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6章 欲求(一)

    大庆真的做了一把手之后,才知道当家的不易,他每日奔波在会场里,学习着各种精神讲话,回到单位再开会传达。/环境里虽然少了有心之人的防卫戒备,但却并不得心应手,逐渐抬头的犯罪率越来越让大庆脸面无光了。大庆之所以没有像孙有为那样被追究责任,是因为别的区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而且犯罪率的上升趋势比新华区还要快。

    大庆对新华区的控制力并不强,原因在于他没有一个有执行力的班底。但是有组织的犯罪分子是有执行力的,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穷人抢穷人,穷人偷穷人,永远是风险大,收益小。所以,江北这片繁华之地一到晚上,又成了罪犯的天堂。

    一些因为生活所迫误入歧途的人,并没有什么深厚的犯罪技能,他们很快就被训练有素的警察抓了起来,一番审讯之下,有人悲悯他们的遭遇,也有人不齿他们的行为,众说纷纭。但是警届在大力宣传治安稳定,掩盖事实真相的同时,一些犯罪组织却越来越职业化了。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说到“卧虎藏龙、能人辈出”的纺织厂家属区,杨志的大伯名叫杨金顺,解放前就是阳江三教九流出了名的“佛爷”,解放后虽然被劳改了很多年,但也培养了一帮徒子徒孙。但此人有一点执拗之处就是:永远不让自己儿女、亲人干这个。所以杨志从小只是听说过大伯的事儿,从来没见大伯漏过底子。

    从前的新阳市,群众瞪着雪亮的眼睛,工人阶级一家亲,不法行为就像过街老鼠一样四处喊打,用不到公安同志动手,群众就将一些坏分子扭送到派出所了。现在的新阳,高楼大厦平地起,但是与这些工人老大哥基本没了什么关系,“流氓无产者”中的蛀虫都看到了春天,他们欢呼雀跃了。

    一九九五年的三八妇女节,江北的大商场和红桥区的新天地服装批发市场里,到处洋溢着女性的欢声笑语。精心打扮自己的同时,也相互品评着女伴挑选的服饰。

    新江商厦的服装大多是名牌产品,舍得花钱为自己购置的老百姓并不多,但凡出手阔绰的,非富即贵。小偷们也喜欢新江商厦,人流中穿梭忙碌,一天下来收获颇丰,报案的也少,还不给自己添麻烦。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新江商厦只有一个,而小偷却有好几拨儿,没等警察们费力气抓,几伙人就先暗中较起了劲,“切磋技艺”、大打出手,最后被一锅端到了江北分局。

    成群结伙的小偷因为寻衅滋事聚到了一起,这在解放之后是难得的西洋景儿。公安部门想把这些人判了立功,却苦于没有证据。小偷们也不傻,给打伤自己的人定了罪,自己的同伙儿也会遭遇同样的事儿,跟对方结仇不算,还要连累朋友“失业”。毕竟都是有组织的小偷,稍微串供之后,一场以和为贵的静默开始了。最后,互不追究责任,交了治安罚款走人了事。

    新天地的服装批发市场却发生着不一样的事,胡永刚早就注意到了有人在市场里浑水摸鱼。报过几次警之后,胡永刚发现,就是报了警也是治安罚款管一切,小偷被放了之后只能是变本加厉的偷顾客。

    胡永刚左思右想之后,着急所有商户开了个会,他语气狠辣的说:“再让小偷们这么猖狂,大家的生意都得黄了,服装市场是我们大家的饭碗,保护好顾客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从今天开始,我打算成立一个保卫科。咱这不是国营商场,没闲钱养闲人,如果是市场自己招人干这个,增加的成本到头来还要算在你们身上。所以我建议,咱们各家各户轮流出人,咱也不戴什么红袖箍,看到小偷就大喊一声,商户和顾客一起给他拿下。抓到了,人交给我,我来收拾他,保管他以后不敢再出现在咱们市场。”

    “胡经理,我们都是做买卖的,要是让小偷给打伤了怎么办?”一个商户顾虑道。

    “打伤了?打伤了医药费市场出,要么就给你抵扣摊位费,你看怎么样?”胡永刚说道。

    敢走出大锅饭的束缚,自己出来做买卖的人,大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知道自己创业不易,也理解胡永刚是为了大家好,没有多说什么,纷纷表示了同意。

