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章 皇帝出京都

    小二逃一般的跑回家,抹掉额头上的虚汗就问,“大哥,咱们村里的人都咋着了?”

    大郎听到小二的声音一抬头,“二,二子,回来了!”

    “我回来了啊。”小二下意识往周围看看,大哥咋跟没见过他一样啊。

    “你啥时候回来的?”说着就把他往院子里拽,小二忙说,“大哥,等我先把门打开。”

    大郎想问干啥,往外一看就看见四辆大马车,“这是啥?”大郎有些傻眼。

    小二见村里人还都勾着脖子往这边看,“进来再说。”

    大郎见高屠夫不断地从马车里往外拿东西,一下子顾不得小二要说啥了,“你们咋买恁些东西,这得浪费多少银子。”

    “大哥,这些不是我买的。”说着小二从马车里抱出一摞皮草,“这是敌人逃跑时落下的。”小二可不敢说这些是高屠夫以前从敌人那里抢来的。

    大郎一听说不要钱,就走上去,“这是啥东西啊?咋这么花咧?”

    “这是鹿皮,这是貂绒,这是羊皮”小二一个一个指着给哥哥弟弟看,“小山,你看我给你做的鞋,好看么?”

    小山长恁大还从未见过带着筒子的鞋,拿到手里就问,“咋穿?”其实他更想说,二哥,你做的鞋能穿么?

    小二道,“回头下雪的时候再穿,你今年的脚就不会冻着了。”说着看向大嫂,小二下意识地往她肚子上瞧,看的王韩氏想笑,“大夫说还没三个月哩,还早咧。”

    小二一听这话无趣了,“对了,大哥,这是给咱姥爷跟舅舅的衣裳鞋子,我明儿就给他送去,成吗?”

    “姥爷没事就来咱家问你啥时候回来,我都不晓得该咋跟他说了。”大郎说着直摆手,“你赶紧去吧。”

    高屠夫指挥着车夫先把马车牵到后院去,谁知一进后院,“大郎,你盖屋了?”

    “对,过几天就能上梁了。”说着大郎一顿,“你们晚上住哪儿啊?”

    方正道,“我跟他们一起去镇上住,赶明儿房子建成了再回来。”

    大郎还没开口高屠夫就说,“留一辆马车搁家里面,其余几辆都找人卖了吧。”

    任远指着跟将军回来的三人道,“他们咧?”

    三人嘿嘿笑,“我们以后帮着将军种田。”

    真好,又不走了!大郎见家里又添人了,心里特别开心。人家家里都有个叔叔伯伯堂哥堂弟啥的,就他家干干巴巴三兄弟,大郎非常愿意家里再多几个人,回头人家找他们家别扭的时候刚好也有几个帮拳的。

    大郎也不想想,就凭高屠夫那二品大将军的身份,别说王家村灌江镇,就是整个金玉也就皇宫里住着的那几位敢找他不痛快。

    话说回来,晚上吃饭的时候,多日不见的兄弟三人边吃饭边叙旧,小山是个藏不住话的,“二哥,你今儿下午来家的时候想说啥来着?”

    “村里人咋,咋恁高兴?”小二更想说咋家里自己跟见了亲爹一样。

    说起这个小山有些不高兴,“你可不知道,咱们村里那几个整天就知道摸鱼掏鸟的闲汉也不种田,就跟着咱们学养鱼,一亩地里见的鱼比咱家还多,能不高兴么。”

    小二一听他这口气就皱眉道,“小山,人家见多少鱼是人家的本事,你要是想知道人家为啥能见那么多鱼回头去问人家不就好了。”

    “我才不问他们咧。”小山撇嘴。

    “不问你就去自己琢磨咱家为啥没人家见的鱼多,别一看人家比咱家好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小二很少面无表情地对小山说话,小山对他二哥的惧怕瞬间盖过了心底那点不舒服。

    在大将军看来像小山这个年龄的少年知道跟大郎一起去外地做工,已经非常不错了,“我觉着小山也不是羡慕人家,小山可能觉着你养鱼的法子叫人学来去了”

    “有啥不一样!”小二瞪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家不种地不代表人家不会养鱼。”

    大郎一想也是,“小山,你二哥说的对,你看冯木匠,他连砌墙都不会,可人家木匠活做的都快赶上镇上的匠人了。”

    小山老实点头,“二哥,我晓得了。”

    小二也没揪着不放,他们家以前穷,这突然发达起来小山心里有些浮动也很正常,揉揉他的脑袋就说,“我跟屠夫买了好多东西,回头你给村里人挨家挨户送去。”

    “为啥?”小山被小二训一顿,没敢直接说凭啥送给他们东西,自家揭不开锅的时候出来隔壁郑婶子,有谁照顾过他们家啊。

    “这就是人情往来啊。”小二道,“别管以前咋样,早些天大哥要建房子的时候去喊村里人,有几个没有来给咱家帮忙的?”

