部表情,你就可以读懂了同行是冤家,是一种什么意思了。

    谢红娜使出了奇招,利用高素质的人才,把那些高端的客户吸引过来,因为,这些高端的客户肯定都是出手阔绰的人。

    而半劫沟村的杨家旮旯里的四朵金花和最佳第六人,也见招拆招,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那就是,用数量来压倒质量。

    双方最后较量的结果,就是最后一笼账,四朵金花外加最佳第六人的收入,和谢红娜比起来,不相上下。

    也就是双方打成了平手。

    面对着这样的结局,谢红娜还是不甘心,因为,大凡那一个商家,都不愿意看着经过自己门前的真金白银,流向别人的腰包里。

    当然,谢红娜仍然在经营着明慧大师的仙丹,当然,现在的明慧大师的仙丹,也已经有了正式的名字,那就是‘逍遥丸儿’。

    对于被谢红娜笼络过来的这极少数的人,都是一些拿钱不当钱的人,因此,他们追求的就是新鲜和刺激。

    新鲜,谢红娜这里似乎并不缺少新鲜,都是一些,在附近各个大学里叫的响的校级人物,无论是模样,还是气质,还是从她们的身体流露出来的,那种在家里,每天都都得眼睁睁地看着的老婆身上,绝对没有的风韵,都会这些穷奢极欲的人着迷。

    而刺激,好像谢红娜这里也不缺少,因为,这些人所需要的刺激,在明慧大师卖给谢红娜的消遥丸,吃进肚里之后,也能够马上找到。

    当然,这里的消费,也高的出奇,那就是你如果到这里呆一晚上,据说没有个万八千的,你根本出不来。

    所以,敢到谢红娜这里来消费的,除了特别能挣钱的人,就是特别能捞钱的人,当然,也有那些不知道深浅的人,宁肯抱着倾家荡产的风险,也得到这里来体验一把,那些经常出入这里的人,时常挂在zui边儿上的,新鲜和刺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而在半劫沟,在那个杨家旮旯,也就是村子里的人们,经常叫做红灯区的那一条街道里,此时的四朵金花外加最佳第六人,所面临的就是必须改变自己的思路。

    由于形势的逼迫,她们也觉得总是这样,也不行了。

    因为,原先她们就是依靠一部手机,然后,就是依靠经常到她们这里来消费的那些人,收集电话号码,记下来。

    等自己闲暇的时候,再进行预约。

    总是这样的一个单调的经营模式,由于谢红娜的风生水起,也让她们感觉到了压力。

    于是,她们决定不再只依靠自己的手机,她们决定要改变这种只依靠手机,在家里死等的经营方法。

    她们几个人,在杨大军的家里,也像某些特殊的场合一样,召开了一个特别严肃和正式的会议。

    最后,还是经过郭晓晔的拍板,决定了下来一项最要重要的决议,那就是改变过去的经营方法,变死等为走出去。

    走到马路边上去,走到闹市区去。同时扩大自己的队伍。

    她们的经营策略一经改变,马上就收到了奇效。

    如果,把谢红娜的歌舞厅比做一个大型的超豪华的超市,那么四朵金花外加最挂第六人主持的半劫沟村的杨家旮旯,就是马路边上摆地摊儿的小商小贩。

    超豪华的大型超市里,虽然货物品种齐全,灯光也有些暧.昧,但是,毕竟这种费用也会相对应地要高一些。

    因为,在这样的场所,每推销出去的一款商品,都要于无形当中,增加好多的成本预算。

    而马路边儿的小地摊儿,虽然,货物和品种比较单一,但是,由于其经营方式的灵活性,也颇受人的关注。

    用一句最形象的话来说,那就是你可以在小地摊上,和小商小贩讨价还价,但是,你绝对不能到大超市里,和超市的售货员讨价还价。

    和小商小贩讨价还价,是天经地义的,和大超市里的售货员讨价还价,有点儿掉价儿。

    世界之大,适者生存。

    什么才叫适者,那就是思想和观念,还有生存的方式,必须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的人,才叫做适者。