    胡永刚收到了商户送来的第一个小偷之后,照死里教训了小偷一顿,等打的自己拳头有些麻了,叫人找来绳子将小偷的双手从身后绑死了,再用尼龙绳套住脖子,胸前挂上“我是小偷”的牌子。一切准备就绪,胡永刚像拴狗一样带着小偷在市场上开始“游街”,边走边说道:“你小子把眼睛放亮点,看见同行了说一声,等我抓了下一个,就可以把你放了。”

    顾客和商户们有在市场上丢过钱包的,看到小偷从摊位前走过,用吐沫星子和浓痰招呼着这个“过街老鼠”。

    “老李,你往哪儿吐呢?吐我身上了!”胡永刚对一个商户无奈道。

    “胡经理,消消气,我中午请你涮羊肉!”老李打了个哈哈道。

    胡永刚的做法很见效,市场上的小偷一天比一天少了。

    阳江新城的房子胡永刚也分了一套,这是公司股东们对他管理能力和默默付出的肯定,并没有掺杂多少兄弟感情。但是胡永刚一直没有搬过去住,他住监狱期间,刘辉就帮着孙雅莉弄了套楼房,两口子都习惯了纺织厂周边的生活环境,再加上胡伟执拗于在这里方便见到马晓云,于是一家人还在纺织厂家属区生活着。

    胡永刚下了班,做着公交车回了家,老远就看到楼道口站着一个人,等走近了一瞅,是退休多年的老职工杨金顺,于是开口道:“杨大爷,吃了么?”

    “走吧,我正找你呢,找个地方坐坐,我有事儿跟你说。”杨金顺精神矍铄,语带深意的说道。

    胡永刚小时候听说过这是个有故事的人,但是见杨老头平时为人低调,从来不惹事,更不和邻居闹别扭,再加上两人年龄差着将近二十岁,所以从来不曾有任何交集,今天见杨老头有事找自己,好奇道:“啥事儿啊?这么神神秘秘的。”

    杨金顺伸出左手在胡永刚肩膀拍了拍,擦着胡永刚身前走了过去,走出几步之后,扭头看胡永刚没有跟上自己,右手拿着一个钱包扬了扬。胡永刚这才发现自己的钱包已经在杨金顺手里了,知道自己着了道,跟着杨金顺一路走着,进了家属区的一个小平房。

    “坐吧。”杨金顺关上院门说道。

    胡永刚看着杨金顺院子里养的花花草草,窗台上还趴着两只小猫,观察半天也没发现厨房之类的生活设施,知道这个老小子还真有些门道儿,玩笑着说道:“我这腿脚也不好,您溜了我这么半天,不会是替市场里被抓的小偷拿我撒气吧?”

    “让人抓了那是他们学艺不精,活该,吃这碗饭就要有这个觉悟。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又没偷你的,你出这个头干什么?”杨金顺缓缓的说道。

    “市场是我几个兄弟公司的,我在里面的时候,他们照顾我吃喝,出来了让我当经理,开着高工资,我得对的起我兄弟们吧?贼们把市场秩序搞乱了,照样是砸我的饭碗。咱们都是老邻居,虽然没什么交往,但是我看得出来,您也是明事理的人。”胡永刚说道。

    “我的徒弟们现在也没了饭碗,怎么办?”杨金顺笑道。

    “盗亦有道,这您总懂吧?你让他们祸祸吃苦受累的人,你觉得合适么?”胡永刚说道。

    “你说的对,现在的人为了钱都跑偏了,我是该拨乱反正一下。”杨金顺说道。

    “您最好别让他们在新华区折腾,咱们分局局长是我恩人,你事情搞大了,他也受牵连,就当是我求您了,有什么我能做的,您开口就是。”胡永刚说道。

    “你小子挺义气,比我那个侄子强。冲你的话,都是老邻居,你说的我赞成,有机会咱们常坐坐。”杨金顺说道。

    胡永刚见老杨头是个明理的人,并没有跟自己划什么道儿道儿,对他发自内心的尊敬起来。

    传统企业的效益都在下降,生存成问题的企业不在少数,它们从过去的财政贡献大户逐渐变成了财政包袱。生活总要继续,这些企业的职工们或在企业里耗着,或自谋生路出去打工、做点小买卖。城市就像一个大磁场,有些人卑微的活着也不愿回到老家,更何况已经有家难回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成年了,他们同样向往城市的生活,前赴后继的涌向了城里。