    “是都过来了,可大哥也给他们工钱咧。”

    “如果是王来福去找人家帮忙,你觉着除了家里实在缺钱用的人,有几个会去帮王来福?”小二问。

    小山摇头,一下子觉得自己小心眼了。而大郎听小二说这么一通话,兄弟三人因为分开几个月而生出的一点点别扭感瞬间消失地无影无踪。

    就在村里人念着小二出去一趟有了钱就不再小气,不但给各家各户带了点心,连他爷爷奶奶都不忘记时,小二家的新房封顶了。

    有了钱有了庄子,还有将军做靠山,小二也不再怕这怕那的了,在大郎准备稻草时,小二直接说,“大哥,咱们屋顶上用琉璃瓦。”

    “啥?”大郎的身子一抖,幸好家里人多不用请外人了,不然,大郎被吓到的可就不止大郎一个了。

    小二还嫌不够,“屋里面铺上青石板,还有”

    “等一下!”大郎看向高屠夫。“高大哥,小二咋了?是不是生病了?咱们要不要套马车带着小二到镇找大夫看看去?”

    高屠夫一下子笑了,“看啥啊,咱家又不是买不起青石板跟琉璃瓦。”

    “可”大郎挠头。

    方正说,“大郎,你早些天不还要用石砖盖房子么,咋这一会儿连瓦都不舍得了?”

    “石砖?”小二古怪地看大哥一眼,大郎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朵根,趁小二不注意还瞪一眼方正,“小二,你,你听我说呐,我就是想想,就是”

    “我又没说啥。”小二原先也想过用石砖盖房子,后来一想,石砖也没见的比土坯子好到哪里去。屋顶上用琉璃瓦是因为南方多雨,省的用稻草回头一下雨就要查看房子漏不漏水。地上铺青石板也是一个道理,房间里太潮湿了。

    高屠夫见小二一回来家就把家中大权握到手里,很是想笑,便道,“大郎,回头你跟小山盖房子的时候咱家就用石砖。”

    “不,不用!”大郎连连摇头。

    “这有啥了。”高屠夫看向小山,笑道:“回头给咱家小山盖一处大院子,娶个最最漂亮的姑娘当媳妇。”

    “高大哥”一说到娶媳妇,小山不好意思了,喃喃道,“我,我还小咱家,咱家的钱都让大哥买地了。”

    跟着小二回来的几个车夫看到王家的房子就以为夫人家里真没钱,就七嘴八舌地把小二赚一大笔银子的事抖搂出来了。

    大郎跟小山他们听的直瞪眼,王韩氏感慨道,“小二,你咋又变聪明了咧。”

    瞧这话说的,高屠好笑地摇摇头,转而说,“小二,回头我跟你一块去段家寨吧。”

    小二问,“为啥?”

    “我跟你去看看咱姥爷,顺便告诉他咱们准备成亲了啊。”高屠夫说。

    “啥?”大郎忙问,“你俩啥时候成亲?”

    如今已是十月底,他们成亲的消息送到元帅府的时候京都也该下雪了,大将军算了一下时间,“明年开春,春耕前吧。”

    大郎一想如果搁在年前的话这日子的确有点赶,何况现在房子还没弄好,便点点头。

    就在王家村的人都欢欢喜喜忙着准备过春节,高屠夫带着小二在镇上大肆买东西时,小二家发达了,高屠夫也变的非常有钱的消息就像风一样传到了高老庄。

    只听大将军他姨娘念叨,“我听人家说你儿子给王家村里那一家人买了恁些东西,他还是你儿子咧,如今发达了连你个老子都不要了,哼!”