    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好像发现,四朵金花和最佳第六人,也于不知不觉之间,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

    当然,这于外人来说,到处都透着蹊跷的神奇,但是,对于她们自己来说,人家也有自己的口号,那就是为了多拉,快跑,多挣钱。

    再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人们发现了她们每个人的家中,好像还都多了几个小保姆。

    即使,她们的家中,多了保姆,好像还是忙的没有时间做饭。

    因为,她们还是自己或者是保姆到街上的熟食店里,来买最为便当的熟食。

    于是,又由于这四朵金花和最佳第六人的存在,好像把村子里的另一条无形的经济链条也给带起来了。

    村子里,也有超市,也有饭店,也有卖快餐的。

    虽然,口感和色彩,可能和大城市里的外卖没有办法相比,但是,你如果只图方便,那你只要到了杨家旮旯,你肯定会感觉到,在这里来消费的时候,吃、喝、住、行都相当的方便。

    因为,除了商店和超市以外,每时每刻你都会看到,在杨家旮旯的胡同口的外面,永远都有本村的人买的那种价格不高的出租车,时刻准备为你的出行fu务。

    更何况,她们还都有自己的私家车。

    在一种相对的空前稳定的状态下,半劫沟村的经济运行也相对地平稳起来。

    而且,还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景象。

    人类都有一个思维的惯性,那就是好了疮疤忘了痛。

    由于经常发展了,人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好像人们对于杨家旮旯的四朵金花,还有最佳第六人,也就没有了什么议论。

    不但不人没有了什么议论,人们好像从心底里还有点儿感激她们几个人。

    因为,人们私下里议论的就是这样的话题,那就是如果半劫沟村没有四朵金花和最佳第六人这样的人,这个村子的经济,还有没有这样繁荣的景象,那都是一个疑问。

    当然,表面现象,人们看到,但是,潜在的危机人们看到了没有,那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经济形势有了好转,人们的经济观念也就发生了变化。

    就和村子里第一次兴起挣钱的浪潮一样,这时候,又有人打起了村东的,紧傍着马路的土地的主意。

    当然,最开始动这土地脑筋的,还是那个在半劫沟村,享爱盛誉,人们公认的头脑比较灵活的人——杨大能耐。

    虽然,经过了第一次婚姻的阵痛,后来,杨馨澜也真的成了杨大能耐的老婆。

    好像这个杨馨澜在某些方面,确实也要超出杨大能耐原来的老婆。

    因为,这个最一开始让杨大能耐关注这半劫沟村,村东的土地的主意,就是杨大能耐现在的老婆,杨馨澜提出来的。

    当然,这个杨馨澜提出的主意,让杨大能耐听了,还觉得颇有道理。

    当然,这件是事情是杨馨澜跟着杨大能耐回了一趟老家。

    在途经谢红娜的歌舞厅的时候,杨馨澜瞅了一眼谢红娜的歌舞厅门前,那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

    当然,这种热闹的场面,并没有引起杨馨澜的注意。

    反而能够引起杨馨澜注意的是,谢红娜的歌舞厅门前,那一辆辆的豪车。

    因为,能够开得起这样的车的人,身价都得上几大千万的人才行。

    于是,杨馨澜在回到家里以后,就对杨大能耐说道:“你应该打一打你们村村东的土地的主意了,别光把眼睛盯在县城的土地上。那里也说不定存在着更好的商机。”

    听了杨馨澜的话,杨大能耐有点迷惑不解地问道:“那样的地方,离县城这么远,你就开发了,也没有什么价值。”

    杨馨澜听了杨大能耐的话,有点不满地说道:“你不是要得它的开发价值,你是要的它的短期的价值。”

    杨大能耐一听杨馨澜的口中,说出了一个短期的价值的概念。杨大能耐也不得不在自己的心里想到,莫非,那的土地,还真存在着短期的巨额利润?

    妙书斋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