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景祐元年,九月,册封曹氏为皇后。∮>

    大婚前一天,曹后已经在受册宝殿门外准备着。四平八稳,辉煌灿烂的皇后受册宝座位于殿庭阶下朝北的方向,就单单是奉礼设册宝使位于内东门外,副使、内侍则位于其南,差退,东向北上,册宝案位于使前南向,又设内给事位于北厢南向。

    反正东南西北一通的安置一通的礼仪,每个时辰都有周到的礼数逐一行之。

    及至策封当日,百官早早在殿外等候,礼直官、通事舍人先引中书令、侍中、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及奉册宝官。

    执事人穿着喜庆的大红衣,头发裹上长耳头巾,安排仪仗在垂拱殿门等候吉时册降。

    礼直官、通事舍人分引宰臣、枢密、册宝使副、百官诣文德殿立班,东西相向。

    内侍两人自内承旨降皇后册宝出垂拱殿,奉册宝官俱搢笏率执事人,礼直官导中书侍郎押册,中书令后从,门下侍郎押宝,侍中后从,由东上阁门出,至文德殿庭权置。

    只听见西向一声长长的吆喝:“有制!”

    典仪便大声宣:“再拜”!

    赞者承传,使、副、在位官皆再拜

    宣曰:“赠尚书令、冀王曹彬孙女册为皇后,命公等持节展礼。”

    众礼仪环节一翻有序而繁忙的仪式后,内臣引内外命妇入就位,内侍诣阁请皇后服祎衣。

    曹氏面贴珠钿,头戴九龙花钗冠,两博鬓,翟衣,带绶,环佩。以佛青和朱砂为主色调,凤仪天下的曹氏接受了册封!

    册宝至,使、副俱东向内给事前,北内跪称:“册宝使李迪、副使王随奉制授皇后册宝。”

    终于,年方十八,但端庄沉稳,身材挺拔的曹氏,成为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

    吕夷简老来安慰地抚着一缕长须,满意地笑了。

    一整天繁琐却没劲的仪式过后,洞房花烛,感觉自己已经累个半死的皇帝宋仁宗终于认真地看了曹皇后一眼,褪去华服与珠钿,果然,曹氏面相淡泊,姿色平平。

    唉……

    罢!大家都二婚了,皇帝想想也难以激动。曹皇后却大大方方地看了仁宗皇帝一眼,朝这个长得还挺不错的皇帝一个光明磊落的微笑。

    磊落!仁宗想这曹氏咋就朝他露出像兄弟一般的笑容呢?不是应该狐媚的或娇嗔的吗?可是没有!

    于是皇帝,也磊落地朝他的皇后一笑。

    两人在新婚第一夜,便达成了磊落的共识---相敬如宾,相安无事!

    废了郭皇后,娶了曹皇后。同是姿色平平的皇后,可后宫的风气却大不一样。曹皇后方进驻后宫,马上抄起家伙开田垦地!

    没错!开垦田地!

    曹皇后入主,为北宋仁宗的后宫带来一股阳光正能量!她竟然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谷物,采桑养蚕!

    画风太清奇了!仁宗目瞪口呆!

    新策封的曹皇后一上位,马上摘掉沉甸甸的龙凤珠翠冠,脱了一身沉冗的祎衣,换上素绢素罗缝制的深衣、衫裙,把后宫内多片的花园和别苑改种桑麻和粮食!

    在后宫各苑,时常看见一个比普通宫女更加朴素的高大女人,冒着烈日浇灌着小农田照顾一层层一筐筐的蚕宝宝,这便是曹皇后。

    后宫那帮娇滴滴香喷喷的妃嫔们比皇帝和文武百官更加目瞪口呆!

    有些娇奢的宠妃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但人家是皇后啊!

    宫人背后都一片敢怒不敢言,更是一片不敢置信看她能装到什么时候的鄙夷。

    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曹皇后也没有责备或规定其他宫人跟她一样朴素,一样去务农,只是在各宫静静窥探并猜测新到的皇后的风格究竟是什么葫芦卖什么药时,曹皇后默默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午后光景,沐浴更衣换上宽松休闲的素衣,就在御花园亭阁中琴棋书画,织绢缂丝,读大宋最新好词作,甚至研读《孙子兵法》,一样都不拉下!

    面对天天拿完锄头草板,又把蚕桑照料是十分专业,然后又读兵书研历史的五好青年皇后这健康又勤快的后宫生活,皇帝经过了瞠目结舌的阶段后,还能怎样呢?唯有勤快起来,并打心底里恭敬起来,竟然乖乖地养成了每个傍晚,都陪曹后用晚膳的习惯。

    她并不美,但身姿修长挺拔,目光诚恳清澈,笃定而威仪。

    曹氏本是将门之后,千金大小姐一枚,却深谙农事,给主管农事的部属写好清单,哪哪哪需要种多少多少的啥啥啥,主事农业的大臣一看,这农作物的种植片区安排得当,数目穿插相宜,曹皇后竟是一名如假包换的事农高手!

    务实啊!

    众人纷纷猜疑新策立的皇后什么葫芦卖什么药的当儿,也不得不佩服其能耐!

