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3章 节哀顺变

    正当他们绝望之时,突见雷声大作,瞬间大雨倾盆。ξ>

    “师父,下雨了,我们有救了!”

    众弟子于是起身,欢喜雀跃起来。

    杨洪基昂天哈哈大笑:“真是命不该绝!”

    此时站在远处的诸葛神机却脸色一变,窜入空中,捏住了东海龙王的耳朵说:“早不下雨,晚不下雨,坏了老子的大事!”

    龙王却挣脱了他的那手,打了个喷嚏,只见那雨下得更大了。

    “还不快停下来,不然我把你的脖子扭断!”

    东海龙王终于停住了雨,伸出两手便抠那诸葛神机的眼睛,边抠边说:“你这个老混蛋,还我的天目仙珠!”

    诸葛神机抓了他的手说:“龙王可曾知道,我对付的是什么人?”

    东海龙王却说:“管我什么事,降雨是我的工作职责,三个月没下雨了,要是有人到玉帝哪里告我失职,谁承担这个责任?”

    说着,张开大嘴又要吐雨,却被那诸葛神机堵住嘴巴说:“那杨洪基是异度空间的人,这异度空间可是我们的克星,刚才我把他们引到了一处屋子,堆满了木柴,并点上了火,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把他们全部烧死,没想到你,好一场及时雨啊!”

    “啊!天魔王怎么不早说,今天我看有人出了一百两银子为我烧了纸钱,我于是高兴,就慌忙出来为他们人工降雨来了,没想到......”

    “你这个贪财的龙王!”

    说罢,诸葛神机便返下界来,进了那三间小屋一看,发现那杨洪基和他的那些弟子早已不见了踪影,于是拍了一下大腿叹息了一声后,只好悻悻离去。

    ----------------------

    却说杨洪基和他所剩的二十二名弟子,匆忙翻过了小山,在山脚下一片丛林栖息了一夜,第二天天一亮,把口袋仅剩下的最后一点米倒入锅中,熬了一锅稀粥,喝罢之后,便匆匆上路。

    只见他们灰头土脸,破衣烂衫,如同丧家之犬,再也没有刚出来时的威风。

    刚走出一段路,杨洪基便用手捂着胸口说:“徒儿,我有点累了,实在是走不动了,坐下休息一会儿再说。”

    杨天魁于是搬来一块石头,让师父坐下后说:“师父,看你年老体软,又受过伤,还背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把包袱卸下来给我背吧!”

    杨洪基喘了几口气轻轻把包袱打开,众徒弟望去,原来是一颗碗口大的水晶球,只见这颗水晶球散发着紫色的光芒,巧夺天工,并有雷电环绕。

    他于是重新包裹好后递给了天魁,有点恋恋不舍,说:“这就是我们天魔洞的秘密,我现在就把他交给你了。”

    天魁接过包袱,并背在了肩上,扶起师父继续赶路。

    当他们路过一个草亭,却见那草亭的柱子上栓了一匹马,一个手持宝剑的大侠走了过来,拱手问:“阁下可是那杨洪基杨大师?”

    杨洪基看了看他说:“正是,你是何人?”

    那大侠笑道:“在下邵方,人称邵大侠。”

    杨洪基听后吃了一惊,问道:“你就是江南游侠邵方?”

    “没错,受大学士高拱之命,前来恭候杨大师多时。”

    杨洪基冷冷一笑:“莫非是派你来杀我的吧?”

    邵大侠微微一笑说:“杨大师果然是个聪明人。”

    邵大侠其人,为人豪爽,行为果断,出手大方,行侠仗义,而且善于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助高拱当上了首辅,高拱为了感恩,赦免了许多江湖义士,因此名声大振。

    邵大侠还善于用人,家中管家、奴仆,多为残疾、丑陋之人,见其无法生存而将其收入家中做事,故而管家、奴仆对其忠心耿耿。

    邵大侠不但聪明过人随机应变手眼通天,其性格也是豪爽耿直广结朋友,剑法更是出类拔萃,独步江湖,很难找到棋逢对手。

    杨洪基说:“你的事迹我有所闻,既然如此,还是动手吧?”

    邵大侠哈哈一笑,拍了两下巴掌,见从断崖出跳下十名手握各种武器的江湖人士。

    “杨大师,人人都知道我这人爱交朋友,他们非要跟着我来,只好对不起了。”

    说罢,把手一挥,这十位武林高手便冲了上来。

    众弟子于是二对一打在了一起,双方你来我往,几十个回合下来,双方都倒下了两人,那邵大侠再也坐不住了,翻身上前,不到十个回合便杀了杨洪基四名弟子,由开始的二十二对十一,变成了十六对九。

    只见那邵大侠微微一笑说:“大师果然名不虚传,能够调教出这么多武林高手。”

    杨洪基上前一步说:“邵大侠,向来听说你行侠仗义,从不乱杀无辜,今你是来取老夫性命的,若是老夫死了,可否放过这群孩子?”

    邵大侠哈哈大笑说:“我是没问题,就不知当今的皇上肯不肯放过了。”

    “你!”杨洪基怒道。

    这时,又见二名弟子冲了上去,却见那邵大侠退了两步,另八名江湖人士却跳上前来不到十合便把他们斩杀在地。

    那邵大侠看后,又走向前来说:“杨大师,还是自己做个了断吧!”

