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败再败

    在下唐同西凉顺利攻陷了相州之后,墟缇王金城青行已经开始攻打漠州了,这是东胡故地最为靠近西凉的梁朝城池。手机端 m.墟缇王在动手之前已经联络了东胡的故人们,那些不愿成为梁朝臣民的东胡人积极响应,并许诺在内部接应。</p>

    漠州的守将是骁骑卫指挥使温尚农,他麾下只有一万的兵力,这着实不是他的错。当初梁帝下令广远军前往相州协助城防的时候,杨仲为了充分彰显自己的忠心,直接将大部分的兵力都带走了,东胡故地的两州分别留下了一卫守护。</p>

    一万兵力要说多不多,要说少也不算少,这完全取决于敌人的兵力攻势。眼下墟缇王的兵力不算多,虽然号称十万,但是根据可靠的消息,顶多也四万人而已。</p>

    温尚农还是相信自己能够守护好漠州的,前提是他需要面对的是城外的敌人。在西凉军开始进攻之后不久,漠城内部出现了动乱,那些早同西凉窜通的东胡旧臣开始作乱,他们将一直藏着的兵刃拔出,对城内的守军动手。</p>

    这么一来,骁骑卫要面对的是内外两面的敌人了。温尚农还是算较有能力的将领,他一面派人给相邻的苍州送信请求援助,一面分出兵力对付城内的动乱,毕竟同城外的全副武装的西凉骑兵相,城内的这些乱党还是容易对付的。</p>

    但是温尚农这一回估计错了,那些常年生活在故地的东胡人对于城池的熟悉程度远胜于骁骑卫。一旦骁骑卫出兵了,他们便躲藏起来,同骁骑卫展开了巷战,这样拖累了骁骑卫,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城防。</p>

    这些东胡人还开始焚烧自己的房子,造成了城内更大的动乱。墟缇王对于东胡人的表现颇为满意,他号令手下人以更猛烈的势头攻城,一下子漠州的城头死伤无算。</p>

    苍州的守军是虎贲卫指挥使唐少骞,收到了求救信之后立刻派兵援助,可是前脚援兵刚刚出城,后脚城内爆发动乱。这是苍州建立以来近两年的时间都没有发生过的,那些东胡旧人自从东胡被灭了之后便乖乖投降梁朝,几乎没有什么叛乱发生过。</p>

    谁能想到在这个时候,东胡人竟然将蓄积两年的怨恨在一刻之间发泄出来。梁朝人毕竟是灭国仇敌,东胡人战斗起来也是格外卖力,这一些都得归功于墟缇王,他早早派人进行暗游说了。这种造反的活儿不是靠嘴皮子磨磨有用的,墟缇王出手格外的大方,真金白银从来不吝啬。终于,回报的时候到了。</p>

    “回报的时候到了!”</p>

    金城青行盯着漠州城已经开始吱呀作响的城门。他作为西凉九王之一,既没有北淳慷那种健硕的身板,能够亲自场杀敌;也没有则罗伦末那皇家的背影已经常人难及的资历;他也没有赤术瞳那种骇人的外形。金城青行是能成为西凉九王之一靠的是祖的战功,金城家族一直在军队效命,正是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终于在他的父亲这一代取得了九王之一的称号。</p>

    金城青行是普通人出身,他能够仰仗的只有自己的军功。之前在九王之,父亲和他一直不受重视,乃至于父亲死后,自己更是被人看轻。毕竟他还不到三十岁,年纪轻轻继承九王的位置,常人多少是有些不服气的。</p>

    “不服气?那打到你们服气为止!”</p>

    金城青行再次命人挥动角旗,让西凉骑兵们全力攻城。</p>

    “王爷,今日您一定能大获全胜的。让末将为王爷效命吧!”</p>

    跪在金城青行脚下的是西凉军千长淳于猟,若是大家对他没有什么印象的话,那提一句他的弟弟是玄甲军在躲取拨云寨的时候死在宣韶宁手的淳于耄。</p>

    “淳于千长,是到了为你弟弟报仇的时候了。”</p>

    “报仇其次,能为王爷效力才是第一位的。”</p>

    “好,你这么说话我很爱听!那不要耽搁了,你的死士们都用起来。”</p>

    “末将遵命!”</p>

    淳于猟一直找不到投靠的机会,眼下可是他展现自己用处的最佳机会了,于是战斗起来是格外的卖力。被人看是一种肯定,只有别人认为有利用价值了才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认可,不然别人连被利用的机会都不会给。</p>