    有人等着失业,也有人等着就业。新阳市在九五年的夏天,成立了新阳高科技产业开发区,位置就在新华区和江东区的正东,占地足有两个区那么大,阳江也将这个开发区一分为二,让这里尤显辽阔。

    张宏宇被任命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在自己耗了八年的江东区长任上有了突破。高新区一成立,就确立了以电子、制药等领域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拆迁、安置、建厂成了高新区周而复始的主题。大批的农民工出现在了高新区,白天用汗水为城市做着贡献,晚上就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分子。

    张宏宇一心想把大庆调到开发区当公安局长,可是却插手不了公安内部的人事安排,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跟大庆面谈一下,让他自己也使使劲儿,看看能不能促成这桩美事。

    新华区的犯罪率在持续下降着,可是江北等三个区却在持续上升。大庆对自己的无为而治感到莫名其妙,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着,正愣神儿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了,他正欲发怒,却见张宏宇走了进来,转怒为喜道:“宇哥,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你现在可是大领导,也不说打个电话,我好去门口接接,咱也长长脸。”

    “行了吧,别嬉皮笑脸的,我是专门来找你的。”张宏宇说道。

    “哦?你先别说,让我猜猜。”大庆玩笑道。

    “看把你能的。”张宏宇笑道。

    “开发区的建设现在可是如火如荼,我了解的新天地公司那几个货,准备未来几年就扎根儿到你们那里了。你不会是美酒佳肴享受的太多,找我忆苦思甜来了吧?”大庆继续开玩笑道。

    “哪儿跟哪儿啊,我是那种就知道享受的人么?我跟你不说瞎话,年轻时候确实不愿意吃苦,就爱吃喝玩乐,可现在我绝对是事业第一、生活第二。”张宏宇说道。

    “那我就不知道你到我这个小庙干什么来了。”大庆双手一摊道。

    “不跟你瞎扯了,说正事儿。开发区占了两个县的地方,原住农民比较多,新进企业和事业单位,还有修路、绿化等等吧,因为占地总和原住农民发生矛盾,农民工们还经常去农地里偷菜。以前的高新区公安分局局长是个粗鲁的人,心还不细,有时候矛盾一经他的手,非但化解不了,过几天还变成了打群架,这样的招商环境怎么可能留住那些外资、合资的大企业?我了解你,想着去你们局里说说,把你调到开发区去,可是你们局长不给我面子,不给就不给吧,还把我的话当由头说给了政法委张书记,借着我的不满安插了一个叫张文清的去当局长,这女人真不能小觑啊,心机够深的。”张宏宇缓缓的发牢骚道。

    “你要不说我都还不知道呢。按说你比我们局长级别高,她怎么敢这么利用你?”大庆疑惑的问道。

    “听说这个张文清有个姐姐,省纪委的,叫张春娟,以前刘建民的事儿,还有郝爱霞的事儿都是她办的。那时候张春娟还在市纪委,和袁芳很要好,现在这俩女人绑在一起了,自然不把我当回事儿了。”张宏宇无奈道。

    “袁芳这娘们儿是个纯粹的政客,文化宫的奖券事件之后,方局长一下台,她就把我打成了方家一党,我为了给自己正名,差点在‘六·一三’大案里殉了职。就这样,她都没有转变对我的看法。我都不知道我哪里得罪她了,只要我去开会,大多数都会受点名儿批评,都快成我们系统的笑话了。”大庆诉苦道。

    “之前怎么没听你说过?”张宏宇道。

    “有苦难言呗,再说了,我也不是那种会当着人面儿抹眼泪儿的人啊。”大庆说道。

    “本来还想这让你自己去做做工作,我跟你里应外合一下,促成这个事儿,这么看来还有点儿难办了。”张宏宇说道。

    “宇哥,多谢你费心了,其实我现在挺好,新华区地面我熟,我有把握把这里的治安管好,真到了开发区,我也不一定有你想的那么顶用。”大庆实事求是的说道。

    两人各自叙说着最近工作中的难处,谈着身边的朋友和生活琐事,渐渐放下了急于求成的心,互相鼓励了很久才道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