    杨洪基看了看手中的剑,正要拔出,却又见两名弟子冲了上去。

    这两名弟子与那邵大侠打了不到十个回合,也被斩杀在地。

    这时,只见一支冷箭射了过来,邵大大侠扭头一看,自己的一个兄弟中箭当场倒地毙命,众人于是朝路边望去,还没看清是何人所为,又见一支冷箭射了过来,又见一人应声倒地。

    余下八名侠士见状,慌忙跳到石头后面躲避,只见那人骑马走了过来,哈哈一笑说:“朝廷要犯韩飞在此,邵大侠,抓我回去,可是大功一件。”

    邵大侠拿剑指着他说:“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射杀我的朋友?”

    韩飞说:“你是跟我没仇,可你跟我师父有仇,所以只好杀了。”

    “你,你怎么会拜他为师?这诛穿越者令可是你鼓动皇上下发的!”

    韩飞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我对皇上可谓是忠心耿耿,他还不是想要我的命,还灭了我的九族,不过幸亏我没族人,亲戚朋友跑得也快,不然的话,我还真跟他没完。”

    邵大侠听罢,抬起剑对准了他说:“我本想交你这个朋友,既然是这样,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着,便冲了上来,两人斗了不到十个回合,便被那韩飞劈成了两截。

    其余六名侠士,见那邵大侠已死,纷纷弃械而逃,却被那韩飞弯弓搭箭,骑马追了上去,一一射死在荒野之中。

    等看到他们全都咽了气后,韩飞才骑马折了回来,跳下马跪在地上说:“师父,韩飞救驾来迟,还请见谅。”

    杨洪基于是把他扶了起来说:“此次西行,万万没有想到会困难重重,我所带的三十六名护法弟子,如今只剩下十二名,你来的正是时候,随我们一块回天山吧!”

    韩飞于是把杨洪基扶在马上,并亲自为他牵马,再次踏上了险途。

    ---------------------

    数天过后,他们终于来到了窝堡湖边上。

    杨洪基于是走下了马,来到了湖边,用湖水洗了洗脸,连说了好几声终于回家了,便又跟韩飞和众徒弟们讲:“当年我就是在这个湖上打了六年的鱼,与那副舵主张正道共同建了那个小村。”

    杨天魁问:“师父,那个小渔村离这里还有多远?”

    杨洪基笑道:“半天功夫就可以到达。”

    由于思乡心切,又见杨洪基跨上了马,刚上了湖岸,却被一群人围了上来,只见这群人手拿回刀,身穿回衣,眼窝深陷,鼻梁高挺,约有一百余骑。

    其中一名为首的说道:“奉大明皇帝之令,前来捉拿朝廷要犯!”

    杨洪基正要开口,韩飞却哈哈一笑说:“命令在哪里,拿来给我看一看?”

    那人果然从怀中掏出一道圣旨扔给了他,韩飞打开一看说:“是假的,圣旨哪有用纸做的,都是真丝的,你被骗了。”

    说着,便撕了个粉碎朝后一扔。

    那人却把手一挥,后面突然举起了六条火铳对准了他们。

    韩飞一愣,问:“莫非是你们收了别人的钱财?”

    那人哈哈大笑说:“没错,一条命一千两两银子!”

    韩飞却从怀中拿出一叠银票说:“我这里有两万两,够买二十条人命的了。”

    那人却说:“打死了你们,这钱照样是我的!”

    “那就是没得商量了?”

    后面的人却突然点了引线,韩飞见状忙喊:“快闪开!”

    不料枪声大作,杨洪基从马上滚落下来,另有四名护法弟子也中枪倒地。

    韩飞抽刀跳上前去,轻轻一挥便见四人滚落马下,那带头的吃了一惊,拍马正欲逃走,却被韩飞一刀削掉了脑袋拉于马下,轻轻一跃跳在了他的马上,一边骑马一边射箭,箭无虚发,直到把所背的箭射光后才停了下来。

    这时,只见对面迎来了一队人马,约有五十余骑,为首的正是那张正道,见了韩飞后不禁吃了一惊,于是问:“小兄弟,发生了什么事?”

    韩飞说:“碰到了一股山贼,没想到他们带了火铳,把总舵主来打伤了。”

    众人于是骑马来到了杨洪基的面前,只见那杨洪基歪倒在地上,口角流血,睁眼看了看张正道说:“我不行了,东西我给你带来了,以后的路要靠你了。”

    说完,便闭上了眼睛。

    张正道于是带领老乡会的弟子跪了下来。

    这时,杨天魁把一个包袱递给了他,张正道接过包袱,用手摸了模里面的物品,突然问:“三**护法,就剩下了你们这几个人?”

    杨天魁眼中含满泪水,低头道:“就剩下我们八个了,自从出了少林寺后,大小劫难共有八次,每次都是死里逃生,人神魔三界都想置我们于死地,要不是韩飞兄弟相救,恐怕我们早都死在半路上了。”

    张正道看了看韩飞说:“总舵主果然没看错人,多谢小兄弟相救。”

    韩飞说:“都是同门中人,张舵主客气了。”

    张正道叹了一声说:“今天总舵主遇难,实在是我们老乡会的不幸,我一定要把这帮匪徒赶尽杀绝,为舵主报仇雪恨!”

    韩飞说:“那头领早已被我砍了脑袋,也算是为总舵主报仇了。”

    张正道听罢,拱手说:“我代表老乡会的众兄弟们,多谢了!”

    “张舵主客气了,天色已晚,我们还是回去吧!”

    张正道于是招呼众弟子说:“节哀顺变,都起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