    淳于猟很清楚这一点,自从弟弟被杀,接着率兵出战又兵败之后,他便一直忍受着他人在背后的指责和嘲讽,三年了,整整三年,他能做的是忍耐、等待。这不是,机会终于来了,能在西凉九王的眼下表现也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哪怕这个人不过是九王之最不受重视的一位。</p>

    漠州城内,温尚农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城内的叛乱愈演愈烈,城外的攻势一刻不减,而援军还在路。手下人真的是不够用了,温尚农提刀阵鼓舞士气远不城防出现缺口带来的负面效应明显。</p>

    西凉是骑兵,骑兵的优点之一便是机动性强。漠州的城防以正南门最为坚固,正西门最为薄弱。西面是一道山塬,原本广远军是在山塬派驻了军队的,但是这回杨仲离开的时候将这一批驻军也带走了。这一点没有得到温尚农的足够重视,于是山塬反而成为了西凉进攻的最佳地点。</p>

    淳于猟选择的地点是这道天然的山塬,骑兵从山塬奔驰而下,天然的带着势不可挡的冲力。西面的城防守军本人数不多,在骑兵的几次冲击之下开始出现了破绽。淳于猟抓住破绽率兵冲到了城门口,没等他着手破门,城门从里头主动打开了。</p>

    是东胡人!东胡人趁着两军交战,他们溜到了城门口,推到门栓便慌忙逃走。淳于猟只要猛烈撞击几次,城门彻底打开了。</p>

    “立刻回报王爷!”</p>

    淳于猟自然知道这种好消息必须在第一时间回报主帅,这可是头功了,绝对不能让旁人抢了去。</p>

    淳于猟多心了,金城青行已经把这笔功劳记在他的头了,不过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儿去做。从苍州赶过来的援军已经到了,他们的行军速度已经很快了,仅仅用了两个时辰而已,全在于两座城池相距不远。</p>

    可惜啊,援军还是来晚了,这不怪他们。当初派出援军的时候,唐少骞一定没有料到漠州城能这么快被攻破。</p>

    援军此时抵达非但不能帮助城内的袍泽们,反而让自己陷入了险境。围城打援是梁人发明的,这一回金城青行打算借用一下,他亲自带着部队对援军发动了攻击。</p>

    淳于猟带着军队冲入了城内同骁骑卫展开战斗,漠州正南城门岌岌可危。温尚农立刻决定弃城,带着部队撤退到苍州,将战况禀告给朝廷,待朝廷派出大军之后再着手收复漠州。要说温尚农的主意是没有错的,但是他没有发现城外的战斗,如今想要撤退难于登天了。</p>

    援军不过两千人,面对着十万大军的围攻,只能朝着城内撤退,撤到城门口正巧遇到了打算撤退出城的骁骑卫,两军合兵一处本是好事,可惜双方都知道了对方的境遇。</p>

    城内已经是一团战火,城外的后路也被截断。不论是固守城池还是拼死突围,后果也许都差不多。温尚农咬牙下定决心:突围!</p>

    于是城外的战斗愈发的激烈,从早一直持续到了傍晚,双方死伤无算。西凉军战死了近万人,而骁骑卫基本全军覆没。</p>

    温尚农带着最后的护卫们依旧在朝着苍州方向拼杀,他们从未放弃过希望,可是老天没有站在他们这一边。随着身边的将士们一个个倒下,全身多处挂彩的温尚农已经跑不动了,只能依靠长刀支撑着身子。</p>

    军人,他是军人,算是战死也要保持军人的体面。温尚农面对着朝自己走过来的金城青行,努力克制内心的恐惧。他只看到金城青行对自己鞠了一躬,然后手起刀落,温尚农便完全失去了意识。</p>

    </p>