    蹲在锅跟前的男人瞪女人一眼,“你闭嘴!我是他爹我看他敢!”

    “那你啥时候管你儿子要钱去?”女人上下嘴皮子一动,激将的话再次说出口,“我看你也别去了,说不定回头还把你撵出来。”

    男人不像女人这么没脑子,想到那个屠夫儿子早先跟自己立的文书,有些犹豫,不过,这几天总听人家说的他儿子如今都穿上绫罗绸缎了,“我,我过几天就去!”

    就在这时,收到大将军将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成亲的元帅也已启程了,同行的自然还有皇帝。

    皇帝心里憋着坏,到了灌江镇也不让任何人去通知当地官员而是先找个客栈住下。

    元帅还记着皇上要体察民情,见皇上歇息好了就说,“老爷,我陪你到处看看吧?”

    皇帝活了半辈子第一次来到江南,他一停下来就感觉到江南跟北方的明显差异。

    单说天气,此时灌江镇的人早已脱下冬衣,微风佛面吹的人打心底的舒爽,而他们从京都来的时候京都却还在雪,寒风凛冽刮的人刺骨的痛。

    皇帝的心情一时舒爽,就说,“走,我倒要看看这灌江镇有啥不同。”不但养出个大将军,还养出个刁钻古怪的王小二!

    元帅没听出皇上话里的深意,不过他正想趁此机会到大将军的老家看看,到底是多狠心的爹才能把半大的儿子往战场上送。

    皇帝没有说要去哪里,元帅便自作主张地往离灌江镇七八里的高老庄那边去。

    可他们刚出灌江镇,皇帝就停住了脚,元帅忙问,“老爷,咋了?”

    “你看前面那个人是不是有点面善?”元帅顺着皇上的手看向刚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咦,怎么那么像高将军?”

    皇帝一抬手,跟在他身后的一个便衣侍卫就跟了上去。

    “老爷,你这是?”元帅有些搞不明白。

    皇帝低声说,“我刚才听那个农夫跟他旁边那女人嘀咕什么办喜事,别想好之类,我这才扭脸看一眼。”

    刚才那两人是从皇上那边走过去的,而元帅又只顾得照顾皇上也没在意,这会儿一听这么一说顿时紧张了,“他们,他们想干啥?”

    皇上双手一合,“咱们先回客栈。”

    高将军好不容易找个媳妇,好不容易快成亲了,为此皇上还特意过来,元帅真怕回头高将军的亲事有什么变故,顿时没心情往高老庄去了。

    一行人回到客栈没多久,前去打听消息的人就回来了,进了房间就说,“回皇上,小人刚才跟着那两个人到了高老庄”

    “还真是高将军他爹?”元帅倏然站起来。

    “回元帅,是的。我听那女人说他们在这镇上碰到过大将军一次,将军没有理他们,他们今儿去王家村听说夫人家里要办喜事,他们也就没到将军夫人家去,打算等将军跟夫人成亲那天去找将军。”

    “他们有说为什么么?”皇帝脸色一变,身上怒气尽显。在皇帝眼里,无论高屠夫还是小二都是他的人,他想怎么欺负将军跟将军夫人那是他的事,别人要想欺负他的臣子就是不行。

    皇上,就是这么任性!

    “回皇上,他们是想趁机管将军要钱,如果将军不给的话他们就搁喜宴上面闹。”

    “等一下,那两个刁民不知道高将军要成亲?”皇帝奇怪了。

    “不知道,好像都不知道将军跟夫人要成婚。”

    皇帝挥手,“你去到王家村打听一下。对了,别让将军发现了。”

    等到了晚上,打听消息的人把他打听到的事跟皇上一说,皇帝听到小二应付那些媒婆的话,顿时无语了,好半晌才说,“这个王小二,真是人才!”

    “皇上,那将军该怎么办呢?”元帅问。

    “他是大将军,还能让一个刁民欺负去。”皇上说的干脆,元帅接的更快,“皇上,一个孝字压死人。”

    皇帝一顿,想起王公公以前跟他说王小二的爷爷奶奶差点把发明出火1炮跟弩1弓的机灵鬼欺负死,一拍桌子,“笔墨伺候!”

    大笔一挥,一道圣旨跃然出现在纸上。又仔细看了看自己写的东西,皇帝满意了,此时哪还记得跟小二较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