    仁宗充分尊重曹皇后,让她爱咋咋嘀。可有一天看见皇后寝宫前一片原本的牡丹园泥土被全翻过,原来的牡丹不见了。一问,却是分别移植到皇宫的不同角落,供宫人大家随处可赏。

    仁宗不禁为曹皇后的深明大义点头称赞。没过几天,一棵棵品种优良的小桑树逐一被栽种上,甚至宫殿后面,竟是一小片朴实的农田。

    “皇后若喜欢农作物,大可命大臣按时供后宫选用,不必自己辛苦劳作。”仁宗在一天用膳时跟曹皇后闲聊起农作物的生长时,随意地说说。

    曹皇后又磊落地笑了,眼神清澈:“陛下,黎民百姓能栽种的农作物品种,臣妾都希望能在后宫开垦小块的农田种上。”

    “哦?何解呢?皇后这岂不劳累不已?”

    “不累的。”曹皇后一边说,一边拿出自己的凤冠,放在桌面上。仁宗一脸不解。曹皇后指着沉甸甸制作繁复的蓝色龙凤花钗冠。

    “瞧,陛下,皇后的凤冠上,除了珠翠龙纹,冠顶有九龙四凤,大龙品衔穗球。代表什么?戴在臣妾头上,穗子这么长,占据了凤冠好重要也是最显眼的一部分,这代表,臣妾该为皇上为天下百姓带来五谷丰登!”

    赵祯皇帝十分惊讶,他对之些凤冠袆衣、鞠衣,一直只管穿戴而敦视无睹,完全没想当中饰纹的意义!皇后能有这翻理解,不可小觑啊!

    “凤冠既然戴到臣妾头上,定当履行。臣妾与一众妃子宫人,日常在后宫其实大多数时间是无所事事的,假如大家劳作起来,一来,关心农事体恤百姓辛劳,明白每粒米饭皆来之不易,宫人自不会奢靡铺张。”

    “好!”赵祯不禁为自己的皇后大声喝彩!

    “二来,后宫有样儿可看到不同年份农作物的收成情况,这样民间百姓是丰衣足食,还是饥饿寒苦,自能清楚直观,对照朝臣所言,可为次年作物庄稼种植有个引导!”

    “啊!”仁宗这回是惊讶地看着曹皇后!原来,她想得这么深刻!赵祯忙作请状,请曹皇后继续陈述后宫种谷物,采桑养蚕的原因。

    曹皇后又来一个标志性地磊落微笑,继续道:“陛下,后宫向来复杂,让农活劳作劳其筋骨,宫人都有踏实活儿,便无心是非!”

    “好!”仁宗甚至带点崇拜的眼神看着曹皇后!

    “陛下,瞧凤冠上,四凤九龙之间,是什么?”曹皇后指着一只小鸟问赵祯。赵祯懵了,不就是只麻雀嘛,可贵为皇后,凤冠上也不可能是麻雀,他一时也答不上来,只能随便说说:“像燕子。”

    “是玄鸟。”

    “啊!”赵祯明白了!

    “玄鸟生商”——祖上传说是有玄鸟飞过堕其卵,简狄行浴时取而吞食,因而怀孕生契,契为商人始祖。这是古代中国生育信仰的故事。

    玄鸟生商!是繁殖后代的意思。这可是仁宗最迫切的事啊。

    皇后可是全身心地为了仁宗着想,而且是有谋略有魄力!了得呀!

    从此之后,宋仁宋赵祯对曹皇后是敬爱有加了。

    年纪小小的曹皇后,果然是良将之后,心胸开豁不让须眉!她知道皇上仁慈,但后宫素来诡秘混乱,大婚十年,竟然无一皇子,那里头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解决的办法,最好是从根源上一洗陈风旧习,让宠妃宫们劳作起来,充实起来,踏实起来!其实就是心胸开豁起来,希望可从根源上减少甚至杜绝残害皇子或公主的事情不断发生。

    还有一点,曹皇后十分清楚地知道连年灾荒,民间疾苦。皇上未必就能清楚明了。后宫内种植农作物,直观生长情况,朝臣不能再粉饰太平。也好让宫人们体味兆丰年的喜悦,和辛苦劳作一年颗粒无收的悲怆!

    年纪轻轻的曹皇后掌后宫不久,一句命令的话也没说过,却便彻底扭转了后宫的风气与局面。皇后都穿成这样,都勤奋成这样,你还能怎样?

    加上皇上对她敬重有加,妃嫔美人们慢慢地,依依不舍地,收起绫罗绸缎、珍珠挂饰、翠冠华服,甚至粉扑香囊,逐一把文房四宝、针线绷子拿出来……

    后宫的生活,有规律起来,有规矩了起来,渐渐地,有水平了起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午后,妃嫔们轮流着聚在御花园亭阁等地,或行诗词歌赋令,或分享刺绣、缂丝或纺织的成果,或即席挥毫,甚至花季写生赋丹青……

    皇帝与文武百官都从懵圈到赞赏,而后惊叹。

    赵皇室的传统,一向都推崇俭朴慈勤。这位曹皇后更是谦谨节俭,且熟读经史,善飞帛书!这让赵祯对于后宫佳丽的欣赏价值,有了全新的认知!女人什么叫美,什么叫可爱呢?他第一次感知,女人,尤其是自己的女人,德行美,是多么的美,心性达善,是多么的可人。

    皇帝赵祯与曹皇后,相敬如宾,相安无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